- 心理罪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心理罪讀后感范文(通用16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理罪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罪讀后感 篇1
前邊挺吸引人的,最喜歡第一章的宿舍里平凡生活的描寫,在宿舍看代入感有點強,嚇著了。不過后邊就開始戲劇化了,主角越來越神化,每次只身犯險總能化險為夷,我心都提到嗓子眼,掛了咋辦特別是在地下暗河里那段,這更像是方木傳。推理情節(jié)(特別是到后邊)感覺有些不太符合常理,比如魏巍假裝植物人,這個可以逃掉醫(yī)院的檢查程序?就算是為了塑造方木的強大敵人,魏巍也有點神乎其神了,反觀前邊第七個讀者開始的幾章可能要比這個真實一些。主角學生時代之后的感情線簡直太牽強,尤其是城市之光那章,氣的我直接跳過了。還有,雖然這本書講的是心理罪,跟心理扭曲有關,可能是沒怎么感受過,感嘆心理扭曲的可怕之時也對案件作案動機的強加性表示懷疑。我還是更喜歡東野圭吾老先生的推理小說,案情不是為了表現(xiàn)個人而發(fā)生,而是生存,而是掩蓋,而不是變態(tài)地挑釁警方:快來抓我啊。不噴,總的.還是喜歡雷米大大的,畢竟寫這么大一個故事,而且其間串聯(lián)線索也還說的過去,不太深究的話。
心理罪讀后感 篇2
連續(xù)幾周時間終于把心理罪這個系列全都看完了,不能說不精彩,只是對于我這種看見bug就渾身不舒服的人來說真的不是一次特別舒心的閱讀。
總體來說,也許本系列是想表現(xiàn)出心理對犯罪的重要性,而很多地方刻意削弱減少了科學技術在破案中所占的比例,看法證先鋒里說的話有一句很認同:一個人做錯事,犯了罪,就必定留下蛛絲馬跡,被人發(fā)現(xiàn)是遲早的事。而縱觀整個心理罪,這樣的情況基本是沒有,法證法醫(yī)基本就是判定個死亡時間,犯人不但是狡猾狡猾滴,而且現(xiàn)場永遠什么都沒有無法指控,最后都必須是男主角單槍匹馬闖進去用非法律的手段解決犯人才行。一個普通大學的法學院學生就會知道這么多犯罪心理的知識嗎,男主角也就罷了,他的.同學、老師為什么也都是一副這么精通的樣子,學院里會教這些?是欺負讀者里沒有法學院的大學生嗎?
也許是我受TVB同類型劇的影響太深了,總覺得無論是方木或者是作者對于事件的解決并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用英雄主義來解決。比如城市之光中,對于這種自以為是正義化身的殺人犯,作者即使到最后也沒有給出可信的論據(jù)讓讀者覺得他是惡的,還是舉法證先鋒里一個例子:有人按照法醫(yī)古sir里惡有惡報的方式去殺人,做死亡判官,古sir很迷惑自己是不是應該還要寫下去,汀汀是這么告訴他的:“可是我覺得你應該繼續(xù)寫,還要把你的經(jīng)歷寫成小說,你要更深入告訴讀者,什么是錯誤,什么是正確,這樣才是一個負責任的作家!倍矣X得心理罪里面恰恰缺的就是這個(特別是城市之光),難道中國的法律真的只能讓方木用自己的死才能終止這種惡嗎,以暴制暴,以惡制惡才行嗎?當然,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無需用小說來指引我們做人,也不會因此就覺得黑暗的社會無救,只是希望如果作者的本意是揭示黑暗的話,請徹底并合理,即使無法給出真是正確的路,也不是用暴力來抑制暴力。
再借用法證先鋒里的一句話給書里那些自以為是替天行道的兇手:你不是替天行道,你是濫殺無辜,你可曾想過,這些死者的家屬,其實就是當年的你!你也是因為你的家人錯誤處理感情問題才會造成悲劇,這些死者跟他們的家屬他們?nèi)菬o辜的,希望你下半生在監(jiān)獄里好好地懺悔。
心理罪讀后感 篇3
一個人到底有多少面,哪一面才是真正的自己。這世間最可怕的事情,莫過于心理罪。
看過一本《心理罪》,講述了一名男子因無法面對自己的未婚妻在自己面前被人謀殺,開始整日的和自己心里構造的人對話。那是他的未婚妻,一團空氣,可她就那樣安慰自己,沉醉其中。
甚好這名男子只是活在他的世界,別人對他只能用一句“神經(jīng)病”說他?墒牵安痪,新聞報道一名17歲的女孩,一家人在外出時由于自己未系安全帶,緊急剎車時她撞向了正在開車的父親,方向盤意外打動,車毀人亡,只剩下了她。
也許是心里的內(nèi)疚與自責,她把所有的原因歸結于是他叔叔要奪家產(chǎn)殺死了她家人,還一直她。然后她開始瘋狂的報復,推小叔下樓,飯菜里下毒,氣死即將病危的奶奶,整個家庭被她的言行所牽動著。
如果我們戰(zhàn)勝不了內(nèi)心的.惡魔,它將占據(jù)我們的世界,讓我們在黑暗中前行,甚至犯下可怕的心理罪。
也許我們心尖一個小小的邪念,將就是一條生命,它足以摧毀你。
很多事的發(fā)生,我們都無法預料,多給自己些陽光,照亮前行的路,不要沉醉在自己的過往之中,無法自拔。只要能戰(zhàn)勝心中那個可怕的惡魔,我們便可向著光明前行。
心理罪很可怕,但真正可怕的是你無法壓制你內(nèi)心中那么多面的自己,找不到真正的自己。
心理罪讀后感 篇4
終于有時間寫寫讀后感了,以前很少看刑偵類小說,接觸的僅限于福爾摩斯探案集,動畫片柯南,還有那種一分鐘破案的書,CSI和一些電影。心理罪是從微博上看到的,然后就把前傳,一至四部下下來看了看。
書中的主人公方木是一個很有魅力的角色,從一個大學生成長為一名警察是經(jīng)歷了很多事情之后蛻變而成的。方木不像其他刑偵小說中的主人公一樣,一出場就是一副智商突破200,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能的名偵探。在前傳中他還是個青澀的大學生,有點逗逼,有點中二?墒且贿B串發(fā)生在身邊的殺人案無形之中像一張網(wǎng)一樣,網(wǎng)住了所有和一本書有關聯(lián)的人,方木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并且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從這一刻開始,方木變得沉默,目光犀利而尖銳。作者著重從心理角度去刻畫人物,方木就像普通人一樣會有無助、焦躁、憤怒的時候。這一切才讓方木這個人物顯得真實。
一至四部分別講述了四個大故事,若論故事的磅礴大氣,跌宕起伏我覺得寫得最好的是第三部暗河。第四部城市之光的結尾比較震撼。整個小說中不乏恐怖血腥場景的描寫,一邊抖還一邊在那看,我一定有抖m傾向。暗河這一部中有幾個特別敲打人心的場景,一個是愚昧的村民們可以集體處決他人的生死,并且覺得這樣做自己不需要負任何責任。讓我想起了在中國一些偏遠地方的農(nóng)村,想起了《盲山》這部電影。在這些地方,法治未及,公權和個人的私權都是由村長或村里人共同決定的,如果公權由大家決定,那叫民主。如果私權比如生命權都能由大家決定,那叫民粹。猶記得方木眼睜睜看著村長處決了一個村民而無力阻止的那種深深的震驚和愧疚感。村長對方木說:我不殺你,我可以讓被處決的人永遠從村里消失,你們警察想查也查不到這個人,但你不一樣,我如果殺了你,你的家人會四處尋找你,就有可能找到村里來,我不希望那樣。那個時候方木突然覺得世界顛倒了,地獄和天堂翻了個,魑魅魍魎光明正大的行走在世間。被蒙著眼睛綁著手帶出村子的方木在心底怒誓到,他要讓這被顛倒的世界重新翻轉回去,把魑魅魍魎重新送回地獄。還有一個場景是鄭霖和他二個兄弟為了救三個被拐賣的女孩而落入熔爐中,三條好漢,三個警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爆發(fā)出了一聲怒吼既是對兄弟之情的意氣,職業(yè)的忠誠,也對良心的.忠貞。整個暗河的故事,特別是最后方木發(fā)現(xiàn)村民、官員、警察內(nèi)奸三者勾結在一起,相互保護,相互照應,而自己卻無能為力的那種深深的無奈感描寫的淋淋盡致。那句“我輸了,徹底輸了”讓多少人唏噓不已。當然主人公之所以充滿魅力,在于他那種堅韌不拔,頑強斗爭的精神和縝密的思維,最終用自己的方式將罪犯送入了地獄。時刻信守著“我是警察,我是方木,我是責任”的諾言。
雖然書中方木經(jīng)常被打的鼻青臉腫,他不是那種五官賽過布拉德,可以拳打哥斯拉,腳踩奧特曼式的人物,主要是人格魅力不可擋,不過也還是有豬腳光環(huán)的,豬腳不死定律依然成立,即便是第四部的結尾,而且塑造的頗有孤膽英雄的氛圍。書中一些犯罪描寫也有瑕疵和說不通的地方,不過不妨礙敘事的精彩和人物的刻畫。總之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小說,可以讓人明白何為兄弟,何為責任,何為犧牲。
心理罪讀后感 篇5
我?guī)缀跏窃谝惶熘畠?nèi)看完《心理罪》的,我必須承認,它的確強于《十宗罪》。心理罪可以說是方木的成長史,方木確實是在一個個圈套和陷阱中逐步成熟起來的。很殘忍,成熟的代價是見證著一條條鮮活生命的消失,而自己卻無法制止。第七個讀者案、孫普案、城市之光,這三個案子中的兇手都是沖著方木而來,于他們,那些公眾眼中殘忍至極的謀殺都只是出給方木的考題,看看這心理界的天才到底有多大能耐,是否能預判出自己的下一步動作。他們的最終目標從來不是那些被害者,只有方木。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大部分被害者都是因方木而死。但這又怪不了方木,他何嘗不痛苦,明明知道,卻又無能無力。
第七個讀者案是全部事件的開端。如果孫梅沒有和吳涵發(fā)生不正當關系,或者她沒有把那封信放進吳涵的書包,一切的一切是否就不會發(fā)生了呢?事實上,并沒有人看到那封信,而周軍卻為自己的口無遮攔付出了最為沉痛的代價,成了第一個死者。但是,依照吳涵的出身和性格來講,即便沒有人知道他和孫梅的關系,他也遲早會干出出格的事。自卑,是他的自卑導致了這一切。因為自卑,所以渴望以特別的方式為他人所關注。殺人,確實可以吸引目光。我們無從得知吳涵究竟是否有欲望殺到祝老四和王健,還是方木所提出的“死亡借書卡”的設想推動了他。于是他將殺人進行到底,順便可以看看方木是否有他想象的那么聰明。整個校園因為自己而終日惶恐,心理學天才為此寢食難安,不可否認,站在兇手的角度,這簡直再完美不過。終于一切都了結,方木未曾來得及的告白只能永遠爛在肚子里,陳希永遠不會再醒來,師大男生二舍再也沒有352。那些封存在歲月里的.傷痛,就都交由方木來回憶。
在孫普案之前有一起強J案,當方木查看位于建筑頂層的犯罪現(xiàn)場時,他察覺了罪犯的意圖。全篇下來,唯此句印象深刻。
關于孫普案,這篇大概算是方木和邰偉的主場,兩個人在最后和孫普的斗爭中成為生死之交。這個案子是不同于第七個讀者的,吳涵是中途決定考驗方木的。而孫普,則是精心策劃,他的作案,完全是對方木進行的一場測驗。孫普是模仿作案,很可惜,模仿是沒有靈魂的。主觀地說,我特別不待見孫普,既不像江亞一樣有悲慘的童年,也不似其他兇手生活在社會底層。所以,這他媽就是個敗類。魏巍對這種敗類癡心不改九年之后仍為其復仇也真是叫人難以捉摸。
教化場一案在此不作提及。只是那個用自己昂貴的書包交換別人廉價的奧特曼書包的小楊展,騙別人自己叫做賀京的小楊展,在家里大口大口喝著聽裝可樂只因為廖亞凡說易拉罐能賣錢的小楊展,不應該死。他說了,要帶廖亞凡走。很多時候,我們不該嘗試去理解這個世界。因為我們永遠永遠無法理解。
心理罪讀后感 篇6
心理罪,是一部極適合拍成系列電影的題材,一方面犯罪心理畫像這個題材國內(nèi)電影涉獵不多,另一方面心理罪作者雷米的系列小說。也看到過片方關于心理罪破億就可以拍第二部的言論,看到過這樣的言論:心理罪這電影節(jié)奏夠快,也能引發(fā)人的共鳴和思考,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沒有彩蛋了。
心理罪取了《畫像》的第一個故事血之魅。原以為只選取一個故事會讓電影的情節(jié)相對單薄,然而看完電影卻滿滿的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除卻電影本身的故事情節(jié)的充實和節(jié)奏的.快速之外,便是這部電影,有一個令人深思的結尾。
對于《畫像》,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方木引導兇手攻擊自己,然后冷靜得開槍。電影對這一部分的處理相當出色,方木,在看到陳希被放血的視頻時就已經(jīng)動了報仇的心,他從喬蘭那里拿走的東西,其作用正好相當于這枚子彈!
心理罪里的人物都不是純粹的,像喬教授說的,都是走鋼索的人,稍不留神,就會掉下去,黑白就真是一念間。然而讓我拍案叫絕的是在孟陽說方木公報私仇,方木剛想反駁時,邰偉制止了他的話,說了不管怎么樣,你也不能決定他人的生死。
其實一直在思考最后邰偉有沒有一種其實方木做了他想做而一直不敢做的想法,他老覺得父親因為自己死了,慢半拍也是,但是他只能背負著這些日復一日的失眠,情緒化,還是用最警察的方式追捕兇手,彌補愧疚。接著他又眼睜睜看著方木遭受同樣的事情,所以他找方木談心。方木知道陳希因為自己而死,那他就以血還血,打破了自己和邰偉枷鎖,最后才能相立于崖邊,方木的是成長,邰偉的是解脫。
心理罪讀后感 篇7
一部非常優(yōu)秀的懸疑劇情動作片,是的,這事一部讓人看的非常爽快的片子,酣暢淋漓的動作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劇情,點到即止的'情感戲以及精致的特效和相當洋氣的鏡頭切換,在這個暑假給人以耳目一新的爽快感。
1、很好的商業(yè)片,劇情流暢沒有尿點,方木的演繹和氣場讓人心疼,幾段重頭戲的眼神和情緒簡直處理的讓人汗毛直立,邰偉從頭打到尾,真鐵血真漢子了。
2、層層遞進的講述了一個完整的好故事,有日系懸疑推理,有美劇的分析,有港劇的追逐動作戲,不是磨磨唧唧的敘事片,是很爽的商業(yè)片,探案+動作戲融合的非常好。
3、除了一直被夸贊的兩場哭戲,李易峰最后和另一位影帝的對手戲那里的眼神和情緒好到讓人尖叫。
4、沒有那么嚇人,是適合全年齡向的作品,放心大膽的看吧。
5、今年暑假從建軍的熱血開業(yè)開始,到戰(zhàn)狼的熱血衛(wèi)國高峰,最后由心理罪的熱血護民結束,真的是值得紀念的一個夏天。
心理罪讀后感 篇8
某天與同學看了一部名為《心理罪》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大學天才學生方木因幫過身手不凡的刑警邰偉而卷入了一場變態(tài)殺人案。
一杯人血牛奶,對于樸啉癥患者如救世解藥,所以患者不斷殺人,不斷喝人血。他們感覺自己身處地獄,他們懼怕著死亡,他們發(fā)生著心理的惡化。他們也不想殺人,但他們懼怕著死亡,所以他們渴望著鮮血,這樣使他們得到心理的慰藉,天生怕光少血的他們想要獲得永生。
刑警邰偉也有久久走不出的心理的泥濘。他的刑警父親因與歹徒搏斗身亡,他親眼目睹著歹徒背后藏著的大刀,但過于恐懼的他喊不出來。他將父親的死亡以及同事“慢半拍”的受傷都歸錯于自己,但這根本不是他自己的錯。
男主角方木是一個孤兒,他因從小缺少親情,所以對生命少了敬畏。他從小就生活在教授門下,只有他的女朋友引導著他如何打碎他心中的那塊“玻璃”。最后被樸啉癥醫(yī)生殺害的女朋友徹底喚醒了他對生命的新認知,對生命的敬畏。
馬凱,一位深愛著女兒的父親,女兒擁有先天性樸啉癥,所以他不得以將女兒送入樸啉癥醫(yī)生手中,但他萬萬沒想到女兒只不過是醫(yī)生的一個試驗品罷了。
醫(yī)生,一個救過很多人,也見過不少人似死的人。因一次實驗的誤差讓他患上了樸啉癥,整天見不到陽光的他,心理產(chǎn)生了扭曲,初衷也有由醫(yī)治病人到了研制一種讓所有人與他一樣的病毒。
給大家推薦這部影片是想讓大家打碎心中的'恐懼。因為只有你的恐懼才促使了你害怕的東西的產(chǎn)生,正如《小丑回魂》一般,小丑可以變成任何你恐懼的東西,但你如果沒有恐懼的東西的話,他又能那拿你怎樣?所以把握好自己的情感,因為只有你才是自己心中的英雄!
心理罪讀后感 篇9
作為雷米原著的書粉,我在知道心理罪電影上映以后,立刻迫不及待去看了。影片一開始,就發(fā)現(xiàn)加入了新角色喬蘭,方木出場的案情也極為陌生,等等。從整個影片來看,整體改動都很大。但拋開原著的設定的性格設定,例如方木自校園宿舍案件發(fā)生就變得沉郁,以全新角度來看,這部影片足夠讓人驚喜。廖老師精湛的演技自是不必多言,而李易峰這次的演技相信也足以讓人們刮目相看。從人物來講,我更多體會到的是邰偉這個角色情緒的多面性,和方木巨大的性格轉變。
一、開頭第一個案子
邰偉總的概況應該是“面冷心熱,經(jīng)驗豐富”。了解情況,一邊聽法醫(yī)報告一邊暗中觀察人群,隨后就用小動作指示慢半拍收隊,是為了保證群眾安全,以這個細節(jié)表現(xiàn)他作為一個老警察老道的一面。在追到犯人之后,看到慢半拍受重傷,又忍不住去打犯人,又體現(xiàn)他比較沖動以及重情義的一面。而一開始的方木可以用倆詞概況,就是“嘚瑟和冷漠”。賣弄自己的天賦,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一定要把自己的推理在眾人面前說出來,直指犯罪者,就是在賣弄自己的才華。在抓捕犯人之后,有一個他不去擔心自己的同伴,而是望向天空。這個眼神所傳達的就是“我不擔心有沒有人受傷,我只關注我的結論的對或者錯”。這些大多用眼神、細節(jié)所表達的東西,出人意料,在我第一遍看時就能感覺出來。
二、吸血鬼案子的前半部分,到馬凱墜樓
這個部分是邰偉和方木沖突的高潮部分。首先,邰偉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作為一個前輩,對人才的愛惜;同時他始終不認同方木的行事作風,認為方木這種冷漠的性格會給辦案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威脅他人生命。如他在影片中多次提醒方木,“留神別把自己丟了”、“你缺少對生命的敬畏”等等。他是以一個過來人的姿態(tài)告誡方木。而此時的方木,一邊作為孤兒,他性格天生冷淡,另一邊想著自己多次畫像正確,自信心膨脹,相信任何人都不會逃出自己的掌控范疇。例如在船上失手之后,立刻表達對邰偉的不滿。這種性格的加劇也為后面陳希的死埋下伏筆。
三、吸血鬼案子的后半部分
這里劇情走向我是真的沒有想到。方木發(fā)視頻進行心理暗示,這個舉動真的充分展示了他冷漠的自信。包括之前他用帶入心理的方式對犯罪者心理進行解剖,都表現(xiàn)他為了破案“不擇手段”。在方木和醫(yī)生的見面中我們可以看到,醫(yī)生其實對方木進行了心理影響,比如“這個周末、我真正的對手是邰偉”,讓方木以為他真正想殺掉的是邰偉。最終導致了陳希的死。方木的性格就此轉折。不得不說,在本場電影中最震撼我的鏡頭都在這個部分。在雙子大廈下面,邰偉表現(xiàn)出的'對方木的關心、不忍。方木從疑惑到有不好的預感,再到自己一定要上去看看。尤其二人推車門的戲。用眼神和動作把這種轉變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看的暢快。隨后在筆錄時候的哭戲,語無倫次、隱忍、后悔,不得不在這里說李易峰的演技真的進步非常大。再后邰偉去找方木談心。第一次直面自己的內(nèi)心,說出他自父親犧牲時所留有的遺憾,兩個人一起默默流淚。我相信兩個人的結打開了。
之后就是破案,這里給了不少鋪墊,例如喬蘭說的小計量藥劑會使人暴斃,醫(yī)生把陳希死之前的視頻發(fā)給方木,這時候就給了方木一個仇恨的眼神,以及在前面第一次見面的時候醫(yī)生所說“我們會成為朋友”,歸結在一起,方木孤身犯險也就顯得不那么突兀了。但在這里仍有疑問,例如藥劑或許會使人暴斃,但同樣會使人力大無窮。如果邰偉沒有及時趕到,方木如何解決?以及臺風情況下,海警沒有辦法上島,邰偉又是怎么去的島上?以及方木用這種方法殺死醫(yī)生,為自己女友報仇是否太過戲劇性?我能想到的解釋是,方木本身對法律有些藐視的態(tài)度,不然之前也不會使用心理共情的方式推理罪犯,同時這里也是模糊法律邊界,解釋成自衛(wèi),為了保命迫不得已。
關于邰偉,影片用穿插回憶的方式有很好的闡述了他性格的來源,是先塑定完成,一步一步向觀眾展現(xiàn)出來,同時解說其前因后果。而方木則是不斷成長、逐漸成熟的過程,當然從最后的“復仇”可以看出來,他還是一個有些沖動是年輕人,存在著缺點。這也是我看完這部影片之后感到意猶未盡的原因——我覺得這只能屬于前傳。是方木和邰偉合作的開始,是方木轉變的開始。網(wǎng)上有傳聞,在適當?shù)臅r機會有第二部的出現(xiàn)。個人認為值得期待。
心理罪讀后感 篇10
進兩年懸愛與推理劇忽然對了大眾的口味
各種大IP改編的電影電視劇接連不斷的上映,看了好多類似題材卻總是覺得欠了點味道。
首先應聲明我并非心理罪的原著粉,一切看法僅從電影出發(fā)抒觀影所感。
這部電影有什么感受呢,一個字‘碎’ 。
而這種感受已不是此類題材的電影第一次帶給我的了。穿插的劇情是一種很好的'表達方式,但這部影片給我的感覺是插的有些過了,以至于給人混亂的感受。同時似乎怕有人看不懂或者為了提升主角光環(huán)一般令每一個犯罪的人都一下出現(xiàn)?梢赃@樣講我沒有看到什么給人留以懸念的燒腦劇情也沒有什么關于人性的反思。
陳希死后的回憶殺,男主的悲傷失控頹廢,只能說如果放在普通言情劇是理所應當,但對此題材我只能說寡淡無味。(當然此處于演員演技等尖銳問題無關僅從劇情)
各種劇情的穿插最后沒能達到很好的融合而是給人無比尷尬的碎片感,本想用來制造懸疑氛圍最后卻更像一鍋混雜的餃子餡。這樣的懸疑片又該怎樣評價?成功與否?
不談演員不論演技,僅以表達自身感想。
心理罪讀后感 篇11
看過《心理罪》的原著,看過網(wǎng)劇,很喜歡方木這個角色。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這個角色是個很神奇的.人物,可是慢慢通過對心理學和心理畫像師的一些了解,就發(fā)現(xiàn)原來世上真的就有這么神奇的情況。方木其實也是一個普通人,只不過比普通人聰明、心思縝密,他考慮犯罪嫌疑人動機時是把自己代入進去。其實世上每個人心里都有罪,每個人心里都有魔,只不過看你是否能夠控制這個罪,控制這個魔不?感覺刑警邰偉這個角色對于廖凡來說是小菜一碟。相反,方木這個角色對于李易峰來說其實是很有難度的。但是李易峰這次的表現(xiàn)讓我刮目相看,找到了那種感覺。作為一個孤兒,剛開始李易峰飾演的方木還是太陽光了一些,但是后期心愛的女孩陳希死后,方木的表現(xiàn)、變化、演的還是可圈可點的。
心理罪讀后感 篇12
其實第一次讀到,不,確切的說是聽到《心理罪》這部小說的時候,我的心里并沒有泛起什么太大的波瀾。也不知是誰將之制成了類似廣播劇的有聲小說,主持人的聲音很壓抑,似乎是刻意要營造某種懸疑恐怖的氣氛,再加之我心臟不太好,看了鬼片晚上就會做惡夢,因此在聽到開頭那句“其實你和我是一樣的!”之后,我緊張的神經(jīng)便命令我關掉了酷我音樂盒。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長期拘泥在武俠的世界里,思維都僵化了,便想跑出來換換口味,畢竟我輩DS,出去見世面的機會不多,只有看書來猜測一二。班上的某位同學在一次談話中,提到推理懸疑類的最近很火,其中不乏某些好的作品。(眾:元芳,你怎么看?元芳:哥不看,哥只是個傳說,話說你們不都在看哥么?)
我開始關注推理類,從艾倫·坡、阿加沙、克里斯蒂,到柯南道爾,以及某些島國的,比如東野圭吾的《放學后》,江戶川亂走(江戶川亂步吧我記得)的《名偵探的柯南》……以及看了很多歐美的經(jīng)典而讓人費解的懸疑電影,看完這些很多人都推薦的東西,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心理承受能力有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心懷推理不怕鬼(雖然我們詩書都有了,可是這氣華了么?),我再次戴上了耳機,打開酷我,翻到長達一個小時的心理罪(當然只是第一集),一個人默默聽了下去。這一聽不打緊,聽進去就發(fā)現(xiàn)自己儼然被迷住了,而且越發(fā)想知道兇手是誰了。
引起我興趣的不外乎有這么幾點。除了上面提到的對恐懼這一心理障礙的克服,還有便是,這真的是一部很不錯的小說。提起懸疑推理小說,腦子里首先反應出的是鮮血或者尸體什么的,還有那詭異的氣氛和高智商的兇手不時在一旁環(huán)伺,然而偵探總是那么聰明和偉大,他們抽絲剝繭,用有限的線索最終將兇手繩之以法。然而,僅僅到這里就完了,誠然,一部推理小說,精妙的布局和偵兄之間的斗智斗勇,已經(jīng)足以使得一部小說成為一個好的故事,然而什么都是,寫的人多了便泯然眾人矣。推理小說的核心無外乎就是找到兇手作案的動機,以及對動機的精確描繪,然而到了這里又會出現(xiàn)一個問題,有的作者僅僅就將動機波瀾不驚地在篇尾揭示出來便算完了,但是有的作者就能挖掘這個動機背后的心理,也就是所謂的心理罪,即心理犯罪。舉個例子,一個房子里,房主被殺死,里面的錢財卻完好無缺,屋子里也整整齊齊,絲毫沒有打斗和掙扎的痕跡,而且房主也是男性,衣衫整齊,只是腕動脈被割斷了,到這里,我們有很大把握可以推理出房主是割腕自殺的,但是他自殺的理由是什么呢?這時房子里又發(fā)現(xiàn)了一張女性的照片,根據(jù)鄰居辨認,應該是死者妻子的,二人因為某些矛盾而離婚。據(jù)稱,在死者死亡的前一天,妻子來到房子里,二人再次激烈爭吵,妻子說自己已經(jīng)有了歸屬,而丈夫死活不同意,二人不歡而散。
這樣,兇手自殺的動機就呼之欲出了,妻子走后,丈夫傷心絕望之下,就自殺在房間里。但是,到這里其實還是有疑點的,妻子為何要專程跑過來告訴丈夫自己有了新的依靠?也許你會說,好聚好散,既然彼此不合適,就分開吧,妻子這么做是為了讓丈夫死心,但沒想到丈夫會反應這般激烈而徇情。但是這個丈夫的反應為何要這么激烈而以至于要去死呢?后來警方又調查了死者的家庭背景,懷疑是單親家庭造成的幼年心理創(chuàng)傷,卻發(fā)現(xiàn)他的家庭還比較和睦,父母健在。后來警方將死訊告訴了他的父母,父母自然悲痛,悲痛之余,還說出了這么一件事,死者小時候,家里好玩,一直將死者當成女孩子來養(yǎng),死者也被打扮成了女孩子的裝束,穿花裙子,戴蝴蝶結,剛開始還沒什么,畢竟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但是長大一點,死者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跟周圍的.女孩不太一樣,卻說不出具體在哪兒,后來他看到女生去上廁所,他心里以為自己是女的,就跟進去,女生一看一個男生跑進來了,都尖叫起來,把自己趕了出去。
從此,他不敢再在學校上廁所,而他,對自己到底是什么樣的人卻發(fā)生了困惑。他問家里人,家里人只好告訴他他是個男孩子,但是他從小就被告知是個女的,突然有人告訴他他其實是男的,他覺得有些不能接受,后來他開始接觸一些同年的男生,卻發(fā)現(xiàn)自己完全接受不了他們的思維,他再去和女生玩,女生都聽說他變態(tài),也不跟他玩。漸漸的,他開始孤獨,不合群,成天到晚在想自己到底是什么人,卻也開始害怕這一個人的孤獨。他拼命地告訴自己我是男的,卻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完全跟他們不一樣。自己愛干凈,吃飯斯文,說話細聲細氣,而那些男生則好動,喜歡打鬧開玩笑啥的。
他痛苦著,深深將這份孤獨埋在心里,而自己文弱而過于女性化的動作則讓所有的女生都嘲笑自己,這使得他對女性也產(chǎn)生了距離感和恐懼感。年齡漸長,心智成熟,他依然孤獨,跟所有的人都說不上話。直到他遇到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并沒有像其他女性那樣用異樣的目光看他,而是理解他。他覺得自己找到了依賴,所以對妻子付出了所有的愛。但是他妻子卻越來越受不了他如山般沉重的愛,提出分居,但是依然保持聯(lián)系。后來當妻子告訴自己心有他屬的時候,他感到了徹底的絕望,因此自殺了。
這便是心理罪。并不單單只是停留在推理的層面上,更是在心理乃至人性的層面上,造成那個人自殺的深層原因并不是徇情那么簡單,而是一種長期的心理扭曲和壓抑(至于造成它的更深原因,咳咳,意會即可),這樣的深層的挖掘使得讀者在驚嘆布局的精妙的同時,會去思考。而《心理罪》則處處體現(xiàn)著這一點,并非僅僅著眼于推理案情找出兇手,而且會一直深入兇手內(nèi)心,以一種冷靜而又悲憫的眼光來看待兇手,剖析兇手,進而警惕人們要對心理問題重視,否則就連那個孟凡哲怕點名,這一小小的心理障礙都會演變成瘋狂的殺人行動。聽罷整部《心理罪》,我想了很多。后來看到網(wǎng)上說這個只是心理罪系列的其中一部,我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找到其他幾部一口氣讀完,掩卷讀罷,不禁感覺蕩氣回腸。心理罪目前出了四部,即《第七個讀者》《畫像》(就是我聽的那部)《教化場》和《暗河》,感覺除了《教化場》在某些方面略顯牽強和晦澀外,這四部作品真心不愧為犯罪心理懸疑方面的杰作。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叫方木的人,他經(jīng)歷了從一個無憂無慮的大學生到一個滄桑警察的冷酷而心酸的蛻變,他冷靜睿智,常能洞穿兇手的動機,卻也因此感受到那些心靈異常者不為人知的心理和悲傷,他時常矛盾著,想抓住兇手,卻又痛苦著,懷疑自己這么做到底對不對。當一個人失去一切的時候,他還有什么可怕的呢?經(jīng)歷了這么多的事,也許早該看淡了吧?
心理罪讀后感 篇13
時隔幾年,再次重讀『心理罪』的時候,心里依舊沉重。
我們對警察有著特殊的情感,他們活在我們的想象中,而不是有著喜怒哀樂,同樣會受傷,會疼痛的人,我們對他們有著近乎完美的要求,我們,心安理得的做著鍵盤俠。
畫面感最強烈的,依舊是被江亞直播炸死的法官,與死亡證明數(shù)詞時候的方木。前者,是又一例人血饅頭,后者,是無畏的'匡扶正義。
也讓我想起來,之前『長夜難明』里,不惜家破人亡,以身殉正義的人。
也讓我想起來,之前『靈魂擺渡』里,“懸劍”,“舊事”等篇章。
冬日漫長而艱辛,萬物枯槁,千山鳥飛絕,燈紅酒綠里,行色匆匆的人們?nèi)缤笃粯拥臒o聲電影。
活下去,終有一日,花會盛開,青鳥會回來,活下去。
心理罪讀后感 篇14
這是一本講述心理犯罪故事的小說。讓我在感嘆自己生活平靜的同時,也對那些犯罪者們的心理產(chǎn)生了深刻的了解,讀后感油然而發(fā)。
很多時候的犯罪都是那些心理承受能力很差的人被社會壓力壓迫的沒辦法喘息,從而找到的一個發(fā)泄口,他們自認為社會對不起他們,擠壓后產(chǎn)生的心理扭曲。我甚至覺得他們有些可悲,但是即便再可憐他們也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
作者在這本書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血肉豐盈的人物——方木,整本書講述了他命運多折的人生,從一個無憂無慮的大學生,一步一步走到深諳人性的資深警察,經(jīng)歷了形形色色的罪惡,和變態(tài)殺人狂斗智斗勇,揭露人性的`丑惡,代表著正義的一方。
我第一次知道,一個年僅20歲的少年也可以那么深沉寡言,我思考過,如果是自己遇到了那樣可怕到如同地獄一般的事件時,我能不能堅持下去,我現(xiàn)在或許可以信誓旦旦的告訴別人,“我可以,區(qū)區(qū)小事怎么可以難得到我”,那是因為我生活在一個和平幸福的環(huán)境里,我沒有體會過那樣的害怕,那樣的絕望,而一旦這種事情降臨到我的身上……我甚至都不敢去想象,背負著生命的代價而活著,太沉重,也太悲傷。
我第一次知道,“警察”這兩個字背后包含著的意義,有多么神圣,我想為以前對警察的誤解道歉,這讓我感到非常的羞愧和無地自容。
這本書里有太多太多的東西需要我學習,我的讀后感也不會,更不能只有這么短的幾行字,每多看一遍,我就會產(chǎn)生新的感受和想法,我覺會覺得自己變得更加成熟。
心理罪讀后感 篇15
看完《心理罪》五部,第七個讀者,畫像,教化場,暗河,城市之光。心情和姐姐一樣糾結。推薦給大學校園里孩子!如果我在中國大學校園里看了心理罪,會知道大學應該干什么。方木君,從一個和舍友們打鬧的普通小孩,變成心思成熟的男生。
很好看的小說,也許不及日本偵探小說大排場加作案手法高明,但確鑿是個恐怖,精彩,連貫,加有內(nèi)涵的小說!
第七個讀者,講述了一個貧窮的學生仔的自卑,感謝舍友不殺之恩。
畫像,心理障礙?臺偉喜歡方木君,肆無忌憚出現(xiàn)在人家的寢室。
教化場,隨機噩運?
暗河,糜爛物質?蠻喜歡這部,因為場景很多,有空殼的桑拿場,雪晶晶的山村等等。還有警察和匪徒激烈打斗……
城市之光,被雷到些許。諷刺沒文化的網(wǎng)民。
方木君好多艷遇。不喜歡里面的'任何女角,也不喜歡里面的任何男角。不討厭廖亞凡,可以接受大結局,經(jīng)歷過很多事的男女想在一起,必須分開n年后相遇,此情節(jié)具有歷史必然性。
我讀到一半就猜到C市就是成都,省會,幾環(huán),再看到火鍋就完全確定了,畢竟邊看邊想象小芮也在看,哈哈。
心理罪讀后感 篇16
《心理罪》看完了一定是要寫點東西的,這獨立的四部是連續(xù)一口氣看完的,看的時候真的是覺得特別的好看啊,所以不停歇的看完了,之后又看的《第七個讀者》,發(fā)現(xiàn)這才是源頭,一切的開始。這樣才算是完全。
這幾部分別是 畫像 教化場 暗河 城市之光。
畫像講的主要是主角方木根據(jù)自己所學通過對犯罪嫌疑人做出心理畫像幫助警察破案的故事,雖然其中也有不少對于案發(fā)現(xiàn)場的描述,但是由于之前看到電影版《心理罪》的男主是我比較喜歡的李易峰出演,所以大部分注意都放在了對于方木的神情啊之類的具體描寫上了,一直在感嘆方木的智商無上限,顏值到巔峰,以至于忽略了血腥的場面,急人的案情,但是之后的故事很好的彌補了這些遺憾。
教化場相對于是比較撲朔迷離的一些,人物涉及很多而且都是高智商的犯罪,很繞,其中女主的行為有點出戲不太喜歡除外,大部分還是很懸疑的。講的主要是一個名為教化場的研究成果被教授助手利用,又被助手的助手利用,黑吃黑一般的故事,但是其中涉及到的人與人之間的恩怨或者說是為人處世之道,也是一個不錯的看點。
暗河是一個有點驚心動魄的故事,這是發(fā)生在方木身上的真真切切的事,通過方木對案件的分析他獨自一人去了雪洞,由于他的敏銳讓犯罪分子齊聚一堂然后自相殘殺得到一舉殲滅的結果,在這期間方木不再是局外人,他經(jīng)歷了朋友的背叛,也讓我明白了方木你不適合做一個警察這句話,因為他一旦發(fā)現(xiàn)法律做不到這件事,他就會以自己的方式去解決,這樣執(zhí)拗的人確實不適合做警察。
城市之光就算是一切的結局了,一件件撲朔迷離的兇殺案,意想不到的兇手,還有方木同歸于盡的解決辦法,利用與被利用,愛與被愛的完美結合。其實毫無作用的證據(jù)找不到兇手想不到作案動機就夠方木撓頭的了,作者還偏偏加了很多感情戲,讓人看著都揪心,心疼方木五秒鐘。 如果說之前的三部看的我激動澎湃的話,那最后一部就是揪心憤怒,但也十分慶幸最后的結局是我所想要的,要不然我之前的喜歡一定會被第四部毀滅的。你看討厭的東西的力量總是如此強大。
前三部的喜歡無非是因為符合我懸疑血腥的口味,同時也是良心之作,所以在這里我只說對于第四部的,首先這是最后一部看完的所以印象自然要深刻的多,雖然兇殺案各有不同但是也大同小異,所以就沒什么可說的,其次是第四部城市之光里加了很多的感情戲這是不同以往的,也讓我覺得方木是一個真真切切存在的`是一個有溫度有情感的人,最后就是第四部看得我真是情緒變化最多的一部,比之前的多了憤怒 傷心 慶幸 失望 心疼 矛盾 還有驚喜與塵埃落定時的會心一笑。
坦言我不喜歡很不喜歡之一女主廖亞凡,第一點 她的媽媽做出了那樣的茍且之事,實在是讓人覺得惡心,而且初次遇見方木還是一個小丫頭的時候就那么放肆張狂,所以第一印象就不好;第二點 她是孤兒院出來的,我不是歧視孤兒院而是因為之前看了好多影視作品孤兒院總是一個多事之地,雙胞胎都到了互相殘殺的地步,所以她所處的環(huán)境也就給她拉分了;第三點 在孤兒院即將拆遷她面臨無家可歸的時候就立馬抓住方木這根救命稻草,手段也很不光彩,讓我想起來她的媽媽;第四點 她居然收下了那個楊教授的兒子給的戒指,甚至還想要和他走,真是不自愛;第五點 她在重新遇見方木的時候,居然質問他 自己在吃苦的時候他在哪,一副方木欠她很多的樣子,甚至在方木家里還抽煙喝酒一副社會青年小屌絲的樣子;第六點 她總是覺得身邊的人都是情敵,就連小很多歲的邢璐都不放過,還跟方木說出那么難堪的話,還一門心思的想要去人家媽媽的醫(yī)院里工作,真的是很難不讓人討厭;第七點 她對米楠的態(tài)度真是有夠讓人生氣,在方木家里就給人臉色看,好像她就是女主人一樣,在孤兒院更是說出那樣傷人的話,還死不道歉,真是沒教養(yǎng),我很喜歡米楠,當米楠以為那句話哭的時候簡直心疼到死,想要和她一起哭,想要狠狠的揍廖亞凡一頓; 第八點,就是她的名字 廖亞凡 個人很不喜歡亞這個字,尤其是女生的名字里的,所以名字不好聽,人設不優(yōu)秀,印象分為零,所有的一切就注定了這個人我不喜歡。 我在沒有看到結局的時候特別生氣,甚至還發(fā)了一條朋友圈,內(nèi)容是 拒絕黃拒絕賭拒絕方木愛女主,這個女主指的就是廖亞凡,雖然我很不想承認她是女主,但是只是為了押韻而已。
我對于人設其實是很看重的,我甚至可以為了一個人放棄這本書,但幸好還有米楠這個超級喜歡的美女警察鎮(zhèn)樓。當看到米楠和方木一起在車里吃飯的時候,看到她毫無顧忌的相信方木敢陪他一起坐車走的時候,看到在黑暗環(huán)境里還能時刻機警鎮(zhèn)定的時候,看到最后方木為了一句自己愛的人而抓狂發(fā)瘋,甚至是帶了救護車來的時候,看到米楠一直不放棄方木求局長的時候,看到她問他們方木在哪的時候,看到最后米楠跑著想要見到方木但又不敢的時候,看到她如此熟悉方木的走路習慣的時候,我都會非常開心甚至想要歡呼,這才是愛人應該有的模樣。真心覺得他們就應該在一起,所以對于結局真的是非常滿意,該走的人走了,該留下的自然就是最合適的一對。
說了這么多,想說的還是這確實是一本很不錯的書,至少那些專業(yè)知識,案情案件,故事情節(jié)都非常吸引人,所以看完之后更加期待電影版,希望峰峰有更出彩的表現(xiàn)。
【心理罪讀后感】相關文章:
職場7宗心理罪04-26
心理罪讀后感02-27
笑,不是罪作文04-29
十宗罪經(jīng)典語錄11-17
罪馬讀后感02-12
《罪馬》讀后感04-28
《罪馬》讀后感04-28
罪馬讀后感04-29
拒執(zhí)罪申請書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