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推薦度:
-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推薦度:
-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1
也許是人到中年的緣故吧,最近一來我總是問自己:“人為什么要活著?”、“人生的意義在哪里”,這是二十歲左右的人最愛問的問題,《相約星期二》讀后感。到了四十歲,人大多已經(jīng)很“入世”了,不屑或不敢再問這樣的問題。但是,在一些意想不到的時刻,它還會悄然從心底冒出,讓我黯然神傷。這千古之問,有誰能說得清楚呢?就是那些大哲學(xué)家,他們的回答也常常十分高妙卻并不解決我們平凡人的問題。一位老人,在臨終之前,通過他的學(xué)生,向我們提供了一份人生的答卷。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這是書《相約星期二》封面的話,當(dāng)時買這本書時,并不是因為寫著余秋雨的推薦做序,而是這句話深深地吸引了我,人到中年,更渴望珍惜人生。
書中講述的是一個老教授莫里,知道自己得了絕癥后,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時間里,他與他的學(xué)生米奇約定每周星期二上一堂人生課,米奇把他對人生的話題拉了個目錄,每周二飛到老莫里身邊,聽他講述,其實不能叫講述,叫兩個友人之間談心更為恰當(dāng),直到老莫里離開。老莫里的談話平和、親切、幽默,他對他即將死去直言不諱,讓人消除了對死亡的恐懼。這是一堂關(guān)于愛的教育課,愛自己、愛家人、愛朋友、愛自然、愛身邊的一切,老莫里漸漸影響著米奇,影響著周邊的人,我想還有讀了這本書的人。
這位叫做莫里的社會心理學(xué)教授,在七十多歲時患上了一種叫做ALS的病。這種病從腿部神經(jīng)麻痹開始,一點點地向上蔓延,直至使人不能再呼吸時為止。這是一種殘酷的絕癥--靈魂將眼睜睜地看著軀體一點點死去。但莫里決定帶著尊嚴(yán)、勇氣、幽默和平靜活下去。他和他十六年前的學(xué)生,已經(jīng)成為專欄作家、記者的米奇相約,每個星期二見一次面,一起討論“生活的意義”,包括“死亡”、“恐懼”、“衰老”、“欲望”、“婚姻”、“家庭”、“社會”、“原諒”、“有意義的人生”這些重要的課題。從第一次相約到最后一次見面,這樣的討論持續(xù)了14個星期,讀后感《《相約星期二》讀后感》。米奇眼看著他的老師一次比一次衰弱,直到葬禮來臨。
臨終的老人都說了些什么呢?如果你期待著微言大義的話,你可能會失望的。他說,人生最重要的是學(xué)會如何施愛于人,并去接受愛;他說,要有同情心,要有責(zé)任感。只要我們學(xué)會了這兩點,這個世界就會美好得多;他說,如果你想對社會的上層炫耀自己,那就打消這個念頭,他們照樣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對社會底層炫耀自己,也請打消這個念頭,他們只會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無所適從,唯有一顆坦誠的心方能使你悠悠然面對整個社會……這些極為樸實的話,使我忽然明白了,人生的謎底其實可能很簡單。
但莫里老人并不簡單。就在病魔和死神拼命撕扯著他的時候,他還能談笑風(fēng)生。談到死后火化,他對家人說:“千萬別把我燒過了頭!闭劦侥沟,學(xué)生說:“我會去,但到時候就聽不見你說話了。”莫里笑了:“到時候,你說,我聽。”莫里以自己最后的存在,論證了人性的美好。一個普通的美國老頭,一些普通的話語和生活細(xì)節(jié),但是讀完卻讓你悵然良久,這就是《柙約星期二》。
附:
《相約星期二》摘錄
“許多人過著沒有意義的生活,即使當(dāng)他們在忙于一些自以為重要的事情時,他們也顯得昏昏慵慵的。這是因為他們在追求一種錯誤的東西,你要使生活有意義,就得獻身于愛,獻身于你周圍的群體,去創(chuàng)造一種能給你目標(biāo)的意義的價值觀。”
談?wù)撍劳?/p>
“一旦你學(xué)會了怎樣去死,你也就學(xué)會了怎樣去活!薄拔覀冞^多地追求物質(zhì)需要,可它們并不能使我們滿足。我們忽視了人與人之間互相愛護的關(guān)系,我們忽視了周圍的世界!
“我注意到了樹上的變化,風(fēng)的大小。我似乎能看見時間在窗臺上流逝。這是因為我的`時間已經(jīng)到頭了,自然界對我的吸引力就像我第一次看見它時那樣強烈!
談?wù)摷彝?/p>
“如果沒有家庭,人們便失去了可以支撐的根基。我得病后對這一點更有體會。如果你得不到來自家庭的支持、愛撫、照顧和關(guān)心,你擁有的東西便少得可憐。愛是至高無上的,正如我們的大詩人奧登說的那樣,‘相愛或者死亡。’”“當(dāng)他們父子三個坐在一起時,常常會有瀑布般的感情宣泄,親吻,打趣,相擁在床邊,幾只手握在一塊。
談?wù)摻疱X
“錢無法替代溫情,權(quán)力也無法替代溫情。我能告訴你,當(dāng)我坐在這兒等待死亡時,當(dāng)你最需要這份溫情時,金錢或權(quán)力都無法給予你這份感情,不管你擁有多少財富或權(quán)勢!
“如果你想對社會的上層炫耀自己,那就打消這個念頭,他們照樣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對社會的底層炫耀自己,也請打消這個念頭,他們只會忌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無所適從。唯有一顆坦誠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對整個社會。”
談?wù)撐覀兊奈幕?/p>
“人只有在受到威脅時才變壞,而這一威脅正是來自我們的文明社會,來自我們的經(jīng)濟制度。即使有工作的人也會受到威脅,因為他會擔(dān)心失去它。當(dāng)你受到威脅時,你就會只為自己的利益考慮,你就會視金錢為上帝。這就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
談?wù)撛?/p>
“臨死前先原諒自己,然后原諒別人!薄傲鳒I有好處!
《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2
“為什么沉默讓人感到不安?”罹患肌萎性側(cè)索硬化癥的老教授莫里問畢業(yè)了十五年、因偶然得知老師來日不多而來看他的學(xué)生米奇。
其實何止沉默,寂靜都常常讓人不安。很多年前,我寫過這么一句話: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已經(jīng)很少有人能夠安于孤單了。所以,哪怕不能同日生,也想求得同日死。人總是這樣,孤單而來(雙胞胎出生例外),卻奢望結(jié)伴而去,但結(jié)果是,人最終多半還是要一個人上路。
為什么人怕獨處?僅僅只是因為獨處令人不安嗎?就像莫里問的那樣:“你獨處時內(nèi)心平靜嗎?”記得曾與一位修行者作過討論:人的物質(zhì)幸福感的持久性。這個問題就像“你幸福嗎”一樣,其實不只是一個你內(nèi)心感知的問題,而是你內(nèi)心欲求的問題!爸愠贰、“無欲則剛”的道理誰都能說上幾句,真正能落實到行動的卻是不多。
《大學(xué)》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看,這定、這靜、這安都來自一個字——“止”,人要“知止”。當(dāng)人懂得“知止”時,正是最為豐富的時候,當(dāng)然,這豐富指的是內(nèi)在的豐富,否則人就會淪落為那個寓言《農(nóng)夫與金魚》中的老太婆。
叔本華說得更直白些:“獲取幸福的錯誤方法莫過于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于我們企圖把悲慘的人生變成接連不斷的`快感、歡樂和享受。這樣,幻滅感就會接踵而至,與這種生活必然伴隨而至的還有人與人的相互撒謊和哄騙!
看,正是這些超載的欲求使得人生的剎車常常失靈。存在主義說:“擁有即是被擁有!边@就是凡事的一體兩面,這個時候我們已經(jīng)全然忘卻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因為對失靈的擔(dān)心,“我要作充分準(zhǔn)備”成為了一個完美的借口,同時也是一個自欺欺人的幌子。怎樣才算充分準(zhǔn)備?這也正是我在做自我分析時拋給導(dǎo)師的第一個問題。
準(zhǔn)備充分就能盡善盡美了嗎?孔子評《韶樂》“盡善盡美矣”,評《武樂》也只是“盡美不盡善”,可見,第一名,一百分、巔峰狀態(tài)從來就不是人生之常態(tài),那么,人真正能得到的又是什么?如果你想要完善自我實現(xiàn)自我,那么,你要的只是“高峰體驗”,而非“勇攀巔峰”。但是,我們似乎總是搞錯,拼盡全力,拼到頭破血流,卻拼得一頭迷!總攀上巔峰的人首先要面對的是下降以及由下降而引發(fā)的失落感。我們以為承諾總會兌現(xiàn)、夢想總能實現(xiàn)、每個問題最后都會得到答案、堆積的東西最終都能用上、幸福也早晚會與我們?nèi)缬半S形、攀登的高峰永無止境……可現(xiàn)實是,最后的結(jié)果往往是事與愿違,攀登遭遇滑坡,承諾變成謊言,夢想破滅成灰。
沒有人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但是,不靜下心來讓渾水沉淀,你就永遠無法看清。因為,你無法在一池污水中看清水中的自己以及水中之物。就像米奇的傷心:“我們學(xué)會了愛又怎樣?都會死去!
是的,人難免都會死去。但,過程就是全部的意義,如果明白,“朝聞道,夕死可矣!薄暗馈庇衷谀睦?“道”不在別處,它正在你的心里。所以,靜止是必須的,為了沉淀、為了靜下心來與“道”相遇。亞龍有書:《在生命最深處與人相遇》。其實,我們最應(yīng)該相遇的那個人不正是自己么。
遇著了自己,你才敢于在活著時舉行自己的葬禮,看似荒謬,實則睿智。也只有如此睿智的老頭,才會說出如此睿智的話語:“怕變老,是因為你的人生沒有意義!边@和怕死是一個道理,和我們不斷地在追尋幸福也是一個道理。是啊,每一個沒有好好活過的人才更容易貪生怕死、才會到處去尋找幸福!叭绻惬@得了成長,你就不會迷戀年輕時的歲月!痹傺由煲幌拢绻愣昧诵腋5囊饬x,你就不必去苦苦追尋。因為擔(dān)心、因為恐懼、因為虛空,人才會死命地去控制外在的一切,包括死亡。
?刂朴侨祟惖脑急灸苤唬彩侨藘(nèi)心恐懼的表現(xiàn)。而當(dāng)人的內(nèi)心被這些恐懼填得滿滿的時候,又如何去愛呢?又怎能感知幸福呢?莫里問米奇:“通過否認(rèn),我們能避免傷害別人的感情嗎?”何止是別人的感情呢?人真正害怕的是自己受傷害。越害怕越回避,以至于害怕得到愛,也害怕付出愛,卻又總自以為自己一直是愛著的,其實那只是一直在以愛的名義控制著。因為,恐懼與愛本是相對立的。恐懼讓人無法感覺幸福,而愛著的人永遠是幸福的。而我們只有真正懂得了愛自己,給自己的內(nèi)心填上滿滿的愛的能量,才有可能將心中的恐懼漸漸驅(qū)散!拔业膿碛芯驮谖疑怼@是構(gòu)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內(nèi)容。”這是叔本華的說法,老莫里只是讓米奇明白了這個人生最淺顯的道理,這也正是其人生的終極意義,也是他敢于直視死亡的力量所在。
心中有愛,教人溫柔。心若溫柔,始知幸福。這個時候,再不必問什么“你幸福嗎?”因為,被幸福圍繞的人你一眼就能認(rèn)出來,他們總是如此的靜逸而祥和。
《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3
“父親走過我們面前,
唱著樹上長出的新葉
孩子們相信那到來的春
也會和著父親起舞翩翩……”
這是E.E卡明斯的一首詩,在葬禮上由莫里的兒子誦讀,聽著那仿佛來自天堂的聲音,我結(jié)束了閱讀,安靜地合上了書本。下午最溫暖的陽光斜斜地從窗外探進來,碎了一書面的金黃。夕陽的余暉是剛結(jié)束的莫里,依舊有著燦爛光芒。
莫里這個可愛的小老頭,帶來了多少感動,又帶走了多少人脆弱的情感。我能想象著作者米奇最喜歡的教授,他個子矮小,走路起來弱不禁風(fēng);穿上長袍的他看上去像是《圣經(jīng)》里的先知,又像是圣誕夜里的精靈;它有一雙炯炯有神的藍眼睛,閃爍著睿智的光芒;它喜歡跳舞,搖滾樂,爵士樂,布魯斯。
可是,他是個堅強的老頭。一個讓人尊敬到心痛又喜歡到心痛的人。年逾七旬的他在1994年罹患肌萎縮性側(cè)索硬化,在此后的一年內(nèi)他天天被病魔無情地折磨著。承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在他得知自己患病后,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要講述他最后的生活,他要將他的最后光陰與最后幸福送給全人類,作為最后的禮物。以此告別他最可愛的生活。他找回了自己早前的得意門生米奇.阿爾博姆,在每個星期的星期二,為他上一堂課,課程的內(nèi)容關(guān)于人生,關(guān)于死亡,關(guān)于一切人們躲避的真實。
一個罹患了絕癥,來日無多的老人
一個擱淺了夢想,漸染世俗的學(xué)生
十四堂人生課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似乎覺得,莫里教授就在眼前,而自己就是那個聽課的學(xué)生。那輪椅,那笑容,那臺錄音機,我聽見他在說:“我不想讓世界驚慌不安。我要知道發(fā)生了什么,接受它,進入一種安寧的心境,然后離去”。這本書里,莫里說的值得珍藏的人生格言有很多,而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句。
因為他讓我看到了一種對人生的泰然。
人生在世,難免經(jīng)歷一些挫折。泰然地面對,無疑是很重要的。即使,是死亡。沒有人能否認(rèn)死亡的必然性,就像沒有人能否認(rèn)地球是圓的一樣。人生莫非也就是生生死死。生,起始;死,終結(jié)。面對死亡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接受它”。 莫里教授對學(xué)生說,有一個重要的哲理需要記。壕芙^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因為衰老和病痛總會來,你為此擔(dān)驚受怕,卻又拒絕不了它,那還會有幸福嗎?是的,如果我們不幸福,這無疑是親手為生命鍍上悲色。世界上,每時每刻都有人死于非命,甚至不像病癥有前因后果。鐵鎖易解,心獄難釋,既然死亡必定回來,何必逃避這樣的恐懼卻因此遁入自己制造的囹圄?
特別令我感動的是,莫里老人雖然參透了這一切,但在生命的最后幾天還在恭恭敬敬地體驗,在體驗中學(xué)習(xí),在體驗中備課。體驗什么呢?體驗死亡的來臨。他知道這是人生課程中躲避不開的重要一環(huán),但在以前卻無法預(yù)先備課。就在臨終前的幾天,他告訴學(xué)生,做了一個夢,在過一座橋,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拔腋杏X到我已經(jīng)能夠去了,你能理解嗎?”
莫里說“死亡,是令人悲哀的一件事?墒遣恍业幕钪餐瑯恿钊吮!
也許,不幸的活著會比死亡更加悲哀。
世上總有這樣的一部分人,他們總是營營役役忙忙碌碌,卻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他們試著努力關(guān)注一大堆世俗標(biāo)準(zhǔn)下的'重大問題,卻又不時受著能言善辯者的鼓動誘惑,輕易放棄初衷和堅持,終于也沒有了自己的判斷。他們迷茫,他們不知道生活的意義在哪里,常常忽略身邊的親人和朋友。當(dāng)歲月流逝,他們突然意識到了什么,開始珍愛身邊的一切,開始發(fā)現(xiàn)自己還有很多很多想做的事沒有做,有著千千萬萬個所謂的“來不及”。但到了那刻,也許他們已經(jīng)到了莫里的那個時候了。于是他們便懺悔、哭泣......
所以,對于年輕的我們來說,不管以前的生活是怎樣,從此刻開始我們都應(yīng)該用莫里教授的那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去珍惜生命,珍愛生活與他人,讓自己過得充實有意義,不要等到生命的終點再回頭感嘆,那時哪怕你表現(xiàn)得再樂觀、再豁達,結(jié)局都不會再完美。
莫里,這個開朗樂觀的老人,這個靈魂的精神導(dǎo)師還告訴我們:
“——與生活講和!
“愛會贏。愛永遠是勝者!
“只有你覺得它可怕時它才可怕”
“有時候你不能只相信你所看見的,你還得相信你所感覺的,如果你想讓別人信任你,你首先應(yīng)該感到你也能信任他——即使你是在黑暗中,即使你是在向后倒去!
他讓我們學(xué)到的東西太多太多。
每一個人,總有一天,都會死去。臨死前,也許沒有人能夠像莫里那么死的有意義,沒有人像莫里那么死的無私。我想,所有讀過這本書的人,這一生,都會受到莫里的影響。他的泰然,他的純真,他的思考,他的無畏。
莫里用余生給我們上了一堂永恒的人生課!
《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4
在美國小女兒家忙里偷閑看了幾本閑書,對我感觸最深的是一本《相約星期二》,這本書是講人生的,或者說是一位老教授對人生的感悟,主人公叫莫里。施瓦茨,社會學(xué)教授,他已患了絕癥,受一家電視臺的《夜線》節(jié)目采訪,被他十六年前的一位學(xué)生,當(dāng)今的作家記者米奇。阿爾博姆偶然看到,學(xué)生匆匆趕來看望即將離世的老師,而老師宣布要給這位學(xué)生上最后一門課,每星期一次,時間是星期二。這樣的課程沒有那位學(xué)生會拒絕,于是每星期二,這位學(xué)生坐飛機飛行七百英里,趕到病床前去上課。
這門課講授了十四個星期,最后一堂是葬禮。老師謝世后,這位學(xué)生把聽課筆記整理一下交付出版,書名就叫《相約星期二》,這本書引起全美國的轟動,連續(xù)四十四周名列美國圖書暢銷排行榜。該書已譯成中文。
這門課的內(nèi)容有:世界、遺憾、死亡、對衰老的恐懼、家庭、金錢、文化等等,莫里老人對待病痛、衰老、年齡、死亡的心態(tài)及有關(guān)的論述對我們年長者可能更有現(xiàn)實意義,關(guān)注更多一些,他樂觀平和的心態(tài)和富有哲理性的論述,我感到很受啟迪。
莫里老人得的絕癥,他是逼視著自己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這比快速死亡要殘酷得多,他不能動,活著全靠別人幫助,他是怎樣對待的呢?對別人的照顧開始覺得不便,但很快又釋然了,他說:“我感覺到了依靠別人的樂趣,現(xiàn)在當(dāng)他們替我翻身,在我背上涂擦防止長瘡的乳霜時,我感到是一種享受,當(dāng)他們替我擦臉或按摩腿部時,我同樣覺得很受用,我會閉上眼睛陶醉在其中,一切都顯得習(xí)以為常了。這就像回到了嬰兒時期,有人給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們都有當(dāng)孩子的經(jīng)歷,它留在了你的大腦深處,對我而言,這只是在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這種心態(tài)足以化解一切人生悲劇。他還說:“你應(yīng)該懂得一個哲理,拒絕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因為你終究會要變老的`”。是!因為衰老和病痛總會來,你為此擔(dān)驚受怕又拒絕不了它,那還會有幸福嗎?
莫里以一種更獨特的視角來看待年齡問題。他說:“你應(yīng)該發(fā)現(xiàn)你現(xiàn)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實的東西,回首過去會使你產(chǎn)生競爭意識,而年齡是無法競爭的”。“當(dāng)我應(yīng)該是個孩子時我樂意做個孩子,當(dāng)我應(yīng)該是個聰明的老頭時,我樂于做個聰明的老頭!睂W(xué)生問他你從來沒有害怕變老?莫里說:我樂于接受老,這很簡單隨著年齡的增加,你的閱歷也更加豐富,如果你停留在二十二歲的年齡階段,你就永遠是二十二歲的那般淺薄,要知道衰老并不是衰敗,它是成熟。學(xué)生問:如果變老那么有價值的話,為什么人總說我愿意變得年輕?莫里說:你知道這反映了什么?生活得不滿足,生活得不充實,生活的無意義。因為你一旦找到生活的意義,你就不想回到從前,你想往前走,你想看的更多,做得更多!袄夏耆瞬豢赡懿涣w慕年輕人,但問題是你得接受現(xiàn)狀,并能自得其樂”!抑滥贻p也會是一種苦惱,所以別向我炫耀年輕的魅力,有他們的煩惱,矛盾、迷惘、不成熟、活著感到累———’。
他是怎樣看待死亡呢?莫里說:死亡是一種自然,人平常總是覺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實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罷了!敖咏劳霾⒉灰欢ㄊ菈氖,當(dāng)你意識到這個事實后,它也有十分積極的一面,你會因此而活的更好!薄耙庾R到自己會死,并時刻做好準(zhǔn)備,這樣你活著的時候就會更珍惜生活。”“學(xué)會了死也就學(xué)會了活”,他還說:“如果早知道面對死亡可以這樣平靜,我們就能應(yīng)付人生最困難的事情———與生活講和”。他還設(shè)想幾天后死亡火化時突然一句笑話把大家逗樂了,“千萬別把我燒過了頭”。在死亡面前真正懂得了與生活講和,這簡直是一個充滿哲理的結(jié)論。
我所以摘錄以上莫里老人的話,是讀后我感到頗受教益,生老病死任何人都不能逃脫,這就是自然。病痛、衰老、死亡是老年人面臨的現(xiàn)實,如果都有莫里老人的樂觀平和的心態(tài),就能化解人生一切悲劇。
日過中午就是一天,人的年齡過五就進入下一個整數(shù),再過幾天就是我七十五周歲生日了,過了生日就向八十邁進了。當(dāng)我五六十歲時,還覺得七老八十離我還遠,如今我已是七老八十行列中的一員了,一下子感到余年不多了,自問怎么會這樣?倒不是我心態(tài)年輕,而是感到時光過得太快,拽也拽不住,忽忽的過去了。有人說要忘記年齡,其實不可能,每年家人為你過生日自然記起年齡,每天日出日落就是時光的流逝。莫里老人還說:“人意識到會死,看問題的眼光也就不一樣了,更珍惜活著的生活”。我想人活到這份上,就是要和生活講和,活的豁達些,少操閑心,有的老人活得累,想為子孫留下什么,最近看電視劇蝸居,李老太太為給孫子留下房子,最后把老命都搭上了,我沒什么留的,所以不想。有的人想到死后墓地,我只想活著的事,死后的事不管。我想人老了要大度,自得其樂,少找煩惱,一切順其自然,過平常日子,每天看到太陽升起,高高興興的迎來新的一天,我就想這樣平平淡淡快快樂樂的度過余年。
《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5
在美國小女兒家忙里偷閑看了幾本閑書,對我感觸最深的是一本《相約星期二》,這本書是講人生的,或者說是一位老教授對人生的感悟,主人公叫莫里。施瓦茨,社會學(xué)教授,他已患了絕癥,受一家電視臺的《夜線》節(jié)目采訪,被他十六年前的一位學(xué)生,當(dāng)今的作家記者米奇。阿爾博姆偶然看到,學(xué)生匆匆趕來看望即將離世的老師,而老師宣布要給這位學(xué)生上最后一門課,每星期一次,時刻是星期二。這樣的課程沒有那位學(xué)生會拒絕,于是每星期二,這位學(xué)生坐飛機飛行七百英里,趕到病床前去上課。
這門課講授了十四個星期,最后一堂是葬禮。老師謝世后,這位學(xué)生把聽課筆記整理一下交付出版,書名就叫《相約星期二》,這本書引起全美國的轟動,連續(xù)四十四周名列美國圖書暢銷排行榜。該書已譯成中文。
這門課的資料有:世界、遺憾、死亡、對衰老的恐懼、家庭、金錢、文化等等,莫里老人對待病痛、衰老、年齡、死亡的心態(tài)及有關(guān)的論述對我們年長者可能更有現(xiàn)實好處,關(guān)注更多一些,他樂觀平和的心態(tài)和富有哲理性的論述,我感到很受啟迪。
莫里老人得的絕癥,他是逼視著自己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這比快速死亡要殘酷得多,他不能動,活著全靠別人幫忙,他是怎樣對待的呢?對別人的照顧開始覺得不便,但很快又釋然了,他說:“我感覺到了依靠別人的樂趣,此刻當(dāng)他們替我翻身,在我背上涂擦防止長瘡的乳霜時,我感到是一種享受,當(dāng)他們替我擦臉或按摩腿部時,我同樣覺得很受用,我會閉上眼睛陶醉在其中,一切都顯得習(xí)以為常了。這就像回到了嬰兒時期,有人給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們都有當(dāng)孩子的經(jīng)歷,它留在了你的大腦深處,對我而言,這只是在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這種心態(tài)足以化解一切人生杯具。他還說:“你就應(yīng)懂得一個哲理,拒絕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正因你終究會要變老的”。是啊!正因衰老和病痛總會來,你為此擔(dān)驚受怕又拒絕不了它,那還會有幸福嗎?
莫里以一種更獨特的視角來看待年齡問題。他說:“你就應(yīng)發(fā)現(xiàn)你此刻生活中的一切完美真實的東西,回首過去會使你產(chǎn)生競爭意識,而年齡是無法競爭的”!爱(dāng)我就應(yīng)是個孩子時我樂意做個孩子,當(dāng)我就應(yīng)是個聰明的老頭時,我樂于做個聰明的老頭。”學(xué)生問他你從來沒有害怕變老?莫里說:我樂于理解老,這很簡單隨著年齡的增加,你的'閱歷也更加豐富,如果你停留在二十二歲的年齡階段,你就永遠是二十二歲的那般淺薄,要知道衰老并不是衰敗,它是成熟。學(xué)生問:如果變老那么有價值的話,為什么人總說我愿意變得年輕?莫里說:你知道這反映了什么?生活得不滿足,生活得不充實,生活的無好處。正因你一旦找到生活的好處,你就不想回到從前,你想往前走,你想看的更多,做得更多!袄夏耆瞬豢赡懿涣w慕年輕人,但問題是你得理解現(xiàn)狀,并能自得其樂”!抑滥贻p也會是一種苦惱,因此別向我炫耀年輕的魅力,有他們的煩惱,矛盾、迷惘、不成熟、活著感到累。
他是怎樣看待死亡呢?莫里說:死亡是一種自然,人平?偸怯X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實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罷了。“接近死亡并不必須是壞事,當(dāng)你意識到這個事實后,它也有十分用心的一面,你會因此而活的更好!薄耙庾R到自己會死,并時刻做好準(zhǔn)備,這樣你活著的時候就會更珍惜生活。”“學(xué)會了死也就學(xué)會了活”,他還說:“如果早知道應(yīng)對死亡能夠這樣平靜,我們就能應(yīng)付人生最困難的事情——與生活講和”。他還設(shè)想幾天后死亡火化時突然一句笑話把大家逗樂了,“千萬別把我燒過了頭”。在死亡面前真正懂得了與生活講和,這簡直是一個充滿哲理的結(jié)論。
我因此摘錄以上莫里老人的話,是讀后我感到頗受教益,生老病死任何人都不能逃脫,這就是自然。病痛、衰老、死亡是老年人面臨的現(xiàn)實,如果都有莫里老人的樂觀平和的心態(tài),就能化解人生一切杯具。
日過中午就是一天,人的年齡過五就進入下一個整數(shù),再過幾天就是我七十五周歲生日了,過了生日就向八十邁進了。當(dāng)我五六十歲時,還覺得七老八十離我還遠,如今我已是七老八十行列中的一員了,一下子感到余年不多了,自問怎樣會這樣?倒不是我心態(tài)年輕,而是感到時光過得太快,拽也拽不住,忽忽的過去了。有人說要忘記年齡,其實不可能,每年家人為你過生日自然記起年齡,每一天日出日落就是時光的流逝。
莫里老人還說:“人意識到會死,看問題的眼光也就不一樣了,更珍惜活著的生活”。我想人活到這份上,就是要和生活講和,活的豁達些,少操閑心,有的老人活得累,想為子孫留下什么,最近看電視劇蝸居,李老太太為給孫子留下房子,最后把老命都搭上了,我沒什么留的,因此不想。有的人想到死后墓地,我只想活著的事,死后的事不管。我想人老了要大度,自得其樂,少找煩惱,一切順其自然,過平常日子,每一天看到太陽升起,高高興興的迎來新的一天,我就想這樣平平淡淡快快樂樂的度過余年。
《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6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這便是《相約星期二》的所有內(nèi)容概括。面對這樣的概括,你或許不會對這本書產(chǎn)生怎樣怎樣的興趣吧?可是,就是因為其精簡(注意了,我用的是“精簡”,而不是“簡單”),它引起了我的注意。
而在寫下對該書的心得體會之前,我不得不先將它目錄上的內(nèi)容引用下來,因為有這樣的內(nèi)容,才會使我在獲知要寫對某本書的讀后感時想到了它。
目錄如下:
第一個星期二——談?wù)撌澜绲诙䝼星期二——談?wù)撟詰z
第三個星期二——談?wù)撨z憾第四個星期二——談?wù)撍劳?/p>
第五個星期二——談?wù)摷彝サ诹鶄星期二——談?wù)摳星?/p>
第七個星期二——談?wù)搶λダ系目謶值诎藗星期二——談?wù)摻疱X
第九個星期二——談?wù)搻鄣挠篮愕谑畟星期二——談?wù)摶橐?/p>
第十一個星期二——談?wù)撐覀兊奈幕谑䝼星期二——談?wù)撛?/p>
第十三個星期二——談?wù)撏昝赖囊惶斓谑膫星期二——道別
僅面對這樣的目錄內(nèi)容,你還能說它是“簡單”的嗎?
假若給海倫·凱勒三天光明,那么她將在第一天看人(他們的善良、溫厚與友誼使我的生活值得一過),在第二天向世界,向過去和現(xiàn)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第三天將在當(dāng)前的日常世界中度過,到為生活奔忙的人們經(jīng)常去的地方去。
假若給莫里教授一個完全健康的一天他最滿意的安排是“早晨起床,晨練,吃一頓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一次只請一兩個,可以談他們的家庭,談他們的問題,談彼此的友情。然后會去公園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麗的小鳥,盡情地享受久違的大自然。晚上,一起去飯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跳舞”,教授說,他會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個好覺。
那么,假若給你一個完全健康的一天你會做什么呢?我想過,可是,悲哀的是,除了日常生活中每天都經(jīng)歷的瑣碎事之外,我竟不知道我將做什么。在我們看來,我們每天度過的都是完全健康的一天,于是乎,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就不知該作何反應(yīng)了。
人在健康活著的時候,每天都在做著自己認(rèn)為應(yīng)該做的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而奢華的夢,或許是住上小別墅,開上寶馬車,或許是世界環(huán)游,或許是功成名就……然而,就在我們每天忙于追夢的時刻,時間已經(jīng)悄然從身邊溜走……其實,莫里教授也不例外吧,所以他才會在生命垂危的時刻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錯過了美好的每一天。
莫里教授的課,最終將在死亡里劃上句號。人生無常,我們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衰老和病痛,在衰老和病痛來臨時,你可以感嘆青春一去不返,但卻無法拒絕衰老和病痛。
莫里教授說:“拒絕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因為衰老和病痛總會來,你為此擔(dān)驚受怕,卻又拒絕不了它,那還會有幸福嗎?”那么面對這個讓我們無法拒絕而又害怕的時刻,我們該怎么辦呢?莫里的答案就是:“要學(xué)會和生活講和!币粋平靜而有震撼力的結(jié)論。他說,他認(rèn)為這是人生最困難的事。他在死亡面前,真正做到了與生活講和。他平靜地,以一種超然的心態(tài)體驗著死亡。這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他說:如果早知道自己可以這么平靜地面對死亡,那么過去還有什么困難可怕呢?這句話,是一位臨終老人說的,對我們而言,它可以是一種激勵,激勵我們向生活中每個困難挑戰(zhàn)。希望等到幾十年后,我們不會心懷遺憾地說這句話。莫里老人以他自己獨特的方式向我們詮釋了人生,詮釋了死亡。
在莫里教授最后的歲月里,他幾乎是逼視著自己的肌體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的,今天到哪兒,明天到哪兒,這比快速死亡要殘酷得多,簡直能把人逼瘋,這并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然而莫里老人卻說:“我的時間已經(jīng)到頭了,自然界對我的吸引力就像我第一次看見它時那樣強烈。這就像回到了嬰兒期。有人給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們都有過當(dāng)孩子的經(jīng)歷,它留在了你的大腦深處。對我而言,這只是在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蹦锝淌诰褪沁@樣一邊樂滋滋地體驗死亡,一邊與米奇討論著人生。
這本書讀第一次是因為好奇
讀第二次則是因為敬佩和感動。
即使在讀了二次之后的現(xiàn)在,我知道我仍是無法體會和理解莫里教授的境界,但是我從莫里教授那獲得了一個人生理念:只要用心去體會,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完美的一天。
《相約星期二》,這是一本好書,不管是莫里教授,還是他對人生的態(tài)度,以及他說過的話,都值得你在生命里慢慢體會。
讀著這樣的書,你我的心靈都會得到一次次的凈化。
【《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相約星期二》讀書筆記11-11
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04-08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04-10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01-21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04-29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04-28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10-06
讀《相約星期二》有感05-31
讀后感之《相約星期二》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