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秋千》教案(精選11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蕩秋千》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蕩秋千》教案 1
活動目標:
1.建立平面位置對應的概念。
2.依照圖上的線索提示找出下圖中相應的空間位置。
3.培養(yǎng)探索和操作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紅、黃、綠三種不同卡紙各一張,四種小動物卡片各一張。
2.形狀不相同的枳木四塊,教師和幼兒每人一份。
3.小兔、青蛙、小貓、小熊的頭飾,幼兒每人一個。
4.在教室的地上并排用彩色紙條圈出紅、黃、藍、綠四個圓圈。
5.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導入:
1. 各位小魔術師你們準備好了嗎?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師一起來變一個魔術吧。
2. 兒歌“一只手指變變變,變成一只毛毛蟲,上爬爬、下爬爬、左爬爬、右爬爬。兩個手指手變變變,變成一把大剪刀,上剪剪、下剪剪、左剪剪、右剪剪……”幼兒和教師一起邊說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
二、集體練習,幫助幼兒建立平面位置對應的概念。
1. 操作游戲:“分枳木”。
。1) 在黑板上貼出上下兩張圖片,上邊的圖片上有三個相同的盤子,里邊分別放有紅色、黃色、綠色的枳木,下邊的圖片上也有三個相同的盤子,盤子里沒有枳木。
。2) 小朋友們請你們仔細看一看上邊這幅圖,找一找我手中的這三個枳木應該放在下邊哪一個盤子里?(出示紅、黃、綠三種顏色的枳木,引導幼兒自由發(fā)言,并請三位幼兒分別上前將這三個枳木放在相應的盤子里。)
2. 拼圖游戲:“搭枳木”。
。1) 看,老師擺出了企么造型?用了哪些形狀的圖形呢?
。2) 想一想、擺一擺,讓你的枳木也變成這種造型吧。(引導幼兒在桌面上擺出相同的造型。)
3. 動作游戲:“跳圈”。
。1) 在黑板上貼出一張圖片,圖片上有紅、黃、藍、綠,四個圓圈并排排列;老師估地上并排用彩色紙圈出紅、黃、藍、綠四個圓圈,但顏色的順序與圖片上不同;幼兒分別帶著頭飾,教師手中拿著這四種小動物的卡片。
(2) 小動物們來玩跳圈游戲,(教師把四個小動物的卡片分別貼入四個圓圈里),看一看你們應該跳入哪個顏色的圈中呢?試一試,跳一跳吧。ㄒ龑в變焊鶕游镏袌A圈的顏色提示,跳進相應的圓圈內。)
4.引導幼兒操作幼兒用書,完成上面的練習。
《蕩秋千》教案 2
活動目標:
1.了解蕩秋千的注意事項。
2.會正確蕩秋千,有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
3.樂于參加體育活動。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圖片四張;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
我喜歡玩的玩具,引出活動內容。
1.教師提問:你最喜歡玩什么玩具?
2.幼兒自由討論。
3.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玩的玩具。
4.提問:玩玩具時要注意什么呢?
5、小結:玩玩具時,要按照正確的方法去玩,不能做危險的.動作。
二、教幼兒掌握蕩秋千的正確方法。
1.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說每幅圖的內容。
2.提問:誰做的對?為什么?我們蕩秋千時應該怎樣做呢?
3.小結:蕩秋千時雙手抓牢繩子,雙腳不要向上踢,不能把秋千蕩得太高,后的小朋友應該離秋千遠一點,保持一定的距離。
三、學說兒歌《蕩秋千》
1.幼兒看書中相應內容,教師朗誦兒歌。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兒歌內容。
四、完成幼兒用書相應內容:
誰做的對?送給他一朵紅花。
《蕩秋千》教案 3
活動目的:
1.讓幼兒了解秋千的來歷。
2.培養(yǎng)幼兒的勇敢精神,增進其身心健康;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
3.知道節(jié)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jié)日的氣氛。
4.參與節(jié)日游戲。
活動準備:
在幼兒園內用木頭、繩子、踏板架一牢固的秋千,“熊貓蕩秋千”的掛圖。
活動過程:
1.出示“熊貓蕩秋千”的掛圖,引出課題。教師邊出示掛圖邊問:“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節(jié)日嗎?”( 清明節(jié))“節(jié)日里,動物園里的小熊貓也玩起了有趣的游戲,它們在干什么?”(蕩秋千)
2.介紹秋千的來歷。
讓幼兒知道秋千是我們的祖先借以攀樹取食和避獸宿息的一種工具。后來演化為秋千活動。
3.介紹秋千的`玩法,引起幼兒的興趣。組織幼兒蕩秋千。
、賰墒治绽K,坐或站在兩繩之間的橫板上。
、诋斦局帟r,兩腿并攏,并屈膝前蕩;坐著蕩時可有人在后邊將秋千上的人往前推。
、垡笥變号懦梢宦房v隊站在一旁,每人蕩2—3分鐘,蕩過的小朋友站至隊尾。教師邊指導邊表揚表現勇敢的小朋友,鼓勵膽小的幼兒。
4.命題畫:“小猴蕩秋千”。畫出小猴蕩秋千的各種姿態(tài)。
《蕩秋千》教案 4
活動目標
1、感知AB兩段不同的音樂,感應AB曲式。
2、嘗試樂器演奏,學會正確的演奏方式。
活動準備
1、道具準備:彩色沙巾若干、手搖鈴人手一個、配套音樂和掛圖。
2、情感經驗準備:有觀察云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教師播放音樂,同時講訴白云在天上一會一個樣,一會兒變成什么,一會兒變成什么和白云乘著風在天上飄動的故事,讓幼兒感知音樂。
二、音樂律動。
1、個別體驗:
A、教師帶著幼兒坐下或跳躍,空手抓白云的動作。
B、跟著音樂,前后、左右搖擺。
2、兩人一組牽手。
在聽到A段音樂是請幼兒到處逍遙的走動,當聽到B段音樂的時候就請幼兒面對面或背靠背坐著,左右搖晃
三、造型游戲,感知音樂。
配合音樂,教師做大象云的'造型,在A段音樂時伸出長長的鼻子或大大的耳朵到處走;B段音樂時用鼻子或耳朵左右搖擺。
四、利用樂器感知音樂。
1、教師介紹樂器,并激發(fā)多種演奏方式的創(chuàng)編。
2、A段敲奏手搖鈴,B段搖奏手搖鈴,原地搖晃。
《蕩秋千》教案 5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蕩秋千》。
2、復習已經學過的歌曲。
3、 認識漢字“秋千”、“像”。
材料準備:
1、兒歌漢字卡:《蕩秋千》及已經學過的部分字卡。
2、《字寶寶樂園》第二冊(人手一本),錄音機,磁帶
活動內容:
1、欣賞畫面并提出問題
觀察問題:
(1)圖中有什么?
(2)兩個小娃娃在做什么?
(3)小朋友們有沒有玩過秋千?在哪里玩過?
收書。出示字卡:聽音樂收書。
常規(guī)要求:從后往前傳,常規(guī)同發(fā)書。
。4) 聽讀:我們一起來聽聽叔叔阿姨給我讀的這首詩歌吧。(聽錄音磁帶)
常規(guī)要求:出示字條“手指字,耳朵聽,眼睛看書不出聲”。
。ǘ 出示大范例,幼兒跟讀。
老師呀把小朋友書上的字寶寶變大了,把他們請到黑板上來了,請小朋友看黑板,跟叔叔阿姨一起讀吧,要讀的和錄音機里的叔叔阿姨一樣好聽哦!
。ㄈ 游戲
小朋友剛才聽了叔叔阿姨給我們讀的詩歌好聽嗎?現在字寶寶要和我們玩游戲了。請看黑板。
游戲一:什么字寶寶不見了?(在熟悉詩歌的基礎上,將大范例中所學到的'新字蓋住,讓小朋友猜猜看,什么漢字不見了? )
游戲二:什么字寶寶變大了?(用大字卡蓋在大范例中相應的字上面)
游戲三:我的字寶寶在哪里? (教師出示字媽媽,即大字卡,幼兒找出字寶寶-----小字卡) 。
。ㄋ模 結束活動
寶寶還想和小朋友一起出去跳舞呢,我們出去和他們跳舞吧。ㄓ變弘S老師小碎步飛出活動室)。
《蕩秋千》教案 6
教學目標
1、認識秋千的結構并能進行搭建
2、加強鞏固互鎖結構,認識滑輪、軸和紅粱
重點:
秋千的結構
難點:
軸和梁的搭建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觀看蕩秋千視頻,引出秋千。
提問:小朋友們坐過秋千嗎? 在哪里坐的?
你們坐過的的秋千長什么樣子?
看一看毛毛老師今天帶來了什么樣的秋千呢?
二、搭建與反思
看給出的秋千圖片提問:
我們坐秋千時小屁股坐在哪里?小手手拉哪里呢?(結構分析)
第一次搭建:搭建固定秋千的2根柱子
第二次搭建:懸掛秋千的支架
第三次搭建:秋千的座椅(用帶鉤子的滑輪進行固定)
反思:把秋千掛在支架上會發(fā)現軸不夠長,那我們有什么辦法呢?(引導將兩根軸連接起來,認識蝸桿)
在蕩秋千時有沒有同學的.柱子會倒,如果有,引導利用互鎖結構進行加強穩(wěn)固。
三、延續(xù)
我們在公園里除了秋千,還有其他的東西嗎?小朋友們現在可以再搭建一些秋千旁的游玩設施。
四、點評總結
今天我們搭建的是什么?
搭建秋千時我們是不是還認識了新朋友。ɑ喓臀仐U)?
坐秋千時我們應該小屁股坐哪兒?小手拉哪里呢 ?
搭建秋千時我們先搭建的哪兒?然后呢?最后搭建的什么?
《蕩秋千》教案 7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蕩秋千》,引導學生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現這充滿朝氣,歡樂的童心世界。
2、通過節(jié)奏拍擊和訓練,使學生掌握歌曲中的節(jié)奏難點。
3、在學唱過程中了解仡佬族歌曲歡快的情緒,并通過各種方式表現出來。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十六分音符的節(jié)奏、附點四分符點節(jié)奏要唱好;兩處的大跳要唱準;八分休止符要斷開。
2、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指導學生掌握歌曲中的.典型節(jié)奏型,引導學生學習歌曲處理。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播放《愛我中華》背景音樂,讓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開始本堂課的學習。師:剛才大家聽到的這一首《愛我中華》唱的是中國一共有56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就有55個。我知道大家課外知識都很豐富,那么,你知道哪些少數民族呢?
二、走近仡佬族
1.老師最近也去了解了一個非常神秘的民族,它是
出示仡佬,并標注拼音
2.你知道仡佬族嗎?
仡佬主要居住在去南貴州廣西等地,現有四十三萬人。
你想不想跟著老師的步伐再去深入了解下仡佬族呢?
三、節(jié)奏練習
我們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進仡佬族。全體起立,跟老師一起輕輕地走。 X X X X X|x.x
X X X – 請聽第三條有什么特點: 迅速停止,在音樂中,迅速停止用什么符號——休止符
第一條節(jié)奏:附點四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第三條節(jié)奏:迅速停止;
四、歌曲學習:
1.我們走啊走,走啊走,來到了仡佬族的村莊,一進村子,就發(fā)現有很多小朋友在——出示圖片 蕩秋千,他們呀蕩得非常的高興,一邊蕩還一邊唱歌。
仡佬族小朋友非常熱情邀請我們也加入到他們的隊伍中,現在請我們的小朋友一起來蕩一蕩秋千。我請表現最好的同學上臺來表演一下。
播放歌曲《蕩秋千》
學生隨音樂晃動手臂,老師請個別同學上臺蕩秋千。
2.我們知道好的歌曲都是由美妙的旋律構成的,現在我就來考考大家的耳朵靈不靈。
這里有四條旋律,現在老師來唱一唱,請你聽一聽,我唱的是哪一條,用手指迅速地表示。
3.跟唱四個曲調,注意:
附點四分音符,休止符、低音
連起來唱歌譜,并跟琴唱一唱。
4.剛才我們唱的旋律就是仡佬族兒歌,蕩秋千的曲調。既然來到了仡佬族,怎能不學學仡佬族的兒歌呢?
這首蕩秋千是四二拍的歌曲,二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強弱,我們一起邊聽歌曲邊揮拍,并找一找,哪兩句的歌譜是一樣的。
唱譜
5.現在老師給這首歌曲加一點點變化,請你仔細聽,在哪里有了變化,當聽到這個變化的時候,迅速地用手表示加喲喲。
在后面是二分音符的地方加了喲喲,這兩個喲喲,唱的要有彈性。
師生合作:生加喲喲
6.在這首歌曲中哪些地方表現了秋千的聲音?
唱一唱第二句,如果這樣唱(不加休止符)哪些地方表現了秋千從高蕩到低?
7.跟琴唱全曲,重難點指導
8.跟音樂唱全曲,手臂蕩起來
五、仡佬族舞蹈學習
跟歌曲一起來三個動作
六、表演歌曲
1.加喲喲
2.鈴鼓
3.舞蹈
4.蕩秋千
《蕩秋千》教案 8
活動目標:
1、愿意借助道具紗巾用動作表現音樂中的旋律變化。
2、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5、體驗歌曲中的歡快情緒。
活動準備:
。1)戶外活動時帶幼兒欣賞天空中的白云。
。2)活動前進行活動:借助道具紗巾用身體動作進行白云造型,如:大象白云、小魚白云、小烏龜白云等。
。3)教具準備:小松鼠頭飾每人一個 白云圖片一份 紗巾每人一條 小松鼠圖片一個
活動過程:
1、感知并熟悉曲子的A段,并用動作表現A段音樂。
(1)出示小松鼠圖片,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看,這是誰呢?(小松鼠) 今天小松鼠來到了草地上,他抬頭一看,天上的白云可真漂亮!小朋友看看,這些白云都是什么樣子的?
。2)出示白云圖片,請幼兒說說白云像什么?你還見過什么樣白云,請幼兒用紗巾來做道具用身體進行白云造型。 過渡:聽,白云飄來了。
。3)播放音樂,請幼兒認真聽一遍。
。4)幼兒用紗巾隨音樂做白云飄蕩的律動。
2、感知并熟悉B段音樂,師幼共同創(chuàng)編動作并表現音樂。
。1)師:小松鼠看到這么美的白云在飄,心想,我要是能到白云上蕩秋千該多好!正想著,這時來了一位小仙女,把小松鼠放在了白云秋千上,小松鼠可高興了。(教師操作圖片,演示小松鼠蕩秋千)
。2)放音樂,繼續(xù)操作圖片,幼兒感知樂曲旋律。
(3)師幼共同編蕩秋千的動作,也可以提醒幼兒兩人一組表現蕩秋千的動作。
。4)幼兒隨旋律用紗巾來表現B段音樂。
3、完整地進行音樂游戲2—3次。
(1)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整地欣賞音樂,并分辨兩段音樂的不同。
。2)第二次播放音樂,請幼兒聽音樂用紗巾來做動作。
。3)第三次播放音樂,變換B段的表現方式,請兩個幼兒合作表現B段的蕩秋千的音樂。
4、結束活動:
小松鼠累了,想休息了,我們也休息一下吧,教師逐一收回頭飾和紗巾,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活動實施下來,發(fā)現幼兒對A段歌曲學習比較困難,而且不樂意跟著表現歌曲,在老師的啟發(fā)和指導下,會跟著拍子做上下、左右搖擺的動作;B段的.爵士樂比較活潑,加上讓幼兒共同配合表演蕩秋千這一幼兒感興趣的游戲,幼兒情緒愉快地參與到活動中來,而且氣氛非;钴S,看到孩子們生動有趣的表演,真是讓人忍俊不禁。所以,這節(jié)活動總體來說很適合我們的孩子。 在用紗巾變動物造型的時候,孩子們一拿到紗巾時都很高興,拿著紗巾擺來擺去的,當老師提出要求--用紗巾變動物(大象)造型的時候,大部分的孩子都能用紗巾做出大象長長的鼻子,并隨著拍子搖擺,只有1個孩子沒有參與表演,變小魚的時候幼兒就覺得有些困難,有的幼兒會把紗巾放在身體后面當魚尾巴左右搖擺,有的幼兒則不會(如:苗嘉豪、李佳俊,這兩個孩子本身在動作協(xié)調性方面就很差,而且模仿能力也較差,所以站在原地不動)。雖然這是課前準備時讓幼兒練習過,但由于幼兒協(xié)調能力等的限制,對幼兒來說還是有點困難。
由于幼兒年齡比較小,組織活動時間較長,個別幼兒已經不耐煩,坐不住了,所以在積極引導這一塊做得不夠好。
《蕩秋千》教案 9
活動目標:
1.能畫出人物在蕩秋千時的基本動態(tài)特征。
2.嘗試合理安排、布置畫面,處理主要形象與次要形象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幼兒有過蕩秋千的愉快經驗,并觀察人們在蕩秋千時的動作、神態(tài)。
2.油畫棒、水彩筆等繪畫工具,幼兒用書:《我在蕩秋千》。
活動過程:
1.師幼一起回憶并講述蕩秋千時的情景,觀察幼兒用書《我在蕩秋千》中的畫面。
教師:你蕩過秋千嗎?秋千是什么樣的?你是怎么蕩的?蕩秋千時心情怎樣?從哪里表現出來的`?正在蕩秋千的小朋友的頭發(fā)和衣服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秋千越蕩越高,小朋友會有什么動作和表情?
2.師幼共同討論畫面的構圖方法,合理安排畫面。
。1)這幅畫的主要形象是什么?蕩秋千的人畫在紙的什么位置比較合適?秋千朝前飛還是朝后飛?怎樣畫才能表現出蕩秋千時的動感?
。2)教師:在一旁觀看的小朋友是怎樣的表情和動作?可以怎樣畫?畫在哪里?
(3)教師可以邊提問邊根據幼兒的回答在紙上畫出大概圖形,和幼兒一起討論人物位置的擺放和空間感是否合適。
3.幼兒繪畫,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1)強調重點:表現蕩秋千的人的表情和衣服的狀態(tài)。
。2)注意難點:合理安排畫面,出來蕩秋千的人和在一旁觀看的人的主次關系。
4.展示幼兒作品,進行欣賞、評價。
引導幼兒重點欣賞能表現出人物情緒變化的作品。
《蕩秋千》教案 10
教學內容:
綜合應用“蕩秋千”
教學目標:
1、在親身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研究過程,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體會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培養(yǎng)對數學的興趣。
3、使學生通過學習認識到在學習中與人合作的重要,培養(yǎng)學生有合作學習的意識,合作學習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哪位同學玩過蕩秋千的游戲?這么多同學玩過,還記得當時是怎樣蕩的嗎?(可組織學生參加蕩秋千的活動,使學生獲得初步體驗。通過蕩秋千的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并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要留給學生蟲子的研究時間,讓學生親身經歷“發(fā)現問題—制定策略—實驗驗證—分析數據—得出結論”)的過程。
(學生回答)
師:你們蕩秋千時比賽過嗎?怎么比的?
(學生回答)
師:現在老師帶你們去看一場蕩秋千比賽。
(出示圖)
師:小明、小芳、妞妞正在進行一場蕩秋千的比賽。她們比的是:在相同的時間內,看誰蕩的'次數最多。猜猜,相同時間內,你認為誰蕩的次數最多?為什么?可以把你的想法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
(學生小組交流,匯報自己的想法。)
師:剛才同學們說了三種觀點,有的說小明蕩的次數最多,因為繩短;有的說小芳蕩的次數最多,因為她輕;還有的說妞妞蕩的次數最多,因為繩長。(教師邊說邊板書板書)到底誰說的對呢?想不想驗證一下?
二、實驗操作。
1、熟悉實驗器材。
師:老師為每個小組準備了實驗器材,這套實驗器材和蕩秋千又有什么聯(lián)系呢?
(學生回答)
師:同學們再觀察拴小球的繩,掂一掂兩個小球,看有什么發(fā)現?
(學生回答自己的發(fā)現)
師:現在是繩長相同,兩個小球輕重不同,相同時間內蕩的次數會怎樣呢?請同學們按實驗要求進行實驗。老師要看看哪個小組會合作,會學習。
2、學生做實驗一。
(學生分工實驗并完成實驗一的表格,小組交流實驗的情況。)
師:小明和小芳秋千的長相同,相同時間內誰蕩的次數最多?為什么?
師:剛才老師發(fā)現同學們在實驗時有分工,有合作,一個人能完成這個實驗嗎?
師:由此可見,學會與別人合作學習很重要。
師:通過實驗同學們得出:在相同時間內,繩長相同,輕重不同,蕩秋千的次數與體重無關;那會和什么有關系呢?
(學生猜可能會和繩長有關。)
3、學生做實驗二。
(學生分工實驗并完成實驗二的表格,各小組交流實驗的情況)
師:根據實驗二得出的結論,你認為在相同時間內,誰蕩的次數最多?為什么?
師:通過兩次試驗,你認為他們三人誰蕩的次數最多?說說理由。
4、教師。
三、課后思考。
師:有的同學家里有掛鐘,時間不準確時奶奶會調里面的兩個按鈕,根據今天學習的內容,思考這其中的道理。
《蕩秋千》教案 11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所表達的意境。
2、能富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3、創(chuàng)編詩歌,體驗創(chuàng)編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準備。
小圖書人手一冊,小字卡。
2、老師準備
大圖書,錄音帶。大字卡。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猜一猜:老師做蕩秋千的動作,請幼兒猜一猜這是在干什么。
2、老師播放音樂,幼兒有序取書,圍坐在老師身邊。
3、老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一遍。
二、閱讀理解
1、幼兒自主閱讀。
幼兒翻閱圖書,與同伴輕聲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師個別指導。
2、大圖書閱讀。
a、幼兒用自己的理解說出詩歌內容,詩歌中小姑娘蕩秋千摘下什么云?當成什么了?
b、認讀大字卡“摘”,“裙子”和“披肩”。
c、說說自己還看見過什么樣的云?可以用來做什么?
d、天上除了云,還有什么也可以用來打扮自己和朋友?
3、學習詩歌。幼兒跟老師念。
幼兒念詩歌,老師在黑板上畫出簡筆畫。播放錄音,引導幼兒學習有感情地朗誦。
三、仿編詩歌。
1、幼兒分小組創(chuàng)編詩歌。
老師引導幼兒結合日常生活,大膽想像,創(chuàng)編詩歌。
如:小姑娘,蕩秋千,一蕩蕩到小溪邊。摘片小草當帽子,摘根花藤當項鏈,摘滴水珠做什么?做成珍珠美上天。
2、請幼兒將本組創(chuàng)編的詩歌與其他組的'小伙伴分享。
3、每組幼兒輪流朗誦創(chuàng)編的詩歌。
四、結束活動。
老師音樂,幼兒有序放書,整理物品。
延伸活動:
1、園內延伸
2、家庭延伸。
附詩歌:《蕩秋千》
小姑娘,蕩秋千。一蕩蕩到云里邊。摘朵白云當裙子,摘朵紅云當披肩,摘朵黑云做什么?做雙皮鞋翹上天。
【《蕩秋千》教案】相關文章:
蕩秋千教案12-16
《我在蕩秋千》教案設計10-08
蕩秋千10-06
蕩秋千12-09
蕩秋千12-09
蕩秋千12-08
小班奧爾夫音樂《乘白云蕩秋千》教案09-04
蕩秋千作文03-03
蕩秋千作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