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教學反思:《詠懷古跡》(其三)
《詠懷古跡》(其三)教學反思
一、教材分析:
《詠懷古跡(其三)》是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二單元的第二篇 《杜甫詩三首》的第一首,是大歷元年杜甫所作的一組七言律詩。 在此之前已介紹過唐詩的有關(guān)知識,杜甫其人,以及古詩鑒賞的基本方法,本課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積累,調(diào)動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課堂之中,在合作探究中理解知識、把握知識、運用知識,歸納總結(jié)“詠史詩”的鑒賞方法。
二、學情分析:
此次教學對象為高一的學生。學生通過以前的學習,對詩歌的鑒賞方法有一些基本的了解,通過朗讀也能基本把握詩歌的大致內(nèi)容,已具備了一定的鑒賞古代詩詞的能力,但多數(shù)學生的知識是零碎的,能力是不系統(tǒng)的,他們渴望逐步形成系統(tǒng)的詩歌鑒賞過程。因此,我在教授詩歌鑒賞部分時,就樹立了教學上的專題意識,故本次教學旨在通過指導學生鑒賞《詠懷古跡(其三)》的基礎(chǔ)上歸納出鑒賞“懷古詩”的一般方法和常見藝術(shù)手法。
三、目標設(shè)置:
教學目標:
1.了解懷古詩借古傷今借古傷己的風格特點。
2.賞析名句,體會杜甫沉郁頓挫的詩風。
3.感受詩歌的深沉感情感受詩歌主旨思想。
4.了解歷史人物,關(guān)注歷史人物,思考歷史人物。
5.歸納出 “詠史懷古詩”的一般鑒賞方法和常見手法。
教學重點:
了解歷史人物命運,體會作者深沉的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運用鑒賞“詠史懷古詩”的方法,提高鑒賞能力。
四、教學方法:
1.誦讀法
“詩讀三遍,其義自現(xiàn)!币蛔x,讀準字音;二讀,讀懂大意;三讀,吟詠詩韻;四讀,體會情感,品出主旨。
2.探究法
通過對詩歌意象的分析,感受意境,體悟景物描寫的作用;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分析,了解其不幸命運;通過對詩歌寫作背景的了解,分析作者寫作意旨;通過對“詠史詩”鑒賞步驟的歸納,掌握鑒賞技巧。
3.討論法
每個人對詩歌理解的角度會有所不同,通過討論,碰撞出靈感,激發(fā)思想的火花,對詩歌就會有多方位,多層面的解讀,豐富了學生的認識,培養(yǎng)了學生思考的習慣。
五、學法指導:
1.課前預(yù)習法:了解作者、寫作背景。
2.誦讀感知法:學生反復(fù)誦讀,體會感情。
3.合作探究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習討論,分析解決問題。
六、教學過程設(shè)置:
(一)導入:
導入部分主要是對杜甫的詩歌風格、作品內(nèi)容、詩歌主題進行回顧,然后由美麗堅毅、令人動容的奇?zhèn)ヅ右稣n題,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了解教學目標
(三) 整體感知
1. 回顧詩歌鑒賞的步驟,明確學習方法。
2. 從題目出發(fā),了解“詠史詩”的特點。
3. 通過單個學生朗讀,正字音;教師領(lǐng)讀,讀出感情。
4. 疏通詩句大意,檢查預(yù)習效果。
5. 了解主要事件,抓住詩眼。
(四) 精讀賞析
1.從詩眼“怨恨”出發(fā),探究怨恨原因,品析二三聯(lián)。了解史實,明確原因,煉字煉句,掌握表現(xiàn)手法。
2.分析第一聯(lián),通過意象、意境的分析,探究第一聯(lián)在詩歌結(jié)構(gòu)上的作用。
(五)主題探究
了解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對比王昭君與杜甫命運的相似之處,歸納詩歌主旨,明確創(chuàng)作目的。
(六)知識拓展
1.通過小結(jié),歸納鑒賞方法
2.學以致用,進行課堂練習,鑒賞李商隱的《賈生》,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七)布置作業(yè)
鑒賞李白的《越中覽古》,鞏固所學知識。
七、教學反思:
(一) 優(yōu)秀之處:
1.打破了按照順序逐聯(lián)解讀的常規(guī),從宏觀上著眼,大膽整合詩歌內(nèi)容,線索明確。
2.注重使用問題激疑的方法,引發(fā)學生深入的思考,循序漸進,讓學生深入詩歌內(nèi)容。
3.注重方法的指導、技巧的歸納,讓學生通過學習一首詩,而掌握一類詩的鑒賞方法,學會舉一反三。
(二)不足之處:
1.上課時,語言表述上不夠嚴謹,口誤較多。
2.拓展練習時,學生討論的不夠充分,爭鳴氣氛不夠濃,學習小組的作用體現(xiàn)不足。
3.細節(jié)的銜接上語言過度不夠自然,不夠細致,在課堂的流暢性上還應(yīng)加強。
4.學生比較被動,發(fā)言不夠積極,需要老師點名。
【教學反思:《詠懷古跡》其三】相關(guān)文章:
詠懷古跡(其三)教案04-25
詠懷古跡其三教案03-18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05-06
杜甫詩三首《詠懷古跡(其三)》教案04-25
杜甫詩三首《詠懷古跡(其三)》教案04-25
《詠懷古跡(其三)》教案設(shè)計(網(wǎng)友來稿)05-01
《詠懷古跡》教案01-15
《詠懷古跡》教案12篇01-25
《詠懷古跡》教案13篇01-15
《詠懷古跡》教案設(shè)計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