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熱門】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 知識:經歷從日常中抽象出的數的過程,能正確數出數量的1的物體,認識1—10各數;初步理解基數、序數的聯系和區(qū)別以及“一一對應”的思想。
2. 能力:理解基數、序數的聯系和區(qū)別。能運用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進行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有序觀察能力。
3. 情感: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習慣,體會交流的樂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啟迪智慧,豐富想象力。
教學重點
正確數出數量是1的物體,理解1可以表示單個的物體,也可以表示一個集合。
教學難點
理解基數、序數的聯系和區(qū)別。
教學方法
講述、練習、討論
教具準備
二幅情景圖(教材第4頁主題圖),1—10的數學卡片。
教學活動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么?
。ㄒ粋圖釘,一把掃帚,一臺電視,一雙筷子。)
這些物品和數量用的是哪個數來表示的?
1的作用事真大。
二、探究新知,講授新課
1、出示主題圖,今天老師帶大家到一座美麗的小山村去旅游,你們想去嗎?鄉(xiāng)村的早晨非常美,看一看圖上有什么?1可以表示什么?
生活中很多事物可以用1表示。1可以表示1個單個物體,也可以是一個整體,能表示很小的`東西,也能表示很大的東西。第一名也用數字表示!1”可以表示這么多事物,你知道生活中“1”還可以表示什么嗎?
2、認識其它和數:
說一說,在生活中2可以表示什么?3呢?4呢?鼓勵學
生多說。
3、看圖:
。1)圖上小朋友們在做什么?你喜歡踢足球嗎?
。2)請學生讀出運動員衣服上的號碼。衣服上的數字表示什么?(數有基數與序數之分)
。3)與5號運動員相鄰和有誰?
。4)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三、鞏固練習,形成能力
1、看懂題意,獨立連線
2、數一數,畫一畫
引導學生弄清題意、自己試做,然后集中交流。
4、第3頁3題、
引導學生先弄清題意:數出左邊要求的數量,畫出相應
的符號來,看誰畫得快又準。
四、小結:
誰能說一說這節(jié)課我們都學習了什么?
學習了1-10各數的認識及在生活中的應用。
板書設計
快樂的家園
表示一個人、一座山、一個籮卜……也可以表示一群
小鳥、一筐籮卜……還可以表示1號。
表示數量的:1、2、3、4、5、6、7、8、9、10
作業(yè)設計
完成課后練一練1、2、3題
課后反思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活動和交流的機會!靶⌒∽闱驁觥本驮O計成一個游戲活動,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使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悟,實際效果很好。
稍有不足的是活動中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參與的精神,而是讓他們被動地接受知識。例如我設計一個游戲:讓10個學生扮演10個運動員,按1,2,3,4,…的順序來排隊,然后問你喜歡幾號運動員?他排在隊伍中的第幾個?學生回答后,全班同學來驗證。這樣一來,部分學生就被動地接受知識,不如這樣設計問題:請學生說一說你喜歡幾號運動員,他排對了嗎?你自己數數。這樣,學生就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去,就會主動去探索,從中獲取知識。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會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
教學重點:學會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探討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鉛筆、投影。
教學過程:
一、模擬表演,提出問題
請表演的小朋友上臺表演,師口述內容,生表演,一只大兔子開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也在文具店里,這時來了一只小兔,它對大兔說:我買9支鉛筆。大兔把鉛筆都拿出來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這時大袋鼠提出了一個問題:15支鉛筆,賣出9支,還剩多少支?
二、猜一猜,列出式子
1、 想一想,猜一猜,還剩多少支鉛筆呢?
2、 列出算式,159
三、討論159的算法
1、讓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題。
2、小組討論:你是怎樣算的.?
3、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1)、一根一根地減。
。2)、15分成10和5, 10-9=1 1+5=6
。3)、把9分成5和4, 15-5=10 10-4=6
。4)、9+6=15 15-9=6
4、嘗試練習
。1)、讓學生拿出學具擺一擺,計算試一試各題。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四、鞏固算法
1、基本練習(練一練第1題)
(1)、讓學生獨立計算。
(2)、選3題跟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2、摘蘋果(練一練第2題)
在游戲中進行計算。
3、 發(fā)展練習,(練一練教學游戲)
。1)、讓學生自由看圖描述故事,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
。2)、交流。
五、總結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各部分名稱,能通過觀察、猜想、驗證等方法得出分數的基本性質。
2、能根據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3、培養(yǎng)學生猜想與驗證、觀察與概括的能力。
4、讓學生經經歷探究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收獲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能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教學難點:
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準備:
投影片、練習紙
三案設計:
學案
一、自學質疑
[探究任務一]比例的意義
1、投影出示幾組比,讓學生寫出各組的比值,
二、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案
一、回顧舊知、孕伏新知:
1、談話: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比的許多知識,說說你已經知道了比的哪些知識?
(生答:比的意義、各部分名稱、基本性質等。)
還記得怎樣求比值嗎?能很快算出下面每組中兩個比的比值嗎?
2、師板書題目:
(1)4:5 20:25 (2)0.6:0.3 1.8:0.9
(3)1/4:5/8 3:7.5 (4)3:8 9:27
[評析:開門見山,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入手,方便快捷,循序漸進,為新課做好準備。因為這些題目還要用到,所以不惜費時板書——有效的呈現方式]
二、絲絲入扣,深挖比例的意義
。ㄒ唬┱J識意義
1、指名口答每組中兩個比的比值,在比例下方寫上比值。
師問:你們有什么發(fā)現嗎?(三組比值相等,一組不等)
2、是啊,這種現象早就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和研究。人們把比值相等的兩個比用等號連起來,寫成一種新的式子,如:4:5=20:25
師:最后一組能用等號連接嗎?為什么?
數學中規(guī)定,像這樣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比例(板書:比例)
[評析:通過口算求比值,不經意間學生就有了發(fā)現,有三組式子比值相等,一組不等,如行云流水般引出比例。有效的課堂教學,就需要像這樣做好新舊知識的完美銜接。]
3、同學們想研究比例的哪些內容呢?
(生答:想研究比例的意義,學比例有什么用?比例有什么特點……)
4、那好,我們就先來研究比例的意義,到底什么是比例呢?觀察黑板上這些式子,你能說出什么叫比例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抓住關鍵點板書:兩個比比值相等)
同學們說的比例的意義都正確,不過數學中還可以說得更簡潔些。
板演: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學生議一議,明確:有兩個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兩個比,且比值相等。
5、質疑:有三個比,他們的比值相等,能組成比例嗎?
[評析:比例的意義其實是一種規(guī)定,學生只要搞清它“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為什么”。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先觀察,再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比例,學生都能說出比例意義的關鍵所在——兩個比且比值相等,教師再精簡語句,得出概念,注重了對學生語言概括能力的培養(yǎng)。在總結得出概念之后,教師沒有嘎然而止,而是繼續(xù)引導學生議一議,從正反兩方面進一步認識比例,加深了學生對比例的內涵的理解。讓學生像一個數學家一樣真正經歷知識探索和形成的全過程,無時無刻不享受成功的快樂!]
。ǘ┚毩
1、投影出示例1,根據下表,先分別寫出兩次買練習本的錢數和本數的比,再判斷這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交流,明確:根據比例的意義可以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2、完成練習紙第1題。
一輛汽車上午4小時行駛了200千米,下午3小時行駛了150千米。
。1)分別寫出上、下午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比,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為什么?
。2)分別寫出上、下午行駛的路程的比和時間的比,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為什么?
[評析:這兩道練習題既幫助學生鞏固了比例的意義,學會根據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又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到比例在生活中的應用。這一環(huán)節(jié),一學生對于“為什么”設計到了正反比例的知識,教師也不失時機予以評價,不但使該生興致勃勃,也引得其他學生投來艷羨的目光,生成地精彩!]
3、剛才我們先寫出了比,然后再寫出了比例,你覺得比和比例一樣嗎?有什么區(qū)別?
。ㄒ龑W生歸納出:比例由兩個比組成,有四個數;比是一個比,有兩個數)
4、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1)板書出示:4:5
前項后項
。2)板書出示:4:5 = 20:25
內項外項
。3)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的形式,你能指出它的內、外項嗎?
課件出示:4/5=20/25
[評析:由練習題中先寫比、再寫比例,自然引出比和比例的的區(qū)別,再由比的各部分名稱到比例的各部分名稱,環(huán)環(huán)相扣、自然流暢、一氣呵成。]
5、小結、過渡:
剛才我們已經研究了比例的意義及其各部分名稱,也知道了比例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應用,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規(guī)律或者性質,大家有興趣嗎?
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1、投影出示:
你能運用3、5、10、6這四個數,組成幾個等式嗎?(等號兩邊各兩個數)
2、獨立思考,并在作業(yè)本上寫一寫。
學生組成的等式可能有:10÷5=6÷3
或10:5=6:3;3÷5=6÷10或3:5=6:10;3:6=5:10;5×6=3×10……
根據學生回答,師相機引導并板書:3×10=5×6 3:5=6:10
3:6=5:10
5:3=10:6
6:3=10:5……
3、引導發(fā)現規(guī)律
。1)還有不同的乘法算式嗎?(沒有,交換因數的位置還是一樣)
乘法算式只能寫一個,比例卻寫了這么多,這些比例一樣嗎?(不一樣,因為比值各不相同)
。2)那么,這些比例式中,有沒有什么相同的特點或規(guī)律呢?仔細觀察,你能發(fā)現比例的性質或規(guī)律嗎?
。3)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探究規(guī)律。
(板書: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
[評析:“運用這四個數,你能組成幾個等式”,不同的學生寫出的算式各不相同,也會有多少之別,這里充分發(fā)揮交流的作用,讓每一個學生的思考都變成有用的教學資源?紤]到直接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學生會有困難,教師作了適當的引導,通過乘法算式和比例式的橫向聯系,讓學生在變中尋不變,從而探究出性質。]
4、驗證猜想:
師:這是你的猜想,有了猜想還必須驗證。
。1)請看黑板上這幾個比例的內項的積與外項的積是不是相等?(學生進行驗證,紛紛表示內項積等于外項積)
。2)學生任意寫一個比例并驗證。師巡視指導。
師:有一位同學也寫了一個比例,他認為這個比例的內項積與外項積是不相等的,大家看看是什么原因?
板書:1/2 ∶1/8 = 2∶ 8
眾生沉思片刻,紛紛發(fā)現等式不成立。
生:1/2∶1/8 = 4,而2∶8 =1/4,這兩個比不能組成比例。
師:看來剛才發(fā)現的規(guī)律前要加一個條件——在比例里(板書),這個規(guī)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評析:給學生提供大量的事例,要求他們多方面驗證,從個別推廣到一般,讓學生學會科學地、實事求是地研究問題。]
5、思考4/5=20/25是那些數的乘積相等。課件顯示:交叉相乘。
6、小結:剛才我們是怎樣發(fā)現比例的基本性質的?(寫了一些比例式,觀察比較,發(fā)現規(guī)律,再驗證)
[及時總結評價,不但可以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而且可以讓他們感受創(chuàng)造的快樂,樹立學習的信心。尤其是教師的評價:科學家也是這樣研究問題的!更給了學生無上的榮耀!]
四、反饋提升
完成練習紙2、3、4
附練習紙:2、下面每組中的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把組成的比例寫下來,并說說判斷的理由。
14:21和6:9 1.4:2和5:10
讓學生明確可以通過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兩個途徑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3、判斷下面哪一個比能與1/5:4組成比例。
、5:4 ②20:1
、1:20 ④5:1/4
4、在( )里填上合適的數。
、1.5:3=( ):4
12:()=():5
[評析:習題的安排旨在對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進行進一步的鞏固和應用,第4題中第②題屬于開放題,答案不,意在進一步讓學生體驗和感悟數學的“變”與“不變”的美妙與統(tǒng)一。]
五、課后留白
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人高1.5米,影長2米;樹高3米,影長4米。
。1)人高和影長的比是()
樹高和影長的比是( )
。2)人高和樹高的比是()
人影長和樹影長的比是( )
你有什么發(fā)現?
為什么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兩個不同物體高度與其影長的比可以組成比例?請大家課后查找有關資料。
[設計意圖:數學服務于生活,在生活中能更好地檢驗數學學習的成色!“帶著問題離開教室”是新課程的理念,沒有完美的課堂,缺憾不失為一種美!]
六、全課總結: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ㄗ詈蟮臋C會仍然給學生,學生通過清晰的板書總結的很到位)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4
備教材內容
1。本課時復習的內容是圖形與幾何的相關知識。
2、通過解決106頁3題,109頁12、13、14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幾何圖形的認識。通過解決有關位置的練習題的過程,感受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備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復習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
2、會辨認這幾種圖形及實物圖,初步感知各種圖形的特征。
3、能準確地確定物體的位置與順序,會用上、下、前、后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過程與方法
1、準備大量的實物和模型,為學生的觀察、操作活動提供材料。
2、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主動探究。
3、在實踐活動中,感知位置的相對性。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的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2、通過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
備重點難點
重點:在頭腦中形成這些圖形的表象。
難點:能辨認這些圖形。
備知識講解
考點一認識立體圖形
例1數一數,填一填。
。1)有()個,有()個。
。2)有()個,有()個。
分析首先要明確立體圖形的特征,再根據特征辨認,依次數出每種圖形的個數。6個面都是正方形的物體是正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的有兩個正方形面)的物體是長方體;上下一樣粗,且上下兩個面的圓大小相同的物體是圓柱;圓圓的',在平面上可以向任意方向滾動的是球。數物體時,要按照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的順序有序地辨認,以免遺漏。
解答
(1)3 4
。2)2 4
例2數一數下面的物體中有幾塊積木。
有()塊。
分析數積木數量時,注意隱藏部分。
從前、后兩部分看6塊
從上、中、下三層看6塊
從左、右兩部分看6塊
解答6
考點二位置
例在最上面,在的下面,的下面是,在最下面。按要求放一放。
分析要排列物體的位置,首先要確定其中一種物體的位置,在最上面,然后根據物體的位置關系進行排列,在的下面,就把放在的下面,的下面是,就把放在的下面,最后把放在最下面。
解答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5
教學目的:
1.經歷觀察和操作等學習活動,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2.能正確計算得數是7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
3.能應用所學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簡單的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計算得數是7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
難點: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教學吸盤7個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知道很多孩子都很喜歡吃土豆,你們喜歡嗎?小老鼠也很喜歡吃土豆,你瞧!(讓學生觀察教材第36頁情景圖)
師:誰能把圖中的故事給大家講一講啊!
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講故事。
師:是啊,小老鼠找到了7個土豆,它高興極了,急忙裝在口袋里背上就跑,結果還丟了1個土豆。同學們發(fā)現了不少數學信息呢。這里面就有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問題。(板書課題:背土豆) 設計意圖: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從學生感興趣的小故事導入新課,在觀察情景圖的'過程中,既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新課的教學做好了準備工作。 二探究新知
1.“背土豆”中的問題。
師:現在同學們仔細看看第一幅圖,看有哪些數學信息? 生:有兩堆土豆,一堆有5個,另一堆有2個。
師:那你想到了什么問題呢?
生:小老鼠一共可以背走幾個土豆呢?
師:這也是老師想知道的問題?根據我們以前解決問題的方法,你想該怎么解決呢?
生:左邊有5個,右邊有2個,一共有7個,就是把兩部分合在一起算,用加法,列式是5+2—7。
師:說得很好。但是小老鼠并沒有背走那么多。不信你仔細看第二幅圖,小老鼠的口袋上有一個大洞,口袋里掉出了1個土豆,還剩多少呢?你有什么辦法解決呢? 學生可能會這樣:
?擺出7顆棋子代表7個土豆,掉了1個,就去掉其中的1顆棋子,所以7—1—6,還剩6個土豆。
?可以畫7個圓表示7個土豆,掉了1個,就去掉其中的1個圓,所以7一I一6,也是還剩6個十百
2.口袋上的洞……
師:小老鼠的口袋里最初裝了7個土豆,外邊1個也沒有了,就是說外面有0個土豆(邊說邊板書算式記錄);當小老鼠的口袋里掉出了1個土豆的時候,里面有幾個土豆?用算式該怎么記錄?
生:里面還剩6個土豆,算式是7—1—6。
師:如果每次都從口袋里掉出1個土豆,你能用算式記錄下每一次的結果嗎?可以用你手里的棋子擺一擺,再寫算式記錄下來。
學生邊擺棋子邊記錄算式,教師巡視指導。
師:如果一直這樣漏下去,等小老鼠回到家的時候,口袋里就1個也沒有了,F在把你記錄的算式跟大家說說吧!
匯報交流后,填寫教材第36頁表格。
3.說一說。(觀察:教材第34頁“說一說”插圖)
師:看圖后你明白了什么?說一說。
在小組交流后,匯報。
生1:原來大魚缸里有5條小金魚,現在又放進2條,這樣魚缸里面一共有7條小金魚。
生2:原來有7個雞蛋,已經有2個雞蛋孵出了小雞,現在還剩5個雞蛋沒有孵出小雞。 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用棋子演示“背土豆”游戲活動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記錄,使學生懂得數學算式是記錄活動的簡單符號,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計算的能力,更讓學生明白了7的組成,進一步體會到加減法的互逆關系。
三、總結
師:同學們,能把前面學習加減法計算的方法應用到“得數是7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計算”中,這種舉一反三的能力是越來越棒了,希望今后能巧妙地加以運用,幫你解決更多的問題! 板書設計:
背土豆(得數7的加減法) 7 1 2 3 4 5 6 6 5 4 3 2 1
作業(yè)設計:
看圖列式計算。
o o o o o o o
口+口=口
口+口=口
口一口=口
口一口=口
(考查知識點:得數是7的加法計算和相應的減法計算;能力要求:學生能夠看圖計算得數是7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得出計算8加幾的各種方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湊十法”并能正確熟練地口算8加幾;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及概括能力、動手能力和對知識遷移推類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以及數學應用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湊十法”并能正確熟練地口算8加幾;
教學難點:
對“湊十法”的進一步理解;根據 8加幾進位加法的規(guī)律,正確熟練地口算8加幾;
教學準備:
教具:相關課件、口算練習卡; 學具: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師:我們來口算,會做的小朋友請舉手(出示口算練習卡)
。ó敵鍪9+5=卡片時)你能說說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師:小朋友做的真好,靜息。
2.(出示準備課課件)師:1、2!請看大屏幕,會做的小朋友請舉手。(當顯示8+2+1= 時)這道題該怎么算?
師:xx同學真棒,回答問題不僅正確而且聲音洪亮,表揚他!全班一起說一說!先算,起!
二、新課
1.新課引入
(出示8+3情景圖課件)師:繼續(xù)看大屏幕,請小朋友觀察這幅圖,盒子里有幾支鉛筆,我們一塊兒數數。ㄉ穑8支。接著按鼠標確定是8支)盒子外呢?(3支)(師指圖比畫)你能提什么數學問題嗎?
生答:一共有多少支鉛筆?
師:提的真好!誰會列算式解決他的問題?
生答:8+3=11。
師:真不錯,答案都知道!我們再來看這幅圖,誰能拖一拖盒子外的鉛筆,就能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支鉛筆?請小朋友想一想,會的舉手!
(請一個小朋友上來邊拖邊說)師問:小朋友,你們看明白了嗎?
師:真能干!誰能根據這個小朋友拖的過程,想一想,8+3我們可以怎么想,怎么算?(生說一步,師電腦演示一步)
師:誰還會說,請舉手!
師:現在靜息!(師準備小樹吹塑紙)
2.主題圖的學習
師:1、2!聽徐老師講一個數學故事: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樹節(jié),這一天人們都要植很多的樹來綠化我們的'環(huán)境,F在老師就帶我們一。三(四)班的小朋友去植樹,好嗎?
師:一塊兒數數第一排我們要種幾棵樹?(老師貼小朋友們數一數。生答: 8棵)第二排呢?(師快速貼出,生數6棵)要求一共要植多少棵樹,誰來列個式?(生:8+6,師板書8+6)
師:現在分小組學習,要求:1. 用你們手中的小棒來代替小樹,擺一擺,你怎樣分一分,重新放一放小棒,就能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2.由各組小組長負責組織組員學習;聽明白沒有?(生:明白)現在開始!(切換投影,師巡視指導,挑出不同擺法的兩組)
師:哪個小組愿意上來說一說你們是怎樣擺,怎樣分的?(一組請2人,1個說)
師:你們看明白了嗎?誰能根據剛才那個小組的方法,說一說,8+6我們可以怎么想怎么算?(請一生答師板書)
師:還有不同擺法的小組請舉手。
師:誰來說說他們小組又是怎么想怎么算8+6的?(請一生答師板書)
。福叮剑保 8+6=14
/ \ / \
。 4 2 4
師:你們都會說了嗎?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三、8加幾進位加法的規(guī)律探索
師:請小朋友想想,說說還有哪些8加幾的算式我們沒學過?(生答師板書)
8+3= 8+4= 8+5=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探索等活動,經歷圖形從“體”移到“面”上去的過程,從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精神及小組合作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生動手、動口、動腦,激發(fā)學生認識圖形的興趣,使學生具有積極的情感體驗,及安全意識,體會到平面圖形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學情分析
同學們在幼兒園已積累大量豐富感性經驗,對于這四種平面圖形,一點也不陌生。優(yōu)越的家庭條件,完善的學校配套設施,給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前提條件,但學生對這四種平面圖形的具體特征、本質所在以及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關系還不明確。為此,我認為:創(chuàng)設有趣味的情境活動,讓學生動起來,在實際操作中解決本課學習目標。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正確辨認四種平面圖形。
教學難點:
體會這些圖形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感知圖形,正確辨認平面圖形
1、巧用資源,讓學生在活動中初步感知。(課件演示安全標志,猜猜什么意思,及時滲透安全教育)
2、進一步感知、揭示課題
、僬J一認。(借用上面標志,讓學生說出圖形名稱,教師點擊課件,刪去標志的內容,出示平面圖形,并出示相應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板書圖形名稱,板書課題:認識圖形)
、谟浺挥。通過同新朋友平面圖形打招呼,加深對圖形的印象。
、鄯忠环帧0褕D形歸類,于此同時,強調分圖形時,要有序進行,才不會漏選。
、芾硪焕。引導學生說出各種平面圖形的'特點,并重點說出長方形、正方形的區(qū)別,各種三角形的相同之處。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一)觀察發(fā)現,感知“面在體上”。
1.找一找,說一說
讓學生在桌面上的積木中,找出平面圖形,摸一摸、說一說摸到的感覺。
2.看一看,想一想
面跟體的關系(課件演示——面在體上及分離過程。演示過程引導學生說出:在長方體上能夠找到長方形……)
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1.啟發(fā)引思
通過觀察發(fā)現這些圖形的家都安在立體圖形上,讓學生想辦法把平面圖形的家從立體圖形上搬到紙上。
、傧胍幌:學生獨立思考
、谧h一議:同桌交流
③說一說:有哪些好辦法?
、芸匆豢:你們想的辦法和書上小朋友的一樣嗎?
小結:同學們真聰明,想的辦法比書上小朋友的還要多,真棒!
2.動手操作,深化認知。
、僬勗捈と:課本35頁,小朋友們利用圖形創(chuàng)造出美麗的圖案,請同學們用剛才想的辦法(描、印、折、畫、摁)或其它的方法,小組合作,用這些平面圖形創(chuàng)作出更有趣的畫。
②小組匯報,展示作品
教師展示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創(chuàng)作的作品,并進行點評。③師自創(chuàng)畫。(在畫的過程讓學生猜老師要畫的是什么圖形,并小結圖形特征,再數數老師的畫,由哪些圖形組成,它們各有幾個。)
3、體會生活中的平面圖形
平面圖形不僅在立體圖形的表面,在生活中,很多物體的表面上也能找到這些圖形。像我們剛才的安全標志就有這些平面圖形,教室里也有,請同學們找一找。
四、習題設計
1.游戲
①舉一舉:教師說出平面圖形名稱,學生根據要求舉起圖形。
、趽尨:教師出示各種圖形、學生搶答(說出圖形名稱)
③摸一摸,猜圖形:讓學生更進一步感知圖形的特點,加深印象。
教師拿出一些物體讓學生閉上眼睛摸一摸,說說你摸到物體的面是什么圖形,看誰最聰明,摸的準,猜的準。
2.“連一連”。建立圖形與名稱的聯系。
把四種圖形與對應的名稱連起來。(學生先連一連,然后課件演示。)
五、學習反思、品味收獲
你今天學習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在哪些方面你表現最出色?在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六、布置作業(yè),課后延伸
1、在回家的路上或在家里找一找哪些物體上有我們今天學習的平面圖形。
2、同爸爸,媽媽玩圖形游戲。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比較熟練地有序地掌握8、9的組成。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識。
3.進一步體會分與合的思想,滲透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
通過實踐和探索掌握8、9的組成。
教學難點:
有序地掌握8、9的組成。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投影儀。
學具:學具盒、彩筆、硬幣。
教學過程:
一、扶放結合、學習新知1.學習8的組成
投影出示8個圓花片,同時,學生拿出8個圓花片。
。1)師生同步演示操作:教師用多媒體演示,學生在桌上模仿著同步移動,移動一個圓花片。
提問:這樣移動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的說給同桌聽。指名說。
提問:看到這種分法,你馬上想到什么?
(2)師生再同步移動一個圓花片,讓學生說一說8的組成以及推想出8的另一種相關的組成。
。3)同桌兩人共同依次再分一分,說一說。
。4)反饋并演示8的其它幾種分法,填寫8的組成,教師巡視指導。
。5)學生自由說一說8的`組成。
。6)小組交流討論:怎樣按順序把8分成兩部分?怎樣很快記住8的這些組成。
2.學習9的組成
多媒體出示9個貝殼圖,電腦演示依次一個一個的翻貝殼。
(1)激疑:把9個貝殼依次一個一個翻過來,每翻一個,9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組成9?還能想到什么?
。2)學生拿出9個硬幣,獨立操作探索并填寫課本。
。3)同桌相互檢查交流。
。4)學生自由說一說9的組成。
。5)同桌討論:怎樣很快記住9的組成?
二、活動游戲,復習鞏固
1.有序地涂一涂,并說出每涂一個,關于8的組成可以看成什么?
2.完成第34頁第7題,同桌對口令鞏固8、9的組成,加強學生記憶。
3.獨立完成第34頁第8題,集體訂正。
4.游戲“找房子”。
4間房子貼在黑板上,分別標有6、7、8、9。學生每人一個小動物,看小動物身上的兩個數合起來是幾,就把它貼到標有幾的房子上。
三、總結全課,揭示課題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怎樣記住8和9的組成?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9
內容:
P53-P54的內容及練習八第1-2題。
目標:
1、通過數8、9個的物體的實踐活動,認識8、9,會寫8、9。
2、知道9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9以內數的大小,
3、能準確區(qū)分8個、9個和第8個、第9個,培養(yǎng)初步的比較能力。
4、結合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教育。
重點、難點:
區(qū)分基數和序數及比較大小。
教具:多媒體。
學具:小棒。
教法:引導觀察法。
學法:觀察操作法。
教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1、從0數到7,再從7數到0。
2、小花貓釣無尾魚和半截魚的故事引出8、9。
3、板書:8、9的`認識。
二、合作探索:
1、認識8、9。
。1) 引導觀察主題圖,仔細看一看,數一數,說一說圖意。
(2) 用8、9說一句話。
(3) 提問小結。從說一句話中,你知道8、9的用途嗎?數字8可以是八個任意物體的數目,也可以是第八個、第八名、第八等。
2、基數和序數及大小比較。
。1)操作:拿出數字卡片08,擺一擺,從0排到8,再從8排到0,說說是按什么順序排的。
。2)涂色:P54蝴蝶圖,給從左數第8只蝴蝶涂上黃色,第9只蝴蝶涂上紅色。
。3)媒體出示:尺子圖,引導觀察數的順序。
。4)媒體出示點子圖,數7和8,8和9并比較大小。
。5)指導寫8、9,練習寫8、9。
三、應用拓展:
1、練習八第1題。
多媒體出示動物坐火車的圖和火車進山洞的圖
2、練習八第2題。
3、從小到大排列下面各數:2、3、5、8、0、1、4、6、9、7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體會引入百分數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百分數。在具體情境中,解釋百分數的意義,體會百分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探究歸納能力。
3、讓學生在操作和探索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際,激趣引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
生:喜歡!
師:老師也非常喜歡旅游,并且去過好多地方。(出示老師外出旅游的照片,并加以介紹)
【設計意圖】:以自己為例,展示旅游照片,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師:誰來說說,你們都去過哪些名勝古跡?師: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一起到山東的風景區(qū)去游覽一下,好嗎?(出示信息窗1)
2、師:誰知道,這幾幅圖分別是山東的哪些城市的什么景區(qū)?
生:……
師:讀一讀下面的幾句話和統(tǒng)計表,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設計意圖】:從旅游景區(qū)有關數據的統(tǒng)計導入新課,能發(fā)現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從中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
二、體驗合作,自主探究
。ㄒ唬┙虒W百分數的讀法
師:16%、9%、9.3%怎么來讀?
生:16%讀作:百分之十六9%讀作:百分之九9.3%讀作:百分之九點三(全班齊讀,另舉例指名讀)
【設計意圖】:學生對百分數的讀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指導讀出百分數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任意舉出幾個百分數讓學生讀,便于加深對百分數讀法的印象。
(二)教學百分數的意義
1、師:它們各表示什么意思?
。ㄒ16%為例,小組討論,指明解釋9%、9.3%)
得出結論: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
師:百分數也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板書:百分數)
師: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形式,而是在原來的分子后面加上%來表示。
2、想一想,你在生活中那些地方見到過百分數?
【設計理念】:從學生身邊的生活中尋找百分數的信息,提高學生學習百分數的興趣。滲透百分數的實際運用的普遍性。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ㄈ┚毩曥柟蹋R延伸
自主練習
1、使學生體會小數、分數、百分數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特別注意分數與百分數的區(qū)別:分數既可以表示一個具體的數,也可以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系;百分數只能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系。
2、課后練習第二題,仔細閱讀題中的相關信息,說一說每個百分數表示的意義。
【設計意圖】:在語言敘述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更好地對知識進行鞏固。
3、課后練習第3、4題,尤其注意100%意義的理解。
【設計意圖】:練習設計走進生活、課后延伸,研究我們身邊的數學,在進行計算鞏固練習的同時,滲透“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自主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4、課后第5題,聯系已學過的分數的意義,把全國人口數看作單位“1”(100%),漢族人口占總數的92%,少數人口則占1-92%=8%
板書設計:
山東假日游百分數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11
教學內容:8和9的加減法
教學目標:
1、會熟練口算10以內加減法,能正確解答
2、能用10以內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初步感知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
3、在計數過程中,初步培養(yǎng)學生數感
教學重難點:初步建立數感,培養(yǎng)學生心算計數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出示花果山和孫悟空,
小朋友,今天我?guī)銈兊交ü饺ビ^光好嗎?
二、探究知識
1、8的加減法,獨立思考。你們看,咱們的山上景色不錯吧,看小猴子們都下山來歡迎呢,出示課件圖
聰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嗎?說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計算?
寫加法的理由是什么?學生說出加法的意思,樹上有6只猴,樹下有2只,一共有幾只?
評價,你認為誰寫的'好?理由呢?
小結:同樣一幅圖,我們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減法,只要能正確地說清圖意,就能列出算式。
2、9的加減法
小朋友們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樹,結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課件出示:兩棵桃樹,一棵樹上有7個桃子,一棵樹上有2個桃子。
請你們用學具代替桃子來擺一擺,然后獨立寫出算式。
誰愿意向大家說出你的算式,
評價:你認為哪個組寫的好?
三、練習鞏固
1、動畫演示,小男孩踢足球,最后定格為踢進2個,網外7個,看圖,你能寫出幾個算式?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
2、學生分組拿出數字卡片,同組兩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兩個數。
用“小青蛙找家”的游戲來完成。
四、課堂小結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12
教學建議:
在進行總復習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回顧自己的學習進程和收獲。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說一說哪些內容最有趣,哪些內容最有用,哪些內容的學習最困難等。
教師在組織學生復習時,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采用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變換練習的方式,開展游戲活動等,而不要進行機械枯燥的訓練。
在復習中,教師要告別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使所有學生通過復習都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總復習中題目的難度和范圍體現了本冊教科書的基本要求。教學時,教師要注意把握課程標準的目標和要求。
學期知識技能的.評價建議:
1、正確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其順序,并能比較大小。
2、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體會加、減的含義,能正確、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加減法。在本學期結束時,要求學生每分鐘能正確計算8道左右,并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用圖畫呈現的簡單問題。
3、會比較多少、大小、高矮、長短、輕重等;會按照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能確定物體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能識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幾何體;會認讀整時、半時、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整時四種情況。
4、初步體驗數據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統(tǒng)計表,能根據圖表中的數,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其順序,并能比較大小。
2、能正確熟練地計算20以內數的加減法。
3、會比較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等、會按照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能確定物體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能識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幾何體;會認讀整時、半時、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整時四種情況。
4、初步體驗數據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統(tǒng)計表,能根據圖表中的數,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教師與學生一起復習所學內容,為后面的練習做鋪墊。
二、練一練。
1、第1題可先讓學生觀察圖,明確題意,再說一說左上、右下、右上、左下所指示的位置,并填空。
2、第2題,先讓學生填空,再說一說規(guī)律,也可以讓學生先說一說規(guī)律,再填空。
3、第3題是鞏固數的組成。
4、第4題目的是能正確熟練地進行20以內加減法運算。
5、第5題鞏固認識鐘表的四種情況。
6、第6題是鞏固比較數的大小,它不是直接把兩個數字拿來比,而是要先運算再比較大小。
7、第7題先讓學生觀察圖,說一說圖的意思,再提出問題并交流和解答,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8、第8、9、11題, 先讓學生觀察圖,說一說圖的意思,并且列式計算。
9、第12題,教師先讓學生觀察圖,明確圖中符號的含義和題目的意思,再進行統(tǒng)計。
10、第15題,先觀察圖,明確要解決的問題,然后獨立地思考,嘗試解決問題,在此可組織交流與討論。
11、第18題,是一幅連環(huán)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編數學故事,然后說一說,算一算。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13
單元教學目標:
1、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以及學習數學的愉悅。
2、初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能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0以內物體的個數、會讀、寫0-10各數。
4、掌握1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初步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
教學重點:
1、 正確數出數量在1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理解10以內數的意義和順序。
2、能初步運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
3、能認識和理解0的產生和意義。
4、理解基數、序數的'聯系和區(qū)別。
教學難點:
1、數數中手口一致,滲透綜合、對應統(tǒng)計等思想。
2、培養(yǎng)學生有序觀察思考的能力。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認真思考、傾聽、提問、操作等良好學習品質。
5、教會學生美觀、漂亮地書寫數字。
課時安排:9課時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14
教學內容:
比大小P17
教學目標:
1、通過數數、比較活動,體驗多少的比較方法。
2、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讀法和作用,并能用符號來表示比較的結果,建立符號感。
3、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掌握比較多少的方法。
教學難點:
會用“〉”、“〈”表示比較的結果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動物頭像學具、﹤、﹥和1—5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說一說:指名讀一讀前面學的5個數字,說說我們教室里能用數字表示的'事物。
2、動一動:聽老師說數字,小朋友用小棒擺出個圖形,并在草稿本上寫出你用幾根棒擺的?
3、寫一寫:指名小朋友上黑板寫數字。
二、探究新知
1.觀察主題圖,回答問題
提問:1.圖上有哪些水果?分別是多少?
師:老師把猴子和水果很有順序的排列起來,我們可以一眼就看出他們的數量(多媒體演示)
師:猴和桃比?誰多誰少?你能用一句話說一說嗎?(猴和桃一樣多請多名學生說)
2.師:猴和桃一樣多,也就是3和3相等,我們還可以這樣表示3=3(板書)
請學生讀一讀3=3“=”書空
3.教學“3>2”“3<4”過程同上
師:除了猴與桃,猴和香蕉,猴和梨比,還可以比什么?梨和香蕉比:
請學生用誰比誰多或少這句話說一說,如果用符號表示呢?出示4>2,學生認讀。
4.梨和桃比:過程同上
5.P17的圖:有5只兔子和4個胡蘿卜,一只兔子吃一個胡蘿卜,夠不夠?
三、鞏固深化
1.基本練習:完成18頁“做一做”第1題。
先用誰比誰多(少)說一句話,然后用幾比幾大(。┱f一句話。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注意巡視,及時批改。
請學生讀一讀兩道算式。
2.完成21頁第5題。同上
3.完成22頁第6題:先用幾比幾大說一說,然后說一說每個符號的意思:如:>前面應該填大的數,后面填小的數。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4..開放作業(yè):用學具<,>,=,以及數字進行比大小。
師:這里有1、1、2、3、4、5、=、>、<一些數字和符號。用這些數字和符號組成各種不同的式子。
四、完成課時特訓。
板書設計:
3=33>23<4
4>22<3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15
五、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教學內容】人教課標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6-10的認識和加減法(P42――P83)
【教學目標】
一、基礎性目標:
1、使學生熟練地數出6~10各數,會讀、會寫這些數,并會用這些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
2、使學生掌握6~10數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3、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的含義,會用這些符號來表示數的大小。4、使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
5、使學生比較熟練地進行10以內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計算。二、發(fā)展性目標:
1、認學生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6~10各數的過程。
2、使學生用1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3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熱愛家鄉(xiāng)、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講衛(wèi)生等方面的教育,促進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的健康發(fā)展。
【教學重點】
1、計算:使學生熟練進行10以內的加減法的計算,其中包括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計算。2、用數學:用1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使學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6―――10的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窘虒W難點】
1、基數與序數:雖然在1—5的加減法時,學生已經學習了基數與序數的意義,知道第幾和幾個的含義。但是由于數字的增大,所以這里依然是難點。
2、用數學:其中包括一圖兩式、一圖四式、帶有大括號的圖畫應用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應用題,對于學生來說,看懂圖意,選擇正確的方法計算是個難點。1、數概念的形成
2、6―――10的加減法【編排結構】
教材的知識順序和結構與原通用教材相似。但認數部分不再一個一個的認,合并為三段。節(jié)約了時間、提高效率,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鄰兩個數的關系。10比較特殊仍單獨編排。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主要由“6、7的認識和加減法”、“8、9的認識和加減法”、“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連加和連減”、“加減混合”等內容構成。這些內容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而且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2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計算最直接的基礎。本單元內容是全冊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學中,可加強操作和觀察活動,高度重視學生對實物、模型、圖畫的深入觀察和學具拼擺,引導學生親身經歷觀察、操作的活動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建立起6-10的數概念和加減法計算的知識表象,讓學生全面感受數概念的`形成過程,通過多種途徑掌握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編排特點】
1、相對集中安排6~10的認識。
教材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逐一認識10以內的書的作法,采取相對集中的辦法,講6和7、8和9分別放在一起認識,這樣不僅可以節(jié)約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同時還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鄰兩個自然數之間的聯系和比較大小。由于數“10”是由兩個數字組合而成的,學生認識10特別是它的寫法,相對要比前面所學的數困難一些,因此教材單獨安排了10的認識,這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10的概念。
2、認數與計算緊密結合。
教材將6~10的認識和相應的加減法計算有機地結合起來穿插安排,學習一組數后接著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或數的組成學習相應的加法和減法。如6、7的認識和有關6、7的加減法,教材讓學生在認識數的過程中體會6、7的組成,然后通過學具拼擺有關6和7的加法、劍法計算。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利用數的組成更好地掌握1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同時又可以使學生在計算中加深概念的理解。
3、讓學生經歷數概念形成的過程。
6~10各數的認識,教材都給學生提供了經歷數概念產生過程的現實背景,引導學生結合生動的畫面按照數數(通過具體實物與自然數建立一一對應關系而理解自然數所表示的基數意義)→認識數字→數的順序→比較兩個數之間的大小→序數→寫字板→數的組成的順序認識數,這個過程不僅從不同側面展示了6~10各個數概念的豐富內涵,同時還給學生提供了經歷數概念形成的過程的情形和機會,讓學生有條件在現實背景中抽象出6~10的數概念,形成相應的數感。
4、教材內容生動豐富有趣,富有思考性。
本單元教材在內容的選擇和呈現上都比較注意現實性,使教材內容成為主動從事觀察、實驗、推理等數學活動的有效素材。首先,教材注意選擇學生所喜歡的素材作為數學知識的載體,如充分利用小動物圖幫助學生認識數的計算,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其次,教材內容的呈現形式生動有趣,有利于學生學習。如第72頁用小雞覓食的生動畫面引出連加、連減的計算過程及其算理。再次,教材盡量避免直接向學生呈現
現成的答案,而是給學生提供一些探索的線索,讓他們自己去探索、發(fā)現答案。另外,教材除在認數和計算過程中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外,還兩次集中安排了“生活中的數”的內容,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我們的生活與數學密不可分,學數學是生活的需要。
5、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教學的價值和用數學的樂趣。
本單元教材除集中安排了“生活中的數”外,還安排了大量“用數學”的內容(如第47頁、第51頁、第58頁、第62頁等),另外教材在練習中還安排了一些充分體現數學價值的習題。這些內容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我們所學的數學都有用的,它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從而進一步激發(fā)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建議】
本單元作為全冊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在教學中應切實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1、加強操作和觀察活動。
從學生的學習方式來看,本單元的知識主要是借助操作和觀察來進行的。在教學中應高度重視學生對事物、模型、圖畫的深入觀察和學具拼擺,以此豐富學生關于6~10各數概念和加減法計算的表象,讓他們在豐富的事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6~10的數概念和相應的加減法計算方法。
2、充分發(fā)揮主題圖的作用。
教學時要充分發(fā)揮主題圖各方面的育人功能,以促進學生的知、能力、情感、態(tài)度的全面和諧發(fā)展。充分挖掘畫面內容關于講衛(wèi)生、愛勞動、熱愛班集體,與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功能,感受到思想和情感教育。
3、引導學生全面感受數概念的形成過程。
教學時要注意做好兩項工作:一是引導學生有步驟地逐一認識、理解數概念的內涵,讓他們感受到數的含義。二是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概念的學習活動,讓他們全面感受數概念的形成過程。
4、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掌握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一是利用數的組成計算加減法,二是通過學具拼擺計算加減法,三是通過實物、圖形的觀察去完成任務。充分體現《標準》關于“算法多樣化”的理念。
5、加強學生“用數學”活動過程的指導。
在教學中一方面要放手讓學生去大膽探索,自己發(fā)現解決問題的辦法;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學生“用數學”過程的指導,在問題情境中去選擇有用信息解決問題,以此讓學生獲得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和途徑。
6、引導學生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時除用好這些材料外,好要注意充分挖掘其他內容中有關學數學、用數學的資源,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體會用教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樂趣,感受數學學習成功的樂趣。
【單元課時安排】
本單元共約21課時。
1、6、7的認識和加減法5課時2、8、9的認識和加減法5課時3、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4課時4、連加、連減、加減混合4課時5、整理和復習2課時實踐活動:數學樂園1課時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小學一年級上冊教案01-06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01-02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01-29
小學數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2-06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30
【薦】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01-23
【精】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01-23
【推薦】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01-23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熱】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