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热66热这里只有精品,特黄特色的大片在线观看,亚洲日本三级在线观看,国产三级农村妇女在线,亚洲av毛片免费在线观看,哺乳叫自慰在线看,天天干美女av网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8-12 09:43:04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7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7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 21、22頁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質量單位 “噸”,掌握 1 噸 =1000 千克這一單位換算公式。

  2.能力目標:能用 “噸” 表述物體的質量,能進行噸與其它質量單位的換算。

  3.創(chuàng)新目標:提高學生認識抽象事物的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情感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教學難點:

  掌握“1噸 = 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模式:

  創(chuàng)設情境 — 感知探究 — 拓展延伸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故事激趣

  在美麗的森林里,動物醫(yī)生要給動物們體檢,大象第一個到,請你猜猜它的體重是多少?(課件演示測體重的過程。)小熊、小牛、小馬和小鹿四個好朋友也從河對岸趕來體檢,可到了小橋邊,它們卻停下來了。你知道為什么嗎?原來,到了橋邊,小馬準備和大家同時過橋,可小熊指著橋邊的提示牌說:“限重一噸”。于是它們猶豫了。同學們,你給出個主意吧!它們能不能同時過橋?

  2、小組討論,指名回答。

  3、學生自由發(fā)言,引出課題。(板書課題)一噸有多重

  那我們先來研究一下一噸到底有多重,然后再幫助它們過橋好嗎?

  二、感知探究

  課件出示情境圖

  1 、猜一猜:一頭水牛、1 袋面粉、1 桶油的質量和一名三年級的小學生的體重各是多少?

  2、用稱稱一稱,驗證猜想。(課件演示)

  3 、試一試

  (1)讓學生背一背體重25千克的同學。

  (2)提一提質量50千克的油桶。

  4、看一看,算一算。利用課件逐一出示一個個情境,讓學生看一看,算一算

  課件出示

  1 桶油質量是 100 千克,這樣的10 桶油正好重1噸

  1 袋面粉質量是 50 千克, ( ) 袋面粉約重1噸

  三年級的小學生的平均體重大約是 25 千克。( )人大約重 1 噸

  一頭水牛重 350kg , ( )頭水牛約重1噸

  小結:噸是一個很大的質量單位, 1 噸 =1000 千克; 1t=1000kg (板書)教師強調:計量較重的或大量物體的質量時,常用到噸。

  5、說一說。

  通過上面的'探究活動,我們知道了 1 噸大約有多重,哪位同學來說生活中計量哪些物體的質量要用噸做單位。(強化認識)

  (學生自由發(fā)言。)

  6、解決問題:它們能否同時過橋(出示情境圖)

  (1)現在誰來說說它們能不能同時過橋,為什么?

  (2)它們誰和誰能同時過橋?(小組討論)

  小朋友的方法真多、真好,牛大哥它們用了你的方法都安全地過橋了,它們非常感謝大家的幫助。

  (3)如果我們全班同學也去這個地方游玩,我們能同時過這座橋嗎?為什么?

  指名發(fā)言,教師評價。

  三、知識應用(智勇大沖關 )

  第一關:填一填。

  4千克=( )克 3噸=( )千克

  5000克=( )千克 ( )t=20xx kg

  18t=( )kg ( )kg=6 t

  (分組完成,請幾名學生匯報方法。)

  第二關:在○里填上“>”“<”或“=”。

  8000千克○8噸 4500克○4千克 3t○3600 kg

  (學生獨立思考再反饋交流,請幾名學生匯報方法。)

  第三關::幫小明改日記

  (課件出示日記并播放錄音)

  今天,陽光明媚,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動物園玩,我們先到超市買了1克蘋果和2噸梨,又買了1個50千克的雞蛋。我看見超市里有電子秤,上去一稱我的體重,哎呀,我的體重都30克了。

  到了動物園。動物園里動物可真多,我估計了一下,一頭獅子大約重350克吧,大象挺重的,最少也有2克吧,還有會說話的鸚鵡大約重120千克。大水牛少說也有338噸重。

  參觀完動物園,我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學生搶答,教師評價)

  四、全課總結

  談談這節(jié)課你的收獲是什么?

  板書設計

  1噸有多重

  1 噸 = 1000 千克;

  1t = 1000kg

  計量較重的或大量物體的質量時,常用到噸。

  噸用字母“t”來表示。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初步認識含有三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的結構。

  2. 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兩步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會分步列式解答兩步應用題。

  3. 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能在生活化的情境中體驗和感受數學,激發(fā)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4. 培養(yǎng)學生合理選擇信息,用不同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含有三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的結構和解答方法。

  教學難點

  利用已有條件找準題目中的中間問題。

  教學關鍵

  分析題中數量關系,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ㄒ唬┢^動畫

  1. 師:小朋友們,你們愛看動畫片嗎?

  2. 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精彩的動畫片。想看嗎?會唱的一起唱。(引言:播放主題歌)

  3. 剛才我們看的是什么動畫片?(藍貓?zhí)詺馊枺?/p>

  4. 今天藍貓也來到了我們教室,和我們一起學習。請看屏幕:(播放專賣店錄像)

 。ǘ⿻畔

  5. 師:從這幅圖上,你們看到了什么?

  6. 生:黃書包有6個、藍書包有6個、紅書包有6個、

  7. 師:除了顏色,還有什么不同?仔細數一數,大書包有幾個?小書包呢?

  8. 生:大書包8個、小書包10個。

  9. 師:大家了解的信息真多,根據這些信息,我們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生提問)

  10.小朋友們真聰明,提出了這么多問題,要解決一共有多少個書包?這個問題?梢栽鯓佑嬎悖 8+10=18(個)、6+6+6=18(個)、63=18(個)

  11.問63的小朋友,你是怎么想的?(抽象出3種顏色的.書包,每種有6個)

  12.小朋友,想象一下,一周以后這里的書包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

  生:(賣出了一些書包)

  13.師:正如小朋友想象的那樣,一周后,專賣店賣出了15個書包

  師:現在又可以提出什么新的數學問題了?(還剩多少個書包?)(非常好)

  二、 講授新課,主動探究

  (一)研究例題

  1. 師:你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自己試著列出算式做一做,做完后可以在小組內交流。(哪個小朋友先來交流,你是怎樣列式的?)

  2. 生(1)6╳3=18(個)18-15=3(個)師根據回答板書。

  3. 師:還有其他方法嗎?

  4. 生(2)8+10=18(個)18-15=3(個)師根據回答板書。

  5. 師:還有不同的方法嗎?(如果有,作出肯定:你能和別人想的不一樣,真棒。

  6. 師:用第一種方法的小朋友舉手,第二種呢?有沒有想出兩種方法的?

  7. 問第一種 :你們是選擇了哪些信息來解決這個問題?把你用到的信息和解決的問題組合起來,就是一道應用題。誰來完整的敘述一下?

  8. 生(1)藍貓專賣店進了3種顏色的書包,每種有6個,賣出了15個,還剩多少個書包?(如果出現兩問的編題,師作出肯定:很好,還可以怎么說?)

  9.師:請剛才那位小朋友說一說:你在解決還剩多少個書包?這個問題時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是分幾步來解決的?

  10.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先求一共有多少個書包?再求還剩多少個書包?

  11.問第二種:你們又是選擇了哪些信息來解決這個問題?也來敘述成一道應用題?

  12. 生(2) 藍貓專賣店進了8個大書包和10個小書包,賣出了15個,還剩多少個書包?

  13.選擇這些信息解決問題的同學,他們又是分幾步來解答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每人自己說一說。(誰來交流一下)

  14.出現全部信息:

  師:小朋友能夠合理的選擇信息,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真不簡單!這兩種方法雖然選擇的信息不同,但在解決還剩多少個書包?這個問題時也有相同的地方,你們仔細看一下,有什么地方相同呢?

  15.生答:(1)都是先求一共有多少個書包?再求還剩多少個書包?(說的真好)

  師:為什么要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個書包?

  生: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個書包?,就能求?"還剩多少個書包?

  16.手指一共有多少個書包?師: 一共有多少個書包?這個問題雖然在題目中沒有出現,但它其實就藏在題目的中間。需要我們小朋友自己去發(fā)現。

  17.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要要分幾步來解答?(兩步)(板書課題)兩步計算應用題

  (二)繼續(xù)研究

  師:一周以后,書包專柜上只剩下3個書包了,小朋友,如果你是這家專賣店的經理,你會怎么辦?

  經理和我們小朋友想的一樣,又進了兩箱書包。

  1. 出現兩箱書包,現在一共有多少個書包?誰有本事求出來?

  2. 生:不知道每箱有多少個書包?

  3. 師:那怎樣才能知道呢?

  4. 生:打開數一數、查看包裝上的數量

  5. 師:真是個好辦法,(每箱有30個),F在你能解決這個問題了嗎?

  6. 生:302=60(個)60=3=63(個)

  7. 師問:302求的是什么?兩箱一共有多少個書包?

  8.師:為什么要先求出兩箱一共有多少個書包?

  9.生:先求出兩箱一共有多少個書包?就能求出現在一共有多少個書包?。

  三.鞏固練習,內化新知

  1.師:下面我們運用剛才學過的知識來解決一些問題。

 。▌觿有∧X筋):想一想:先求出什么?

  2.師:輕聲讀一讀每道題目,再想一想,解決這些問題要先求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使學生結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垂直關系,理解互相垂直、垂線、垂足等概念。

  2、過程與方法方面,使學生經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學會用合適的方法作出一組垂線,能夠借助直尺、三角尺、量角器等工具畫出已知直線的垂線。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使學生感受生活里的垂直現象,能從現實空間中抽象出垂線,了解垂直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能主動參與觀察、操作等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習&ldqu;空間與圖形&rdqu;的興趣,發(fā)展空間觀念,感受學習數學的趣味性。

  教學重點:

  結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垂直關系,建立垂線的概念。

  教學難點:

  借助直尺、三角尺和量角器等工具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教學具準備:

  直尺、三角尺、量角器

  教學流程:

  創(chuàng)設情景,感受新知;探究新知,深入理解。

  1、再認新知(語言表述 回歸生活 練一練 折一折)

  2、學畫垂直(無條件畫 過直線外一點畫 完成43頁&ldqu;試一試&rdqu; 小結作圖方法)

  升華新知,總結方法。

  教學預設:

  一、創(chuàng)設情景,感受新知。

  1、出示42頁例題圖。

  從圖中你能找到幾條線?(學生可能找到很多,說的很亂。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我們所需要的)

  這些線的位置關系是怎樣的?(有相交、有平行)

  引導學生觀察相交線,你有什么發(fā)現?

  兩條直線相交成幾個角?(4個)

  這4個角都是什么角?(直角)

  2、談話感知:

  其實像這樣一種特殊的相交方式,我們可以給它一個新的名稱叫‐‐垂直。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新知識。(板書課題:垂直)

  設計意圖:由主題圖入手,觀察圖中縱橫交錯的線,收集自己了解的信息(相交和平行的知識),發(fā)現特殊的信息(相交成直角),建立新知的表象和進一步探索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從眾多信息中收集需要信息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深入理解。

  1、再次認識垂直。

 。1)出示一組互相垂直的直線圖。

  師:那到底兩條直線成怎樣的位置關系,我們才能叫垂直呢?

  學生自學課本P42中間的文字,并思考:

  ① 怎樣的兩條直線叫垂直?

 、谄渲械闹本叫什么?

 、勰氵知道了什么?(兩條直線的交點我們叫作什么?)

  (2)講解:&ldqu;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rdqu;。

  提問:如果把一條直線記作a,另外一條直線記作b,我們可以怎么說?

  講解:&ldqu;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垂線&rdqu;。

  強調:垂線是一組一組出現的,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垂線。

  講解:&ldqu;這兩條直線相交的點叫做垂足。&rdqu;

  讓學生上黑板指指垂足在哪兒,并用符號表示出垂直。

 。3)尋找生活中垂直的例子。

  提問:我們教室里有哪些互相垂直的線?

  學生回答的時候,注意修正學生回答中一些不科學的表達。

  特別強調:每塊三角尺都有兩條互相垂直的邊,所以在判斷兩條直線是否互相垂直時可以用三角尺去比一比。

 。4)練一練:判斷下面圖形中哪些直線是互相垂直的?(作業(yè)紙)

 。5)折一折:指導學生把一張長方形紙按照課本上的方法對折兩次,再打開,觀察兩條折痕有什么關系?

  設計意圖:從建立新知的表象到新知的構建是一個多樣化的'過程,我覺得應該由學生自己去發(fā)現,而且要相信學生能夠發(fā)現。所以,在構建過程中,我讓學生自己看書,從書中發(fā)現對于垂直的最科學最準確的表述,學生會覺得那是他們自己發(fā)現的,感受成功學習的成就感。而學生自己發(fā)現的雖然深刻,但卻是細線條,作為老師要把他們印象中的細線加粗、印象加深,所以設計了新知回歸生活、科學判斷是否垂直和動手折疊感受垂直的環(huán)節(jié),即及時鞏固新知又傳遞學習知識的過程方法。即受之于餌,又受之于漁。

  2、學習畫一組垂線。

  (1)你能用手中的工具想辦法做出兩條互相垂直的線段嗎?(直尺、三角尺、量角器、折紙)

 。2)過直線上的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

  演示作圖方法,學生嘗試作圖。教師再示范,共同總結作圖步驟:

  A、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與直線重合

  B、沿直線慢慢移動三角尺,直到三角尺上直角的頂點與直線上的已知點重合為止。

  C、沿三角尺的另一直角邊畫直線

  學生再嘗試。

 。3)出示第43頁的試一試:過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

  學生自己先嘗試,再請已經好的同學介紹(演示)

  學生再嘗試。

 。4)小結方法。

  設計意圖:在認識垂直的基礎上讓學生去作互相垂直的兩條直線,是一個從表象到實體的過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受了垂直的生成過程和垂直與其他相交的不同之處(相交成直角),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重點在于訓練學生運用數學語言總結作圖方法,體會數學語言的準確性。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完成&ldqu;想想做做&rdqu;第2題。

  請學生在大屏幕上指出每個圖形互相垂直的線段。

  2、出示橋灣小學附近主要街道的平面圖,請你判斷哪些街道是互相垂直的?

  講解時強調遵守交通法規(guī)的意識。

  設計意圖:第一題讓學生在過去認識的圖形中找互相垂直的線段,是運用新知重新認識舊知的過程,正如特級教師徐長青所說&ldqu;讓知識從緘默走向明確再回歸緘默&rdqu;。第二題通過街道間的位置關系,認識到怎樣相交的道路安全系數高,讓知識回歸生活、指導實踐,并培養(yǎng)學生遵守交通法規(guī)的意識。

  四、升華新知,總結方法。

  同學們,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有了什么新的收獲?

  誰能說說我們是如何得到這樣的收獲的?

  設計意圖:吳正憲老師曾說過:我們要以數學知識為載體,俄皮癢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批判性和全面性。在總結時,我們不僅要幫助學生總結數學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體會了解數學知識獲得的過程和方法。數學知識僅僅是個載體,知識的生成過程才是學習的實質,才是學生該獲得的精髓,才是數學該傳遞給每一個學生品質。教學不是實現給予與告之,而是探索的過程。

  板書設計:

  垂直

  過直線外一點作

  已知直線的垂線

  垂足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能說出以自我為參照中心的左右位置,能說出空間中物體的左右位置。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智能、語言智能、身體運動智能等。

  3.情感目標: 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教學重點:

  學會判斷空間事物的左與右。

  教學難點:

  體會“面對面”的物體方向是相反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激發(fā)興趣

  (注:請學生事先以小組的形式,圍圈而坐。)

  師:我們來做一個游戲,游戲的名稱是“跟我做”。 請你跟我這樣做

  (伸出右手,伸出左手,抬起左腳,抬起右腳,摸摸右耳朵,摸摸左耳朵)

  要求學生一邊跟著說,一邊跟著做。 我就跟你這樣做

  (伸出右手,伸出左手,抬起左腳,抬起右腳,摸摸右耳朵,摸摸左耳朵)

  師:今天我們一起復習了“左與右”。

  [通過游戲的形式,復習左右。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在原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認識左與右。同時,在游戲的氛圍中,可以進行自我糾錯。]

  二、共同探討,獲取新知

  1. 出示題1

  師:同學們已經認識了左與右,我們到大街上去瞧一瞧!

  (揭示課題)

  師: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行人真多,真熱鬧啊!我們在過馬路時要注意什么?

  小結:過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

  (板書)

  2. 出示題2

  師:小丁丁想過馬路,他先看看左,再看看右。他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請個別同學回答。

  3. 出示題3

  師:這時,小巧也準備過馬路。那么,她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獨立完成后核對。

  4. 小組合作、嘗試探究

  師:碰巧小胖也在過馬路,那么小胖向左、向右又會看到什么呢? 小組討論。

  小結:與小丁丁所看到的正好相反,因為他們是面對面的。

  師:那么小亞呢?

  小結:與小巧所看到的正好相反,因為他們是面對面的。

  [在學生搞清他人身上的左與右,并能說出以自我為參照中心的左右位置的基礎上,請學生介紹P8題1的.圖中每個人的左邊和右邊分別坐著誰?從而讓學生體會“面對面”的物體方向是相反的,為后來說出小胖、小亞向左、向右分別看到什么作鋪墊。然后來到大街上找左與右,先是與學生同方向的小丁丁和小巧,教會學生看圖的方法,然后是與學生方向相反的小胖、小亞。]

  三、設疑問難,總結交流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左與右與在街上”,知道了在我們的生活中會經常碰到左與右。

  對于這節(jié)課的學習,還有什么問題嗎?

  [留出一些時間讓學生思考、探索,對于本節(jié)課的學習掌握了多少,還有什么疑問。]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材分析:質數和合數,是在約數和倍數以及能被2、3、5整除的數的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質數和合數是求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以約分、通分的基礎。因此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質數、合數的概念,而且能較快地看出常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第58頁、第59頁上半頁的內容及練習十三中的1~4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質數和合數的概念,知道它們的聯系和區(qū)別。

 。病⒛苷_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培養(yǎng)學生判斷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質數、合數概念,會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教學難點: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教學關鍵:使學生把握住質數和合數的根本區(qū)別在于:質數,只有1和本身二個約數;合數,除了1和本身,還有其它約數。

  教具準備:紙片、投影器、投影片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師:“我們學過求過一個數的約數,那么每個數的約數的個數又有什么規(guī)律呢?這節(jié)課我們來探索這個問題!

  師:“誰能說說什么是約數?”

  生:“如果數a能被數b(b不等于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數,b就做a的約數(或a的因數)。

  師:“誰又能說說每個數的約數有什么特點?”

  生:“一個數的約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約數是1,最大的約數是它本身!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

  教師出示例1(紙片)時說:“請兩名學生分別寫出左右兩排數的'約數!秉c兩名學生上黑板完成例1。

  例1 寫出下面每個數的所有的約數。

 。钡募s數:1 7的約數:1、7

 。驳募s數:1、2 8的約數:1、2、4、8

 。车募s數:1、3 9的約數:1、3、9

 。吹募s數:1、2、4 10的約數:1、2、5、10

 。档募s數:1、5 11的約數:1、11

 。兜募s數:1、2、3、6 12的約數:1、2、3、4、 6、12

  師:“誰能根據這些數的約數的個數進行分類?”教師在黑板上板書:

  有一個約數的是:(生)1

  有兩個約數的是:(生)2、3、5、7、11

  有兩個以上約數的是:(生)4、6、8、9、10、12

  請一名學生上黑板進行分類,其余學生在書上完成。

  師:“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這樣的數叫質數(或素數)(張貼質數概念)。例如,2、3、5、7、11都是質數。誰能說說,還有哪些數是質數?”

  生:“13、17、19、23……”

  師:“質數的個數數得完嗎?”

  生:“數不完,質數的個數有無數個?”

  師:“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張貼合數概念)。例如,4、6、8、9、10、12都是合數。誰能說說,還有哪些數是合數?”

  生:“4、6、8、100……”

  師:“合數的個數數得完嗎?”

  生:“合數的個數數不完,它的個數有無數個!

  師:“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張貼概念)!

  2、教學例2

  師:“根據質數和合數的定義,我們可以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請看例題!

  投影:

  判斷下面各數,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

  17 22 29 35 37 87

  質數有:(生)17、29、37

  合數有:(生)22、35、87

  師:“根據質數和合數的定義,質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合數除了1和它本身外,還有別的約數,請某某同學上來找出所有的質數,并把答案填在投影片上!

  學生填完后,師:“請你說說是怎樣想的!

  生1:“17、29、37是質數。因為17只有1和17兩個約數,29只有1和29兩個約數,37只有1和37兩個約數!

  師:“請某某同學上來找出所有的合數,并把答案填在投影片上!睂W生填完后,

  師:“請你說說是怎樣想的。”

  生2:“22、35、87是合數。因為22除了1和22兩個約數外,還有2、11兩個約數,35除了1和35兩個約數外,還有5、7兩個約數,87除了1和87兩個約數外,還有3、29兩個約數!

  師:“這兩位同學回答得很好,老師相信大家都能夠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了。下面請同學在書上第59面完成中間的做一做!

  投影:

  下面哪些數是質數,哪些是合數?

 。保 21 43 67

  質數:(生)19、43、67

  合數:(生) 21

  請兩名學生在投影片上分別寫出答案,并請學生說說怎樣想的。

  師:“請同學們做一做,20以內的數中,有哪些數是質數!

  學生自己動手制出20以內質數表。

  師:“如果給我們一個數,如87,我們怎樣知道這些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是個質數呢?”

  生:“我們可以用2、3、5、7、9……去除這個數,如果這個數不能被2、3、5、7、9……這些數整除,就說明這個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那么它就是一個質數!

  師:“這位同學回答得非常好,判斷一個數是不是質數,我們通常可以用2、3、5、7、9、11……這些數除這個數,如果都不能整除,就說明這個數是質數!

  三、鞏固練習。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幾個練習,請看屏幕!

  投影:題一

  檢查下面各數的約數的個數,指出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分別填在指定的圈里。

 。玻 37 41 51 57 69 83 87

  質數 合數

  投影:題二

  在自然數1~20中:

  奇數有: 偶數有:

  質數有: 合數有:

  投影:題三

  下面的判斷對嗎?說出理由。

  (1)所有的奇數都是質數。

  (2)所有的偶數都是合數。

 。ǎ常┰谧匀粩抵,除了質數以外都是合數。

 。ǎ矗奔炔皇琴|數,也不是合數。

  四、引導小結,板書課題。

  師:“請同學回顧一下,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生:“學習了質數、合數的定義;知道了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學會了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知識的課題就是……(板書課題:質數和合數)!

  五、布置作業(yè)。

  師:“請同學們從課本第62面的第1題中的99數中,先劃掉2的倍數,再依次劃掉3、5、7的倍數(但2、3、5、7本身不劃掉),自己動手制作100以內的質數表。做完以后與第59面中間的質數表對照一下,看誰能夠一氣呵成,制出100以內的質數表。我們今天到此為止,下課!”

  六、簡評。

  這節(jié)課的主要特點是:循循善誘,層層深入。首先,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對例1中12個數的約數的個數的分類,初步使學生認識到根據一個數的約數的個數,可以把自然數分為三類:質數、合數和1。其次,教師進一步讓學生認識這三個概念。再次,教師讓學生從例2中漸漸熟悉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的方法。最后,通過練習使學生完全掌握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的方法。同時,讓學生知道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五、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教學內容】人教課標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6-10的認識和加減法(P42――P83)

  【教學目標】

  一、基礎性目標:

  1、使學生熟練地數出6~10各數,會讀、會寫這些數,并會用這些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

  2、使學生掌握6~10數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3、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的含義,會用這些符號來表示數的大小。4、使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

  5、使學生比較熟練地進行10以內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計算。二、發(fā)展性目標:

  1、認學生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6~10各數的過程。

  2、使學生用1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3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熱愛家鄉(xiāng)、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講衛(wèi)生等方面的教育,促進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的健康發(fā)展。

  【教學重點】

  1、計算:使學生熟練進行10以內的加減法的計算,其中包括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計算。2、用數學:用1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使學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6―――10的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窘虒W難點】

  1、基數與序數:雖然在1—5的加減法時,學生已經學習了基數與序數的意義,知道第幾和幾個的含義。但是由于數字的增大,所以這里依然是難點。

  2、用數學:其中包括一圖兩式、一圖四式、帶有大括號的圖畫應用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應用題,對于學生來說,看懂圖意,選擇正確的方法計算是個難點。1、數概念的形成

  2、6―――10的加減法【編排結構】

  教材的知識順序和結構與原通用教材相似。但認數部分不再一個一個的認,合并為三段。節(jié)約了時間、提高效率,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鄰兩個數的關系。10比較特殊仍單獨編排。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主要由“6、7的認識和加減法”、“8、9的認識和加減法”、“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連加和連減”、“加減混合”等內容構成。這些內容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而且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2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計算最直接的基礎。本單元內容是全冊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學中,可加強操作和觀察活動,高度重視學生對實物、模型、圖畫的深入觀察和學具拼擺,引導學生親身經歷觀察、操作的活動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建立起6-10的數概念和加減法計算的知識表象,讓學生全面感受數概念的形成過程,通過多種途徑掌握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編排特點】

  1、相對集中安排6~10的認識。

  教材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逐一認識10以內的書的作法,采取相對集中的辦法,講6和7、8和9分別放在一起認識,這樣不僅可以節(jié)約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同時還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鄰兩個自然數之間的聯系和比較大小。由于數“10”是由兩個數字組合而成的,學生認識10特別是它的寫法,相對要比前面所學的數困難一些,因此教材單獨安排了10的認識,這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10的概念。

  2、認數與計算緊密結合。

  教材將6~10的認識和相應的加減法計算有機地結合起來穿插安排,學習一組數后接著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或數的組成學習相應的加法和減法。如6、7的認識和有關6、7的加減法,教材讓學生在認識數的過程中體會6、7的組成,然后通過學具拼擺有關6和7的加法、劍法計算。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利用數的組成更好地掌握1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同時又可以使學生在計算中加深概念的理解。

  3、讓學生經歷數概念形成的過程。

  6~10各數的認識,教材都給學生提供了經歷數概念產生過程的現實背景,引導學生結合生動的畫面按照數數(通過具體實物與自然數建立一一對應關系而理解自然數所表示的基數意義)→認識數字→數的順序→比較兩個數之間的大小→序數→寫字板→數的組成的順序認識數,這個過程不僅從不同側面展示了6~10各個數概念的豐富內涵,同時還給學生提供了經歷數概念形成的過程的情形和機會,讓學生有條件在現實背景中抽象出6~10的數概念,形成相應的數感。

  4、教材內容生動豐富有趣,富有思考性。

  本單元教材在內容的選擇和呈現上都比較注意現實性,使教材內容成為主動從事觀察、實驗、推理等數學活動的有效素材。首先,教材注意選擇學生所喜歡的素材作為數學知識的載體,如充分利用小動物圖幫助學生認識數的計算,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其次,教材內容的呈現形式生動有趣,有利于學生學習。如第72頁用小雞覓食的生動畫面引出連加、連減的計算過程及其算理。再次,教材盡量避免直接向學生呈現

  現成的答案,而是給學生提供一些探索的線索,讓他們自己去探索、發(fā)現答案。另外,教材除在認數和計算過程中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外,還兩次集中安排了“生活中的數”的內容,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我們的生活與數學密不可分,學數學是生活的需要。

  5、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教學的價值和用數學的樂趣。

  本單元教材除集中安排了“生活中的數”外,還安排了大量“用數學”的內容(如第47頁、第51頁、第58頁、第62頁等),另外教材在練習中還安排了一些充分體現數學價值的習題。這些內容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我們所學的.數學都有用的,它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從而進一步激發(fā)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建議】

  本單元作為全冊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在教學中應切實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1、加強操作和觀察活動。

  從學生的學習方式來看,本單元的知識主要是借助操作和觀察來進行的。在教學中應高度重視學生對事物、模型、圖畫的深入觀察和學具拼擺,以此豐富學生關于6~10各數概念和加減法計算的表象,讓他們在豐富的事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6~10的數概念和相應的加減法計算方法。

  2、充分發(fā)揮主題圖的作用。

  教學時要充分發(fā)揮主題圖各方面的育人功能,以促進學生的知、能力、情感、態(tài)度的全面和諧發(fā)展。充分挖掘畫面內容關于講衛(wèi)生、愛勞動、熱愛班集體,與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功能,感受到思想和情感教育。

  3、引導學生全面感受數概念的形成過程。

  教學時要注意做好兩項工作:一是引導學生有步驟地逐一認識、理解數概念的內涵,讓他們感受到數的含義。二是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概念的學習活動,讓他們全面感受數概念的形成過程。

  4、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掌握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一是利用數的組成計算加減法,二是通過學具拼擺計算加減法,三是通過實物、圖形的觀察去完成任務。充分體現《標準》關于“算法多樣化”的理念。

  5、加強學生“用數學”活動過程的指導。

  在教學中一方面要放手讓學生去大膽探索,自己發(fā)現解決問題的辦法;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學生“用數學”過程的指導,在問題情境中去選擇有用信息解決問題,以此讓學生獲得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和途徑。

  6、引導學生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時除用好這些材料外,好要注意充分挖掘其他內容中有關學數學、用數學的資源,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體會用教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樂趣,感受數學學習成功的樂趣。

  【單元課時安排】

  本單元共約21課時。

  1、6、7的認識和加減法5課時2、8、9的認識和加減法5課時3、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4課時4、連加、連減、加減混合4課時5、整理和復習2課時實踐活動:數學樂園1課時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課本第十一冊“比的意義”。

  教學目標:

  1.掌握比的意義,會正確讀、寫比。

  2.記住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正確求比值。

  3.理解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明確比的后項不能為0的道理,同時懂得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性。

  4.通過自學討論,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和自學探究的能力。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參與

  1、師:“2杯果汁”和“3杯牛奶”這兩個數量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你會用哪些方法表示它們的關系?可以提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解答?

  生1:牛奶比果汁多1杯。

  生2:果汁比牛奶少1杯。

  生3:果汁的杯數相當于牛奶的

  生4:牛奶的`杯數相當于果汁的

  師:2÷3是哪個量和哪個量比較?

  生:果汁的杯數和牛奶的杯數比較。

  師:3÷2求得又是什么,又可以怎樣說?

  生:牛奶的杯數和果汁的杯數比較。

  2、師述:用新的一種數學比較方法,可以說成果汁和牛奶杯數的比是2比3。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用一種新的方法對兩種量進行比較。(板書:比)

  3、師:那么這節(jié)課你想學習比的哪些知識呢?

  (什么叫比,誰和誰比……)

  二、自學探究新知

  1.探究比的概念

  教師指著板書問:2÷3求的是什么?是哪個量和哪個量的比?

  生:2÷3求的是果汁是牛奶的幾分之幾,是果汁和牛奶的比。

  師:對!2÷3求的是果汁是牛奶的幾分之幾,也可以說成果汁和牛奶的比是2比3。

  (板書:果汁和牛奶的比是2比3,學生齊讀。)

  師:照這樣,牛奶是果汁的幾分之幾也可以說成牛奶和果汁的比。

  生:牛奶是果汁的幾分之幾也可以說成牛奶和果汁的比是3比2。

  (板書:牛奶和果汁的比是3比2)

  師:都是果汁和牛奶的比較,為什么一個是2比3,而另一個卻是3比2呢?

  生:因為2比3是果汁和牛奶的比,而3比2是牛奶和果汁的比。

  師:對,研究兩個數量的比較,誰和誰比,誰在前,誰在后,是不能顛倒的。

  出示試一試。

  師:1:8表示什么意思?

  生:1和8表示洗潔液1份,水8份。

  師:怎樣表示容液里洗潔液與水體積之間的關系?

  生:先求出體積再比較。

  課件出示:走一段900米長的山路,小軍用了15分鐘,小偉用了20分鐘。讓學生填表。

  師:小軍和小偉的速度是怎樣求出來的?900:15表示什么?900:20又表示什么?

  師:說說900米和15分鐘的意義。

  生:900米和15分鐘分別是小軍走的路程和時間。

  師:那么小軍的速度又可以說成哪兩個量的比?

  生:小軍的速度可以說成路程和時間的比。

  師:什么叫比?(同桌互相說一說,然后匯報。)

  生1:除法叫比。

  生2:兩個數相除叫比。

  師:兩個數相除,以前叫除法,今天就叫做比。多了一種叫法,你覺得“比”字前面加上一個什么字比較妥當?

  生1:加上“又可以”。

  生2:加上“又”字。

  師: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想一想這個比表示的是兩個數之間的什么關系?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在“相除”下面加上著重號,學生齊讀比的概念。)

  2.自學探究比的各部分名稱等知識。

  師:請同學們自學課本第68~69頁。把自己認為重要的知識畫出來,自學完后同桌互相說說“我自學到了什么”。

  (學生同桌相互說完后,集體匯報探究。)

  生:我學會了比的寫法。

  (老師指著2比3,讓學生到黑板上寫出2∶3。)

  師:2、3中的符號“∶”是什么呀?

  生:這是比號。(板書:比號)

  師:寫比號時,上下兩個小圓點要對齊放在中間。(讓學生同桌互相看看比號寫得是否正確,并接著匯報。)

  生:我知道了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叫做比的后項。

  師(指著2∶3)問:前項后項各是幾呀?(學生答后接著匯報。)

  生:我知道了比的讀法。

  (教師指著2∶3,指名學生試讀2比3,然后學生齊讀2比3。)

  師:我們已經知道比的讀法、寫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稱,想一想,你還學到了什么知識?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