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教學計劃15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該為接下來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二物理教學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對物理學這一門自然科學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知道物理學知識跟平時的實際生活比較接近,通過“動手動腦學物理”,學生們已對進一步學習物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我本著“以學生發(fā)展為主”的教育理念,用“生活中的物理”這一思想進行教學,讓學生從想學物理到熱愛物理。
二、教學目標
通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物理世界,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對周圍的自然世界有一個更深入的,更加科學的認識。
三、具體的安排如下:
1、本學期的具體教學內容有
第六章 電壓、電阻
本章是學習電學知識、掌握歐姆定律的.基礎。學生只有在掌握了最基本的電學知識后才能再進行以后的學習。
1、能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能說出生活、生產中采用簡單串聯或并聯電路的實例;
2、會使用電壓表;
第七章 歐姆定律
本章是電學中的一個重要定律,在初中電學中處于核心地位,既是后面學習“電功率”的基礎,也是理解日常生活中電學知識的基礎。
1、通過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2、理解歐姆定律,并能進行簡單計算;
3、了解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知識。有安全用電的意識;
第八章 電功率
本章在學習了歐姆定律的基礎上,把對電學的研究拓展到電能和電功率。
1、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2、理解電功率和電流、電壓之間的關系,并能進行簡單計算。區(qū)分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3、知道在電流一定時,導體消耗的電功率與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4、了解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知識,有安全用電的意識;
第九章 電與磁
本章主要講述磁現象、電流的磁場、電磁鐵及其應用、電動機、電磁感應及其應用。
1、能用實驗證實電磁相互作用
2、通過實驗,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
3、通過實驗,了解通電導線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與電流及磁場的方向都有關系
4. 通過實驗,探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第十章 信息的傳遞
本章主要講述了電磁波及信息的傳遞。
1、知道光是電磁波。知道電磁波的傳播速度;
2、了解電磁波的應用及其對人類社會和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3、能舉例說明電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四、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周次 日期 內 容(課時)
第一周 2.28——3.1 電壓(1) 探究串、并聯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1-2)
第二周 3.2——3.8 電阻(1) 變阻器(1)
第三周3.9——3.15 復習和總結(1) 測試和評卷(1-2)
第四周 3.06——3.11 探究電阻上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系(1) 歐姆定律及應用
第五周 3.13——3.18 測量小燈炮的電阻(1) 歐姆定律和安全用電(1)
第六周 3.20——3.25 復習和總結(1) 測試和評卷(1)
第七周 3.27——4.01 電能(1) 電功率(1)
第八周 4.03——4.08 電功率(1) 測量小燈炮的電功率(2)
第九周 4.10——4.15 準備期中考試
第十周 4.17——4.22 期中考試和評卷
第十一周 4.24——4.29 電與熱 (2)
第十二周 5.01——5.06 電功率和安全用電(1) 復習和總結(1)
第十三周 5.08——5.13 磁現象(1) 磁場(1)
第十四周 5.15——5.20 電生磁 (1) 電磁鐵 (1)
第十五周 5.22——5.27 電磁繼電器 揚聲器 (1) 電動機(2)
第十六周 5.29——6.03 磁生電 (2)
第十七周 6.05——6.10 復習和總結 (1)
第十八周 6.12——6.17 期末復習
第十九周 6.19——6.24 期末復習
第二十周 6.26——7.01 期末考試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2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知道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能正確讀寫力的符號和單位。
2.認識力的作用效果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或改變物體的形狀。
3.知道力的三要素,了解力的三要素對力的作用效果的影響,會畫力的示意圖。
4.認識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ǘ┻^程與方法
1.經歷從許多與力相關的日常生活現象中歸納出力的基本概念的過程。
2.通過學生親自實驗,體驗并認識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過常見事例和實驗認識力所產生的效果。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參與實驗活動,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主動與科學探究實踐的思想和互相配合的協(xié)作精神。
2.在經歷從許多與力相關的日常生活現象中歸納出力的基本概念的過程中,體會分析和歸納在科學中的應用。
3.體會物理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學重難點
本節(jié)內容由“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圖”“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四部分內容組成,屬于力的基礎知識,是學生學習后續(xù)各部分內容如“彈力”“重力”“力和運動”“壓強”“浮力”“簡單機械”等所必需的預備性知識。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這是力與運動關系的基本觀點。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正確畫出力的示意圖是學生學習力學知識必需具備的基本能力。所以本節(jié)的重點是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示意圖的畫法。物體間的力是看不見的,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可以判斷物體是否受到力的作用,這需要用到以前學過的運動知識。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包含運動快慢和運動方向兩個方面。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給學生造成學習上的困難,所以本節(jié)教學難點是認識力的作用效果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三、教學策略
力是一個十分抽象的物理概念,物體間的力是看不見的,要讓學生初步形成力的概念并非易事。但力的概念跟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讓學生從許多與力相關的日常生活現象中經歷感知、描述、測量等認識過程,對力這個概念逐步達到認識、深化的目的。教學中以大量的生活實例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能通過觀察、體驗,感知力的存在,并初步歸納、概括各個實例的共同特征,即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發(fā)生作用的兩個物體,一個是施力物體,另一個是受力物體。通過描述和實驗,引導學生認識力的作用效果,使學生更好地感知力的存在,同時引導學生從物體的形變及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兩個方面去認識力。在充分感受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從力的作用效果出發(fā),得出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這樣學生就可以較全面地描述力了。再引導學生分析常見的事例和實驗,發(fā)現各實例毫無例外地都涉及兩個物體,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力的作用時,另一個物體同時會對這個物體施加一個力,這說明兩個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樣學生對力的概念就有了一個初步較完整的認識。
四、教學資源準備
多媒體課件、兩個蹄形磁鐵和兩個小車、氣球、鐵塊、小鋼球、微小形變演示儀。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5分鐘)
播放視頻:拔河、吊環(huán)比賽、推土機推土、火箭發(fā)射等。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和工農業(yè)生產中常常提到“力”這個字。如一個人推了別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學們上課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隊的戰(zhàn)斗力等。請學生說出在哪些地方常常提到力?
力是物理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學中所說的力的含義與生活中所說的力的含義有很大的區(qū)別。那么,究竟什么是力呢?
觀賞、體會與力有關的現象,針對問題積極思考、踴躍回答
感受力與美的結合,體會物理與生活的密切關系,激發(fā)學習興趣。
新課教學
。30分鐘)
一、力的概念
指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器材演示一些力的現象:手托課本、手拉彈簧、用落下的書砸氣球、磁鐵吸引鐵釘等。
歸納總結:以上現象存在的共同地方:物體──作用──物體。有力存在時,總有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發(fā)生了作用,推、拉、擠、打擊、吸引、舉、排斥等等都是對這些作用的具體描繪。所以,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思考:手拍桌面時,手給桌面一個力,對這個力而言,哪個施力?哪個受力?思考:手托一本物理課本與托兩本物理課本,哪個力大?要知道具體數值是否需要一個標準?從而引入力的符號和單位。
學生進行實驗,積極參與教學。在活動與思考中獲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
總結得出:一個力必然聯系著兩個物體,對一個力來說,一定有施力物也一定有受力物。學生再舉一些例子,并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鞏固對“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的理解。
體驗:托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為1N;
用手托起一個蘋果,手對蘋果施加的力大約是1N。
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約是700N;
你背起一個質量是50kg的同學的力大約是400N等等。
從人對物體的作用到一般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由淺入深,從形象到抽象,符合認識規(guī)律,學生易于接受力的概念。在經歷從許多與力相關的'日常生活現象中歸納出力的基本概念的過程中,培養(yǎng)分析和歸納能力。
二、力的作用效果
學生活動:用手將彈簧拉長、用手壓皮球、用手使刻度尺變彎曲。觀察物體受力后有什么變化?歸納出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手按桌面,桌面是否發(fā)生形變呢?有什么辦法觀察到微小的形變呢?
活動:用磁鐵靠近細線下懸吊的鐵釘,原來靜止鐵釘會怎樣?
演示:按圖1分別演示,觀察小鋼珠在桌面上的運動情況。注意觀察沒有磁鐵和有磁鐵的作用下,運動快慢和運動方向有沒有改變
歸納總結:物體由靜到動、由動到靜,以及運動快慢和方向的改變,都被認為它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上面的例子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學生動手實驗、仔細觀察、認真思考、討論交流,體會物體受力后的表現不過兩個方面:即形狀的改變或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其中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包括運動快慢的改變和運動方向的改變。
充分發(fā)揮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促進作用,幫助學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這里采用的方法是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形象到抽象概括,由淺入深,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也鍛煉了學生思維的縝密性。
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圖
我們已經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因素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呢?試著舉例說明。
找一名學生按圖2進行實驗:分別在A、B、C處用力開門,感受開門的難易程度是否相同。這說明了什么?
思考:一個力有三個要素,所以提到一個力,不僅要關心它的大小,還要關心它的方向和作用點,能否用一個圖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來?
類比用光線表示光的方法,它是用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那么,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就可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師生總結: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就可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這個圖就叫力的示意圖。其中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箭頭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大小,若在同一個圖中有幾個力,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教師示范一些作力的示意圖的試題。規(guī)范畫圖方法和步驟。
學生容易想到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學生通過觀察思考總結得出力作用的地點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進而了解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所以物理中通常把它們稱為力的三要素。
學生可以再舉出一些這方面的生活實例,加深理解
出幾道作力的示意圖的試題供學生練習。
通過舉例進一步使學生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同時能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論證能力。
從生活到物理,再從物理到社會,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我們知道磁鐵吸引鐵,說明磁鐵給鐵一個吸引力。那么磁鐵吸引鐵的時候,鐵吸引磁鐵嗎?能否設計實驗驗證你的結論。
演示實驗:(1)(用投影儀演示)把兩塊蹄形磁鐵固定在小車上,讓它們的同名磁極相對,將兩個小車在水平桌面上靠攏。要求學生注意觀察以下三種情況下的現象。
、侔醋〈盆FA,釋放磁鐵B;
、诎醋〈盆FB,釋放磁鐵A;
、弁瑫r釋放兩個磁鐵。
。2)讓兩個彈簧對拉,有什么現象發(fā)生。這表明一個彈簧對另一個彈簧施加力的同時,也受到另一個彈簧的力。
歸納總結:一個物體在對別的物體施加力的同時,也要受到別的物體對它施加的力,因此,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學生設計并進行實驗:可以用細線懸吊磁鐵,手拿鐵塊靠近磁鐵,如果看到磁鐵靠近鐵塊,說明鐵塊吸引磁鐵;蛘甙汛盆F放在小車上,用鐵塊靠近,進行實驗。
學生觀察并描述看到的現象,分析得出:磁鐵A對磁鐵B施加排斥力的同時,磁鐵B也對磁鐵A施加排斥力。
學生實驗:(1)用手拍桌子。(2)學生兩只手互相拍打。實驗后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并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進行分析。
學生的潛意識里是磁鐵吸引鐵,鐵不吸引磁鐵。通過實驗能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觀念。設計和進行實驗的過程能進一步鞏固力的作用效果知識。
課堂小結
。5分鐘)
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在實驗探究中又存在哪些問題?還有什么想探究的問題?
學生可以個別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小結。
促進知識的鞏固掌握。提升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3
本學期將在學校的領導下和物理組全體老師共同努力下,結合新教材實驗教學的實際,把實驗工作開展得扎實有效,為使今后的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現將本學期物理實驗教學計劃如下:
一、目的要求:
1、目的: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具體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實驗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2、要求:大綱規(guī)定的學生分組實驗和演示實驗都力求做好,要求學生認真思考和操作,同時,鼓勵學生課外做一些小實驗,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作,養(yǎng)成學生科學的態(tài)度的遵守實驗規(guī)則的良好習慣。
二、本學期的學生實驗
熔點和沸點,物質的比熱容,探究串并聯電路的電流規(guī)律,電流做功的有關因素,電動機為什么會轉動
三、抓常規(guī),促使實驗規(guī)范化
1. 學期開始,就要制定詳細的實驗計劃和年級詳細的實驗進度。實驗開出率(包括演示,分組)均達到100%
2.抓備課,使實驗扎實進行。演示實驗備課交待器材,操作過程,讓學生觀察什么現象,得出什么結論;分組實驗備課要求有實驗目的,原理,器材,實驗步驟,結論等。通過一個月一次組檢查備課和聽課,物理組全體教師都能高要求的完成實驗
3 .上好新授課中的演示實驗,跟蹤課堂每個細節(jié)。落實素質教育課堂是首要途徑,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的觀念已深深在老師心中生根。每一個演示實驗都能達到用科學的態(tài)度尊重事實,達到客觀性強,生動形象,效果明顯,對學生由直觀思維上升理性認識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分組實驗:在實驗前要求學生預習,教師實驗前要做示范,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數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每次實驗完畢要填寫實驗報告,老師做到全批全改。
四、嚴格遵守學校實驗制度:嚴格如實地填寫實驗通知單。
演示實驗提前三天通知,分組實驗提前7天,如實填寫實驗記錄。培養(yǎng)學生遵守實驗制度,愛護實驗器材,節(jié)約用水,電,藥品,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學,一些不茍的學風,培養(yǎng)學生井然有序的工作習慣。
五、加大實驗教改力度,有計劃有實驗規(guī)劃:注意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配合實驗的順利,科學,嚴謹的進行。還要輔導學生開展試驗小制作,大力開展試驗教改力度。
本學期利用一些課外活動時間,開放實驗室,使學生學得的知識在實驗室里發(fā)生
知識遷移,取得較好的成績。
六.實驗教學進度表
八年級上冊
時間課題實驗項目分類所用主要儀器和材料
隨堂探究分組探究
9月3日
至
9月18日
第一章
聲現象振動發(fā)聲√ 音*、鼓、銅鑼
傳聲需要介質√ 真空罩、鬧鐘
聲音的特征√ 不同頻率的音*、示波器、鐵架臺、乒乓球
聲的利用√ 火柴、蠟燭、兩端開口的'塑料瓶、橡皮筋和橡皮膜
9.月19日
至
10月15日第二章
光現象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 光具盤、反射演示器
探究平面鏡成像 √平面鏡、蠟燭、火柴、白紙、玻璃
凸鏡和凹鏡√ 凸鏡、凹鏡、光具盤
光的折射√ 光具盤、玻璃杯、水、鉛筆
平行玻璃磚
光的色散√ 光源、三棱鏡
10.月16日
至
11月3日第三章
透鏡及其應用透鏡對光線的作用√ 光具盤、凸透鏡、凹透鏡。
生活中的透鏡√ 放大鏡、投影儀、近視鏡、花鏡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光具座、凸透鏡、火柴、蠟燭、
光屏
11月4日
至
11月24日第四章
物態(tài)變化溫度計的使用 √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冷水、熱水、燒杯
探究固體融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 鐵架臺、燒杯、試管、火柴、
酒精燈、石棉網、溫度計、蠟
水的沸騰√ 鐵架臺、燒杯、火柴、酒精燈、石棉網、溫度計、水。
碘的升華、凝華√ 火柴、酒精燈、碘升華凝華演示器。
11月25日
至
12月30日第五章
電流與電路電荷之間的作用√ 橡膠棒、玻璃棒、絲綢、毛皮、
驗電器、碎紙屑。
電路的串聯、并聯√ 電路演示板
探究串、并聯電路的電流規(guī)律 √電池、小燈泡、開關、導線。
零線、火線的判別√ 交流電源、插座、測電筆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4
一、指導思想
在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的教學不僅應該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注重將物理科學的新成就及其對人類文明的影響等納入課程,而且還應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愿望、科學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因此物理課程教學的構建應注重讓學生經歷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實踐,注重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二、學情分析
二(5)班共有學生55人,其中女生26人;二(6)班共有學生54人,其中女生25人;二(7)班共有學生60人,其中女生32人。二(5)、二(6)兩個班的基礎較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虛心好學,有進取心;他們有明確的是非觀,獨特的情感體驗;他們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二(7)班的基礎相對較差,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多多關注、多多幫助他們。
三、教材分析
1、本期教學內容共有五章,他們分別是: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運動的世界、聲的世界、多彩的光、熟悉而陌生的力。具體的欄目豐富多彩,在迷你實驗室,你可以做一些妙趣橫生的物理小實驗;在實驗探究中,有需要你動手動腦的物理實驗;通過討論與交流,希望你暢所欲言;信息窗為你提供自學的'閱讀材料;在請?zhí)釂、實踐活動以及作業(yè)等欄目中將為你提供思考、實踐、練習的空間,你可以選做一些活動或練習。
2、教材把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作為培養(yǎng)的目標。在內容上,注意從物理知識內部發(fā)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潛能,積極推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學習方法上,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實踐,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的實際活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3、教材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出發(fā),在知識選材上,適當加強聯系實際、適當降低難度,既考慮現代生產發(fā)展與社會生活的需要,又考慮當前大多數初中學生的學習水平的實際可能。在處理方法上,適當加強觀察實驗,力求生動活潑,既有利于掌握知識,又有利于培養(yǎng)能力、情感和態(tài)度,使學生在學習物理的同時,獲得素質上的提高。
4、教科書采用了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以學習發(fā)展水平為線索,兼顧到物理知識結構的體系。這樣編排既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
5、重點和難點
章節(jié)內容重點和難點備注第一章: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
第一節(jié) 走進神奇
第二節(jié)探索之路
第三節(ji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第二章 運動的世界
第一節(jié) 動與靜
第二節(jié)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
第三節(jié) 快與慢
第四節(jié) 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長度與時間的測量和物體運動的快與慢?
第三章聲的世界
第一節(jié) 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第二節(jié) 樂音與噪聲
第三節(jié) 超聲與次聲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一節(jié) 光的傳播
第二節(jié) 光的反射
第三節(jié) 光的折射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5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堅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教學工作核心,以扎實開展課程改革為教學工作重點;不斷更新教師教育觀念、轉變教師與學生的學習方式,優(yōu)化教學管理,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真正做到學生在玩中學,找到學習物理的樂趣。
二、基本情況分析:
八(1)、八(2)的學生,從上期期末統(tǒng)考成績和上課情況來作大致評估,學生成績參差不齊,尖子生少,學困生較多,兩級分化較突出。上課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不夠靈活這就需要教師在教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上作進一步改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思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之,八年級學生剛接觸物理,這是新開設的一門科目,新科目,新起點,新觀念,難教難學,這就需要師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三、教學內容安排: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為1—5章,包括聲、光、熱、電的現象及基本知識。
四、教改措施:
在新課程的指導下,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的養(yǎng)成,加強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相聯系的教學,將學習內容與學習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聯系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
五、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初步認識物質的形態(tài)及變化,物質的屬性及結構等內容,了解物體的尺度,新材料的.應用等內容,初步認識資源利用與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
b、初步認識聲光電等自然界常見的現象,了解這些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c、初具了解物理學及其相關技術中產生的一些歷史背景,能意識到科學發(fā)展歷程的艱辛與曲折,知道物理學不僅物理知識,而且還包科學的研究方法,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d、具有初步的實驗操作技能,會使用簡單的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能測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e、會記錄實驗數據,知道簡單的數據處理方法,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會用科學術語,簡單圖表等描述實驗結果。
2、過程和方法:
a、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的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b、能在觀察物理現象或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培養(yǎng)發(fā)現問題的能力。
c、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信息處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處理能力。
e、學習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guī)律,嘗試應用書籍的科學規(guī)律去解釋某些具體問題,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f、能書面或口頭表達自己的觀點,初步具有評估和聽取反饋意見的意識,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a、能保持對自然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對大自然有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
b、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體驗戰(zhàn)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悅。
d、養(yǎng)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科不態(tài)度,不迷信權威,具有判斷大眾傳媒是否符合科學規(guī)律的初步意識。
e、有將自己的見解分開與他人交流的愿望,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書與別人不同的見解,也勇于放棄或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
f、有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意識,有理想,有報護,熱愛祖國,有振興中華的使命和責任感。
六、具體措施:
1.讓學生知道什么是物理,了解物理來自生活并影響社會。
2.完成教學大綱的任務,使學生掌握“聲、光、熱、電、力”的初步知識。
3.培養(yǎng)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探究科學規(guī)律的能力,并體會科學探究的方法。
4.從物理上引入“s t s”的新理念,并介紹、探討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相互關聯。
(1)、鼓勵科學探究的教學
a、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地參與科學探究。
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動腦、通過有目的探究活動,學習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體驗到學科學的樂趣,了解科學方法,獲取科學知識,逐步樹立科學創(chuàng)新的意識。
b、使學生養(yǎng)成對所做工作進行評估的好習慣。
c、重視探究活動中的交流與合作。
在現代社會和科學工作中,個人之內與團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學生這方面良好素質的形成。
(2)、幫助學生盡快小入自主性學習的軌道。
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自己進行知識模地的構建,而不是去復制知識,學生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問題才是至關重要的。
(3)、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與日常生活,技術應用及其他科學的聯系。
a、以多種方式向學生提供廣泛的信息。由于物理學與生活、社會有著極為深密和廣泛的聯系,困此在實際教學中,要結合本地實際,進取學生常見的事例,盡可能采作圖片、投影、錄像、光盤進行教學。
b、在閱讀理解,收集信息,觀察記錄作為課后作業(yè)的一部分。
c、盡可能讓學生用生活中用過的物品進行物理實驗。讓物理貼近生活,讓學生用物理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
七、課時計劃:
第一章:聲現象 10課時
第二章:光現象 10課時
第三章:透鏡及其應用 6課時
半期檢測1—3章
第四章:物態(tài)變化 8課時
第五章:電流和電路 9課時
期末復習
八、實驗安排:
1、光反射時的規(guī)律 1課時
2、平面鏡成像特點 1課時
4、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2課時
5、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 1課時
6、水的沸點 1課時
7、演示“電荷在導體中定向移動” 1課時
8、探究串、并聯電路的電流規(guī)律 1課時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6
一、學生基本情況:(含知識基礎、技能發(fā)展水平、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等。)教材內容分析(包括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要求、思想教育因素、重點、難點分析綜合實踐內容、師生互動情況。)
物理是初二年級起始學科,學生在日常生產、生活實踐中已或多或少地接觸和應用過物理學的知識,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學生對物理的理論知識幾乎一無所知,所以我們應非常重視物理入門的誘導教學,強烈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好物理的積極性,針對初一升初二的學生動手實驗探究能力差,學習態(tài)度不十分端正,學習方法不科學等具體情況,我們更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yǎng)他們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實驗能力、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傊,教與學雙方都應乘新課程改革之風,轉變教育教學觀念,革新教材教法,開拓放寬視野,注重與其他學科的滲透、綜合,由簡單到復雜,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漸進地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努力實施素質教育。
二、課程目標達成措施:
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實驗能力,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
2.更新教學觀念,鉆研教材教法,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3.單科優(yōu)秀率50%,合格率90%。
措施:
1.認真做好演示實驗,組織學生自己做好隨堂探究實驗,盡量進行直觀教學。
2.加強概念規(guī)律的教學,訓練學生對知識概括、整理、歸納的'能力。
3.面向全體學生,重視“培尖補差”。
三、教學進度安排表。
時區(qū)
周次
內容
課時數
教學改革措施(教具準備)教研活動內容安排
備注
9/1-9/4
1
引言
2
激發(fā)興趣
教給方法
9/5-9/18
2、3
第一章聲現象
8
教研活動
二、聲音的特征
由唐紅梅授課
階段考試
9/19-10/16
4、5、6、7、
第二章物態(tài)變化
復習迎考
12
教研活動
三、汽化和液化
由管海兵授課
期中考試
10/17-11/12
8、9、10、11
第三章光現象
12
教研活動
五、光的反射
由楊宏授課
11/13-12/8
11、12、13、14、15
第四章透鏡及其應用
12
教研活動
三、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由丁紅云授課
階段考試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7
一、基本情況分析:
三個班共有學生245人,其中一班79人,三班82人,四班84人,由于剛接手這三個班,對他們的情況不太了解,只能通過上期期末統(tǒng)考成績和上課情況來作大致評估,每班學生成績參差不齊,尖子生少,學困生較多,兩級分化較突出。上課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不夠靈活這就需要教師在教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上作進一步改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思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之,初二學生剛接觸物理,這是新開設的一門科目,新科目,新起點,新觀念,難教難學,這就需要師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二、指導思想:
本教材是經教育部直接領導由課程標準研究小組反復的研討而完成的,在使用這套教材時,就要求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在新的物理課程理念中倡導“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學中就要關注每個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養(yǎng)成,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強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聯系的教學,不要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的教學,從而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
三、教學內容安排: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為1—5章,包括聲、光、熱、電的現象及基本知識。
四、教改措施:
在新課程的指導下,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的養(yǎng)成,加強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相聯系的教學,將學習內容與學習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聯系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
五、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初步認識物質的形態(tài)及形態(tài)及變化,物質的屬性及結構等內容,了解物體的尺度,新材料的應用等內容,初步認識資源利用與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
B、初步認識聲光電等自然現常見的現象,了解這些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C、初具了解物理學及其相關技術中產生的一些歷史背景,能意識到科學發(fā)展歷程的艱辛與曲折,知道物理學不僅物理知識,而且還包科學的研究方法,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D、具有初步的實驗操作技能,會使用簡單的'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能測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E、會記錄實驗數據,知道簡單的數據處理方法,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會用科學術語,簡單圖表等描述實驗結果。
2、過程和方法:
A、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的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B、能在觀察物理現象或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的能力。
C、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信息處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處理能力。
E、學習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guī)律,嘗試應用書籍的科學規(guī)律去解釋某些具體問題,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F、能書面或口頭表達自己的觀點,初步具有評估和聽取反饋意見的意識,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8
一、教材分析及課程標準
第一章聲現象1.通過實驗探究,初步認識聲產生和傳播的條件。
2.了解樂音的特性。
3.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音有關的應用。
4.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
第二章光現象1.通過實驗,探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傳播的特點。
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規(guī)律。
3.通過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與物的關系。
4.認識凹面鏡的會聚作用和凸面鏡的發(fā)散作用。
5.通過觀察和實驗,知道白光是色光組成的,比較色光混合與顏料混合的不同現象。
第三章透鏡及其應用1.通過實驗,認識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fā)散作用。
2.探究并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3.了解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第四章物態(tài)變化1.能區(qū)別固、液和氣三種物態(tài)。能描述這三種物態(tài)的基本特征
2.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的溫度植。了解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會測量溫度。嘗試對環(huán)境溫度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第五章電流和電路1.從能量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2.會讀、會畫簡單的電路圖;了解串、并聯電路的特點;能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能說出生活、生產中采用簡單串聯或并聯電路的實例。
3.知道電流,會使用電流表,知道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guī)律。
4.了解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知識,有安全用電的意識。
二、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理解和掌握本學期各章知識,并能用所學知識解釋有關的物理現象,解決相關的.簡單問題
[過程與方法]
重視物理實驗,讓學生經歷物理知識的探究過程,進一步領悟科學研究的方法,并是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研究方法探究一些簡單的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對科學的感情,受到科學精神的陶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和科學素養(yǎng)增進對科學的感情,受到科學精神的陶冶。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
重點: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聲音的特性;光的傳播、平面鏡成像;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物態(tài)變化;電流和電路
難點:讓學生領悟科學研究的方法,并能用所學研究方法探究問題
四、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認真落實學校提出的“雙思三環(huán)六步”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2.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喜歡物理
3.注意提優(yōu)、補差,同時促進中等同學的進步
4.堅持“階段清”,及時反饋教學情況,及時改進教學
5.課堂教學中注重思路教學,訓練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使學生領悟和學會一些科學研究的方法。
6.注重探究題的訓練
五、教學進度安排:
略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9
為了在本學期更好的做好初二物理教學工作,使143班每一位學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特定計劃如下: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所承擔的是143班的物理教學,143班共41人,學生的基礎差異比較大,有百分之九十的學生基礎薄弱,個別學生小學數學都未掌握。學生學習興趣不濃,作業(yè)馬虎,抄襲作業(yè)嚴重且寫字不認真,部分學生學習刻苦,但十分吃力效果不好,這主要是學習方式方法的問題。
二、教材分析
教材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出發(fā),在知識選材上,適當加強聯系實際,適當降低難度,在處理方法上,適當加強觀察實驗,力求生動活潑,既有利于掌握知識,又利于培養(yǎng)能力,情感和態(tài)度,使學生在學習物理的同時,獲得素質上的提高,在內容選配上,注意從物理知識內部發(fā)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潛能。積極推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學習方法上,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實踐,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的實際活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材采用了符合學生認識規(guī)律的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以學習發(fā)展水平為線索兼顧到物理知識結構的體系,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學生當做第一讀者,按照學習心理的規(guī)律來組織教材。盡量使用多媒體教學。
三、學年的教學總目標何總的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學生對物質的形態(tài)及變化,有利于認識資源利用和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
。2)對聲、光、電、熱、磁等自然現象的進一步了解。
(3)具有實驗操作積極性,使用簡單的實驗儀器和工具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學生經歷觀察自然現象的過程,有了初步的觀察能力。
。2)能夠在觀察中發(fā)現一些問題,有初步的提出問題的能力。
。3)學生對擬定探究計劃,制定實驗方案的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
(4)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創(chuàng)新精神。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學生對自然界有好奇心,有對大自然的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愿望。
(2)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
(3)有將自己的見解公布于眾的愿望,敢于提出與別人不同的講解。
(4)有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愿望。
教學目標:
第一章聲現象,使學生初步認識聲產生和傳播的條件,了解聲音的特性,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應用,知道噪聲的途徑與防止。
第二章光現象,通過實驗,探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傳播的特點。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規(guī)律。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知道白光是色光組成的。
第三章透鏡及其應用,通過實驗,認識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fā)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了解凸透鏡的成像應用。
第四章物態(tài)變化,能區(qū)別固、液和氣三種物態(tài),能說出生活環(huán)境中常見的溫度值,了解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會測溫度,能用水的三態(tài)變化解釋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環(huán)現象,又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
第五章電流和電路,從能量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會讀,會畫簡單的電路圖,了解串、并聯電路的.特點,能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知道電流,會使用電流表,知道串聯電路電流的特點,了解家庭電路,有安全用電的意識。
四、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處于積極狀態(tài),經過認真的觀察實踐、思考才能體會到物理現象中蘊含的規(guī)律。產生探究物理世界的興趣,在教學重要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愿望,知道他們學會適宜的學習方法,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從實際出發(fā)進行教育,并根據它們的反應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安排,由于學生的基礎差異大,所以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10
一、教學環(huán)境
初二學生剛處于發(fā)育階段,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強,這給接受物理提供了個很好的前提;但又由于學生思維維能力還不成熟、認識水平還有限、學習基礎還不夠扎實,還有各個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不一樣,這就給教學增加了一定的難度。作為一名物理老師,既看到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在今后的教學中一定揚長避短,發(fā)揮各個學生的優(yōu)勢,不僅讓學生成才,更讓學生成人!
二、教學目標
讓學生懂得物理學的初步知識及會在實際生活中做到簡單的應用;
清楚物理學在科學技術上的重要性和在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
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生活和做實驗的能力,能夠進行一些初步的分析和處理能力;
讓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散思維,對一些新型開拓的題目能夠舉一反三地進行解答;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尊重科學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精神。
三、教學措施
認真學習教學大綱,領會物理教學的精神實質。由于本學期使用的新教材,我將嚴格按照大綱要求不提高難度同時也不降低難度,培養(yǎng)學生靈活應用的能力。
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學生是學習主人時積極性就會大大的提高,會認真觀察思考和實踐。教學中,鼓勵和支持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適當指導并引導他們學會各種學習方法。
追求課堂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努力培養(yǎng)學生各種思維能力。教學手段和形式不能一成不變,應當時常更新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讓更多知識進入課堂教學,用新的理念武裝學生頭腦,讓他們學而不厭!
加強教材中的演示及學生實驗。初中的物理教學主要以觀察、實驗為基礎,因此加強實驗,會讓教學事半功倍,更可培養(yǎng)學生注重實驗現象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加強自己的業(yè)務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將在教學之余,學習各種有關物理知識,擴大自己的學習面,學習有關教學理論,時常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及下載學習一些名師的教學錄象,吸取他人優(yōu)點再運用到自己的教學過程當中。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1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對物體在什么情況下受浮力的探究,認識浮力。
(2)經歷探究浮力大小以及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過程。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4)在探究浮力的過程中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教具容器、乒乓球(或木塊)、金屬塊、大燒杯、彈簧測力計、細線、雞蛋、食鹽、溢水杯、小燒杯等。
二、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播放巨輪遠航、氣球騰空的視頻或展示巨輪遠航、氣球騰空的圖片引入課題。(板書)四、阿基米德原理
(二)新課教學
(1)板書:1.認識浮力,
演示圖1
提出問題:在生活中你遇到的哪些物體受到了浮力的作用?你是怎樣知道它受到了浮力的作用?請舉例說明。
[學生開始可能會以在水中上浮或漂浮的物體為主舉例,逐步地會有學生意識到在水中下沉的物體也會受到浮力。]
(注:在這里,第2問的提出一是增加學生對第1問的思考深度,二是為后面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做好鋪墊;對學生舉出的不恰當的例子要及時進行處理)
在水中下沉的物體是否也會受到浮力?怎樣知道它是否受到了浮力?
(注:要引導學生學會比較判斷物體是否受浮力的各種方法的特點,認識到用彈簧測力計判斷物體是否受浮力有獨到的好處)
浮力是一種什么樣的力?你認為物體在什么情況下會受到浮力?
(注:在學生充分討論、感受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總結、概括)通過前面的討論我們知道,物體在浸入液體或氣體時,會受到液體或氣體對它向上托的力,這個力在物理上就叫做浮力。在實驗室里,我們可以用彈簧測力計兩次測量求出浮力的大小。
在我們舉過的事例中,物體都受到了浮力的作用。它們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相同?為什么?
[學生一般會想到在各種不同情況下,物體受到的浮力不相同。]
(注:這一問題的解決要引向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浮力進行比較,使學生養(yǎng)成通過實驗研究問題的習慣)
那么,是什么因素影響了浮力的大小?
(2)板書:2.探究浮力
請你對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提出猜想,并說出猜想的依據。
(注:說出猜想依據是為了保證猜想的科學性,避免出現胡猜亂想的現象)
[學生一般會從浮力的受力物體與施力物體液體入手進行猜想,浮力大小可能與物體有關,也可能與液體有關。
學生可能猜想出的因素一般有,
①物體的體積;②物體的密度;③物體在液體中的深度。⑵與周圍物體有關的因素:①液體的密度;②液體的多少;③被排開的液體體積。]
過分析,我們可以把上述猜想歸結為以下4個:
物體的密度;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液體的密度;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體積。
(注:要引導學生對提出的這些猜想進行分析、歸類,去偽存真,以便實驗探究更加順利)
為了驗證我們的猜想是否正確,我們應該怎樣來設計這一實驗呢?(注:引導學生注意為保證實驗結果的可靠性,要控制變量)
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自主選擇探究以上的一個或幾個猜想,并注意這些因素是怎樣影響浮力的大小的。
(注:因為課堂時間有限,不必每個人都要進行完全的探究,藉此引導學生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巡視中對學生的實驗情況進行指導,兼顧學生對猜想的選擇情況,進行正確引導,保證每個猜想都有多組學生來驗證。
(注:要讓學生感受到大量實驗得出的結論才可靠,體會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實驗過程、實驗數據和實驗結論的`典型展示。
(注:探究成果共享,使實驗結論更有說服力;同時,不要忽視錯誤探究過程的展示,犯錯誤并及時改正錯誤是人成長的必經之路)
通過大家的合作探究,我們對提出的猜想進行了驗證。大家得出的結論是: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與物體的密度和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
請大家思考:
物體在密度大的液體中受到的浮力是否一定大?物體排開的液體體積大時,物體受到的浮力是否一定大?在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都不同時,物體可否受到相同的浮力?
[學生在思考的基礎上,不難回答;況且也有學生在實驗中已發(fā)現在密度小的液體中,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大的話浮力也可較大。]
(注:這是一個極具價值的問題,這樣就等于在探究過程中發(fā)現了新的問題,可促使探究進一步的深入)
既然在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都不同時,物體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可能相同。再說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是否欠妥?那么,浮力大小到底跟什么因素有關?又是怎樣的關系呢?
[學生可能會猜想浮力與排開液體的質量、重力有關;浮力與排開液體的重力相等或成正比]
(注:根據液體密度小、排開液體的體積大與液體密度大、排開液體的體積小的物體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可能相同,不難猜出排開液體的質量,進而猜出排開液體的重力;而浮力的大小更可能與排開液體的重力有關,因為它們都是力)
為了驗證浮力的大小是否與排開液體的重力大小相等或成正比,又應當怎樣來設計實驗呢?
(注:要提醒學生在液體密度不同、排開液體的體積也不同的各種情況下,隨機測出浮力的大小和排開液體的重力,然后進行比較)
[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用不同物體、不同液體定量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重力大小的關系。]
(注: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每個人只要隨意測出一組數據即可)
巡視中對學生的實驗情況進行指導,進行正確引導,保證每組學生都能得出正確結論。實驗過程、實驗數據和實驗結論的典型展示。
(注:探究成果共享,使實驗結論更有說服力;同時,不要忽視錯誤探究過程的展示,犯錯誤并及時改正錯誤是人成長的必經之路)
通過大家的合作探究,我們對提出的猜想進行了驗證。大家得出的結論是: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相等。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注:要對學生強調大量實驗得出的結論才可靠,在全班同學的努力下,我們一節(jié)課解決了智者阿基米德幾年都沒解決的問題)
(3)板書:3.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講述阿基米德洗澡發(fā)現阿基米德原理的軼事。阿基米德在洗澡時突然意識到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有關。
通過本節(jié)課的探究,對你以后在科學探究中的猜想有什么啟示?課下與你的同學一起討論。
(注:這對提高學生在科學探究中的猜想能力有重要意義)
知識擴展:我們研究的是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物體在氣體中是否也受到浮力呢?物體在氣體中也會受到浮力。大量實驗證明,阿基米德原理同樣適用于氣體。
(三)回顧小結
引導學生就本次實驗探究過程中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的收獲進行總結。
(四)布置作業(yè)(略)
物理網為大家編輯的八年級下學期物理教學計劃,大家仔細品味了嗎?祝大家學期生活愉快。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12
一、教學任務分析
學生原有水平分析:
(1)學生已經知道了三種杠桿即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的特點。
(2)學生基本掌握了杠桿的平衡條件。
本節(jié)教學中,只有讓學生親自動手去探究,才能使他們在學習上獲得主動權,才能擺脫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灌的、陳舊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問題提出后,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通過實驗探究、實驗現象的記錄、比較歸納、討論交流等一系列的教與學的活動,充分展現物理學科的特點和魅力,讓學生初步體驗科學探究中的曲直與艱辛,滲透物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帶著教材走向生活的學習習慣,注重多種能力的協(xié)調發(fā)展。真正做到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降低坡度,分散難點,強化重點
滑輪是初中物理力學中比較重要的一種簡單機械,它是在同學們學習了杠桿后,對一些變形的杠桿的進一步認識,對生活中現象的進一步觀察和應用。由于滑輪按使用情況可以分為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而且學生對滑輪組的繞線及段數的判斷不容易理解。為了降低坡度,分散教學難點,我們讓學生始終處于問題的氛圍中,去猜想、去設計實驗驗證,并和其他的同學交流討論,學生在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的熱烈情境中,不知不覺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滑輪的結構
(2)理解定滑輪、動滑輪的作用和實質。
(3)知道它們在生產和生活實際中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滑輪實物的觀察,認識滑輪的結構,通過應用滑輪實例分辨出定滑輪和動滑輪。
(2)通過學生實驗探究,獲取信息,再通過信息數據的處理,得出定滑輪、動滑輪在實際應用中的作用。
(3)聯系生活實際,用一根杠桿和一個圓盤演示,讓學生理解滑輪實質是變形的杠桿,使所學知識由感性認識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認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兩人協(xié)作完成滑輪使用效果的實驗探究,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同時,培養(yǎng)學生動手技能和協(xié)作精神,初步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探索滑輪的作用
2、難點:理解滑輪的實質
四、教學資源
1.滑輪 、鐵架臺、鉤碼、 細線 、(學生實驗20組、演示實驗)杠桿、彈簧秤、刻度尺、多媒體設備及課件
2.物體機械運動錄像片段。
五、實驗探究歸納教學模式
六、教學設計思路
滑輪是繼杠桿之后的又一種簡單機械。多物理生雖然見過滑輪,但平時并未仔細觀察過,更沒有研究過它。因此,教學時首先給學生提供支架之一是:
學習支架一:觀察滑輪
目的:讓學生仔細觀察實物,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找出新舊知識之間聯系的線索,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知識,達到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之一。
滑輪的作用是本節(jié)課中的'重點內容,雖然演示實驗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但對學生主動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不夠,學生只能對所學知識進行死記硬背,不理解真正內涵。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第二個支架是:
學習支架二:實驗探究
目的:讓學生獨立探索,發(fā)現事物的性質、規(guī)律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并對這種聯系加以認識思考,達到較深刻的理解。學生建構意義的效率會更高,質量會更好。
滑輪的實質是變形的杠桿。由于初中學生想象能力和對動態(tài)知識理解能力有限,對學生接受這個知識點有一定困難。為此,給學生提供的第三個支架是:
學習支架三:實物及動畫模擬滑輪杠桿
七、教學流程:
省略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13
初二下學期物理是整個初中物理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大多數學生學習起來感到非常吃力,如何把本學期的課程上好,讓學生學好就成為了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心。我根據上學期的期末成績分析情況制定了工作計劃。
一、目標要求: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實驗能力,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
2.更新教學觀念,鉆研教材教法,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尊重科學、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八年級物理下冊主要學習電學、磁學,帶有一部分和電磁學有關的信息傳遞知識。本冊共分五章。第六章 電壓和電阻 第七章 歐姆定律 第八章 電功率第九章 電和磁 第十章 信息的傳遞。每章的導入提起了學生對本章的興趣,每章的閱讀指導突出了本章的重難點。本書在每章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實驗,充分體現了探究性學習的新教學理念。
三、學生情況分析;
物理是學生剛接觸的一門學科,一些基礎較好、思維靈活、接受性強、自學能力強的學生能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任務成績較好。另一些學生在不同方面不同層次上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上課不鉆心聽講,不認真做筆記,課前沒預習,課
后沒有按時復習,結果不能按時按量的獨立完成作業(yè);有的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沒有興趣,這方面女同學較多;還有的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方法上不正確,死記硬背不利于學生在各方面的提高。針對以上各種情況教師要認真制定措施并督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提高自己的成績。
四、措施: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分析學生不能學好的一個重要
原因是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就無法形成系統(tǒng)的物理知識結構,久而久之學生就失去了信心。因此,本學期開學起,就要很下功夫培養(yǎng)學生良好好的學習習慣。
2、培養(yǎng)學習物理的興趣。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
趣就可以變苦學為樂學。其中多做有趣的物理實驗和多講物理科學故事一定程度上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平時教學語言要多變和適當增加幽默感,增強語言的感染力。
3、認真鉆研教材,備好課。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為
了能夠更好地把握教材,理解教材的意圖,我們將堅持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統(tǒng)一教學內容,統(tǒng)一進度,吃
透教材的`知識點,并能選用相應的方法進行教學,以保證學生既學得輕松,又學得透澈,沒有過重的學習負擔。加大備課力度。備課備得好與否,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好不好,關系到學生能否學好那堂課教師所授知識。
4、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才能應對復雜多變的新問題。想法解決計算題丟分大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尊重科學、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
5、指導學生預習新課,對基礎差的學生在課堂上多提問些簡單的問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從而提高及格率和均分。
6、重視實驗教學,對教材上規(guī)定的演示實驗,全部要在課堂上演示,并爭取將某些演示實驗改為“邊學邊實驗”。在課后多接觸學生,多指導學生做一些課外小實驗,拉近師生距離,使學生樂于學習物理。
7、課堂作業(yè)力求課上完成,課后作業(yè)的布置做到少而精,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8、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演示實驗能讓學生動手做的盡量讓學生自己動手,比如讓1至3位同學代表到講臺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操作,下面的同學注意找出他們操作中的不當和錯誤之處。
9、對學生多表揚,少批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以下是教育教學進度表
周次內容
1第六章電壓探究串并聯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
2電阻變阻器第六章單元測試
3講評試卷第七章 探究電阻上的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系
4歐姆定律及其規(guī)律測量小燈泡的電阻
5歐姆定律和安全用電第七章單元測試
6講評試卷第八章 電能電功率
7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電與熱
8電功率和安全用電第八章單元測試 9講評試卷其中復習
10其中考試講評試卷11第九章 磁現象 磁場
12電生磁電磁鐵電磁繼電器13揚聲器電動機 磁生電
第九章單元測試講評試卷第十章 現代順風耳電磁波的海洋 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 越來越寬的信息之路第十章單元測試 期末復習期末考試電話 1617-1819-20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14
教材分析及課程標準
第一章 聲現象
1、通過實驗探究,初步認識聲產生和傳播的條件、
2、了解樂音的特性、
3、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音有關的應用、
4、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
第二章 光現象
1、通過實驗,探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傳播的特點、
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規(guī)律、
3、通過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與物的關系、
4、認識凹面鏡的會聚作用和凸面鏡的發(fā)散作用、
5、通過觀察和實驗,知道白光是色光組成的,比較色光混合與顏料混合的不同現象、
第三章 透鏡及其應用
1、通過實驗,認識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fā)散作用、
2、探究并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3、了解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第四章 物態(tài)變化
1、能區(qū)別固,液和氣三種物態(tài)、能描述這三種物態(tài)的基本特征
2、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的.溫度植、了解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會測量溫度、嘗試對環(huán)境溫度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探究物態(tài)變化過程、嘗試將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現象與物質的熔點和沸點聯系起來、
4、能用水的三態(tài) 變化解釋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環(huán)現象,有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
第五章 電流和電路
1、從能量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2、會讀,會畫簡單的電路圖;了解串,并聯電路的特點;能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能說出生活,生產中采用簡單串聯或并聯電路的實例、
3、知道電流,會使用電流表,知道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guī)律、
4、 了解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知識,有安全用電的意識、
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理解和掌握本學期各章知識,并能用所學知識解釋有關的物理現象,解決相關的簡單問題
[過程與方法]
重視物理實驗,讓學生經歷物理知識的探究過程,進一步領悟科學研究的方法,并是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研究方法探究一些簡單的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對科學的感情,受到科學精神的陶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和科學素養(yǎng)增進對科學的感情,受到科學精神的陶冶、
教學的重點,難點
重點: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聲音的特性;光的傳播,平面鏡成像;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物態(tài)變化;電流和電路
難點:讓學生領悟科學研究的方法,并能用所學研究方法探究問題
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喜歡物理
2、注意提優(yōu),補差,同時促進中等同學的進步
3、堅持"階段清",及時反饋教學情況,及時改進教學
4、課堂教學中注重思路教學,訓練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使學生領悟和學會一些科學研究的方法、
5、注重探究題的訓練
五,教學進度安排
。ǜ胶螅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15
一、基本情況分析:
根據上期期末統(tǒng)考成績統(tǒng)計,所教班級學生成績參差不齊,尖子生少,學困生較多,兩級分化較突出。從課堂教學情況看,上課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不夠靈活這就需要教師在教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上作進一步改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思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物理較抽象,難教難學,這就需要師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二、指導思想:
本教材是經教育部直接領導由課程標準研究小組反復的研討而完成的,在使用這套教材時,就要求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在新的物理課程理念中倡導"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學中就要關注每個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養(yǎng)成,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強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聯系的教學,不要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的教學,從而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
三、教改措施:
在新課程的指導下,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的養(yǎng)成,加強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相聯系的教學,將學習內容與學習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聯系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初步認識物質的屬性及結構等內容,了解物體的尺度,新材料的應用等內容,初步認識資源利用與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
B、初步認識電等自然現常見的現象,了解這些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C、初具了解物理學及其相關技術中產生的一些歷史背景,能意識到科學發(fā)展歷程的艱辛與曲折,知道物理學不僅物理知識,而且還包科學的研究方法,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D、具有初步的實驗操作技能,會使用簡單的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能測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E、會記錄實驗數據,知道簡單的數據處理方法,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會用科學術語,簡單圖表等描述實驗結果。
2、過程和方法:
A、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的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B、能在觀察物理現象或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的能力。
C、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信息處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處理能力。
E、學習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guī)律,嘗試應用書籍的科學規(guī)律去解釋某些具體問題,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F、能書面或口頭表達自己的觀點,初步具有評估和聽取反饋意見的意識,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A、能保持對自然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對大自然有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
B、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體驗戰(zhàn)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悅。
D、養(yǎng)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科不態(tài)度,不迷信權威,具有判斷大眾傳媒是否符合科學規(guī)律的初步意識。
E、有將自己的見解分開與他人交流的愿望,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書與別人不同的見解,也勇于放棄或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
F、有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意識,有理想,有報護,熱愛祖國,有振興中華的使命和責任感。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03-01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07-06
人教版初二物理教學計劃09-05
初二物理下教學計劃10-15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安排09-20
初二物理下教學計劃01-12
人教版初二物理教學計劃02-15
初二物理下冊教學計劃10-10
初二物理下學期物理教學計劃12-08
初二上冊物理教學計劃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