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圓筒倉滑模施工技術探究建筑工程論文
摘要:文章對工業(yè)建筑中鋼筋混凝土筒倉結構滑模施工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并且對滑模系統的構成,滑模施工要點作了重點闡述。
關鍵詞:大直徑筒倉;滑模施工
1.工程基本簡介
山西蒲縣宏源煤業(yè)集團500萬,年重介選煤廠四個內直徑18m鋼筋砼原煤筒倉,一個內直徑18m鋼筋砼中煤筒倉,三個內直徑18m鋼筋砼精煤筒倉。八個倉壁厚都是300mm,筒體高47m,倉頂采用錐殼型頂,錐殼高3m;倉上建筑為5.5m高門式輕型鋼結構,彩色壓型鋼板維護的皮帶機房。
2.總體施工方案的確定
根據工程結構特點,基礎部分采用常規(guī)竹膠板模施工,筒壁部分主要為圓形豎向型結構,非常適合滑模施工,根據公司滑模機具情況,采用單平臺液壓滑模系統。錐殼施工采用降滑模平臺作為支模操作平臺進行封頂;倉上門式輕型鋼結構采用現場制作常規(guī)施工方法。
3.滑模施工過程及質量監(jiān)控
3.1鋼筋的綁扎
鋼筋的綁扎速度應與混凝土的澆筑速度相匹配,鋼筋的接頭應錯開,在同一截面不得超過鋼筋接頭總數的25%。對綁扎完了的鋼筋隨時檢查,以防漏綁。注意控制豎向鋼筋位置和環(huán)向鋼筋形狀,以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
3.2混凝土的施工
3.2.1混凝土的攪拌
混凝土采用集中攪拌,在攪拌時要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塌落度和和易性,摻外加劑時應保證足夠的攪拌時間,保證混凝土能滿足設計規(guī)定的強度和滑模施工的工藝要求。對混凝土進行見證取樣制作試塊,每一工作班不少于一組。
3.2.2混凝土的運輸
混凝土水平運輸采用混凝土罐車和翻斗車;用塔吊進行混凝土的垂直運輸。在運輸過程中要控制塌落度的損失,保證混凝土的和易性。
3.2.3混凝土的澆筑
混凝土灌注分三個階段,即初澆初升階段、隨澆隨升階段和末澆末升階段。砼澆筑前應將模內雜物清理干凈,并將原砼面用水沖洗,然后澆2em厚水泥砂漿。砼初澆階段的灌注高度為700mm,分三層灌注,必須在砼初凝前完成。
。1)正常滑升時澆筑砼的區(qū)段劃分:每澆筑1.0m高為一區(qū)段,每一區(qū)段由一個工作班完成,每一工作班固定工人班組負責施工。
(2)栓的分層厚度與澆灌方向:分層厚度300mm,澆灌方向、澆灌始點要由遠到近、左右澆筑向后推進。
。3)砼振搗:采用4m長軟軸振搗棒,1.5KW振動電機振搗。砼人模時要均勻分布。振搗時,振搗棒避免接觸鋼筋、支撐桿和模板。振搗棒插下一層砼中的深度不得超過50mm,新灌注砼的表面與模板上口之間保持30-50mm的距離,以免模板提升時將砼帶起,同時還應留出最上一層已綁扎好的水平鋼筋(環(huán)筋),作為繼續(xù)綁扎鋼筋時的依據。在灌筑砼的同時,隨時清理粘在模板內表面的砂漿或砼,以免凝結,增加滑升的摩擦阻力。
。4)末澆階段:當混凝土澆筑至距設計標高差1m左右時,即達末澆階段,此時混凝土的灌注速度逐步放慢,進行模板準確的抄平、找正工作,最后余下的混凝土一次澆平。
3.3模板滑升過程可分初升、正;湍┥齻階段
3.3.1當滑升模板組裝完畢驗收后
混凝土在初凝前分2-3層澆筑600-700mm高。當底層混.凝土達到出模強度(0 1-0.3mpa)時,即試升50mm左右。此時,監(jiān)理工程師要協同施工單位全面檢查液壓系統和模板工作情況,檢查內容包括模板平整度、接縫、標高、軸線位移;提升架、圍圈有無變形;操作平臺有無變形、扭曲等異常情況;支撐桿有無彎曲和位移;千斤頂工作情況、油管有無漏油、是否暢通。檢查調整至無異常后,再澆筑200-300mm高的混凝土,提升200-300mm,進入正;A段。
3.3.2滑升速度視混凝土凝結時間和出模強度而定
出模強度通常采用指壓法進行檢查,用手指按壓出模的混凝土表面,基本按不動但留有指印時強度比較適宜。在正常溫度下,滑升速度宜為150-300mm/h。兩次提升高度為1-2個千斤頂行程(千斤頂每個工作行程30-35mm)。
3.3.3末升階段
模板的末升是配合砼的末澆進行的,其滑升速速比正;龝r稍慢,砼末澆完成后,應繼續(xù)滑升,直至模板與砼脫離不致被粘住為止。
3.4混凝土的保護及養(yǎng)護
為防止?jié)沧⑸蠈踊炷,而污染下層混凝土的面層和保證表面保濕,混凝土拆模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包裹或刷養(yǎng)護液。
4.滑模施工技術要點
4.1模板滑升中水平度及中心點的觀測與控制
千斤頂的升高值測量采用在每根支撐桿上每隔0.5m距離左右即抄一水平標高,并在每個提升架上固定一與支撐桿平行的小刻度尺,利用刻度尺量取支承桿上的水平標志與小刻度尺的距離,即可掌握各千斤頂的滑升標高。
要求各千斤頂間的最大高差不得超過50mm,相鄰兩提升架的千斤頂之間的高差不得超過10mm,如發(fā)現超過上述數值,可以最高的一個千斤頂為準,將其它千斤頂均升至同一高度。
使用經緯儀在筒倉四周觀測垂直度,水平用抄平管控制;每4小時觀測一次。
4.2滑模施工中的;胧┖褪┕たp的處理
滑模施工中因施工需要或因其他原因不能連續(xù)滑升時,采取如下停歇措施:
4.2.1停歇時
混凝土應澆灌到同一水平面。
4.2.2停歇中
模板每一個小時提升一個行程,直至模板與混凝土不再粘結為止。
4.2.3;瑫r
要特別注意及時清除粘附在模板內表面上的混凝土和砂漿,并刷油保養(yǎng),以減少重新滑升時的摩擦阻力。
4.2.4灌注混凝土
停歇時間超過2小時,即做施工縫處理,其處理方法如下:
。1)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即混凝土強度達到12kg/cm2以后)繼續(xù)灌注混凝土前,應清除表面松動碎石和軟弱混凝土層,用水沖洗干凈,充分濕潤。
。2)鋼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漿、浮銹要清除干凈。
(3)在灌注前,施工縫上先鋪上一層20-50mm厚的水泥砂漿,其配合比與混凝土內的砂漿成分相同。
(4)加強對施工縫接縫的搗實工作,使其緊密結合。
4.3預埋件、預埋鋼筋和預留孔洞的埋設及留置
在本工程滑升模板施工時,有較多的預埋件、預埋鋼筋及預留孔洞等,為保證其位置的正確和避免遺漏,施工前繪制出預埋件、預埋鋼筋、預留孔洞等的平面圖,標明型號、標高、尺寸、位置、數量,施工時,由專業(yè)技術員負責管理,專人安裝。
4.3.1預埋件的埋設
預埋件點焊在構筑物的結構主筋上,若預埋件落在結構主筋間距的空擋上,在預埋件安裝部位加一段鋼筋兩端綁扎在附近的結構主筋上,再將預埋件焊在鋼筋上。預埋件的埋設必須牢固,距離滑模模板應留有2-3mm的空隙,待模板滑過后,立即清除表面的灰漿,使其外露。
4.3.2預埋鋼筋
由于本工程在滑模施工時,雨蓬與筒壁相連,不能同時向上滑升,所以采用二次支模施工的方法。即按設計位置預留鋼筋,模板滑過后將鋼筋拉出。
4.3.3預留洞口
本工程預留洞口有二種,即門、窗洞口及倉內漏斗施工洞口。
。1)門窗洞口的留設,按照門窗設計尺寸做好襯框,安裝時用鋼筋將其固定,灌注砼時在襯框兩側同時進行,以免其受力不勻而移向一側。
(2)小洞口的留設:小洞口按設計尺寸用木板釘盒子,用螺栓固定在鋼筋上。
5.滑模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5.1砼的配料與攪拌
。1)砼材料的配合比由一工作班的值班技術人員在攪拌機旁邊掛牌公布。
。2)為保證砼材料計量準確,提前對電子秤進行校對。
。3)砼入模采用人工翻鍬入模;炷寥肽:蟀凑占夹g員的腳底要求振搗,做到快插慢拔,振搗時間以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再有氣泡、不再泛漿為止。
5.2糾偏即糾扭工作
在滑模施工中,為了防止出現傾斜事故,要隨時檢查千斤頂的升差是否在允許范圍內,隨時觀測建筑物的垂直度,及時發(fā)現偏差,及時糾正。
5.2.1調整平臺高差
以傾斜方向一邊的千斤頂的標高為零點面,向傾斜方向逐步增加各千斤頂的標高值,使操作平臺保持一定的傾斜度(其傾斜度的最大值不得超過模板的傾斜度),然后模板繼續(xù)滑升,至建筑物的垂直度回復正常時,再把操作平臺回復水平。
5.2.2傾斜不太嚴重時
調整砼的澆筑方向和順序,即從平臺傾斜方向相反的一邊為澆筑始點,把傾斜逐步糾正過來。
5.2.3墊楔形片
在千斤頂下加墊楔形片,使操作平臺在繼續(xù)滑升過程中向反方向傾斜,把垂直偏差調整過來。
當出現扭轉時,采用下列糾扭方法:
(1)澆筑砼時,使其灌筑方向與操作平臺扭轉方向相反。
(2)利用倒鏈一頭拉住提升架的上部,一頭拉在另一提升架的下部,然后收緊以糾正扭轉。
5.3表面缺陷的處理
5.3.1砼出現的裂紋和裂縫
對砼表面出現的一般細小裂紋,在模板滑升過后,即用鐵抹子壓實抹光。輕微裂縫,可剔除裂縫部分砼,補上較原砼強度等級高一級的砼或水泥砂漿。
5.3.2蜂窩、麻面、露筋
將松動的砼清除,用與砼同標號的水泥砂漿修補。
5.3.3穿“裙子”現象
當模板一次滑升過高、灌筑的砼每層太高、模板傾斜度太大,或由于振搗砼的側壓力大而模板的剛度,調整模板的傾斜度,控制模板每次提升的高度。
5.3.4局部坍落
模板在開始提升時,砼尚未達到出模強度即進行滑升或在滑升過程中,滑升速度太快,與砼的強度增長速度不相稱等原因引起。出現這種現象后,暫;0。已坍落的砼及時清除,補上比原砼標號高一等級的砼。
6.結語
從現場完成的實物來看,簡倉外觀平整光滑,色澤反差小,無大的質量缺陷。垂直度、直徑偏差均控制在允許范圍內。實踐證明,熟悉滑模施工工藝特點,施工前進行質量預控,施工過程中加強檢查和控制,是筒倉結構質量和滑模施工順利進行的有力保證。
【圓筒倉滑模施工技術探究建筑工程論文】相關文章:
高墩自帶提升托架滑模施工技術05-02
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關鍵技術介紹05-01
淺談滑模攤鋪機施工04-30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論文05-17
路面滑模攤鋪施工中的故障處理方法05-03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論文[合集]05-19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論文05-01
模糊滑模變結構控制技術的應用研究04-28
雙塊式無砟軌道水硬性支承層滑模法施工技術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