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補償金支付并非一律不超過12個月工資
第三人制度是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逐漸在世界范圍內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一項重要的民事訴訟制度,各國對之都有不同的規(guī)定和稱謂。[1]我國民事訴訟關于第三人的立法包括兩種,即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對于前者,比較容易形成共識,但對于后者,由于立法方面存在嚴重缺陷,理論界和司法界爭論很大。本文擬從我國民事訴訟第三人制度立法入手,分析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制度立法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并試圖在完善與重構該制度方面進行一些粗淺的探討。
根據(jù)我國《民事訴訟法》第56條第2款的規(guī)定,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是指對他人之間爭議的訴訟標的沒有獨立的請求權,但案件的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參加訴訟的人。由此可看出,我國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具有兩個規(guī)定性:一是第三人對本訴當事人之間爭議的訴訟標的無獨立請求權;二是案件的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但這兩個規(guī)定性之間存在著內在的沖突和矛盾,在理論認識和司法實務中產(chǎn)生了許多困惑和問題。認真檢討和反思我國的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制度,該制度在立法方面存在諸多嚴重缺陷,現(xiàn)分析如下:
一、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
(一)“無獨立請求權”與判決承擔責任的矛盾
立法和司法實踐上一方面認定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無獨立請求權”,另一方面卻允許本訴當事人以其對第三人享有請求權為由,通過判決來使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承擔實體義務。支持立法觀點的學者認為,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沒有獨立的請求權,不能構成當事人結構中獨立的主體,但仍然享有獨立的訴訟權利和義務,法律賦予了其對等的抗辯和防御機會,據(jù)此,法院作出判決讓其承擔民事責任就獲得了正當性。
筆者認為,訴訟法上“有獨立請求權”與實體法上的請求權不同。民法上的請求權范圍很窄,與請求權并列的還有支配權、形成權、抗辯權等幾種權利形式。訴訟請求權的集中表現(xiàn)就是訴權,任何一種民事權利都可以通過訴權來保障。如果只允許本訴訟的原告或被告向第三人提出請求,而第三人不能向對方提出獨立請求,第三人在實體法上的抗辯權、支配權和請求權就不能向對方直接主張,法院判決第三人承擔責任就明顯地在實體和程序上偏袒本訴的一方當事人。所以,從公平的原則出發(fā),要判決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第三人就應享有訴訟上的獨立請求權。
(二)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無“訴”而被裁判,與訴的原理相矛盾
我國民事訴訟法明確規(guī)定,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是對雙方之間爭議的訴訟標的沒有獨立的請求權,但案件的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而參加到既有訴訟中來的人。這種加入訴訟中的程序,不是通過本訴訟的原告或被告對案外的第三人的起訴,而是有自己申請參加訴訟或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參加訴訟的。支持該觀點的學者認為,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參加訴訟是一種合并審理,其一是原告和被告之間的本訴訟,其二是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與一方當事人之間參加的訴訟,在本訴訟中,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制度不是當事人,在參加的訴訟中,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制度是當事人。[2]這是企圖以訴的合并理論為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制度作出合理的解釋。
無論是自己申請加入,還是法院通知其加入,該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無訴即為被告,無訴而被裁判?梢姡⒎ㄓ嘘P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制度顯然沒有在訴的基礎上引進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第三人沒有通過訴的方式進入訴訟,他與本訴的一方當事人之間就不可能存在“訴訟標的”,也就無所謂有第三人之訴。沒有民事之訴的審判,是沒有審判對象對法官約束的審判。這與“有訴才有裁判”的原理相違背的。
(三)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不獨立的訴訟地位與判決承擔民事責任之間的矛盾
[1] [2] [3]
【補償金支付并非一律不超過12個月工資】相關文章:
工資支付證明06-18
終止事實勞動關系要支付補償金?03-22
缺并非不圓優(yōu)秀作文04-30
信任的人不超過3位05-01
企業(yè)搬遷員工離職,是否應當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05-01
農(nóng)民工工資支付計劃05-01
提醒:冷凍食品別超過2個月05-01
六種工資支付陷阱 -管理資料03-25
農(nóng)民工工資支付承諾書03-27
支付農(nóng)民工工資承諾書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