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教材分析:
一個是畫家,一個是牧童,因為一幅《斗牛圖》,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一段故事。畫家的從善如流,牧童的大膽率直,是這個故事向我們展現(xiàn)的兩種品質(zhì)。而這兩種品質(zhì)都蘊含于繪聲繪色的人物語言和動作的描述之中。
教學設想:
一個距離學生一千多年的故事,怎樣讓學生真實地感受那時那刻,那景那情,唯有將學生帶入文中,讓學生身臨其境,方能體驗。所以,此課的教學思路,就是創(chuàng)設情境,師生同步進入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進入戴嵩作畫的地方,進入不同的角色,去讓故事重現(xiàn),實現(xiàn)學生與文本最近距離的對話。
學習目標:
1、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感悟不同人物不同時刻的心理想法。
2、 從文中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yōu)秀品質(zhì),并有所啟發(fā)。
學習過程:
一、聯(lián)系學生實際,揭題導入。
1、 板書課題:畫家和牧童
2、 從了解學生的愛好出發(fā),領會什么人才稱得上是畫家。
3、 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知道什么人是牧童。
二、自由朗讀,整體感知課文。
導語:一邊是畫畫得很好的畫家,一邊是放牛的小孩子,這兩個人似乎毫無關聯(lián),他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
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 反饋讀書所得:畫家和牧童之間發(fā)生了一個什么故事?
3、 師生一起小結(jié)并板書:牧童批評畫家。
三、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文本對話。
導語:一個畫家的畫,居然被一個牧童批評,是不是他徒有畫家的虛名,其實畫畫得根本就不好呢?
1、 學生讀第一自然段,看畫家的畫好在哪里?
(學生匯報時,師引導學生抓重點詞“一……就……”進行說話訓練。另外還讓學生體會其它反映畫家畫畫得好的詞:沒有不、爭著、大價錢)
[這種抓重點詞的體會,本身就是一種朗讀的指導。學生知道了這些詞所蘊含的意義,自然在朗讀時能把握感情。]
2、 指導學生對第一自然段朗讀。要求:讀了讓人覺得畫家的畫確實畫得好。
(學生練讀,匯報讀,師生互相評價)
導語:第一自然段讓我們明白了,其實戴嵩的畫畫得挺好,但是還是被牧童批評了,不過,牧童批評的不是畫家的
[1] [2] [3]
【《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相關文章:
《畫家和牧童》的教案設計08-25
《畫家和牧童》教學反思范文04-28
畫家和牧童教案03-29
《畫家和牧童》教案04-25
《畫家和牧童》教案08-26
小學語文《畫家和牧童》教案08-25
《畫家和牧童》教案(通用13篇)01-06
《畫楊桃》第二課時優(yōu)秀教案設計08-26
荷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