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世紀國際漢學的趨勢與偏向
二戰(zhàn)前后,海外中國研究截然兩分。要言之,前此重古代和文獻學(或語文學)方法,后此則重近現代和社會科學(含人類學)方法。這一變化自有其必然與進步,但上升的螺旋之下,也不免曲折起伏,在一定程度上打斷了前人由四裔而本土的努力,使中國研究重歸舊途。由此帶來的四裔偏向,既表現為研究方面,更在于研究方法 ,從而導致該領域的表面繁榮與潛伏隱憂。從具體的人脈關系探討其變化的脈絡,以及中外學術界的相互影響與隔膜,不僅有助于把握未來趨向,更為建立中國研究的學術大道所不可或缺。
第一節(jié) 由域外到本部
如果說戰(zhàn)后美國的中國研究后來居上,戰(zhàn)前的國際漢學界卻幾乎是法國的一統(tǒng)天下。1920年代留學法國的李思純一言以蔽之曰:"西人之治中國學者,英美不如德,德不如法。" 本世紀初的國際漢學泰斗沙畹(Edouard chavannes)認為,中國學是由法國傳教士所開創(chuàng),并由法國學者雷慕薩(Abel Remusat)與儒蓮(Stanislas Julien)等人所組成的一門科學。傅斯年則稱:"中國學在西洋之演進,到沙畹君始成一種系統(tǒng)的專門學問。" 沙畹以后,西洋中國學的大師分為巴黎與瑞典兩派,而后一派的臺柱高本漢(Bernhard Karlgren)"學術淵源仍是師承沙畹"。此外,在蘇俄、美國漢學界位居顯要的阿列克(V.M.Alexeif)和葉理綏(S.Eliseeff),也是巴黎學派的弟子門生。因此戴密微(M.Paul Demieville)說:"中國學在西方,在骨子里仍是一門法國的科學。"留法社會學者楊 亦稱:"'中國學'不僅是一門西洋的科學,而且還幾乎可以說:它是一門法國的科學。" 領導巴黎學派正統(tǒng)的伯希和(Paul Pelliot),自然成為國際漢學界的祭酒。
漢學在歐洲登堂入室,成為本國學術的一部分,得益及體現于相互關聯(lián)的兩個方面,其一,學者的專門化。"從前歐洲研究東方學的人,大半是'海關上的客卿'、'外交機關的通事翻譯'或'傳教師'出身,本人既不是嚴格的科學家,也不是素來即有志研究東方學問,所以他們初期的著作,比較本國的學者,往往稍欠精確。比方史料來源的批評,鑒定史料的可信程度,在德國自尼博爾(B.C.Nibuhr)、欒克(L.von.Ranke)以后,史學家對史料的來源、記載、口傳、與古物的分別,清清楚楚,一毫不茍。對于記載是原形抑或副本(外部的批評),著作人是否愿意報告實事(內部的批評),都是慎加選擇,寧缺疑,不愿輕信。" 而德國地質學家李;舴遥‵.F.Richthofen)不懂漢語,竟寫成多卷本巨著《中國》(China,Ergebnisse eihener Reisen und darauf gegrundeter Studien),對中國地礦學研究貢獻甚大,但引據謬誤極多,對德國漢學反有不良影響,"投機作品,如雨后春筍,一似漢學著書為不學而能者。" 這種狀況到沙畹時開始轉變,用伯希和的話說:"夫中國有史三十世紀而迄未間斷,其雄偉深奧,確可成一獨立學科而有余,蓋非久涉獵之士,不經訓練所能操觚者矣。" 西洋正統(tǒng)學術方法被運用于中國研究。因而與一般情況相比,"近來法國'河內派'-法國的沙畹、伯希和、馬斯柏樓(Henri Maspero,通譯馬伯樂)等都在安南河內久任教職-自然比較算是例外" 。1919年1月,法國總統(tǒng)在商業(yè)地理協(xié)會印度支那部演說時稱:"法國研究中國,已自從來之散漫狀態(tài)中成為一般學術上之正統(tǒng),而認為一科;是故研究中國者,正所以為法國之學術。" 視漢學為法國的"國學" 。
其二,重視中國學者的研究成果。沙畹、伯希和之前甚至與之同時,"不少的西洋漢學家,每但以
[1] [2] [3] [4] [5]
【20世紀國際漢學的趨勢與偏向】相關文章:
關于漢學的反思-清代漢學與國際漢學04-27
偏向04-29
漢學,漢語與漢字05-03
偏向虎山行作文08-08
事后聰明偏向研究05-02
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的國際經驗和趨勢04-26
國際清潔能源技術現狀與發(fā)展趨勢05-02
國際地質編圖現狀及發(fā)展趨勢04-29
淺談國際貿易現狀及新趨勢論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