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雜詩·其八原文翻譯
雜詩·其八原文翻譯1
原文:
秦州雜詩二十首·其八
唐代:杜甫
聞道尋源使,從天此路回。
牽牛去幾許,宛馬至今來。
一望幽燕隔,何時郡國開。
東征健兒盡,羌笛暮吹哀。
譯文:
聞道尋源使,從天此路回。
聽說漢代的尋源使者張騫,正是從秦州之路自天上歸來。
牽牛去幾許,宛馬至今來。
他見到的那個牽牛人與我們相距有多遠?他開通了中西道路大宛國馬至今還能輸送過來。
一望幽燕隔,何時郡國開。
遠望幽燕之地仍為叛軍阻隔,郡國的道路何時才能打開?
東征健兒盡,羌笛暮吹哀。
東征平叛的健兒已經(jīng)凋盡,傍晚的羌笛吹出曲曲悲哀。
注釋:
聞道尋源使,從天此路回。
尋源使:指張騫。漢武帝令張騫尋黃河之源,張騫乘槎而去,找到源頭。
牽牛去幾許,宛馬至今來。
一望幽燕隔,何時郡(jùn)國開。
東征健兒盡,羌(qiāng)笛暮吹哀。
賞析:
這首詩是組詩中的第八首!肚刂蓦s詩二十首》是杜甫到秦州(今甘肅天水)后所作的大型組詩。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天,杜甫拋棄華州司功參軍的職務,開始了“因人作遠游”的艱苦歷程。他從長安出發(fā),首先到了秦州。在秦州期間,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寫了二十首歌詠當?shù)厣酱L物,抒寫傷時感亂之情和個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詩篇,統(tǒng)題為“秦州雜詩”。據(jù)末首末二語,可知這組詩是以詩歌來代替書札的,大概是寄給朝廷舊日同僚。
此時是“安史之亂”的.第五年,李唐王朝雖已收復,但河之南北仍在安史叛軍的鐵蹄下呻吟,中原戰(zhàn)火正熾,西北邊境烽煙迭起,關(guān)輔又饑,確實是國不堪國民不聊生。在此時,僅以左拾遺身份任過京官的杜甫,離職攜眷西行,流寓秦州,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秦州雜詩二十首》就是其中的優(yōu)秀篇章。
雜詩·其八原文翻譯2
原文
代耕本非望,所業(yè)在田桑。
躬親未曾替,寒餒常糟糠。
豈期過滿腹,但愿飽粳糧。
御冬足大布,粗絺已應陽。
正爾不能得,哀哉亦可傷!
人皆盡獲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為陶一觴。
譯文
做官時食俸并不是我的意愿,耕作植桑才是我的本行。
我親自耕種未曾停止,仍常常饑寒交迫只能吃粗劣食物。
哪里敢奢望能夠吃飽,只希望米糧能解決溫飽。
有粗布抵御冬天的.饑寒,有葛布遮擋夏日驕陽。
正是這些也很難得到,實在時令人心哀傷。
他人皆已得其所,我太笨拙沒有什么好的辦法。
天理不通無可奈何,只能舉杯痛飲忘掉憂愁。
注釋
代耕:舊時官吏不耕而食,因稱為官食祿為代耕。
躬親:指親自;親身從事。
糟糠:窮人用來充饑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
豈:哪里。
但愿:只愿,只希望。
粳糧:米糧。
正爾:正是這些。
御冬:抵御冬天的饑寒。
粗絺:粗葛布。
拙生:笨拙。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末到劉宋初杰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雜詩·其八原文翻譯】相關(guān)文章:
雜詩原文翻譯03-13
雜詩的原文及賞析01-31
春日田園雜興_范成大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2-29
我行其野原文翻譯12-18
別詩原文翻譯02-27
嬌女詩原文翻譯及賞析12-19
就義詩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飲酒·其五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
別詩原文翻譯15篇[經(jīng)典]02-28
滕王閣詩原文翻譯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