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出手 我該怎樣教育
Cute Baby:
我們是一年前去美國的,那時女兒2歲半。隨著孩子漸漸長大,發(fā)現(xiàn)她很容易出手。
幼兒園有4個中國孩子,2個大一點,她和另外一個年紀(jì)差不多。一般情況下她不出手,可是別人搶她玩具或者和她爭什么東西的時候,她就要出手。
好幾次別人家長都告狀上門了,弄得我們很難堪。我們一直給她講道理,在家里也罰站,可是效果不明顯。
女兒屬于那種性格很強的人,自己跌倒碰上或者醫(yī)院打針什么的,她都不哭,說:“小朋友要堅強!
雖然很多情況下是別人搶她東西在先,她打人在后,可是出手總不是什么好事。
木木:
樂意分享 教會孩子“動手”以外的交往方式
孩子的行為常常是模仿習(xí)得的,如果孩子看見類似的舉動,立刻就學(xué)會了。嘗試讓孩子把玩具分給爸媽、親戚、鄰居或其他小伙伴玩,慢慢培養(yǎng)起孩子舍得并樂意和他人分享的意識。教會她一些“動手”以外的交往方式,譬如向他人流利地表達想法、譬如向老師求助,等等。你的孩子可能性格比較急。
糖果媽媽:
拿《大頭兒子小頭爸爸》說道理
我家女兒和你家的幾乎差不多,很獨立,勇敢,有一段時間愛咬小朋友,也是為了玩玩具,一開始我們也是講道理她不太會記住,正好當(dāng)時在看《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的電視,里面講的是醫(yī)生用大鉗子撥牙的故事,她爸爸就拿出鉗子要撥她的牙,沒想到這效果還好,她再不咬小朋友了,在后來,也講了一些和別人分享的故事,再應(yīng)用到她身上,她也能明白自己錯了。
Mini:
家長要心平氣和地分析事件起因、過程、結(jié)果
我想這位媽媽不該一味的認(rèn)為孩子打人就是孩子的錯,別的家長找上門來就是一味的認(rèn)錯,道歉。我們需要分析孩子在這起打人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是不是都是你女兒的錯呢?
首先我們要心平氣和的跟找上門的家長分析,這是孩子的事情,我想孩子可以很好的處理自己的人際關(guān)系,不需要家長過多的出面干預(yù),這樣對孩子的影響不會太好。
其次,家長們在坐在一起耐心分析事件的起因,過程和結(jié)果。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不需要把家長的觀念和成人世界中的東西硬性灌輸給他們要他們執(zhí)行。我很羨慕你有這么一個個性鮮明堅強的小女孩,她真的很可愛。如果能夠得到很好的引導(dǎo),不要過多的約束,她一定會茁壯成長的。
Liu laoshi:
重視打架
在大人的潛意識里,我們多多少少是懼怕矛盾、懼怕打架的。我們從來以“聽話”、“乖”、來區(qū)分“好孩子”、“壞孩子”。但是心理學(xué)家說,一個正在向獨立、自我完善方向發(fā)展的孩子不可能事事與別人保持一直,差異是極為正常的,打架也就在所難免。一些幼兒教育家甚至認(rèn)為打架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日本愛珠幼兒園副園長解釋說:“簡單來說,孩子在打架中學(xué)會了社會知識。比如在幼兒園中,奪取別人玩具供自己玩的孩子也會做稍許自我反省,而將東西歸還原主!
日本教育學(xué)博士高野清純也認(rèn)為“打架能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心!币驗楸舜吮淮,雙方都痛。由自己的痛就會想到對方一定也很痛。從而產(chǎn)生自尊心,并且,逐漸認(rèn)識到,通過暴力是什么問題也解決不了的。
當(dāng)然,父母煽動挑唆自己的孩子去打架,尤其是那些本來就有攻擊傾向的孩子,這樣做是絕對錯誤的,也是非常糊涂的。打架是孩子們集體活動之一。孩子只單純的掌握進攻性,說起來是那個孩子的大不幸。
依教育學(xué)家們的分析,打架的孩子各有各的不同:有的孩子不會克制自己,在家里有不愉快的事就到外面去發(fā)泄,有的孩子是因為缺少社交技巧,不打架就不知道怎么與同伴相處,也有一些孩子是想利用拳頭樹立自己在同伴中的權(quán)威,還喲協(xié)議孩子僅僅是模仿,模仿大人,模仿電視等。
家長們一定要以身作則,平常教給孩子適當(dāng)?shù)纳缃患记,鼓勵他們運用這些技巧解決自己的爭端,當(dāng)然非常嚴(yán)重的打架需要大人的干預(yù)。
一般,兩三歲的孩子之間的打架,完全是由于奪人東西或者東西被人奪的簡單原因所致。孩子在3歲前,不明道理。如果任其所為,幾會沒有限度,往往會用手里拿著的東西打人出現(xiàn)危險。在此情況下,大人不能僅僅說“住手”,最明智的辦法是把他們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孩子感興趣的對象身上。如可以說:“喂,那里有只好玩的貓咪!
孩子3歲時,打起架來是很兇的,為避免危險,應(yīng)該加強看管。
四五歲的孩子力氣不相上下,也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一般沒什么危險,在力量差異較大的打架中,大人要適當(dāng)干預(yù),并給以仲裁。
如果孩子從小就由雙親袒護而沒有打架的經(jīng)歷,在遇到和小朋友的沖突時,自然不知道如何調(diào)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