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最好的老師有感
讀最好的老師有感(一)
最近,讀了李鎮(zhèn)西老師所著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這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為一體。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讀著書,讓人不禁為之激動、贊嘆、折服!
李鎮(zhèn)西校長在序言中說:“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diào)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著要盡可能在自己的職業(yè)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泵棵孔x到此,我的內(nèi)心便會受到觸動:是呀,我們在年復一年的工作中,有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與個性,有沒有確定自己的奮斗目標呢?很多時候,是在和別人的攀比中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和方向,失去了做好自我的追求。結(jié)果是渾渾噩噩度日,喪失了做為一個人應有的情趣與活力,更談不上去超越自我,并盡可能在自己的職業(yè)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了。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鎮(zhèn)西老師對教育的深思。他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熱愛。而這種愛源與他的心,正是這種愛成就了他的輝煌。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艱辛的付出。從他的人生經(jīng)歷中我發(fā)現(xiàn)他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優(yōu)良品質(zhì)。堅韌、好學、勤奮……形成他獨特的人格魅力。
讀最好的老師有感(二)
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diào)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著要盡可能在自己的職業(yè)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我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班集體建設(shè)呀、“后進生”轉(zhuǎn)化呀、早戀呀、作弊呀,等等等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這是蘇霍姆林斯基對“后進生”的稱謂)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tài)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
一個教師是否“最好”,第一應該看學生的評價。教師因?qū)W生而存在,我當然也是因我的學生而存在。
“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張中行先生的話:“一切都無所謂,這是外貌;骨子里卻是有著堅實的壁壘,因而任何外力才攻不破,這是心境的徹底安然,所以可以算作最高的禪悅!
我一直都在一線,一直都在講臺,一直都和學生零距離!
“五個一工程”——上好一堂語文課,找一位學生談心或書面交流,思考一個教育問題或社會問題,讀不少于一萬字的書,寫一篇教育日記。
看云——一位很知名的網(wǎng)友,同時也是一位很不知名的普通老師說:“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
教師人生哲理:生活在學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
激情燃燒的歲月,教師職業(yè)選擇了我
我非常明確地意識到,我不能把自己將要從事的職業(yè)僅僅視為教書,而應該把我的社會理想傾注在教育之中。
激情燃燒的歲月,教師職業(yè)選擇了我
我提醒自己,做教師,感情是很重要的,但不能僅僅憑感情,還有責任和對每一位學生的尊重。盡管在后來從教的歲月里,我仍然不止一次犯同樣的錯誤——人的自我改造絕不是靠一次教訓就能徹底“重新做人”,所謂“戰(zhàn)勝自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甚至伴隨一生——畢竟當時我開始意識到這一點了。
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樂于保持一顆童心,善于在某種意義上把自己變成一個兒童,這不但是教師最基本的素質(zhì)之一,而且是教師對學生產(chǎn)生真誠情感的心理基礎(chǔ)——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甚至把童心視為師愛之源。
裴斯泰洛齊在《與友人談斯坦茲經(jīng)驗的信》中這樣深情地寫道:“我決心使我的孩子們在一天中沒有一分鐘不從我的面部和我的嘴唇知道我的心是他們的,他們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他們的歡樂就是我的歡樂。我們一同哭泣,一同歡笑!
激情燃燒的歲月,教師職業(yè)選擇了我
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擁有兒童般的興趣。
“只要人們沒有做到以童年的歡樂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歡欣的激情,只要他沒有沉醉于孩子氣的頑皮活動之中,我們就沒有權(quán)利談論什么對孩子的教育影響!保ㄌK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藝術(shù)》)
在與學生嬉笑游戲時,教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教師的童心意味著具有兒童般的思維。
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有兒童般的純真。童心,表現(xiàn)為純樸、真誠、自然、率直,而這些也正是人民教師,特別是中小學教師應具備的品質(zhì)。
盧梭在《愛彌兒》中告誡教育者:“不要在教天真無邪的孩子分辨善惡的時候,自己就充當了引誘的魔鬼。”
愛心是好教師的基本條件
沒有教育者的童心,就沒有完美的教育。
童心在教育上的體現(xiàn),便是愛心。
從孔子的“愛之,能勿勞乎?忠之,能勿誨乎”到夏丏尊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從羅素“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發(fā)展”到蘇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
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同時必定又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
素質(zhì)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
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
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
教師的尊嚴是學生給的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
“每個孩子都引起我的興趣,總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關(guān)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樂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擴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識到的那樣,連我不曾教過課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薄K霍姆林斯基
教育家寫道:“可能有人會想,作者想借這些事例來炫耀自己特別關(guān)心孩子。不對,買船是出于我想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而孩子們的快樂,對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
教師對學生真摯的愛,這是我們感染學生的情感魅力。
教師真正的尊嚴,從某種意義上講,并不是我們個人的主觀感受,而是學生對我們的道德肯定、知識折服和感情依戀。
教師對學生應博愛
以厚此薄彼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并不是真心愛學生,所“愛”的一部分學生,實際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這種“愛”是自私的,與師德是格格不入的。
你周圍所有的少年都是你的教育對象,你對他們都負有同樣的愛和教育的義務。
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師愛,首先應是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學生一起憂傷、欣喜、激動、沉思。
有了愛,不等于就有了教育
教育的愛,這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而做出來的一種姿態(tài);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它自然而然地貫穿于教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也不聲不響地體現(xiàn)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jié),更潛移默化地浸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靈。
教育,不僅意味著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知識能力水平,同時意味著按文明社會與他人交往的準則規(guī)范人的行為,即通常所說的“養(yǎng)成教育”。這種“養(yǎng)成教育”,帶有某種強制性——這種養(yǎng)成良好文明習慣的“強制性”與我們現(xiàn)在反對的思想專制不是一回事。作為社會人,不遵循起碼的公共規(guī)則與秩序是很難與人交往的。同時,在一個集體中,一個人違紀必然妨礙其他更多的人學習。這樣,為了尊重多數(shù)人學習的權(quán)利,有時不得不對違紀者以必要的懲罰。凡是離開了嚴格要求,遷就和縱容學生的“愛”,絕不是我們所提倡的真愛。
民主教育的內(nèi)涵(1)
我所理解的“民主教育”,它除了指教育者應該具備的民主思想以及在教育過程中應該體現(xiàn)出的民主精神外,更多的還是指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所進行的一系列有關(guān)民主精神價值的教育——平等精神的教育、自由精神的教育、法治精神的教育、寬容精神的教育、妥協(xié)精神的教育以及權(quán)利與義務的教育、紀律與法制的教育等公民意識教育。
“民主教育”的核心,仍然意味著“尊重”——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情感、尊重學生的思想、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人權(quán)、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當然,與此同時,教會學生尊重他人。
陶行知曾對民主教育如此定義:“民主教育一方面是教人爭取民主,一方面是教人發(fā)展民主。在反民主的時代或是民主不夠的時代,民主教育的任務是教人爭取民主;到了政治走上了民主之路,民主教育的任務是配合整個國家之創(chuàng)造計劃,教人依著民主的原則,發(fā)揮個人及集體的創(chuàng)造力,以為全民造幸福!
在平等中培養(yǎng)平等
我們要讓學生認識到,現(xiàn)代社會生活要求人與人之間擁有人格上的獨立與平等。還要使學生了解社會主義公民之間權(quán)利與義務的平等性以及在法紀面前的一視同仁,懂得尊重、維護自身與他人權(quán)利的道理。
師生之間的平等關(guān)系,不僅僅由教師的所謂“師德”決定,也是教師職業(yè)特點所蘊含的必然要求。教師在從事教育或教學時絕不可能是單向的,因為他面對的是同樣有著思想感情精神世界的“人”,因此,教育的實施必然是師生雙向互動。
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
讓學生閱讀大自然,讓班集體充滿孩子們喜歡的活動,其意義決不只是停留于“熱愛大自然”和“不露痕跡的教育藝術(shù)”的層面,我希望達到的更深遠的意義在于,讓學生的童年富有詩意,讓他們的人生充滿情趣,讓學生的生命更加豐滿!
把童年還給童年
教育不僅僅給學生以生活技能與生存智慧,還應該給學生以人之為人的精神世界,而人的所有“精神”都必須以人性為最基本的底線——學校教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持孩子善良和富于幻想的天性,這對于一個人是否擁有終身幸福的精神生活是至關(guān)重要的。蘇霍姆林斯基在其不朽名著《帕甫雷什中學》中這樣寫道:“為每一個人培養(yǎng)起善良、誠摯、同情心、助人精神以及對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事物的關(guān)切之情等品質(zhì),是學校教育的基本的起碼的目標。學校教育就要由此入手!
一位優(yōu)秀的教育者,應該知道他現(xiàn)在的學生的心靈最需要得到什么,或者說最需要保持什么。我之所以主張教育應該有些浪漫的氣息,主張讓孩子更多地接觸大自然,這決不僅僅是為了讓教育富有情趣,而是力圖讓教育更能滿足兒童的精神需要,讓教育更符合人性——而孩子的心靈能夠因為大自然撫摸而變得更加充盈而豐滿。
讀最好的老師有感(三)
常言道:“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對學生一定要“嚴”字當頭,嚴格要求。(m.dameics.com)比如學生貪玩不完成作業(yè),我們決不能聽之任之,姑息遷就,要通過耐心的教育使其按時完成作業(yè),當然,這也需要老師以實際行動,為學生樹立榜樣,如學生做的作業(yè),必須及時批改,及時發(fā)放。讓學生知道老師的“嚴”是從自身做起的,這樣才能使學生行其所“嚴”。
作為教師要注意教育的方法,當學生出現(xiàn)失誤或?qū)處煵蛔鹬貢r,切忌簡單,粗暴,沖動的“熱處理”,而應控制自己的言行,要用愛去感化他們,使他們主動克服錯誤。這就需要向慈母一樣把愛播進學生的心田。心理學還告訴我們:人際交往融洽、和諧是以真誠為前提的!耙孕膿Q心”以理解為橋梁。人與人之間便能得到思想感情的溝通。我們除了做好“嚴師”,“慈母”之外,還要利用課余時間和學生多接觸,推心置腹的和學生交談,成為學生的“摯友”
【讀最好的老師有感】相關(guān)文章:
最好的老師讀后感(通用11篇)09-01
《我最好的老師》教學反思11-02
《做最好的自己》讀后感09-22
讀《致教師》有感09-17
李開復《做最好的自己》讀后感精選09-07
最好的句子08-04
做最好的自己讀后感3000字07-16
做最好的自己讀后感1000字07-21
最好的小學教師辭職信實例09-22
最好笑的短句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