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一、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以“父母之愛”為專題,編排了精讀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略讀課文《慈母情深》、《學會看病》。這幾篇課文,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愛、母愛的深沉與寬廣、崇高與無私,令人震撼,讓人感動,引人思考!兜卣鹬械母概c子》這篇課文,描寫具體、情感真摯,講述的是在美國的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危險,抱著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jīng)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學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贊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導學生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提高閱讀能力。所以在本課教學中,要緊緊扣住“父母之愛”這一專題來學習,重點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再現(xiàn)情境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驗文本,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目標
(一)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guān)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四)領(lǐng)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zhì)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一)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二)引導學生通過對人物言行的描寫,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重點理解“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這句話的含義。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準備
(一)學生預習課文,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初步認識本課生字。
(二)教師準備課件。(用PPT制作的有關(guān)課文內(nèi)容的文字片和與地震相關(guān)的圖片與音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整體感知:
(一)出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進入第六單元的學習。這一單元,將讓我們感受到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這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第17課(師板書課題)《地震中的父與子》。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三)檢查生詞
(四)整體感知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兒呢?
(五)文中的父與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書:了不起父子)
二、披文入情,感悟語言
(一)這節(jié)課,我們就先來看看,文中的父親為什么了不起。請大家默讀課文1-12自然段,看看文中哪些文字讓你感到了父親的了不起?用波浪線把它們畫出來,在旁邊用一兩個詞簡單地寫下你的感受。
(二)重點引導學生感悟朗讀以下重點句段
1.第3自然段:
(1)從哪里體會到了父親的了不起?
(2)從哪看出痛苦?為什么?痛苦到什么程度?用一個詞來概括父親此時的心情。
(3)盡管痛苦,但他還是堅定地站了起來,透過“堅定”這個詞,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父親?
(4)朗讀,讀出父親的痛苦與堅定
2.第5—11自然段:
(1)誰阻擋過他?是怎樣阻擋的?
(2)為什么父親反復只說這一句?
(3)分角色讀課文。
3.第12自然段:第一句:“他挖了8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1)從哪里體會到了父親的了不起?
(2)為什么不直接寫他挖了36小時?
(3)為什么說沒人再來阻擋他?(引導學生學習5-11自然段)
4.第12自然段:第二句:“他滿臉灰塵……到處都是血跡!
(1)從哪里體會到了父親的了不起?
(2)體會外貌描寫的作用。
(3)你覺得這是一位什么樣的父親?(師板書:堅強執(zhí)著)
(4)聯(lián)系生活,出示地震災害圖片。
(5)用一句或者幾句話寫下你的感受。
(6)小結(jié)全課
(7)這的確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為什么說他的兒子也同樣了不起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
相關(guān)文章推薦:
1.《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2.《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
3.《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與反思
4.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
5.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6.小學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7.《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精篇版)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設(shè)計10-21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精篇版)(3)08-19
子學父樣06-12
看戲菡子朗讀教學設(shè)計09-14
采桑子歐陽修教學設(shè)計06-20
初二地理教學總結(jié)06-30
在地震中的感人故事(通用18篇)08-23
《鞋》教學設(shè)計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