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期末總復習資料
導語:復習在于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加以整理總結,進而鞏固提高,并能運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物期末總復習資料,歡迎閱讀與牢記!
一、水中生活的動物
1、目前已知的動物約150萬種,按有無脊柱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
3、魚適應水中生活最重要的兩個特點:①能靠游泳來獲取食物和防御敵害。②能在水中呼吸。四大家魚是:青魚、鰱魚、草魚和鳙魚。
5、魚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減少游泳阻力,適于游泳。
8、魚在游泳時主要靠身體_軀干部_和尾鰭_的左右擺動擊動水流產生前進的動力,其它魚鰭起輔助作用。魚在運動時,背鰭、胸鰭、和腹鰭都有維持平衡的作用,尾鰭有決定魚運動方向的作用。
10、水由魚___口__流入鰓,然后由鰓蓋后緣(鰓孔)流出。在水流經鰓絲時,水中溶解的_氧氣_進入鰓絲的__毛細血管__中,而_二氧化碳_____由鰓絲排放到水中;所以經鰓流出的水流與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_氧氣_的含量減少,二氧化碳__的含量增高。
13、魚類的主要特征,體表被鱗片;用_鰓_呼吸;通過尾部的擺動和_鰭的協(xié)調作用游泳。
14、海馬是魚類,鯨、海豚、海豹是哺乳動物,龜、海龜是爬行動物。
二、陸地生活的動物
1、陸地環(huán)境特點與陸生動物的適應:①有防止體內水分散失的結構,②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以便覓食和避敵。③具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于身體內部的呼吸器官,④有發(fā)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tǒng),對多變環(huán)境及時作出反應。
2、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質的濕潤土壤中,通過肌肉和剛毛的配合使身體蠕動,靠能分泌粘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呼吸。
三、陸地生活的動物
1、哺乳動物:具胎生、哺乳,體表被毛,體溫恒定等特征.如兔、大熊貓
2、兔的牙齒分化為門齒和臼齒。門齒適于切斷食物,臼齒適于磨碎食物。兔的盲腸發(fā)達,這與兔吃植物的生活習性相適應。狼、虎的牙齒分化為門齒、臼齒和犬齒,犬齒用于撕裂食物。
四、空中飛行的動物
1、除了鴕鳥和企鵝等少數(shù)鳥不能飛行外,絕大多數(shù)都善于飛行。飛行使鳥類擴大了活動范圍,有利于覓食和繁育后代。
2、鳥適于飛行的特點:①體呈流線型(可以減少飛翔時空氣的阻力)②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③胸部有高聳的龍骨突,胸肌發(fā)達④長骨中空(內充空氣)⑤食量大消化快。⑥心臟四腔,心搏次數(shù)快,循環(huán)系統(tǒng)結構完善,運輸營養(yǎng)物質和氧氣的能力強。⑦有發(fā)達的氣囊,既可減輕體重又與肺構成特有的雙重呼吸。氣囊輔助肺的呼吸。⑧直腸短,糞便尿液及時排出,(這些都是為了減輕體重,適于飛行)。
總之鳥類是體表被羽、前肢變成翼、具有迅速飛翔能力、內有氣囊、體溫高而恒定的一類動物。
五、空中飛行的動物
1、昆蟲是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也是唯一會飛的無脊椎動物,因而是分布最廣泛的動物。
2、昆蟲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對足,2對翅。蜘蛛、蜈蚣、蝦、蟹等都不是昆蟲,但它們都是節(jié)肢動物.。節(jié)肢動物的特點是:身體由很多體節(jié)構成,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jié)。
3、昆蟲的外骨骼是覆蓋在昆蟲身體表面的堅韌的外殼,有保護和支持內部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fā)的作用。
4、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代表動物:青蛙、蟾蜍。
六、動物的運動
1、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tǒng)由骨骼和肌肉組成。
2、骨骼肌包括中間較粗的肌腹和兩端較細的肌腱(乳白色),一組肌肉的兩端分別附著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經刺激后有收縮的特性。
3、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則相反。雙手自然下垂,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舒張;雙手豎直向上提起重物或雙手抓住單杠身體自然下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收縮。
5、運動系統(tǒng)的功能:運動、支持、保護。在運動中,神經系統(tǒng)起調節(jié)作用,骨起杠桿的作用,關節(jié)起支點作用(也有說樞紐作用),骨骼肌起動力作用。
6、運動系統(tǒng)在神經系統(tǒng)控制和調節(jié),以及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配合下共同完成運動。
7、關節(jié)是由關節(jié)面、關節(jié)囊和關節(jié)腔三部分組成。關節(jié)面包括關節(jié)頭和關節(jié)窩。關節(jié)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韌帶。關節(jié)面上覆蓋一層表面光滑的關節(jié)軟骨,和關節(jié)囊的內表面還能分泌滑液,可減少運動時兩骨間關節(jié)面的摩擦和緩沖運動時的震動。
8、脫臼:關節(jié)頭從關節(jié)窩滑脫出來。
七、先天性行為與學習行為
1、按行為獲得途徑不同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2、先天性行為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體內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對維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織網(wǎng)、蜜蜂采蜜、螞蟻做巢等。而學習行為則是指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huán)境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適應環(huán)境能力也就越強,對生存也就越有意義。
3、社會行為特征: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有的還形成等級
4、通訊:分工合作需隨時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動作、聲音、和氣味等。
5、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誘劑,可以誘殺農業(yè)害蟲;
八、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動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維持自然界中生態(tài)平衡②促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③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
2.生態(tài)平衡: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種生物的數(shù)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這種現(xiàn)象叫做生態(tài)平衡。
3.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其中任一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都會影響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正是由于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種生物與環(huán)境成為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
4.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來防治病蟲害。常用方法有:以蟲治蟲,以鳥治蟲,以菌治蟲。
5.生物反應器:利用生物做“生產車間”,生產人類所需的某些物質,即生物反應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應器是“乳房生物反應器”。人類通過對某種動物(如牛、羊)的遺傳基因進行改造,使這些動物能產生并分泌出人們所需要的某些物質(如藥品、保健品)。
6.動物與仿生:A、長頸廘與宇航員的“抗荷服”;B、螢火蟲與冷光;
C、蝙蝠的回聲定位與雷達;D、烏龜?shù)凝敋づc薄殼建筑。
九、細菌和真菌
1.菌落:細菌菌落特點: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點:較大,呈絨毛狀、絮狀蛛網(wǎng)狀,有紅、綠、黃、褐、黑等顏色
2.細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條件: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營養(yǎng)物質)、一定的生存空間等。
3.荷蘭人列文·虎克發(fā)明顯微鏡并發(fā)現(xiàn)細菌;“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利用鵝頸瓶實驗證明細菌不是自然發(fā)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細菌產生的
4細菌特征:微小,有桿狀、球狀、螺旋狀等形態(tài),無成形細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現(xiàn)成的有機物來生活,屬分解者。分裂生殖。有些細菌生長發(fā)育后期,細胞壁增厚能形成對不良環(huán)境有較強抵抗力的休眠體,叫芽孢。
5細菌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有DNA集中的區(qū)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沒有葉綠體;有些細菌細胞壁外有莢膜,有些細菌有鞭毛;
6.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一般異養(yǎng)(包括腐生和寄生),即、沒有葉綠體,大多數(shù)細菌只能利用現(xiàn)成的有機物生活,并把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
7.動物、植物、細菌細胞的對比:
細菌細胞、真菌細胞、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8.真菌特征:菌體由許多細胞連接形成的菌絲構成;每個細胞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另外還有單細胞的真菌,如酵母菌;沒有葉綠體,均利用現(xiàn)成的有機物生活即異養(yǎng)型;用孢子繁殖后代
9.青霉:青綠色,著生孢子的菌絲成掃帚狀;曲霉:黑褐色(有時也有黃、綠等色),孢子著生在放射狀菌絲頂端;
10.蘑菇也是由菌絲集合而成營養(yǎng)方式:異養(yǎng)(腐生)。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環(huán)境:陰暗潮濕,有機物豐富,溫暖
11.酵母菌⑴營養(yǎng)方式:異養(yǎng)(腐生)有氧: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無氧: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
⑷酵母菌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況進行孢子生殖。
12.細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①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huán);②引起動植物和人患。虎叟c動植物共生。
、僮鳛榉纸庹邊⑴c物質循環(huán)。即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機物。故對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huán)起重要作用。
②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如鏈球菌引起扁桃體炎,真菌引起癬、小麥葉銹病。注意:腳氣和細、真菌沒關系(是缺維生素B1導致的)。
、叟c動植物共生。共生指一種生物與另一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不能分開的現(xiàn)象,簡言之,互利共生。如真菌與藻類共生形成地衣。
再如:根瘤菌與豆科植物,根瘤菌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植物能夠吸收的含氮物質,從而使土壤中氮元素含量增高,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農作物產量(氮是植物生活中需要量較大的物質)。
13.食品腐的原因——細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機物并在其中生長繁殖所導致;
食品保存原理——將細菌和真菌殺死或抑制其生長繁殖;
細菌與環(huán)境保護:有氧時一些細菌可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這樣都使污水得到凈化。
14、制作饅頭或面包時,要用到酵母菌,把葡萄糖分解,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會在面團中形成許多小孔,使饅頭或面包膨大和松軟,而面團中所含的酒精,則在蒸烤過程中揮發(fā)掉了。
15、制作饅頭要用酵母菌,制酸奶用乳酸菌,制泡菜用醋酸菌,釀酒用酒曲。
【生物期末總復習資料】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總復習資料01-11
中考必備:語文總復習資料01-11
中考總復習:語文復習資料01-15
期末總復習計劃01-15
數(shù)學立體圖形總復習資料精編01-11
高考總復習學習和復習生物的方法01-15
高考數(shù)學總復習資料-老師指點高考數(shù)學復習01-15
名師談生物高考總復習提分方法01-15
小學英語期末考試總復習01-15
名師指點:期末考試總復習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