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林覺民與妻書讀后感(精選13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林覺民與妻書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林覺民與妻書讀后感 1
有人說:“不讀《出師表》不知忠,不讀《陳情表》不知孝”。我說不讀《與妻書》不懂真愛。
《與妻書》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寫給愛妻的絕筆信。我具體不記得第一次看到這篇文章是什么時候了,隱約好像是在初三的自讀課本中,不過那時間由于閱歷和情感的積淀膚淺,似乎也讀不出什么味道。以后反復讀過好幾次,直到大學的某一天,我將其列入自己最愛的十篇文章之中,今天再讀時,忽然意識到該寫點什么了。
回想80多年前的那份真愛,我想只要是一個人,一個有血肉有情義的人,無不為這篇文章的真摯而動容,為這種至誠的大義之愛而感喟。
《與妻書》起筆非凡,書信的開頭就表現(xiàn)出了作者高超的駕馭語言的能力。“意映卿卿如晤”,是這份絕筆信的開頭。“意映”是作者愛妻的名字,即陳意映,而“卿卿”是作者對愛妻的尊稱。“卿卿”二字一般是用于妻子對丈夫的尊稱,作者用在此,可見對妻子的敬佩與尊重。林覺民是知識分子,曾東渡日本留學,歸國后,在家人的介紹下,他和陳意映結(jié)為連理,二人恩愛情長,后因林覺民加入愛國同盟組織,常年奔波在外,不曾照料妻子,因而心中一直存在著內(nèi)疚與虧欠。在今壯志未酬事業(yè)未竟之際,他不能忘懷的還是自己的愛妻,而愛妻的形象已超過了單純的夫妻之愛,為了稱呼他,他用了“卿卿”二字。此二字比“親愛的”多了敬重,比“尊敬的”多了親切!叭缥睢奔春孟駮娴囊馑肌S捎诟锩脑,作者與妻子聚少離多,有時候好幾個月不曾見面,今天在獄中恍若夢中一般,想起了愛妻的音容笑貌,好像看到了她的倩影,仿佛回到了愛妻的面前。當然這一見面就有好多話要說,要對自己摯愛的妻子說,而這些話是拖欠愛妻的,是以前從未說過的,在以前也是不可能說出口的,因為愛的表露永遠都是在生離死別時。
“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這一段文字情真意切,讀后情入肺腑,讓人潸然淚下。我想我在這兒肢解這段文字是對作者真情的褻瀆吧!因為這份絕筆書一千三百余字是一氣呵成的,是作者咬破手指頭后將血與墨融合,用娟秀的小楷寫在手帕上的。但是我希望作者會原諒我的不恭,惟愿以真摯的感動回報此段文字給我的凈化。我想要寫這段文字,文學素養(yǎng)與真愛是缺一不可的。一個懷著極度悲傷的摯情,能在愛的驅(qū)使下理性的隱忍著流露,壓抑著釋放,淚珠和筆墨齊下,非常人能夠做到。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作者為什么還要寫出來呢?因為,這是最后的心上話,不說給愛妻聽以后就永遠沒有機會了。作者未負天下人,未負泱泱中華之億萬民眾,而偏偏負了愛妻一個人。眼見妻子以個人要承擔起整個家庭重擔,要抓養(yǎng)孩子成人,這一切的一切,作者唯求得到愛妻的理解與原諒。“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七尺男兒并非無情之人,并非是為了逃避責任而去死。而是愛她太深,也正因為愛她太深,作者才能勇敢的面對死亡。這是真愛中無上的責任。突然記起《泰坦尼克號》中男主人為了心愛的`女人擔負起替她死的場景。不過那種愛是小愛,作者不僅愛妻子,更愛天下無數(shù)鴛鴦,在自己比翼齊飛的時候,他明白必須以天下為己任,成全他人的摯愛,而這種最高境界的愛是源于對愛的無比忠貞的。作者記起了初婚時二人花前月下的幸福,想到和愛妻同生共死,永結(jié)百年。但是他們的真愛在滿街狼犬之下不容于世,他們的愿望生不逢時,因而想到用死來捍衛(wèi)。但是想到愛妻已有身孕,恐怕這種做法對她的打擊太大,是愛妻所不能承受的。但是在矛盾的驅(qū)使下,作者說了。這一說使他真正明白了愛的真諦。“所有偉大的愛都必須用責任來維護,用死來捍衛(wèi)”。作者明白了用死來捍衛(wèi)愛情,但是他還是放不下妻子,放不下妻子從此后忍受孤獨,不過這一切已經(jīng)沒有辦法了,唯一的辦法就是有來世。來世一定選擇陪伴在愛妻身邊,實現(xiàn)剛結(jié)婚時共同許下的諾和,陪愛妻指花誓月,和愛妻白頭偕老!盁o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作者死而無憾,但是還有妻子兒女,只希望妻子將孩子抓養(yǎng)成人,繼父不屈與多情,延續(xù)和繼承他未竟的革命事業(yè)。不過貧困帶來的艱辛,使得這一切做起來又非輕而易舉。想到這里,作者突然沒有話了,只聽到妻子的哭聲,本想為她擦干眼淚 ,但是天涯海角,不能實現(xiàn),因而就陪愛妻一起哭泣。這哭聲驚天地泣鬼神。種愛一方手帕怎能承載,我想作者的眼淚一定流到生命的盡頭了吧。
陳意映讀書不多,但把手帕承載的情卻讀得淋漓盡致。如果我們能夠體悟明白,人生有一段這種哭不出來的情,掩飾在作者生前死后已經(jīng)交割清楚的前提下,我想二十四歲的生命一夜會成熟,在刑場上的林覺民內(nèi)心肯定出奇的平靜,人格也無比偉岸。
林覺民與妻書讀后感 2
《與妻書》顧名思義就是給妻子的一封信,這封信是林覺民在1911年黃花崗起義的三天前即4月24日晚寫給其妻子的訣別信。
這封信最讓我感動的是開頭的第一句話“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時,淚珠和筆墨齊下!睂ξ业母惺苁橇钟X民在開頭時就告訴其妻子,直抒胸臆,表達了他對其妻子不舍卻不得不離開的心情。
《與妻書》語言很真,富有感情,很快就在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場景——林覺民是含淚寫著《與妻書》的.;而妻子看《與妻書》時,哭紅著的眼睛,時不時哭著,一手拿著書信,而另一只手卻用袖口擦著時不時從眼睛里流出的滴滴淚珠,抽泣著,而在她身旁的孩子也在哭泣著,哭紅的眼睛很讓人心疼,林覺民的妻子還懷著孩子,還未出生,但我卻似乎已經(jīng)感受到了她肚子里的孩子也在一邊聽母親訴說,一邊也在哭泣,而林覺民的父母也在一旁哭得已經(jīng)不省人事了!@便是我讀《與妻書》感受最深,最真的感情了!
當然,在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的也不止這幾幅,也有林覺民和妻子相愛的場景,在畫面中一家人生活得其樂融融,十分幸福。真讓人羨慕嫉妒恨!但我同時又為這個結(jié)局感到可惜和惋惜,對上天的不滿,為什么結(jié)局是這樣的?真讓人為之一顫。
在林覺民的筆下,有句話讓我很深刻:‘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我而死!湟馑紴椋号c其讓我先死,不如讓你先死。當我剛看到這句時,有些驚訝。但后來才理解涵義,發(fā)現(xiàn)她其實是為他的妻子著想的。好感人!
最后林覺民是為了國家而犧牲的,我也理解他的做法,在那抗日時期,在國家和家庭之間,他毅然的選擇了國家,因為他知道沒有國家,就沒有家庭,這也是為了千千萬萬的家庭著想!看出他偉大無私奉獻的精神!同時也有他身為中國人的那種偉大的愛國精神,深值我們?nèi)W習!
林覺民與妻書讀后感 3
初識林覺民前輩要從他的《與妻書》開始,翻開林覺民先烈的《與妻書》細細品讀,我仿佛看到了在那戰(zhàn)亂的民國,林覺民前輩站在人生路口的十字路,眉頭緊鎖,心里在不停掙扎。正如魯迅先生所詠:“無情未必真豪杰!奔词故巧蠲鞔罅x,決心投身于民國民主建設的林覺民前輩在家庭妻兒和國家中也很難抉擇。讀完這封飽含情愫的《與妻書》,我深受感動。
即使林覺民前輩和妻子的婚姻是舊時的父母包辦,但是經(jīng)過后來生活的相處和磨合,夫妻感情深厚、琴瑟和鳴。在閱讀中“吾至愛汝”,“吾愛汝至”,“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吾作此書,淚珠與筆墨齊下”,這些無法傾訴的思念只能化為筆尖下的“吾愛”。
他寫著寫著卻幾度擱下了筆,妻子身懷六甲之時自己卻即將奔赴戰(zhàn)場,心中的愧疚難以言喻。但是縱使他們夫妻離別,我卻深深地為“此生許國,再難許卿”的愛情絕句所打動,想到現(xiàn)在,在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很多人已經(jīng)沒有耐心去擁有一段“從前車馬慢”的愛情了,可是我卻十分地向往。雖慢,但情深。并且彼此之間都支持對方的畢生信念,即使不舍得,但也不干涉,就這樣默默地支持,便好。
1887年,林覺民前輩出生在福州最昂貴的'地段——三坊七巷,卻沒有成為紈绔的“富二代”,相反他體恤老百姓,針砭時弊。為了得
到更為先進的民主思想,更好地建設民國,他還在1907年自費去日本留學;貒蠓e極組織民主革命起義,可是當時局勢動蕩,社會的黑暗,組織起義需要冒著巨大的風險,可是對于林覺民前輩來說,這是他必做不可的事情。起義前夜,他在香港給父親及妻子寫下絕命書,“為國犧牲百死而不辭”,情真意切地表達了對親人的愛及為國捐軀的決心。我敬佩他獻身為國、革除暴政、建立共和的偉大精神!
一個矢志拯救國家民族的革命者,即使在表達自己對于妻兒家庭的不舍,我們也可以從中讀出濃濃地憂國憂民的情懷。林覺民將一已之愛擴展到普天下人之愛,認為可以犧牲他一個人的幸福去為百姓謀求普天下的幸福,這樣的深明大義讓情理渾然交融,讓小愛大愛同輝!
今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一百周年。讀完林覺民先生的《與妻書》,我們回眸歷史,才能不忘初心;磨礪意志,才能牢記使命。今天,我們定當好好呵護革命先烈浴血守護的山河,因為祖國的安寧正是多少像林覺民這樣閎錚鐵骨的英雄用鮮血換來的。穩(wěn)當奮楫,風勁好揚帆,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我們滿懷期待,我們斗志昂揚!
林覺民與妻書讀后感 4
讀了林覺民的《與妻書》,讓我再次感受到了愛情的真諦,我感覺把它評為“中國第一情書”當之無愧,讀完《與妻書》才讓我真正體會到什么叫“沒有完美的愛情,只有經(jīng)典的愛情”!雖然他們的愛情如此短暫、如此悲慘,卻足以令世人為之流淚!
不會不記得那一篇寫在白手帕上作別的遺書,好男兒為國拋頭顱、灑熱血,奔赴刑場的前夜,用最濃的情意,寫下對妻子全部的愛戀。“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每每讀至此處,喉頭便被噎住,忍不住眼眶就紅起來,通篇都是“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的繾綣情長,在血色腥風中,開出一朵絕美的情花。
不是不愛,是太愛,愛到不能同生共死。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陳意映之前是盡知丈夫的危險,不舍得獨活的,然而,她終究還是孤獨的活下來,為了林覺民留下來的那個遺腹子,一個人,在剩下的歲月里,將短暫的歡愛,咀嚼成蒼白的回憶。她的余生,永遠被定格在1911年3月11日的一篇《與妻書》,是林覺民人世的絕筆,是陳意映苦難的開始,她的一輩子,從此就延伸于數(shù)不完的夜和載沉載浮的凌遲中,永生永世,為那個名字輾轉(zhuǎn)不眠。想來,陳意映不是沒有怨的。假設能與林覺民同赴黃泉,對她而言該是件幸事,至少也是種解脫。而她不能,她只能將青春一點點放于寂寞中褪色、老去,把繾綣的一時,當作被愛的一世。寂寞越深的時候,回憶就越清晰,殘酷就是這樣冰冷的一把刀、一根刺、一張網(wǎng)、一道墻,生生將靈魂抽離,看青絲變白發(fā),紅顏成黃花。只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十四個字,又怎能道得盡一個女子少年喪夫的苦痛和凄涼呢?
當然,林覺民也不是沒有痛的,有誰會知道一個二十四歲的青年的靈魂在那一晚上經(jīng)歷了怎樣的掙扎?有誰會知道他在那一晚上的復雜心情?恐怕沒有人能夠真正體會的到!但是,從一篇《與妻書》中足可以看出那晚上他經(jīng)歷了生不如死的痛苦,也可以看出一個青年革命者多情的一面。在沒讀《與妻書》之前,可能大多人會覺得林覺民就是一個一心為革命、根本不在乎自己妻子的勇士,當讀完了《與妻書》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他并不是那樣一個人,他也是一個有親情、懂愛情的人,只是他太愛了,以至于上升到了對全民的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愛汝至,所以為汝謀者惟恐未荊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睆闹幸呀(jīng)把他對全國人民的愛表達得淋漓盡致!怎能不說他是一個多情的人?
亂世中的愛情,終是不忍獨善其身,也方顯其愛之深,相思之切,然而最終卻無法兩全,國家不幸,個人之安逸又于何方?這是必然,但又是無奈的,生活在亂世之中,身為一名,又能如何,為了革命縱使煩亂又怎樣,傾吾所有又何妨?于是,為了全國人民能夠安康,為了所有情人能夠幸福,他毅然拋家棄子,勇于挑起救國救民的重擔!當然不只是林覺民一個人,還有千千萬萬像他一樣的革命者,他們?nèi)绱松嵝〖,顧大家,除了責任,還有信仰!信仰讓他們舍生忘死,信仰讓他們不顧一切,信仰讓他們無所畏懼,信仰讓他們勇往直前!他們相信,中國革命一定會成功!戰(zhàn)場上,血流成河,硝煙彌漫,他們穿梭在槍林彈雨中,他們無怨,亦無悔,無數(shù)的人倒在血泊中,他們倒下了,但在他們身后,又站起來了無數(shù)人,又有無數(shù)人前仆后繼。他們只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人民的.清醒,換來國家的富強!
就像宋慶齡所說的那樣,一只沉睡的獅子,可它已經(jīng)沉睡太久了,現(xiàn)在是該醒過來了,是該重頭收拾舊山河了!那種不齒于列邦,被輕于異族,任人宰割的時代終要完畢!歷史一頁頁的翻過,那么多的名字,輕輕蒙上了薄塵。然而,終究會有一個名字不會被我們忘記,有那么一段血色的愛情,冷凝成黛色的淚滴,掛在長滿青苔的石頭墓碑,見證血雨腥風中,兩個人的生死契闊。只看那百年黃昏,褪色成黯淡的一頁薄箋,空庭夜冷,十丈紅塵轉(zhuǎn)瞬就落成了青苔的記憶。
陳意映讀書不多,但把手帕承載的情卻讀得淋漓盡致。如果我們能夠體悟明白,人生有一段這種哭不出來的情,掩飾在作者生前死后已經(jīng)交割清楚的前提下,我想二十四歲的生命一夜就會成熟,在刑場上的林覺民內(nèi)心肯定出奇的平靜,人格也無比偉岸。 《與妻書》形式上是一封家書,實際上是一篇感情真摯,說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它反映了一個民主主義革命戰(zhàn)士高尚的內(nèi)心世界,表達了革命者的生死觀和幸福觀,表達了革命者無私奉獻的大無畏精神,他們相貌如玉,然而肝腸如鐵,心底光明如雪,為了自己心中的光明,愿意為之而赴湯蹈火,萬死不辭,還記得黃興說的:“我們就是要用我們的血去澆灌自由之花”。林覺民也曾說過:“吾輩此舉,事必敗,身必死,然吾輩身死之日,距光復起義,必不遠矣!庇谑菑V州起義,于是武昌起義,于是辛亥革命,以至于新中國的誕生,沒有他們就沒有新中國,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全民的幸福生活,是他們了中國,是他們了整個中華民族!古人說“人必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他們的死又豈是一座泰山所能衡量的!他們肩負了光復整個中華民族的偉大使命,是他們使九州大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是他們使九州大地又充滿了生機,是他們使九州大地又充滿了活力!他們是中國當之無愧的功臣!
林覺民與妻書讀后感 5
這是一篇絕筆家書,是林覺民先生對于愛人陳意映女士的臨別之句。當革命與浪漫結(jié)合,無數(shù)革命者譜寫著慷慨悲壯的故事。一起愛這個國家,是那個年代多少情投意合人之間極致的浪漫。林覺民在《與妻書》中寫道:“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敝芏鱽韺︵嚪f超說:“希望我們兩個人將來,也同他們兩個人一樣,一同上斷頭臺!
《與妻書》所講述的,不僅僅是林覺民與陳意映之間隔著家國責任與革命理想的愛情悲歡,它濃縮的是千千萬萬中國男兒在家國危亡與藍衫白裙之間的劇烈掙扎。無論是戰(zhàn)爭還是革命,最深刻的悲傷是漂泊的`靈魂看到了兩個導航塔,一邊是革命志向,另一邊是溫柔仰望。戰(zhàn)爭未息,卻遇到想要保護的人,平靜的愛情哪怕是片刻的溫柔繾綣都是滿地狼腥里可望不可即的微弱光芒!拔嶙杂鋈暌詠恚T柑煜掠星槿硕汲删鞂,然遍地腥云,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
近來,一部《覺醒年代》屢獲好評,它仿佛讓人看見上世紀的中國,講述在那東方雄獅陷入沉睡之際,新青年們?nèi)绾尉韧鰣D存、喚醒民眾意識,開辟新中國道路。我認為,其中蔡元培校長的就職演說,即使在今天這樣一個數(shù)字時代看來也十分有警醒意義。抱定宗旨、砥礪德行、尊師敬友。無論是做學問還是行商事,都應思考對于這個社會的意義,而非僅看對個人有多少升官發(fā)財?shù)臋C會。向上之心,是要往道德高處攀升,以己身揚正氣,同時德行根基要扎得牢固。通過禮儀的外顯之舉可以強化對內(nèi)心的塑造,達到知行合一。
回到《與妻書》一文,我們看到信中在抒發(fā)革命者以天下為已任和痛斥舊中國血腥統(tǒng)治等方面,大氣磅礴,精光四射。大抵長短句式交替運用,句意或?qū)訉舆f進,或回旋曲折,鏗鏘之聲如金石擲地,又于參差錯落中顯示出語句大致相仿的特點,增添了文章悲壯恢宏的氣度與政論雄辯的色彩,使感情的進發(fā)與理性的思辨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因此,作者雖于抒情處再三暢言壯志,并不給人以蕪雜、累贅的感覺;相反,它給人以親切的感染、有益的陶冶。由于作者具有比較深厚的古典文學修養(yǎng),能夠自如地融詩文辭賦的語言節(jié)奏于筆下,又能適當?shù)貜娜粘?谡Z中提煉出富有表現(xiàn)力的疊字,鑄煉出具有個性色彩的散文語言,完滿地體現(xiàn)出這封信的立意:為天下人謀永福。
林覺民與妻書讀后感 6
今天,在爸爸的推薦下,我讀了《與妻書》這篇文章,是林覺民在跟隨孫中山抗清起義前三天為妻子所作。當時,林覺民知道自己在戰(zhàn)場上必死無疑,但是他為了給祖國帶來和平的生活,視死如歸,不畏犧牲,這就是他與妻子最后的訣別。
從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林覺民強烈的愛國精神。他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不惜一切代價要推翻腐朽的清王朝。他明知道自己會死于戰(zhàn)場,但他為了中國,不惜犧牲,慷慨赴死。他明明特別愛他的妻子,但是他對清王朝的恨遠遠勝過他對妻子的愛!而正是因為他愛妻子,他才會像文中說的那樣“淚珠與筆墨齊下!”他死于戰(zhàn)場上,他不痛苦嗎?當然痛苦!但是他對將來天下太平的喜悅與期盼,遠遠勝過痛苦!林覺民是用個人的生命,換來全天下中國人的幸福!
新中國的成立,是無數(shù)像林覺民這樣的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付出生命的代價換來的,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太平日子,我們不能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許許多多像孔繁森、葉欣等等這些默默無聞的英雄們,他們心系百姓,堅守崗位,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同樣的,我們不能忘!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少年兒童,在新的時期,肩負著新的歷史使命,我們應該以他們?yōu)榘駱樱瑸榱俗鎳姆睒s富強,為了人民的富裕安康,發(fā)奮圖強,好好學習,提高本領,為祖國的未來添磚加瓦,努力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我們更是要牢牢謹記,時刻不能忘!
林覺民與妻書讀后感 7
林覺民的《與妻書》是非常非常有名的。很早之前,我也曾通讀一遍——大致是初中吧,那時太小,讀完一遍只感慨有情人難以完滿,隱隱也有怪責林覺民拋下妻子,讓她后世孤苦之意。甚至由此認為他那句“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牽強附會,是為自己開脫之語。
但后來漸漸長大,脫離了豆蔻年華的那顆自以為是的少女心,也更了解當時的背景和愛國的熱血,便愈加為書信內(nèi)所表達流露的浩浩正氣,以及大丈夫的責任于己所折服。誠如他書信中所說:“然遍地腥云,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那是一個動蕩不堪,支離破碎的年代。所有的和樂,安康,幸福,美好,都被“戰(zhàn)爭”二字攪得粉碎。那是最暗無天日的歲月,一次次侵略,一次次踐踏,真真是國將不國
我未曾親自經(jīng)歷過或親眼見證過那段染血的歷史,那灰暗屈辱的百年,但僅僅從蒼白的文字里所感受到的萬一,便足夠讓我心痛悲涼了。我心疼當時的人民,哀婉祖國的河山,也痛惜我中華民族。
我是極愛極愛中華的。所以我更尊重,敬佩他們。可能沒有人相信,但我自己知道,那是真的。我曾看到過譚嗣同先生的`一段話,那時候的感覺微妙極了,就好像有一小道激流,不住地從心頭沖刷而過,癢癢的,又特別的舒服。這不是藝術的渲染又或夸張整改之語,而是我真正的感受。到讀完時,甚至有了些微嗚咽的沖動。我無法描述這種“被折服”,終了了,也只能嘆一句大丈夫。他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于是我又想到了在那之前的甲午戰(zhàn)爭和在那之后的八年抗戰(zhàn);想到了那一場浩浩蕩蕩席卷全國的愛國運動;想到了新中國終于成立時人們臉上的神情。
我們的生活蒸蒸日上,然后很多人便選擇了拋棄和遺忘。許許多多的人,嘰嘰喳喳地抱怨生活的不美好不幸福,數(shù)落社會的殘酷和制度的缺陷,覺得自己被生活蹂躪,被幸福拋棄,被世界遺忘?墒,我們夠幸福了。我們可以堂堂正正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我們可以擁有這塊美麗富饒雄渾大氣的土地,我們可以安安穩(wěn)穩(wěn)地居住在我們的根系上并一直居住下去,我們有一個雖然不夠強大但一天天發(fā)展進步的后盾。當初為了這些,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就因為一句“中華人民站起來了”,又多少人熱淚盈眶,覺得就此死去也再無遺憾?!林則徐說:“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覺民說:“汝體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 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
這就是一個民族的骨氣,這才是一個民族的骨氣!所謂浩然正氣,所謂大丈夫!
林覺民與妻書讀后感 8
“吾至愛汝,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赴死也……”這是林覺民在起義前一晚忍痛寫下的《與妻書》被譽為“天下第一情書”。這是林覺民與陳意映深情而凄美的愛情見證。
了解他們的故事后,所有人都會為他們彼此的愛而動容。他們之間本可一起白頭偕老,只可惜“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腐敗、混亂的國家燃起了林覺民的一腔愛國熱血,決心參與起義。林覺民到日本留學,兩人只得隔海相望。怎奈松崗明月三千里,天不許歸期!
可惜世人心結(jié)難解,哭了無數(shù)有情人。兩人相隔兩岸,越是不見,越是相見;越是相見,越是不敢……陳意映于林覺民來說是何等重要。千頭萬緒,不必言明,她已是他紅塵中牢不可破的牽絆。所以出于他對她的愛,讓他敢于英勇就義赴死。
于是,那個人就這么走了,除了思念和回憶,什么也沒留下。死前的一個晚上,他最牽掛的,還是他的`意映,正照應了那一句話:你還會在我心里,但我不會在你身邊。她朝思暮想的那張臉,那個人,終究是見不到了。流年就是那樣無理殘忍,稍有踟躕,它就偷梁換柱,叫人撕心裂肺,再難回頭……
人情縱似長情月,算一年年,能得機會圓?或許民國時期的愛情大都是這般……既稱塵緣,便似喧囂,來爾復往,不可追矣。
老舍先生說:“從前車馬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沒有胭脂,女子的臉也只為心愛的人而紅!绷钟X民也是如這般,愛一個人,用了一生;用了一生,愛一個人。也許在林覺民死后,陳意映也曾幻想他還在身邊,兩人對著月亮一起細想……只可惜早已天各一方。
緣長可,短可。盈盈淺笑,翩舞驚鴻,難抵心中離別愁。君憂妻悲情難訴,借酒澆愁心尤苦,卿深夜樓閣人影孤。不知世間何人影成雙……墨硯成空,殘燭搖曳把相思盡數(shù)焚去,隨風飛過萬丈塵寰,古松刻下的往昔,終成了斷不盡的飄搖跌宕。
白首深情是歲月的善舉。于是時間奔流,得以見證人間在漫長歲月里所有的永恒與不朽。
林覺民與妻書讀后感 9
時隔幾年,再次一覽《與妻書》,突然生出了一絲惆悵和悲傷。猶記得幾年前,第一次看到此文時,只覺林覺民的偉岸、高大,覺其愿為天下人之幸福而舍己之幸福乃是大義也,心中崇敬之情頓生。讀此文是,胸中熱血沸騰、澎湃激蕩。為其大義自傲,為與之同為而自豪。如今在讀是,卻頓生出些許悲傷,如同當年老師所訴“當你們時隔幾年再觀之,體會、心得將大相徑庭!背趼劊灰詾橐,只覺林覺民乃國之英雄,人之標榜。然,隨著年齡增長,開始接觸愛情,體會愛情,才終于明了,當年心中忽略掉的那時我們所無法感同身受的難以承受的失夫之痛。
讀此文,聞的“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心中悲情忽起。如此相愛著的人兒,要用怎樣的心情寫下一封絕筆信?要抱著怎樣的心才不會讓愛著的人受傷?要怎樣才能讓她明白“吾不想吾先汝而走”是真心的?然“第以今日時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無時無地不可以死”又何以眼睜睜看著對方死,雖不想吾想汝而死,但天下之人“不當離而離者,不當死而死者,不可計數(shù)”又怎可為自己之幸福而斷送他人之幸福。初讀是,覺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此乃當世之豪杰英雄也。然,現(xiàn)在觀之,卻多了許多的無奈,為自己不得不與妻子別離而無奈,為國家之現(xiàn)狀二奶,為天下人之不幸無奈。在觀之,卻多了許多的無奈,為自己不得不與妻子別離而無奈,為國家之現(xiàn)狀二奶,為天下人之不幸無奈。
從前,只是不停的'謳歌林覺民的深明大義,卻忘記了在背后默默承受失去丈夫痛苦的女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的明白了家庭的責任,知道了女子的不易,丈夫先自己而去,留下一雙兒女和年邁的雙老,獨得自己一人承當,故以此文了表敬意。
林覺民與妻書讀后感 10
哽咽已久的天空終于忍不住低低抽泣。樹葉沙沙應和著,為凄涼的黑夜畫上傷疤。此刻,萬物死寂,怒風陣陣……
一個微弱的光,在黑暗中閃閃爍爍。只見他雙眼含沙。黑色的墨菊開在筆尖。眼神隨著筆尖的滑動而變化著,筆一頓,沉如深淵;筆一提,淚墨齊下;放下筆,已是淚眼模糊。與妻子的朝朝暮暮在心田中慢慢陳釀,頓時五味雜陳。
初雪剛落,一輪圓月掛在天上,皎潔的月光,筆直灑下,穿過稀疏的梅花落在雪地上斑斑駁駁。也和她并肩而立,時而低低竊語,時而掩面而笑。她的笑聲如銀鈴般清脆,笑容比那初放的.紅梅還要耀眼。她那么美好,他怎么能讓她的臉出現(xiàn)一絲一毫的哀傷呢?于是,他決心,今生寧愿她舍他先去,也不愿自己先死徒留她一人日日悲戚。
然而天不遂人愿,為何要生于今日之中國?生于奸官污吏霸道橫行的中國!生于遍地狼犬殘害同胞的中國!生于列強勢必瓜分的中國!生于天下有情人離散兩地,眼成穿而骨化石的中國!“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彼麗鬯齽龠^一切,可唯獨,唯獨黎明百姓!他知道只有流血犧牲才會喚醒華夏兒女奮勇反抗。他負她一人,卻不負天下人!
可他沒有選擇,視死如歸的想法伴隨著每一次令國人羞憤的事件的發(fā)生而更加強烈。國破家亡,沒了國何來家?縱然肝腦涂地也要斗爭到底!
讀完,我的臉火辣辣的。林覺民既然舍棄生命,舍棄摯愛也要讓祖國復興!那么我又有什么推脫責任的理由呢?“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華夏兒女們,讓我們勇敢地扛起肩上的責任吧!
林覺民與妻書讀后感 11
今天,我們學了林覺民的《與妻書》。首先,林覺民在信中敘說了與妻子無法訴說的痛苦與不能相見的原因。文中寫日常生活,確實可以體現(xiàn)出他與妻子的情深,其中的“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確實如詩如畫。他所寫的文章,語言有特色,也頗具文采。對住室簡單地的描述,足以見其高超的寫作水平!盎貞浐蠼种,入門穿廊,過前后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绷攘葞鬃值暮唵蚊鑼懀w現(xiàn)了與妻子的'深情。當他從日本回來,參加起義,為了讓妻子明白他的家國情懷與大仁大義,在信中寫回憶,寫兩人的感情,而不是講空洞的大道理。寫與夫妻之間誰先死的玩笑與調(diào)侃,寫他哄妻子的溫柔場景。這讓我更能體會他對妻子的愛。
讀完全文,我體會最深的便是林覺民崇高的思想境界。開頭寫“意映卿卿如晤”,標準的情書開頭,之后寫“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便讓人一下子感到為國家而犧牲,舍小家保大家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貴。兒女私情與國家民族大義如此天衣無縫地交織在一起,更讓我感覺到了林覺民的鐵血俠義與柔情。假如沒有他們在國家安危之時,為中國拋頭顱灑熱血,又怎么會有今天現(xiàn)在不受疫情干擾,安定強盛的國家呢。面對革命先烈,我們更應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出力。
讀史書,懂人情,明使命。
我們不會忘記林覺民等革命先烈為我們作出的犧牲。
林覺民與妻書讀后感 12
我閱讀了《與妻書》一文,我對林覺民為國捐軀的英雄大義深表敬佩。
對于歷史上的革命烈士們,我一直對他們懷有崇高的敬意。他們以生命的代價,換來了我們現(xiàn)在的和平年代,換來了我們安寧的生活。而他們的生活卻只能停留在那狼煙四起,火炮連天的黑暗之中。這是什么情懷?這是敢于獻身,置個人于革命事業(yè)之外的.英雄情懷。林覺民,一個有犧牲精神的學者,一個普通人,本可以在家與妻,與子同樂。卻為了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統(tǒng)治,發(fā)動了起義。
林覺民會感到不舍,會感到惋惜。在《與妻書》中,處處體現(xiàn)出林覺民對妻子愛意之深。但在革命之前,他放下了一切,他的理由是“卒不忍獨善其身”。這可見林覺民思想境界達到了人們難以企及的高度。
有人會覺得“廣州起義不是失敗了嗎?那林覺民的犧牲又有什么意義呢?”不錯,如果只有一個林覺民犧牲的確毫無意義。因為一個人無法戰(zhàn)斗,十萬個人也無法戰(zhàn)斗。真正的戰(zhàn)斗力量,是來自源源不息的精神。而對于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犧牲,作用就是激發(fā)人民的革命精神。只有革命精神能代代相傳,中國才會強大,才能獨立自由。
我們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傳承者,心中自然要有著這種報國精神。但現(xiàn)在的人們,處于和平時代的我們,對革命精神的定義也不是很明白。我想,即使處在和平年代,心中也要有戰(zhàn)斗危機。作為學生的我們,不需要也不能夠上戰(zhàn)場。我們能做的,是宣傳和傳承老一輩留下的精神遺囑。
我想,關于“英雄情懷”這個詞,在我們這個和平時代,沒有戰(zhàn)爭,沒有欺凌,“英雄”就不僅僅代表在前線沖鋒陷陣的勇士們,也代表了各各階層中的愛國,報國人士?粗F(xiàn)在武器的一天天進步,心中不由得感慨:“中國人們的血肉之軀,再筑不起新的長城了!币驗槲抑,步槍或許能勝過飛機加大炮,但終究比不上飛機加大炮。
我讀過一句話:“實力的均等造就了和平。”在這個國與國比拼科技的時代。科技的進步與人民的抗戰(zhàn)精神一樣重要。而我們中學生,是未來的科技骨干。所以,我們現(xiàn)在應當勤奮讀書。因為知識和貢獻是成正比的。
總之,《與妻書》使我感慨萬千,受益無窮。
林覺民與妻書讀后感 13
偶爾看到一段視頻,老師給學生講解《與妻書》,學習者感動到哭。驀然,想起我看這篇文章時候的心情,以及聽到那首《與妻書》歌曲時候,我覺得我的悲傷也無法抑制。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列強瓜分中國,24的林覺民義無反顧的告別妻子,舍生取義。一封信,兩個世界。一在陽間,無盡悲傷,一在黃泉,大義凜然。
“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細細讀來讓人潸然淚下,家國天下,至死不渝的態(tài)度栩栩如生。
年輕的生命,為了民族的解放,放棄一生摯愛,放棄自己的生命,放棄陪伴慷慨赴死,這是多么偉大的民族精神啊。辛亥革命留給歷史的一長串名字當中,林覺民是特殊的一個,不僅僅是這一封《與妻書》,革命者的人格、精神和氣節(jié)鼓勵著一代又一代,遲至今日。
【林覺民與妻書讀后感】相關文章:
林覺民與妻書讀后感范文(精選7篇)09-30
《與妻書》原文04-20
《與妻書》原文常用(4篇)04-20
與妻書讀后感04-29
《與妻書》讀后感09-08
憶妻的作文09-12
讀《與妻書》有感02-20
留別妻原文及翻譯03-01
致林覺民先生的一封信08-02
致林覺民先生的一封信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