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改經(jīng)驗個人總結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jīng)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于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們需要回頭歸納,寫一份總結了?偨Y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課改經(jīng)驗個人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改經(jīng)驗個人總結1
當我欣然地邁進新學期,在探索與期待中迎來了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一論的課改給我在課堂教學中帶來了新的活力。
一、師生合作,增加感情,激發(fā)活力。
在教學中我經(jīng)常與學生一起讀書,一起表演,一起做游戲。我可喜地發(fā)現(xiàn),教師喜歡學生的同時,學生就感想感說,主動與教師交往,如我在執(zhí)教《我要的是葫蘆》一課時,與學生一起做“小葫蘆找朋友“的游戲。學生各自拿著自己親手畫的小葫蘆去“闖關”。教師手里也拿著一個小葫蘆問一個學生:“你想不想得到我的小葫蘆?如果想得到,就要闖關,一、讀出它背后的`字二、用這個字組詞或說一句話!睂W生闖關后,老師就把小葫蘆貼在你身上,然后,學生也同樣問老師,老師回答正確后,我們也把小葫蘆貼到你身上。這樣的游戲,加深了師生關系。增加師生感情,激活了課堂的活力。
二、讓學生自評,激發(fā)課堂活力。
學生學會自評有利于學生對自己形成一個正確評價有個認識。例如:學生朗讀,表演或講故事時,教師會讓他門自己對自我表現(xiàn)作出判斷。開始學生只會說:“挺好或者,不太好”。之類概括性評價。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引導,學生已能作出“我讀得沒有感情,”我的動作不好看“。我的聲音不響亮”等較客觀,具體的評價了。提高了學生的自我監(jiān)控能力。
三、學生互評,激發(fā)課堂活力。
學生在學會自評的基礎上有個上升的活力和正確評價他人的態(tài)度。例如:在教《四季的腳步》一課時,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隨時評價他人。在讀“春天的腳步悄悄,悄悄的它笑著走來,”中“悄悄的”應該輕讀,才能表現(xiàn)出輕輕的感覺。他重讀了。有的同學在朗讀中非常有感情,學生們就評價她,“她讀的有感情,聲音宏亮”。學生在朗讀中學會了互評,激發(fā)在從中帶來了快了。
課改經(jīng)驗個人總結2
一年來,我校按照鄉(xiāng)督學機構推行的“六字”課堂教學模式,制定計劃、措施,分階段科學安排教學,積極實驗,大膽嘗試,在教師素質、教學水平、學生習慣、教學成績、班級管理、校園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使我們對今后的課改更加堅定了信息。為總結成績,找出差距,以利再戰(zhàn),特對本學年的課改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引領課改
課改是以模式為載體的,但模式又是一套程序,程序是否準確熟練的操作好,關鍵在于是否把握,把握的關鍵在于理解,因此,學習是首先的,不學習就不能深入理解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意義、操作要領、蘊含的思想理念。我們利用周五下午時間,組織教師進行業(yè)務學習,以《課改路上》及省廳下發(fā)的配套書籍為主要學習對象,讓一些先講的教學理念引領我們的“六字”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加強平時的學習,每周要求有不少于三百字的學習筆記或者學習心得。
二,開展教研,深入推進
在課改中,我校和其他兄弟學校一樣,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學習任務的制定、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教學內容的拓展延伸、時間的把握、展示的'人數(shù)時間次數(shù)等,有時在本校無法解決,我們組織帶領課改教師外出觀摩課改示范課,參加鄉(xiāng)督學機構組織開展的課改研討會,“三同”教學活動。每學期,語文數(shù)學教研組還要組織本組人員進行優(yōu)質課活動,每兩周進行一次公開課、觀摩課活動,課改教師人人參與聽課、評課活動,共同探討先進的教法、學法,切磋在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共性問題,通過活動,達到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的目的。教師們在活動中博采眾長,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校長還親自帶領課改教師親赴山東杜郎口、江蘇新知學校參觀學習,回來后積極傳授經(jīng)驗,使我們對新模式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提高。
三,積極行動,措施得力
推行“六字”課堂教學模式以來,教室里學生的座位也重新擺放,把學生分成小組,成排的座位以圍圈的形式擺放,組成4—6人的學習合作小組;教室后面裝上黑板,為學生在課堂上的展示提供了方便;為調動學生課堂展示的激情,校長親自編寫了《課堂展示歌》;“六星”評比活動,更好的調動學生參課堂教學的積極性;為了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制定了“五好”“八不”教育活動方案,發(fā)放到各班,要求各班主任監(jiān)督執(zhí)行。
四,文化涵養(yǎng),助推課改
為配合課改,學習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以文化育人,以文化助推課改,以文化涵養(yǎng)課改。學校精心選擇當代最新的教育思想理念以及督學機構編寫的校園文化薈萃,制成報欄、版面、標牌等,安裝在校園、走廊、教室墻壁,時刻激勵、喚醒、影響著教師學生的一言一行,使課改洋溢著整個校園。同時,我們還精心設計黑板,把一些名人名言、學生的勵志語言、班級宣言、組訓等寫在黑板邊緣,學校還給優(yōu)秀學生拍照,把他們的相片與勵志語言制成標語牌,張貼走廊,極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各個班級的教室門上,還張貼了全班照和班級宣言,增強了學生的榮辱感和集體主義觀念。
五,教學相長,全面育人
通過課改實驗,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以前迥然不同,一改往日被動式的接受知識,能積極主動的去學習了,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預習、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等環(huán)節(jié),初步獲得享受知識的快樂,享受知識的喜悅。也養(yǎng)成了一些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注意力集中,發(fā)言積極,思維敏捷,智慧火花迸射,課堂上能大膽的表現(xiàn)自己,突出了自己的主體地位,真正成了課堂學習的主人。在學習中,學生的各種學習習慣正逐步養(yǎng)成:如預習的習慣;展示交流時,教師不失時機的點撥、追問,引導學生質疑、問難的習慣;聯(lián)想的習慣;邊聽邊想,先想后說的習慣;用雙色筆勤記筆記的習慣;謙讓的習慣等。
實行新模式以來,教師的思想觀念發(fā)生了巨大轉變,用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煥發(fā)課堂活力;教師用“六字”模式備課,改變以前抄教材、搬教參的習慣,真正深入鉆研教材了、關注學生了、考慮學法了、轉變角色了,會寫反思了,更會評課了
課改之路還很漫長,可謂是任重道遠,只要我們有昂揚的激情,必勝的信心,務實的態(tài)度,堅持不懈,探索下去,相信呈現(xiàn)給我們的必將是絢麗的風光。下學年,我們會一如既往的按照督學機構的安排部署,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在學科課型研究上下功夫,使課改向縱深出不斷推進。
六、抓實校本教研,優(yōu)化師生教學行為方式。
課程改革是一場關于教育觀念、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的深刻革命,伴著新課程一路走來,我們深刻的認識到教師的發(fā)展意味著生存與競爭,持續(xù)發(fā)展意味著創(chuàng)造和動力,科學發(fā)展意味著生命和活力。強化校本培訓、擴大對外交流、開展校外學習、組織團隊合作,讓教師在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快樂。培訓中,通過創(chuàng)設特色情景,引導教師在活動的體驗中反思自己的經(jīng)驗與觀點,在交流分享中學習他人的長處,產生新的思想,達到新的認識,從而實現(xiàn)自我的提高。
1.完善“八個一”研究制度:每天進行一小時閱讀,每周聽一節(jié)同伴隨堂課,每月寫一篇教學反思,每學期寫一篇教學設計,每學期上一節(jié)教學研討課,每學期寫一份教育科研報告或教育科研論文,每學期命一套高質量的測試題,每年參與或主持一個課題研究。
2.堅持校內外聽課學習“三四要求”:校內聽課“三個一”,發(fā)現(xiàn)一個亮點,指出一點不足,提出一條建議;校外培訓“四個一”,寫一篇學習心得體會,照一張帶有會標的照片,做一次交流匯報,把學習所得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并有一點變化。
3.備課與教研一體制,推行“四五三九”制度。
精通教材,熟悉教法是實施新課程的基礎。開展“我與新課程共同成長,我與學生共同進步”活動,要求教師必須真正認識到教材本身具有豐富的教育資源,以及課堂教學活動的育人功能。在課堂活動中使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愿望和習慣,具有發(fā)現(xiàn)、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能力,具有收集、處理、交流使用信息的意識和技巧,培養(yǎng)興趣、養(yǎng)成習慣、交給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
一是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突出“四個五”要求。學科教研組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組織單位,加強教研組建設是縱深推進校本教研活動的有力抓手。我校教研組工作堅持做到“五有”:有制度、有計劃、有實施、有記錄、有成效;“五定”:定主題、定目標、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五化”:制度化、經(jīng);、系列化、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學校對校本教研工作管理做到“五有”:有跟蹤、有評比、有獎勵、有宣傳、有推廣。每學期學校都設有專項資金2萬元對教研組工作進行團隊捆綁式考核獎勵,考核內容包括計劃制定與實施、常規(guī)教研活動開展、自主教研活動的開展、成員的出勤率和參與度,成員完成教學科研(撰寫文章、上公開課、課題研究等)的比例、教學成績以及獲獎情況等,強化在教研活動中沒有個人,只有集體的思想意識。
二是開展教師集體備課活動,推行“三步驟九環(huán)節(jié)”。我校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堅持開展教師集體備課活動,充分發(fā)揮教師集體智慧,提高備課的質量,提高課堂有效性。為保證集體備課工作的有效實施,學校成立了以年級學科為單位的備課組,每周落實了半天時間為備課組集體備課活動時間,集體備課實行“三步驟九環(huán)節(jié)”的備課方式,主備人初備,備課組研究討論聯(lián)系領導參與檢查、考核、評價的方式,保證了集體備課的質量,同時堅持備課、說課、議課、上課并進,使集體備課真正受到實效。
課改經(jīng)驗個人總結3
這一學期以來,圍繞新課改的要求,本人進行了大膽地摸索和嘗試。在這個過程中,有“破冰”的抵觸,有行進的迷茫,有模仿的失誤,還有感到一些成效的喜悅。說到課改過程,可說“酸甜苦辣咸”五味皆有。在此,本人對自己這一學期來的課改作一個小結與反思。
一、課改中的一點體會:
1、精心準備教具、學案和課件,做一個有備而戰(zhàn),不打無準備之仗的語文教師。語文與其他學科比較,它更要求教師在上課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要上好語文課,平時積累重要,臨場發(fā)揮重要,而在課前了解課標、了解教材、了解學生,收集上課所需的相關資料,確定重點、難點和教法并制作課件。
2、走進課堂,精神飽滿、面帶微笑,普通話流暢,講話有激情,做一個能感染學生的語文教師。只有師生都有充沛的精力和飽滿的激情,語文課堂才會有生機、有活力。
3、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切忌面面俱到,做一個能有所側重、有的放矢的語文教師。在學案設計中,抓住重點難點非常關鍵,千萬不能只求以求面面俱到。
4、變學生客體為主體,做一個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意識、不斷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語文教師。學生的語文能力包括識記、理解、運用、賞析四個層面。學生的參與包括課內參與和課外參與。課外的參與包括預習、復習、完成練習,也可以收集某主題的歌曲、收集名言、看書、記日記、記讀書筆記、收集公益廣告等。課內參與包括記課堂筆記、提出問題、回答問題、默看課文、朗讀課文、復述大意,也可以唱歌、背詩(文)、講故事、講笑話、做游戲、口頭作文、表演短劇、進行辯論等等。沒有學生的參與,就無法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語文課堂是枯燥乏味的課堂。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才能把課真正上活;才能使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新課程理念得到實現(xiàn);才能夯實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基本功;才能提高學生識記,理解、運用和賞析的綜合能力。為此,我在語文課堂做過以下嘗試
讀:默讀、朗讀,慢讀、快讀,單讀、齊讀,多人串讀、學生或師生交替讀、分角色讀。讀是常用而又實用的一種方式。抽學生讀自己的.作文也是不錯的方法。這方法既可以讓學生作文前有一點壓力,把作文寫通順、寫準確、寫生動從而提高寫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讀的能力。
表演:演課堂短劇對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膽識和表演,表現(xiàn)能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很有幫助。課堂上學生表演《唐雎不辱使命》、《我的叔叔于勒》、《范進中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關心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做一個把“教育公平”落實在每一節(jié)語文課的語文教師。有的學生性格內向,有的學生有點自卑,有的學生總坐在教室里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因為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使許多教師常常把“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當成課堂的寵兒,而“后進生”則只好坐冷板凳。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享有“教育平等”,我們應給每一個學生鍛煉的機會:每人介紹一下自己或自己的親人、自己的家鄉(xiāng),每人讀一句、一段課文,每人說一個比喻句、擬人句,每人說一個名人、一句名言,每人說一句成語、一句詩,每人講一個短故事,每人出一個作文題……有時一節(jié)課就可以使許多學生甚至全班學生都有機會說一說、唱一唱,練一練自己的膽子,展示一下自己的知識能力,從而做到“為了一切學生”。
6、注重教書、更重育人,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做一個努力集嚴父、慈母、良師、益友的優(yōu)秀品質于一身的語文教師。由于學科的特殊性,語文教師對學生如何做人這方面的影響,甚至比學生家長、學生的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更大。每一節(jié)語文課都可能有德育目標、有德育滲透,只有既教書又育人,充分運用賞識教育,真正關心每一個學生,充分體現(xiàn)語文科“以人為本”的特點,讓學生在語文課堂如沐春風,使學生打好語文基礎,提高語文能力的同時,又知道怎樣做人——的語文教師,才是最棒的語文老師,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為了學生的一切”。
二、課堂教學注意問題
1、教材。教材是課堂教學的藍本,“探究”不僅是學生的探究,也包括教師自身對教材的探究和挖掘,如何挖掘好教材的深層內涵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前提,千萬不能課文還未讀懂,就找來課外知識以拓展學生的知識。教師須知知識的遷移不是“見異思遷”,向課外延伸應有“度”的限制,很多時候,將延伸的內容作為課外作業(yè)完成,會更有收獲。
2、教法。任何一種課堂形式(包括電教媒體的運用)都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教學活動要防止公式化、程式化:如有的課堂討論或呆板單一,或信馬由韁,或在枝節(jié)問題上爭論不休;有的一節(jié)課則完全用鼠標代替粉筆,用錄音代替教材等,這樣的教學方法沖淡了語文教學的實際任務,難免有“做秀之嫌”。
3、師生關系。我們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但更不可忽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只有教師適時介入,進行必要的點撥歸納,對文本作最后的拓展,才能將探究引向深入,也才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深層探究的興趣,使學生獲得系統(tǒng)的知識和正確的觀點。
三、課堂教學避免誤區(qū)
1、不能讓語文課變成朦朧詩,即閱讀文章不求甚解籠而統(tǒng)之,了解大意即可。
2、不能將語文閱讀變成警句摘讀,即讓學生只找出自己認為最精彩、最感人的語句,任意闡述緣由即可。
四、課堂教學建議
1、把預習、導讀、復習、練習都納入課堂。教師指引,讓每個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去實踐,教師的主導作用則畫龍點睛地突顯在學生思維受阻時給與指導和解決,使整個學習過程能把握重點,易化難點,激發(fā)疑點,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還可以讓師生始終聚焦于教材,同時也節(jié)省了大量課內外學習語文的時間,以便組織指導學生進行更多的課外閱讀。
2、要把握好課堂討論。在近幾年的語文課堂上,我們常見“你覺得哪里寫得最精彩”,“文章的哪里令你最感動”等問題,這些問題本身提得很好,但我們在設計這些環(huán)節(jié)時常常忽略了目的性:你想讓學生通過回答這些問題得到什么?是對寫作手法的了解?還是對內在含義的領悟?學生應該從哪個角度,用什么方法和思路去闡明“精彩”、“感動”的緣由呢?漫無目的的提問,隨意的回答,只是在做低效勞動。因此,課堂上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要有明確的目的,此外教師面對學生的討論時要注意適時調控。
3、朗讀教學中要授之以“漁”。朗讀是品味文章的一個重要手段,好的朗讀是建立在了解文章內容、揣摩文章語言和體會文章情感基礎之上的,這些基礎,只是反復朗讀或空泛地評價朗讀的好壞都是無效勞動。多問幾個“這里應該怎樣讀”,“在什么情況下我們應該用什么語氣語調來讀”,“為什么要這樣讀”等,這樣在教會了學生朗讀的方法的同時也能讓學生品味文章的語言,體會文章的情感,可謂一舉兩得。
以上是我們在語文課改中的點滴感悟,從中不難發(fā)現(xiàn),實行課改并非只是教學方法的轉變,這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涉及思想、觀念、方法等各方面的內容,它要求教師必須有一個脫胎換骨的轉變,而轉變的唯一途徑就是鉆研新課程標準,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結合實踐,不斷反思,不斷更新,不斷突破,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課改教師。
課改經(jīng)驗個人總結4
20xx年9月,隨著我校承擔的市級“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的正式啟動,我校的課改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經(jīng)過三年的實施,課改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尤其是我校的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顯現(xiàn)出良好的發(fā)展勢頭,回顧三年走過的路,雖艱辛卻也頗感欣慰,小學語文課改經(jīng)驗工作總結。
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中,我嘗試從低、變、多、勤這四個方面入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就是起點低?紤]到新課程的教學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在理念上的差別,為便于教師的施教與學生的接受,確保良好的教學效果,我首先是從新的課改理念的高度出發(fā),幫助學生了解新課程的課堂教學特點,讓學生知道現(xiàn)在老師將怎樣教,學生該如何學;二是通過多種途徑逐步培養(yǎng)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以及合作學習的方法與能力;三是課堂教學設計在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上進行,不僅要面向每一位學生,而且設計的問題要與學生的知識水平、理解能力相適應,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進來,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熱情,讓學生能夠獲得成功的喜悅。在實施課題研究的起步階段,我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扶”到“放”,從邁小步開始,做到先幫助引導學生嘗試“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全過程,讓學生既產生濃厚的興趣,又能深入進去學會自主操作,并學會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使學生逐步擺脫對老師的依賴性,并最終完成由“接受式”學習到“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轉變。
“變”就是轉變,首先是教師角色的轉變。我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者開始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總是把學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時時、處處關注學生的體驗和感受。體現(xiàn)在:
一、教學語言的變化
(1)由強制性的語言向商討性的語言轉變。如,“請你把課文讀一讀!薄拔覀儊碜x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好嗎?”“誰愿意把這一自然段讀給大家聽?”
。2)由命令的語言向建議式的語言轉變。如,“你的勇氣可佳,你能試著說得更具體一點嗎?”“如果你的聲音能再響亮一些就更好了。來,試一試!”
。3)由要求性的語言向希望性的語言轉變。如,“聽也是會學習的表現(xiàn)。我希望大家認真聽好我下面要說的一段話!薄澳銥槭裁催@樣想?能說說自己的理由嗎?”
。4)由封閉性的`語言向選擇性的語言轉變。如,“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這篇短文!薄澳阆矚g文中的哪些句子,就請把它多讀幾遍并背下來!
。5)由單一的評價語言向富有指導性的評價語言轉變。如,“你們的問題很有價值,看來你讀書時是用心思考的!薄奥犇銈兊睦首x是一種享受,你們不但讀出了聲,而且讀出了情!
二、教學設計的轉變。
深入鉆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編排體系,更好地發(fā)揮教材優(yōu)勢是搞好課改實驗的前提。為更好地落實新課程理念,在實驗中,我加強了對教學設計的研究。首先依據(jù)新課程理念進行教學設計。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我深入學習課程標準,明確年段目標,把新課程理念貫穿于各環(huán)節(jié)中;其次依據(jù)學生實際進行教學設計。語文是一門母語學科,有非常廣泛的學習環(huán)境和途徑。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學習經(jīng)驗,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實際接受水平出發(fā),靈活地處理教材,拿出符合學生知識和心理需求的教學設計,才能更好的為學生服務;其次,依據(jù)教材進行教學設計。人教版實驗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每單元前的導語提示了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教學要點。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充分發(fā)揮導語的導學功能,從整體上把握單元教學內容、教學重點,針對精讀、略讀課文在本單元的不同作用,有的放矢地加強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呵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富有個性的經(jīng)驗,我站在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高度,以學定教。
課堂上我更加關注學生靈性的閃動,在注重預先設計的同時,更注重把握課上生成的知識,珍視學生獨特的見解,抓住契機引導、拓展并及時地進行課后反思,不斷提高處理教材的能力。第三是學習方式的轉變。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三者是有機聯(lián)系的一個整體。自主是探究的前提,探究必定是自主的,是外力所不能代替的,而對未知的探究,對小學生來說,相互的合作、啟發(fā)必不可少。要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學生就必須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
為此,為實現(xiàn)學習方式的改變,我注重通過示范點撥、引導領悟自得,發(fā)現(xiàn)來源于學生中間的好的學習方法,并加以推廣等方式來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語文學習方法。在學生進行自主、合作的學習過程中,這些語文學習方法也得到了完善。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能力,使學生真正達到了“會學”。第四是評價方式的轉變。評價改革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制約課改能否順利進行的瓶頸。為實現(xiàn)“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的目標,在近三年的實驗過程中,我認真研究、積極探索,在評價方式、評價內容、評價標準等方面做了大膽的可操作嘗試。
1、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實現(xiàn)評價內容的多元化。針對以往評價過于注重學業(yè)成績,過于注重期末評價的弊端,在評價中,我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注重了日常評價,體現(xiàn)了動態(tài)的評價管理。在評價內容上,分為平時的形成性評價、期末終結性評價。
2、開放評價過程,實現(xiàn)評價主體多元化。為避免傳統(tǒng)評價中教師為主體的局限性,在實驗過程中,我鼓勵學生本人、同學、家長等參與到評價中來,將評價變?yōu)槎嘀黧w共同參與的活動。在評價中,結合評價內容采用了學生自評、互評、家長參評、教師綜合評定的民主、開放式的多元評價方式,增加了評價的客觀性,促進了學生的發(fā)展。
“多”即是多活動,多參與,多評價,多開發(fā)。主要是課堂上突出互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突出合作與交流,體現(xiàn)分層優(yōu)化,讓不同類的學生都積極地參與進去。突出評價,在活動過程中我常常激勵學生進行多方位、多元化的評價。讓學生在這種交流活動中快樂成長。在教學中,我還積極開發(fā)多種課程資源,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溝通課內外,實現(xiàn)由教材文本到豐富的社會生活等多方面的聯(lián)系,由語文學習中的讀、說、思、做等到跨學科的多種能力訓練的結合。當然,在引領活動的過程中,我特別注重創(chuàng)設寬松、平等、和諧的課堂人文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適時點撥,引導,可淺處深問,可靜中得疑,可變中求新,層層深入,激起波瀾。
課改經(jīng)驗個人總結5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改革要求:現(xiàn)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xiàn)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為造就現(xiàn)代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fā)揮重要作用。面對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語文教育必須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的改革。為了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這一目標。我校初中語文教師努力做到:
1、教師觀念的轉變。變課堂的管理者為組織者,改過去獨霸課堂的占有者為參與者。新課改使教師真正地覺得解放了自己,走下了“講”壇,走進了學生學習知識的引領者的角色,還時間于學生,學生會的不講,書上有且一看就懂的不講。真正落實“精講精練”,使教師從“累”而不討好中走了出來,真正地融洽了師生關系,開語文教學另一番新天地。
2、教學方式的轉變。新課改使教師們的教學方式也悄然發(fā)生著變化,老師們也光明正大地、投入了極大的熱情研究教學方式方法,非常注重學生學法的鉆研。一改過去上課“一只粉筆,一張嘴”的只注重講授知識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變重知識傳授為重學生的發(fā)展變化,變重教師“教”為重學生的“學”,變重結果為重過程,變重統(tǒng)一規(guī)格教育為重差異性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上課的新形式,新方法,一改過去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講,學生聽;老師講,學生記;老師講,學生做”的老套路,課堂氣氛變得生動活躍,學生踴躍參與進課堂中來了,真正第一次做起學習的主人,表現(xiàn)在:或在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或合作探究學習,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教學形式上,力圖改變把學生禁錮在小小的課堂里、日復一日地重復單調枯燥的教學狀況,采取多種多樣的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的形式,語文課堂教學要突出重點,營造亮點。突出重點就是要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輕重主次,在整體感知上對課文重點進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識的遷移,最后再歸結到整體上來,深化對文章的認識。而課堂教學中的亮點應該是疑問的聚焦點,思維的交匯點,教學的創(chuàng)新點。學生掌握了些許學習方法,并運用它延伸到課外的學習當中去。最可喜的是學校中又有了“教研”的氛圍,教師們又有“教研”的動力,尤其是我校與重慶巴蜀中學捆綁發(fā)展后,我校派出了大量的語文老師到巴蜀中學學習,借鑒巴蜀中學初中語文組對新課改的做法,學習了他們集體備課的先進方法,同一年級的語文教師集體先備課,再上課。這樣使得教師資源共享,形成了師資的優(yōu)勢,教學備課時思維的優(yōu)勢,教學方法進行了一個集體的大討論和切磋。教師教研的氣氛濃烈,教學方式的`交流熱烈,教師的教學熱情再次被點燃,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被激發(fā),語文教學生機重現(xiàn)。
3、新課改下,激勵教師對教材正確的解讀。語文課程性質與地位決定: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在語文教學中,強調“工具性”,忽略“人文性”,或重視“人文性”,淡化“工具性”,都是對語文教育的曲解。我校初中語文教師在課改中,經(jīng)過備課組集體討論,一致認為在教學中,應注意了處理三個方面與教材的關系:①語文基礎知識與語文能力的關系。②文本的閱讀和課外延伸的關系。③語文知識的傳授和學生思想情感教育的關系。
【課改經(jīng)驗個人總結】相關文章:
陳莊小學課改經(jīng)驗總結11-18
小學語文課改經(jīng)驗工作總結04-26
小學數(shù)學課改經(jīng)驗總結(通用14篇)12-13
總結課改經(jīng)驗促進教師發(fā)展 -教師工作總結04-25
課改工作總結05-20
課改方案與總結12-01
課改工作總結05-20
課改工作總結05-12
個人課改工作計劃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