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C(3-6)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教學目標: 1、感悟魯迅對阿長的深厚懷念之情,領會阿長性格中的純真美。 2、了解阿長這個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體會語句的深層含義,把握蘊含的思想感情。 3、了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體會描寫的作用和方法。理解本文圍繞人物特點合理安排材料、主次分明詳略得當的寫法。 教學重點: 1、學習本文選取典型事例表現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詳寫與略寫相結合的寫法 2、領悟這篇回憶性散文的用雙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揚先抑的寫法。 課時安排:兩課時 1、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把握住課文內容 2、著重研讀長媽媽這“我”買《山海經》一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各位同學,大家好。很高興今天和大家一起學習新課。在進入新課之前,我先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看大家以前聽過沒有。(美女蛇的故事) 同學們以前聽過這個故事沒有啊?(可點名叫學生回答。)對了,這個美女蛇的故事是我們以前在學習《百草園與三味書屋》這篇文章時聽到的。這個故事是魯迅兒時的保姆長媽媽講給魯迅的。對于魯迅來說,阿長可是一個很有影響的人物,魯迅在好幾篇文章中都提到過她。那么,她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現在我們一起來看課文。 板書標題、作者,指定學生簡介作者。(幻燈片展示魯迅及《朝花夕拾》) 二、整體把握 現在給大家?guī)追昼姷臅r間,請大家迅速閱讀全文。閱讀的過程中,請大家注意字詞,同時思考這么幾個問題:(幻燈片展示) (一)掌握字詞(幻燈片展示,請學生回答) 1、注音: 驚駭詰問 懼憚 憎惡 瘡疤 惡: 憎惡 惡心 惡毒 模: 模樣 模范 2、釋詞: 面如土色 深不可測 懼憚 詰問 驚駭 渴慕 (1)長媽媽,已經說過,是一個一向帶領著我的女工,說得闊氣一點,就是我的保姆。 (2)我驚異地看她時,只見她惶急地看著我。 (3)煮飯老媽子從此就駭破了膽,后來一提起,還是立刻面如土色。 (4)從此對于她就有了特別的敬意,似乎實在深不可測;夜間的伸開手腳,占領全床,那當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應該我退讓。 (5)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長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懼憚她什么呢? (6)但當我哀悼隱鼠,給它復仇的時候,一面又在渴慕著繪圖的《山海經》了。 (7)枝折了,還要憤憤地咒罵道:“死尸!” 明確:(1)客氣。(2)害怕著急。(3)(4)神秘不可揣摩。能夠理解的。(5)害怕。(6)渴望羨慕。(7)不中用。 3、文句解讀(幻燈片) (1)“謀死我那隱鼠”是怎么回事? (2)橘子為什么稱“福橘”? (3)“制藝和試帖詩”具體一點講是什么樣子的? (4) “石印”是怎么印刷的? (5) “仁厚黑暗的地母”是什么? (6) “郝懿行疏”是什么意思? (二)思考問題: 1、文章圍繞阿長寫了哪些事,重點寫的是哪件?(為什么有詳有略?) 明確:文章先介紹了人們對長媽媽的稱呼,稱呼的由來和她外形的特點,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如寫她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擺成大字的睡相等;接著寫她懂得的許多“我聽不耐煩”的規(guī)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說“老掉了”等;寫了阿長講長毛的故事;最后寫了長媽媽“我”買《山海經》的事。 其中重點寫的是買《山海經》一事。因為買《山海經》 透出作者對長媽媽的敬意和懷念,最能突出文章的主題,所以重點詳寫。 2、通過這些事情,你認為阿長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外貌,身份,細節(jié),性格等 可以有如下一些說法: 阿長是一個一向帶領著我的人; 阿長是一個黃胖而矮的人; 阿長是一個別人不注意姓名的人; 阿長是一個喜歡切切察察的人; 阿長是一個睡相不好的人; 阿長是一個不許我走動的人; 阿長是一個懂得許多規(guī)矩的人; 阿長是一個煩瑣之至的人; 阿長是一個迷信的人; 阿長是一個善良的人; 阿長是一個樸實的人; 阿長是一個熱情為“我”著想的人; 阿長是一個具有偉大神力的人; 教師小結: 總之,阿長是一個好人,但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 阿長是個饒舌、多事、有許多繁文縟節(jié),愚昧無知、略帶粗野,但又爽朗、熱情、樂于幫助別人,她有著淳樸、寬厚、仁慈的美德。 那么這樣一個人,作者對她的感情怎樣呢? 3、作者對長媽媽的感情有怎樣的變化? 請學生找出表明作者感情變化的句子。 明確:對她不好的習慣,“我” 是“憎惡”“討厭”的;當聽到阿長講長毛的故事后,“我”對阿長產生了敬意;后來這敬意慢慢淡;當阿長踩死隱鼠之后,“我”對她的敬意完全消失了;當得知長媽媽買來“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經》時,“我”對她產生了新的敬意,認為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1)雖然背地里說人長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說句真心話,我可只得說:我實在不大佩服她。 (2)然而我有一時也對她發(fā)生過空前的敬意。 (3)從此對于她就有了特別的敬意。 (4)這種敬意,雖然也逐漸淡薄起來,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謀害了我的隱鼠之后。 (5)這又使我發(fā)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6)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 重點:最后兩段(請學生齊讀) 分析:這兩段寫出作者對阿長怎樣的感情? 深切地懷念 4、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安排材料的?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變化 a、愛說閑話 →不大佩服 b、“大”字睡相 → 討厭、不耐煩 c、我所不耐煩的規(guī)矩 → 非常麻煩 d、“長毛”的故事 →空前的敬意(善良的諷刺) e、謀害隱鼠——敬意完全消失 f、買《山海經》 →產生新的敬意 結論:先抑后揚的手法,在對比互襯中刻畫人物形象。(難點突破) 課文前半部分,作者寫他“憎惡”“ 討厭”阿長,后半部分寫買回“我”渴慕的《山海經》而尊敬她,抒發(fā)出一種深沉的懷念之情。這就是本文的重要寫作手法:先抑后揚,欲揚先抑。 大家還要注意到,魯迅是以兒時的心態(tài)回憶阿長的,又是以寫作時的眼光去觀照自己的兒時和阿長的,也就是說,全文是用兩種眼光來看阿長的,一個就是小孩的眼光,一個則是成年人的眼光!霸鲪骸薄坝憛挕笔恰拔摇毙r候的心理,但是在成年的魯迅看來,阿長的出身低下,所以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適合兒童的心理,但心是好的。她年青守寡,非常不幸,出來做女工,沒有別的奢望,但求“順順流流”。因此,在具體的描寫中又飽含同情。這就是在敘事中的雙重色彩。 思考:課文題目為什么稱長媽媽為“阿長”?如果寫成《長媽媽與〈山海經〉》,這樣不是更能表達敬意嗎? 學生回答,教師歸結:不同的稱呼,標志著不同的身份、品味。文章前一部分所寫的人物行狀,多用抑筆,又是“不大佩服她”,又是“討厭”,又是“不耐煩”,又是“麻煩”,倘用“媽媽”稱呼,名實不符,用“阿長”名副其實。所以,文題其實標示文章的一半是抑筆。再則,將阿長與《山海經》連接,又是一個看似矛盾的聯系,一個文盲婦女與一本古典名著怎樣聯系起來了呢,有什么聯系,令人好奇。再則,題目用的是46歲寫作時的口氣,宜用“阿長”稱呼,而“阿”字又有親昵的意味。 組織學生討論:你喜歡長媽媽嗎?為什么? 喜歡。長媽媽的個性有很多可愛的東西,例如不拘小節(jié)、真誠善良、淳樸仁厚等等,再加上她不識字,但卻為作者買回了《山海經》,這是一種真正發(fā)自于內心的對孩子的關愛。 不喜歡。阿長饒舌多事、迷信無知,而且她根本不懂得怎樣教育,只知道在小孩頑皮的時候去向母親告狀,甚至“謀死”小孩心愛的東西。 教師點撥:本文活畫出長媽媽饒舌多事而又不拘小節(jié)、迷信卻真誠善良、無知而又淳樸的性格特征。阿長不是一個完美的人,她有很多缺點。但是,這不正是真實的阿長嗎?大史學家司馬遷大家知道吧,后人說他的《史記》,不夸飾優(yōu)點,不隱藏缺點,也就是紀實。作者這樣寫阿長,正是真實寫人的主張,是一種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而且這樣把她的善良仁慈的美同愚昧落后的丑相摻雜,沙里淘金似地讓她閃爍出美的光輝,將阿長這個人物寫得更加真實感人。因此本文是寫真人實事散文的典范之作。這給我們什么提示呢? 鏈接生活:在你的身邊有許許多多真實而普通的人,請試舉幾例,談談對他(她)的新的認識。 三、課堂練習: 口頭作文: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請學生選擇一個自己熟悉的人物,講述他的一、二件事,看看誰講得真實、生動、傳神。 四、布置作業(yè)【C(3-6)阿長與《山海經》教案】相關文章: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08-27
阿長與《山海經》 教案04-25
阿長與《山海經》的教案02-15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04-03
‘教案’阿長與山海經教案04-28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優(yōu)秀03-26
教案(轉帖) 《阿長與〈山海經〉》04-25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14篇)02-16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14篇02-16
精選阿長與《山海經》教案四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