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懷念教學反思及作業(yè)
一、裸讀及收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薄爸鸩脚囵B(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等。本課教學貫徹“以讀為本”,綜合運用精讀、略讀、瀏覽等閱讀方法,力圖體現“在速讀中整體感知,在品讀中感悟感動”的特色。
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引導學生研讀文本,從中感悟蘊含在字里行間的那份毫不張揚的母愛,引發(fā)學生對生活態(tài)度的積極思考,關注對“好好兒活”意義的探尋。學生對于這一人文內涵的領悟,必須要與工具性相統(tǒng)一,在識記語言、理解語言、積累語言的過程中,加以實現。為此,教學中設計的生字學習、初讀感悟、理清脈絡、研讀細節(jié)、資源拓展等,都意在引導學生憑借語言文字,披文入情,受到母愛的熏染,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信念。
《秋天的懷念》是史鐵生寫的一篇懷念母親的散文。作家用凝重的筆觸回憶了母親在自己雙腿癱瘓后的幾件平常小事,由一個個平凡的細節(jié)為讀者詮釋了母愛的內涵。課文是作家對母親的追憶與懷念,更是一篇充滿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課文語言平實含蓄,情感真摯細膩。
很顯然,這是史鐵生回憶自己在雙腿癱瘓后,情緒極度低落,甚至對生活失去信心時,母親對自己無私而偉大的關愛?墒,對于對史鐵生認識不多,對殘疾人的心態(tài)無從體會的學生而言,學習了那么多篇課文,感悟了那么多的母愛,對于史鐵生母親對殘疾孩子的容忍、堅強是否能夠理解呢?這是朗讀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難題。
二、助讀及探究
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體會母愛的偉大。建議抓住“母親”的表情、動作、語言這些細節(jié)讓學生去體會,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抓細節(jié)中的關鍵詞體會母親和我的內心活動。反復朗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透過這些小事,表達對母親的一片深情的。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根據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教學中通過“體味娘兒倆的“好好兒活”,抓細節(jié)之美,品言語之情,悟人生之道”的教學思路,引導學生運用“剖析重點詞句,體味母親內心世界”的方法,在讀中品、品中讀,在交談、討論中完善體驗,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的策略,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ㄒ唬┱n前探究
《語文課程標準》認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學這篇課文學生如果不了解史鐵生的人生經歷,那么對課文中母親和我的認識就不能做出正確的評價,對人物的理解和體驗也未必能觸及到人物的內心。因此課前我就和學生一起搜集有關史鐵生的資料,資料中有他的經歷、作品、近期的狀況。提前了解這些背景為深入理解內容做好了準備。
(二) 課中研讀
過程分三個環(huán)節(jié):體會娘兒倆的“好好兒活”、體悟母親對兒子的愛、品悟“好好兒活”的含義。
1.體會娘兒倆的“好好兒活”.
這么多年過去了母親的話一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是哪句話?(“咱娘兒倆在一起要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這句話是貫穿全文的情感線索。我怎么“不好好兒活”了母親要說這樣的話?默讀課文找到我不好好兒活的語句。指名讀并體會我的內心世界。(此處引導學生結合史鐵生的經歷談)母親的境況又是怎樣的?找到相關的語句讀一讀。結合肝癌晚期患者的實際情況讓學生體會到母親這樣做一切都是為了我。(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通過讓學生找、讀、感的對比閱讀,如“我”的暴怒與母親的體貼,我對生活的絕望與母親堅定的鼓勵“要好好活下去”,“我”對母親病情的渾然不知等等讓學生從文本中感受到母親的這種“大愛”。)
2.體悟母親對兒子的愛
新課標指出“閱讀的過程就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進行對話的過程”。文中作者對母親的描寫是樸實的、真切的。如何讓學生從真切的話語中感受到母愛,讀出文字背后所隱藏的偉大母愛,這就需要教師的巧妙引導,精當點撥.我先讓學生自學體悟,提出自學要求:默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畫出描寫母親動作、神態(tài)、語言的語句,以旁批的形式體會母親的內心世界。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關注了學生的獨特體驗和個性化閱讀。在交流中讓學生透過這些細節(jié)概括出母親的愛是一種什么樣的愛。特別是母親兩次提出看菊花,兒子和母親不同的表現,引導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體會兒子和母親細微、傳神的變化。讓學生目透紙背讀出文字中包含的意思,包含的感情。在讀中品、品中讀,讓學生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一步步走進作者的心靈。
3.品悟“好好兒活”的含義。
(過渡:兒子一直是母親的牽掛,母親多么希望他能堅強的面對生活。同學們,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史鐵生的面前已是一個絢麗多彩的秋天)
引讀第7自然段。史鐵生面前的菊花是 、 、 、 、 (引導學生概括出菊花的特點)此時此刻你是否讀懂了母親的良苦用心?母親為什么要帶他去看菊花?(這個問題對于學生而言既有開放性又有創(chuàng)設性,由菊花可以想到人、想到精神、想到生命的價值意義,無論學生怎么回答,只要其人生觀是正確的就是可取的,并且是值得稱贊的。)
三、實踐與探索
1、朗讀訓練 培植情感
教師將朗讀與情感有機融合,構建了工具性與人文性和諧統(tǒng)一架框,教師在朗讀指導與訓練中時時重視情感的介入。如:
師:同學們,這堂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史鐵生的散文名篇,請大家齊讀課題
。ㄉx課題)
師:秋天的懷念(教師范讀),讓我們深情一些,深沉一些,再讀課題。(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再一次讀課文題目)
……
師:此時此刻,史鐵生內心的怨恨和怒火可是要通過這樣的動作發(fā)泄出去的!怎么讀?
。▽W生帶著憤怒、絕望之情再讀生字)
師:同學們,這就是我們祖國的文字。看到字形,讀出聲音,也傳達了情感。同學們你們想一想,我們看到的是史鐵生的暴怒無常,看到的是他在砸、在摔、在捶,但我們看不到的是他的內心。誰能試著來體會一下他此刻的心情嗎?暴怒無常的背后是什么?
生:暴怒無常的背后是難受、心情沉重、悲傷,覺得生活沒有希望了。
師:你說出的正是史鐵生此刻的感受。同學們,我們看一看,史鐵生他砸碎的、摔破的、捶毀的是什么呀?在他看來,生活變得怎樣了?
生:生活對他已經沒有意義了。
師:沒有意義,沒有希望了。同學們,就讓我們把這樣的體會融入到朗讀當中,一起來讀一讀,體會一下這個21歲的年輕人此刻內心的悲觀和絕望。
2、朗讀不是為了朗讀而朗讀,而是為了體會文章情感,有目的、有指導。
執(zhí)教《秋天的懷念》一文,應該引導學生聚焦一個個小小的細節(jié),從而達到深入解讀文本的目的。
、倬劢埂岸恪弊
師:史鐵生把家里的東西破壞了,母親為什么不制止兒子,反而躲出去?透過這個“躲”,你看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了母親非常了解兒子。
師:“了解”的“了”字如果換成另一個字就更準確了。
生:換成“理”字——母親很理解兒子。
師:說得好!母親理解兒子!面對此情,母親會怎樣想?
生:母親會想,兒子雙腿癱瘓了,隨他一點兒,他需要發(fā)泄。
師:保留“泄”字,“發(fā)”字換一換。
生:宣泄,兒子需要宣泄。
師:好,這就叫用詞準確。如果沒有宣泄,他可能會發(fā)瘋。母愛是什么?母愛是理解!泰戈爾說過:“愛是理解的別名!睕]有理解就沒有愛。
②聚焦“擋”字
師:有一天,史鐵生站在窗前,看樹葉“唰唰拉拉”地飄落。母親擋在窗前,不讓兒子看,為什么?
生1:他會想到自己就像那些落葉一樣。
生2:他會很絕望。
生3:他會想自己像葉子一樣,從嫩綠到枯黃,從枯黃到落地,因而對生活失去了信心。
生4:他會認為自己的生命很短暫。
師:一片樹葉黃了,落下來了,就意味著一個生命的結束。古人說:“自古逢秋悲寂寥!鼻锾熳屓朔浅ky過,感到哀傷!耙宦曃嗳~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鄙碛袣埣驳氖疯F生面對這“無邊落木蕭蕭下”的情景,他一定想到了自己,他會感到凄涼、悲愴,甚至于絕望。母親這一“擋”,告訴我們母愛是什么?
生:母愛就是一個動作,一個不起眼的動作。
師:這個動作是給兒子的——
生:這個動作是給兒子的一個希望。
師:她擋住了絕望,留下了希望。母愛是呵護,母愛是引導。
③聚焦“?”
師:再讓我們聚焦一個不起眼的問號。當“我”表示愿意去看菊花的時候,母親心里很高興,她對“我”說:“你要是愿意,就明天?”這句話的后面為什么用問號而不用句號?用問號表明母親是用什么樣的語氣和兒子說話的?
生1:用問的語氣。
生2:母親是要征求兒子的意見。
師:征求意見,一種商量的口吻。母愛是什么?母愛是商量,是尊重。 3、在解讀《秋天的懷念》一文中,母親堅韌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在“我”心里是那樣深刻,而且隨著時光的流逝越來越鮮明,越來越清晰。北海的菊花開了,這時的“我”一下子掉入在悲傷和痛苦的漩渦中,但今非昔比的“我”早已把苦難當成了享受,今天的“我”又應該怎樣報答母親,怎樣堅守自己生命的尊嚴呢?如果說對母親不張揚的愛的描寫增添了文章的深度,那么對菊花的描寫就增添了文章的厚度。
4、對于《秋天的懷念》,學生能讀懂“懷念”和“母愛”,讀不懂的是“秋天”和“生命”。
四、收獲與反思
A、教學設計
。ㄒ唬┙虒W目標
【秋天的懷念教學反思及作業(yè)】相關文章:
《秋天的懷念》教學反思01-01
秋天的懷念教學反思07-26
秋天的懷念教學反思09-13
《秋天的懷念》教學反思(1)07-03
秋天的懷念教學反思207-03
2《秋天的懷念》教學反思07-19
《秋天的懷念》教學反思(通用19篇)09-23
《秋天的懷念》教學反思王天姣07-05
秋天的懷念教學反思范文3篇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