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年級《5、4、3、2加幾》教學反思(通用9篇)
在日常生活中,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5、4、3、2加幾》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年級《5、4、3、2加幾》教學反思 篇1
5、4、3、2加幾是在學生學習了9、8、7、6加幾的基礎上教學的,經過前兩節(jié)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也就是湊十法,因此本節(jié)課的重點不再是研究湊十法。5、4、3、2加幾,都是與前兩節(jié)內容相關的小數加大數的練習,要求學生用學過的知識來完成這些計算。本節(jié)課所學的計算實際上有兩種思路,一種是把前面所學的“湊十法”遷移過來進行計算,另一種是較小的數加較大的數的計算,只要交換加數的位置就能轉化成學過的算式,算出得數。雖然這種轉化的方法在前面8、7、6加幾已經學過,但也是在接下來的計算中要廣泛使用的一種比較便捷的方法。在學習9、8、7、6加幾的內容時,我已經有意識的向孩子滲透了交換兩個數的`位置,得數不變的理念。
在新課之前,我讓學生先復習口算9加幾和8、7、6加幾的試題,因此當出現例題5+7時,有的學生很自然想到了7+5等于12,所以5+7也等于12,也有一些學生用湊十法口算,我也給予肯定。
本節(jié)課我把重點放在 “突出思考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上,每道題要求學生口述思考過程。如:計算5+8,想:因為8+5=13,所以5+8=13。例1、例2中的每一道題都要求學生像這樣說思考過程,最后引導歸納總結,兩個加數的位置交換了,得數(和)不變。大部分學生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如果孩子實在不會交換位置推想,就用湊十法算一遍。
這節(jié)課學生興致很高,說得好,算得對。練習時,我把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口算題讓學生以開小火車的形式算了好幾遍,90%的學生能算對,但是有部分學生速度較慢,課下還要再練習。
但在本節(jié)課中,我一直在想著讓學生用交換加數的位置“小數加大數”時想“大數加小數”的方法,可是由于部分學生不喜歡用這種方法,還是用“湊十法”,我們老師也不能太刻意強調。
一年級《5、4、3、2加幾》教學反思 篇2
《十幾減5、4、3、2》是在學生經歷了十幾減9和十幾減8、7、6的學習基礎上學習的,學生的計算技能基本形成,計算方法基本熟練。與前面的十幾減9、8、7、6相比,在今天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學得相對輕松。課開始,我首先復習了有關十幾減9、8、7、的計算,為學習本課新知做好鋪墊。
顯然,他們在計算每一組的第一題時,都是通過“想加算減”或“破十法”等方法進行認真計算的,而在計算第二、第三道時是利用規(guī)律在計算的,可惜的是,他們沒找到這種被減數不變,減數變小,差應該反而變大的規(guī)律,所以答案錯得一模一樣。
看到他們的情況,我并沒有急著告訴他們規(guī)律,而是讓他們再用方法認真算一遍。與此同時,我巡視了一些算得比較慢的同學,他們的答案更是算對了。從這里可以看出,同學們對于“想加算減”、“破十法”還是掌握得不錯,但速度不是很快。
講評時,我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算的,學生基本能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對他們給予了積極鼓勵。同時,我針對剛才嘗試練習中出現的錯誤現象,耐心引導學生共同探索“被減數不變,減數變小或變大,差變化的規(guī)律”。首先我肯定了那幾個同學特別愛動腦,能夠觀察題目特點,找規(guī)律,算答案,這種學習習慣和方法是值得大家學習的,但找規(guī)律的時候,一定要認真思考,減法計算與加法計算的變化規(guī)律是否會相同呢?我們一起來認真觀察每一組算式的特點為,看看什么沒變,什么變了,怎樣變的?
當學生匯報完正確答案時,我故意把剛才錯誤答案寫在正確答案旁邊,讓學生看看算式再想想,他們?yōu)槭裁村e了?
在正確答案與錯誤答案對比的情況下,一些反應很快的'同學似乎想到了這些算式存在變化規(guī)律,于是一位同學激動得叫起來了,答案應該是一個比一個多1,不是越來越小。我趁機問,為什么得數會越來越大呢?很多同學舉起了小手。指名回答,學生說:因為減數越來越小,所以差就越來越大,雖然這樣總結不完整,但在引導之后,大部分同學還是能慢慢說清楚,逐步體會了“被減數不變,減數變小,差反而變大”的關系。
鞏固練習中在做練習第3題時,很多同學一下子就發(fā)現了這一題每組題的特點:被減數不變,減數變大。所以,很多同學能正確利用規(guī)律計算:先算每一組的第一個算式的答案,后面兩個計算就只看減數,減數多1,差就少1。學生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都有所提高。
反思這節(jié)課,感覺我們有些同學還是很愛動腦筋的,但思維還不夠完善,需要我們老師好好引導、啟發(fā),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思維習慣,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其次,我們教師要善于利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錯誤,化錯誤為有效教學資源,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節(jié)課本堂不太成功的地方是:很少同學會聯想前面的十幾減9、8、7、6來計計算相應的十幾減5、4、3、2,可能是學生對于20以內的退位減法還不夠熟練,以后應該加強練習。
一年級《5、4、3、2加幾》教學反思 篇3
十幾減6、5、4、3、2是在學生掌握十幾減9、8、7的基礎上學習的。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與交流,探索十幾減6、5、4、3、2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重點是幫助學生探索算法,難點是正確計算。分析教材,我覺得例題作為一種新類型的應用題,也應該作為重點探索。
一、依據例題,學習求其中一部分的'應用題。
例題情境圖出現的是求另一個加數的實際問題的情境,都是減法意義的具體應用。學生在平時的練習中這種題目經常會用加法計算。所以例題我作為重點來講解,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減法意義。出示情境圖后,讓學生觀察蘑菇可以分為兩類,藍蘑菇有5個,灰蘑菇有6個,一共有11個。在出示兩個問題,讓學生有列出相應的減法算式,并說一說為什么用減法計算?引導學生理解從總數當中去掉一個加數,等于另一個加數,用減法計算。
二、交流算法,觀察發(fā)現,應用提高。
學生對于“11-5”與“11-6”這兩個算式,很自然地想到用“破十法”和“算減法想加法”來進行計算。這兒我只讓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算的。想想做做的第1題與第2題,組織學生觀察比較,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學生都會發(fā)現每組的兩個算式數字相同。小結引導根據一道減法算式也可以想有關系的另一道減法算式。
這節(jié)課總的說,學生計算的效果還不錯,練習時多數學生都能主動找規(guī)律找聯系去計算。
一年級《5、4、3、2加幾》教學反思 篇4
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是十幾減6、5、4、3、2,這部分內容是20以內退位減法的最后一部分,是在學生經歷了十幾減9和十幾減8、7的大量練習基礎上進行的教學,這時學生的計算技能基本形成,計算方法基本熟練。如何靈活運用這些方法?是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難點.和十幾減6一樣,這部分內容不再出現圖示,而是讓學生自己想該怎樣算,使學生由具體過渡到抽象,由“眼觀”過渡到“心想”,逐漸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十幾減5、4、3、2包括很多式題,但教材并沒有全部列出來,只是通過兩個例題的5個式題使學生掌握計算方法,然后在練習中逐漸出現其它式題。與前面的十幾減9、8、7相比,在今天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學得相對輕松,絕大多數學生能將“想加算減”、“破十法”等方法自主遷移到本課的學習中。
教學中我讓學生說計算過程時,關注平日里不太會表達、思維較慢的幾個學生,雖然他們在回答中還有些不自信,但也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對學生自己來說是一種肯定,對我來說更是高興。但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出現問題了。比如:小白兔采了藍蘑菇和花蘑菇共11個,其中藍蘑菇有5個,花蘑菇有多少個?很多學生列出的算式是:5+6=11,想法是藍蘑菇花蘑菇一共有11個,藍蘑菇有5個,那么花蘑菇就有6個。所以我在說想法“把總的蘑菇數減去藍蘑菇的個數就是花蘑菇的個數”時,強調“減去”兩字,但是講來講去仍有很多學生還是一知半解,作業(yè)題中類似的題目繼續(xù)用加法做。在講完例題后,我從實際生活中選了一個例子,請學生閉上眼睛,老師說“第一組一共有14個小朋友,其中女生有5人,男生有多少人?你是怎么想的?”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了,把總的人數減去女生的人數就是男生的人數,用減法做?蛇是有學生不理解,于是我只能讓他們記住題目中出現的兩個數字一定出現在“=”的前面,以防再出現加法的情況。這種方法雖然有點應試的味道,但針對于理解能力差的孩子,我又只能采取非常手段了。
一年級《5、4、3、2加幾》教學反思 篇5
十幾減5、4、3、2是在學生經歷了十幾減9和十幾減8、7的大量練習基礎上,這時學生的計算技能基本形成,計算方法基本熟練。與前面的十幾減9、8、7相比,在今天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學得相對輕松,絕大多數學生能將“破十法”自主遷移到本課的學習中。教學中有讓學生說計算過程時,關注平日里不太會表達、思維較慢的幾個學生,雖然在回答中還有些不自信,但也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對學生自己來說是一種肯定,對我來說更是高興。
這堂課我首先讓學生用已經掌握的'方法自己先試著去算12-3=12-4=12-5=通過學生試做,再讓孩子們同桌互相說說他是怎么算出來的?最后,我讓孩子們在班上說出來。接著我讓孩子獨立完成11-5=11-4=11-3=8,看誰最快完成。
通過問題:你有什么發(fā)現?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學生會發(fā)現被減數沒變,減數越小,結果就越大;減數越大,結果就越小。得到了課堂的生成。
課堂不足,發(fā)現孩子掌握破十法以后,在計算的過程中不怎么會用其他的如:看加想減,遞減法等等。從作業(yè)的反饋來看,有些學生能正確計算,但不能靈活計算,特別是學生相對喜歡用“想加算減”來計算,面對一個算式時,當他想不到相應的加法就會束手無策,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應進一步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去思考與解決問題。
一年級《5、4、3、2加幾》教學反思 篇6
今天的練習課,主要鞏固十幾減6、5、4、3、2的計算。
學習目標是:讓孩子們更好地掌握計算方法,形成相應的計算技能,并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一節(jié)課下來,印象比較深的是這樣幾題。
第1題,孩子們在擁有了豐富的學習經驗后,再來完成這種題組練習,是輕而易舉的.,因為每一題組中三道算式之間的聯系已在孩子們心里內化。完成后,我組織孩子們交流:每組中下面兩道減法題,你是怎樣很快算出得數的?孩子們自然會聯系第一道加法去思考,便可直接推算出減法的得數來。這是孩子們對加、減法意義的又一次體驗。
第3題,也是一種規(guī)律的應用。我在孩子們獨立計算后,再啟發(fā)他們觀察、比較每組上下三道題中的被減數、減數和差。第1、2題組的規(guī)律大致一樣,第3題組發(fā)生了變化。在課堂中,我發(fā)現許多孩子其實已經找到了規(guī)律,并能去應用這種規(guī)律去計算,可是難以表達出來。確實,這是有難度的,尤其要將被減數、減數和差三者之間的變化以及聯系說清楚,并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概括的,所以很多孩子會選擇退縮或者不敢說。可是,越是這樣,我越要孩子們試著去表達,哪怕是支離破碎的語言,哪怕是不完整的句子,說出來,再加以糾正,必然會有收獲。于是,這道題在教學中就顯得有些疲憊。
第7題,是本節(jié)課中孩子們最感興趣的一道題。因為將數學知識與美術學科融合在了一起,這樣的計算賦予孩子們的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呢!課堂中,孩子的計算欲望也一下子高漲了許多,快速計算后就等著涂色,等著成就自己的完美作品,挺有意思的。
每一次練習課,總會收獲驚喜,也會留下遺憾,也許,這就是練習的必要性!
一年級《5、4、3、2加幾》教學反思 篇7
5,4,3,2加幾是在9加幾、8加幾的基礎上設置的,共有兩個例題,四道算式。學生在前面已經掌握了湊十法,因此,本節(jié)課的重點不再是研究怎樣湊十,而是算法的多樣化。在設計本課時,依照教材的編寫意圖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同時注重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有關20以內進位加法,學生已經學過9、8、7、6加幾,所以,整堂課我沒有像前面那樣教學怎樣去湊十,而是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主討論。在出示5+7=后,讓學生先自己想一想,再小組說一說。這樣,既創(chuàng)立了一個合作討論的氛圍,又充分考慮了學生的主體意識,讓每一個學生都在小組中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互相交流、補充、完善,使每一個小組成員都取長補短,同時也養(yǎng)成傾聽別人說話的好習慣。
學生在開放自主的環(huán)境里,思維也會開闊、活躍起來。在學習完例1、例2后,我引導學生想:5加幾、4加幾、3加幾、2加幾的題還有哪些?并適時地給出兩個提示,這樣學生就能迅速、準確地想出來。比起老師直接給出20以內進位加法表記憶更深刻。
一年級《5、4、3、2加幾》教學反思 篇8
本節(jié)課的重點不再是研究怎樣湊十,而是算法的多樣化。在教學時,依照教材的編寫意圖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功能,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同時注重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1、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勵他們主動參與學習。
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想學、越愛學。課始通過去小兔子家玩為情境,復習幾道9加幾、8加幾、7加幾的算式,復習一下,讓學生說說計算方法和過程。復習時,學生都能說出用湊十法和通過想以前學過的算式來進行計算,在表述過程時也能夠表述完整。使學生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進入課堂,然后根據情境而然地導入,自然學生樂于參與情境,提起了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激勵他們主動參與學習。
2、發(fā)展學生個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在探究新知中,我讓學生自己講計算方法,小組討論算法的多樣性,你喜歡哪種方法,這就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識,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反饋練習中,練習形式多樣化,使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變得具有趣味性,并在開放題中,擴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3、展現學生的思維多樣性,鼓勵不同方法計算。
兒童的思維是靈活多樣的。他們在課堂上冒出許多智慧的火花,教師應愛護這些寶貴的思想。這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碧岢惴ǘ鄻踊軌蚺囵B(yǎng)學生思維的廣闊、靈活性、獨創(chuàng)性。算法多樣化不能由教師包辦代替,而必須建立在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在課堂上我先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靈活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獨立研究算法,并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個性化的計算方法。由于學生的生活背景不同和思考角度不同,勢必有不同的解題思路。然后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全班交流學習,把大家的思維亮點聚集在一起,智慧匯攏在一塊。在出示5+7=后,學生想出很多種方法,教師應適時引導,鼓勵創(chuàng)新,提倡學生算法多樣化。學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師的認可,學習的興趣會更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但在學生說算法時,為了更快、更多的讓學生說出自己不同的算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較大的交流算法的空間,但沒有落實到人人都能明白每一種算法,所以在這里處理得有點倉促。
一年級《5、4、3、2加幾》教學反思 篇9
經過前兩節(jié)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因此本節(jié)課的重點不再是研究湊十法。5、4、3、2加幾,都是與前兩節(jié)內容相關的小數加大數的試題,要求學生用學過的知識來完成這些計算。
在新課之前,我讓學生復習口算9加幾和8、7、6加幾的'試題,因此當出現例題5+7時,有的學生很自然想到了7+5等于12,所以5+7也等于12,也有一些學生用湊十法口算,我也給予肯定。本節(jié)課我把重點放在
“突出思考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上,每道題要求學生口述思考過程。如:計算5+8,想:因為8+5=13,所以5+8=13。例1、例2中的每一道題都要求學生像這樣說思考過程,最后引導歸納總結:兩個加數的位置交換了,得數(和)不變。大部分學生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還給這句話配上了手勢語,學生能一邊說,一邊做手勢語,這為今后教學加法的交換律作好了鋪墊。
這節(jié)課學生興致很高,說得好,算得對。練習時,我把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口算題用卡片讓學生以開小火車的形式算了好幾遍,90%的學生能算對,有二十多個學生算得又快又對,有部分學生速度較慢。
【一年級《5、4、3、2加幾》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5、4、3、2加幾 教案 孟爽 初稿12-16
《5、4、3、2加幾》教案 孟爽二稿12-16
《9加幾》教學反思(精選13篇)12-09
十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教學設計01-05
9加幾教學設計01-05
關于幾和幾教學反思01-04
乘加,乘減教學反思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