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氣壓強》課堂教學反思范文
《大氣壓強》教學反思一
在備《大氣壓強》這堂課時,我力圖體現(xiàn)新教材的理念,通過覆杯及其他的實驗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原有的學習基礎上,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去分析實驗的原理,拓展學生的思維,真正體會到大氣壓的存在,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科學。
在做覆杯實驗時,我將紙片蓋在杯子口,然后倒過來,紙片由于重力掉下。然后在杯中裝滿水,將紙片蓋在杯子上,然后倒過來。學生們驚奇的發(fā)現(xiàn),紙片居然沒有掉下來。我順勢提問——這是由于什么原因呢?有的學生思維很快,說:“紙片被水吸住了!”這個答案令我很意外。我靈機一動,將杯中水倒掉一半,此時,杯中也有水,倒過來為什么紙片掉下來了?看來不是被水吸住了,而是被大氣托住了!這樣結合理論分析,讓學生認識到容器外存在壓力或壓強,從而認識到大氣也有壓強。
在講馬德堡半球可利用塑料吸盤,讓它吸在玻璃板上,讓學生感受大氣壓的大小。
托里拆利實驗對認識大氣壓值很重要。由于水銀有毒不適宜在課堂演示,但通過動畫講解,在動畫設計中一定要有玻璃管豎直和傾斜的對比及玻璃管粗細的對比,讓學生知道水銀柱的高度差與管子的粗細、豎直與否都無關。
在“大氣的壓強”一節(jié)的教學中,除了做一些演示實驗之外,我們還應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去找原型,說出證明大氣壓存在的`有關生活事例。學生們經(jīng)過回憶可以列舉出大量事例,其中僅與“吸盤”有關的常見事例就有:
。1)把帶有掛鉤的塑料吸盤按在玻璃上,能掛很重的衣服而不掉下來;
。2)帶有塑料吸盤的玻璃茶幾,能把桌架和桌面緊緊吸附在一起,甚至只抬桌面就能把桌架帶起來;
。3)有一種尾端帶吸盤的羽毛球,球被投過來時,只要用一個光滑的塑料板迎著它,球就能牢牢地吸在板上;
(4)疏通下水道用的橡皮吸盤,擠壓出空氣后,需要用很大力氣才能向上提起;
。5)有時可以看到,搬運大塊玻璃板的工人不是直接用手去抬玻璃,而是用兩個橡皮吸盤壓在玻璃上,能很方便、很安全地把玻璃板抬起來。
這些事例能夠配合課堂上的演示實驗,讓學生通過切身實際感受到大氣壓的存在,學生學習起來感到親切,對知識掌握得更牢固。
《大氣壓強》教學反思二
基于分組學習的思維對話式教學方式,努力實現(xiàn)學生自主發(fā)展的目標,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獨立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主動學習、主動探索、敢于競爭、善于合作的良好品質(zhì);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敏銳的觀察力、良好的思維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善于動手、精于實踐的能力和敢于展示自己的精神風貌,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一條現(xiàn)實性道路。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使我在以下四個方面有較深的體會:
1、物理情景是物理學習的'催化劑,學習物理知識,就要讓學生進入創(chuàng)設的物理情景中去,使得學習富有新鮮和實在的氣息。比如:在“覆杯實驗”中,有的同學提出,硬紙片不掉下來,是不是被水“粘”住了?這時,我們可設計怎樣的實驗去證明:紙片不掉下來是由于大氣壓作用而不是被水“粘”住的?我設想的物理情景有:人工模擬真空──將玻璃鐘罩內(nèi)的空氣抽掉,再觀察紙片的“命運”;可以觀察硬紙片的凹凸情況──是向上凹還是向下凸……然后由此展開討論和實驗,就可明確是不是被水“粘”住了。
2、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必須借助于外界的刺激作用,在“做中學”,將學生的思維和實踐結合起來,從而引起學生積極的情感投入。比如:在測量大氣壓數(shù)值的活動中,一開始在“分組學習,合作求知”環(huán)節(jié)中,可以不給任何器材,讓學生先自行討論和確定器材,設計實驗方案,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在此基礎上,在“思維對話,探究疑難”環(huán)節(jié)中,再分組由學生動手實驗,這會讓學生感到極大的興奮,因為這樣的實驗來源于他們自己的勞動成果。
3、重視獲得知識的結果,更要突出知識形成的過程。在教學中,注意弄清物理知識的來龍去脈,而不是只要學生僅僅記住某些結論,進而發(fā)掘學生學習物理的潛能,把握物理知識內(nèi)在的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規(guī)律和概念的領悟能力,是提高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比如:托里拆利實驗中,管子裝水銀時進入空氣會影響實驗數(shù)據(jù)嗎?為何選用水銀,而不用水或其他液體?等等,通過一系列引導和討論,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重溫”科學家經(jīng)歷的實踐過程,最后達到在過程中掌握知識、方法,提高科學探究能力的目的。
4、教學中教師雖然退出了絕對支配的地位,但其重要作用并沒有被削弱,反而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除了精心設計好教學過程外,還要靈活應對自主學習中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和拓展延伸中學生提出的開放性問題,并做出及時評價。這要求教師必須認真地備課,廣泛查閱資料,要具有廣博的知識和高超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同時,增強自己的科研能力。比如:在展示“瓶子吞蛋”時,學生李召輝提出“為什么用熟蛋,而不用生蛋?”這種問題就是課堂生成的火花,教師要及時地抓住這種機會。我馬上表揚李召輝同學善于思考、敢于鉆研,提出了非常有價值的問題。請大家?guī)兔鉀Q這個問題。片刻后,望著李召輝紅撲撲的臉龐和同學們求知的大眼睛,我拿出了提前準備好的生雞蛋分發(fā)給各個小組,請他們與手中的熟蛋比較,觀察二者的不同。一會,同學就找到了關鍵:生蛋表面粗糙,容易進氣;生蛋外殼硬脆彈性差,容易破裂。熟蛋表面光滑,摩擦力小且密封性好;熟蛋彈性好,容易變形。
【《大氣壓強》課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大氣壓強反思06-21
大氣壓強教學反思04-09
大氣壓強反思[熱門]06-21
大氣壓強教學反思(精選9篇)04-07
大氣壓強的教案03-01
壓強教學反思04-03
初中物理《大氣壓強》教案07-26
大氣壓強 課后練習05-01
10.1壓強教學反思04-28
液體的壓強教學反思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