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級上冊語文司馬光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三年級司馬光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司馬光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司馬光教學反思1
《司馬光》是一篇文言文,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進行了大膽嘗試,改變了以前教學文言文時直接講解課文含義的方式;仡櫛竟(jié)課的教學,我認為可以歸納為“兩個亮點、兩個不足”。
兩個亮點:
1、引導學生對課文的朗讀形式多樣,效果顯著。
在朗讀感悟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我設計了如下教學流程:首先由學生自讀,其次由小組長檢查更正,然后分組比賽讀,跟著老師讀,最后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檢查。多種形式的朗讀,學生不僅沒有對課文的朗讀感到枯燥乏味,而且通過這些方式在潛移默化中背誦了課文,感悟了課文的`大意。
2、通過講故事的方法,深入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
在引導學生交流課文的疑難詞句后,我改變了原來的繼續(xù)講解課文內(nèi)容的方法,而是開展“講故事比賽”。生動的故事語言配上精彩的動作,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得到了升華。
兩個不足:
1、在對課文進行感悟時,橫向指導不夠。
學了課文后,我提出了一個問題:通過課文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學生的回答都局限于:我們遇到危險時,要學習司馬光沉著冷靜,善于動腦筋思考問題;遇到危險要急中生智,想個好辦法;遇到危險……現(xiàn)在回想,我覺得還應該對學生進行不到危險的地方玩耍的安全知識教育。也就是在向?qū)W生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不要忘了對學生傳遞其他方面的思想教育。
2、學完課文后,沒有對學習文言文的方法進行總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任何課文的學習都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文言文的學習也是一樣,通過對學法的總結,可以為教師輕松教學下一篇文言文做準備。
三年級司馬光教學反思2
今天我執(zhí)教了三年級上冊第24課《司馬光》,現(xiàn)反思如下:
教學目標達成,學生能在熟讀基礎上感悟,敢于質(zhì)疑,并熟讀成誦;
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狀態(tài)很好,能夠按照既定的預設來學習。但是學生在小組合作時存在一定問題,組長的組織能力還需要加強,要把問題鋪設好,并且按照老師問題的序號順序來交流。個別組員交流不積極,需要小組成員一句一句提示,這都需要改進;
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讀、準確停頓讀、個人讀、小組讀表現(xiàn)都很好,這給理解打好了基礎。交流不理解的詞語時,學生能夠根據(jù)課下注釋、文中插圖進行幫助性理解,幾個孩子還能根據(jù)文字組成詞語來理解(如:“一兒登甕”中的“登”字,學生組詞“攀登”,在這里就是攀登到了甕的頂上),這是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用現(xiàn)代漢語組詞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表現(xiàn)。
也有學生不理解的詞語。我環(huán)顧了每個小組,發(fā)現(xiàn)問題最多的.是“眾皆棄去”。學生在講故事的時候,總是把“棄”理解為“放棄、拋棄”,這是聯(lián)系現(xiàn)代漢語的結果。可是,在這里,“放棄、拋棄”又似乎不準確。我抓住孩子們匯報時的故事情節(jié),指導孩子:“想一想,一群幾歲的孩子遇到了這種情況,他們會有什么反應?”有的孩子說他們會害怕,有的孩子說他們不知道怎么辦了。這就是“眾皆棄去”的背景。其他的孩子都不知道怎么辦,他們害怕,所以都跑開了。這樣一個問題,正可以引出“眾兒”與司馬光的不同,再相機讓孩子說一說司馬光是個什么樣的人,孩子很自然就說出了“沉著冷靜、聰明機智、樂于助人”。
在講故事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幾個孩子把“一兒登甕”理解成了“一個小孩兒登上一塊石頭,然后掉到了水缸里”,這是受了《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的影響,可是文言文中并沒有說明孩子是登山失足。所以,我又重新代領孩子理解這句話,“登甕”是登到了甕的頂上?墒,緊接著一個孩子講故事,就說這個孩子登到了缸里。問題又來了,我們重新回到這句話,體會究竟是登到了甕頂還是進了甕里。雖然在理解的過程中,孩子們出現(xiàn)了一點點偏差,可是學習就是這樣,只有不斷改進、思考,才是學習的過程。
拓展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有些難度,對于剛剛接觸文言文的學生來說,《徐孺子賞月》比《司馬光》難理解,個別字詞理解起來困難,讓他們自己講就更難了。我想,當下正有一個解決這個問題辦法——請教每組旁聽的老師們啊,這不也是一種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嗎?于是,孩子們在注釋、請教中學習完了拓展文章。我在小組巡視時發(fā)現(xiàn),每組有一到兩個同學能夠理解,剩下的孩子都是懵懵懂懂。拓展閱讀的設計,本身就有讓孩子運用已學方法理解文意的意思,在此基礎上產(chǎn)生對文言文的喜歡。所選題目雖有些難度,但孩子們探索的態(tài)度不變,依然在認真地研究,這才是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
整個課堂,最大的問題還是孩子們的傾聽習慣不好。大家總是在別人發(fā)言時表情默然,沒有專注的表情,更沒有眼神的交流。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還要重點培養(yǎng)孩子的傾聽能力。
三年級司馬光教學反思3
《司馬光》是一篇小古文,本文是中年級學生接觸的簡單的文言文,課文主要寫了司馬光看到嬉戲的小朋友跌到大水缸里去了,就機智地拿石頭擊碎水缸,救出了落水的孩子。突顯了司馬光的聰穎機智,遇事沉著冷靜。全篇內(nèi)容簡單,言簡意賅,但故事情節(jié)完整。
一、教學效果
本節(jié)課圍繞著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找準動詞,讀準節(jié)奏。
本課是三年級學生接觸的第一篇小古文,所以在上課時,我把讀準節(jié)奏作為教學的一個難點。課文只有兩句話,根據(jù)句子基本構成就是“施動者+動作”,我要求學生抓住文中動詞,試著朗讀,進行斷句。學生經(jīng)過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了第一句中“戲、登、沒”都是動詞,第二句“棄、持、擊、得”都是動詞。我要求學生在動詞前用“/”劃出節(jié)奏——“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這樣學生很快就掌握了朗讀的節(jié)奏。
2、總結學法,學會學法。
小古文學生掌握起來比較難,對于這一類型的課文,教師需要教會他們學會方法,在本課教學中,第一我請學生自己看課文后面注釋,“庭”注釋意思是:庭院。第二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如“破”,通過看圖和上下文,此處指:大水缸破裂。第三查找資料,知道司馬光是宋朝的大文學家,博學多才。第四讓學生多讀課文,讀熟,讀中理解。第五讓學生小組合作,試著說出古文的意思。總結以上學習過程,學習小古文的方法主要有:看——聯(lián)——查——讀——說。
二、成功之處
回顧整堂課文,我認為比較成功的一處是:對比人物動作,理解人物特點。
本文雖是小古文,但是故事內(nèi)容學生都熟悉,總體意思了解以后,在理解第二句“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時,此處動詞運用巧妙,體現(xiàn)了司馬光急中生智,遇事沉著冷靜的特點。在教學這一句時,我采用將司馬光和別的`小朋友的動作進行對比的方法——司馬光的動作“持、擊”,別的小朋友是“棄去”,兩者相比,鮮明無比。
三、不足之處
回顧課堂,本堂課也有不足之處。在教學中,有一些問題學生不是很明白,我著急,就立即回答了。如:學生問:“水缸里的水深嗎?”我立即回答:“很深!逼鋵崳灰獙W生讀課文“沒水中”,就可以理解。我想:教學應該嚴格遵守“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這一要求進行,教師在教學中只扮演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學生能回答的,教師一定不能代為回答,一定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做教學的主人。
四、改進措施
上完課,我覺得學生感受很多,收獲很多。再上這節(jié)課,我會注意到運用讀、說、演等方式,讓學生讀課文、說故事、演課文,通過把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知識內(nèi)化,讓學生品味語文,提高能力。
同時,加強教師范讀作用的引領。教師的范讀對指導學生把文章讀正確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這種有滋有味、聲情并茂的朗讀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年級司馬光教學反思4
新課標小學語文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強調(diào)學生進行自主的實踐活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要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教學中要充滿著有個性和積極思維的語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長才干、學做人。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識字5》中的《司馬光》是一篇傳統(tǒng)教材,教學時怎樣才能體現(xiàn)新大綱的精神呢?針對本文的教學重點,我對《司馬光》做了如下教學反思:
一、讀一讀、演一演、問一問
課文中司馬光是怎樣救掉進缸里的小朋友的呢?
1、找出有關“怎樣救”的段落。讀一讀,畫出“怎樣救”的句子,點出重點詞語。(“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2、表演體會司馬光“怎樣救”小朋友,看誰把司馬光的表情、動作演得像。(表演、評議)
3、再讀第5自然段,對司馬光“怎樣救”小朋友的表現(xiàn)提出問題,想想、議議。(教師可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啟發(fā)引導學生通過再讀第5自然段后提出:司馬光為什么“沒有慌”?當時他會怎么想?他怎么會知道“舉起一決石頭,使勁砸那口缸”?石頭是哪里來的?為什么要“幾下子”把缸砸破?使學生在讀的基礎上,有充分思考的`余地,培養(yǎng)學生逐漸養(yǎng)成會獨立思考的習慣,同時對司馬光在小朋友遇到生命危險時“沒有慌”,沉著冷靜,急中生智,動腦筋、想辦法,化險為夷會有更進一歲的理解。)
4、引讀第5自然段,說說你從司馬光的表現(xiàn)中明白了什么?你會對司馬光說些什么?(讓學生從事情本身以及事情所說明的道理等等角度各抒己見。)
5、引讀第4自然段:當看到一個小朋友掉進大水缸里。別的小朋友是怎么辦的?
6、大組對比讀第4、5自然段。分角色表演(司馬光、掉進缸的小朋友、眾小朋友)看誰演得最像。再說說“都慌了”和“沒有慌”的不同結果。
二、讀一讀、看一看、議一議
讓我們來看看司馬光為什么“砸缸”救小朋友。
1、自由讀讀課文,看看那口水缸在哪里?是口什么樣的水缸?用“____”畫出有關句子。(第二自然段)
2、認真讀第二自然段,觀察插圖。(有條件的學?捎猛队皟x將課本中的插圖放大,集體現(xiàn)察。)
小組討論:一個小朋友掉進那口水缸里,司馬光為什么要“砸破”缸救那個小朋友?
。ㄒ龑W生認真觀察插圖,認真讀第二自然段理解:和圖上的孩子相比,文中寫的“大水缸”是相比孩子們的個子還高。而且體積大,能裝許多水。學生在讀讀、看看、議議中弄明白,那樣“大”的水缸,又是“裝滿”了水,說明小朋友掉進缸以后,整個兒會被淹沒,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司馬光要“砸破”那口缸,讓水流出來,才能救小朋友。)
三、思考、想象、設計
你認為還有什么辦法能救掉進缸里的小朋友?
(可讓學生充分地想象,允許學生設計出不同的辦法如──大家都伸手去拉;找樹枝伸下去讓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拉住樹枝眾小朋友再一起拖;甚至說一齊把缸推倒等等。只要理由充分,想象合理,就要給予充分肯定,也鼓勵有爭論。)
四、擴展活動
在學生已充分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可安排一些“難題”讓學生想一想,如:家里炒菜時油鍋突然燃起來了怎么辦?一不小心把乒乓球踩凹了怎么辦?熱鬧的大街上和父母走散了怎么辦……讓學生進一步明白遇事不慌張,要積極動腦筋自己想辦法解決的道理。在說的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把句子說通順,把意思表達得更清楚一些。
三年級司馬光教學反思5
教學《司馬光》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用逆向思維的方法探索古代司馬光幼年砸缸破水救小孩的故事,他為什么能取得成功,或者說司馬光聰明在何處呢?就在于他的思維方法獨特,即緊緊抓住了使水離開人這個問題的中心,用石頭破缸。
如果學生有逆向思維的能力,采取這種形式來分析問題,就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恰當路徑,或許會創(chuàng)造出更新更好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本質(zhì)就逐步縮小,利用逆向思維來分析將是很有效的。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解題能力,有必要逐步在教學中向?qū)W生灌輸這種逆向思維的思想方法。
教學本課還采用了比較的方法。具體步驟是:
1、分組討論。你認為救小朋友可以采用哪些辦法?
2、學生匯報小組討論情況。有的說可以用抽水機把水抽干;有的說可以用梯子讓小朋友爬上來;有的說跑去喊大人;有的說一起用力把水缸掀倒;有的說用繩子把小朋友拉上來……(這些學生的匯報都是常用的辦法,有可能危及落水孩子的生命。而司馬光采用逆向思維的方法,迅速用石頭砸缸。)
3、這些辦法中,你認為誰的辦法?同學們一致認為司馬光的辦法。這樣同學們對司馬光機智聰明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從而,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年級司馬光教學反思6
教是為學服務的,如何能讓學生學有所獲,并且學得輕松愉快呢?在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他們觀察、想象、說話,通過各種方式練讀課文中的生字詞、句子、課文,使課堂靈動高效。第一課時教學是讓孩子體會到司馬光的機智、冷靜,為了達成這一個目標,我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通過回顧“這是一口怎樣的水缸”,讓學生意識到情況緊急,掉進這口裝滿水的大水缸里會有生命危險,以此體現(xiàn)司馬光的多謀善斷。第二,讓學生勾畫別的小朋友的反應,抓住“為什么哭”“喊什么”“為什么跑去找大人”讓學生充分感受他們的驚慌失措,以此反襯出司馬光的鎮(zhèn)定、從容。第三,通過句子比較,讓學生明白司馬光用“大石頭”“使勁砸”的原因,從而體會他的機智、果斷。在拓展訓練中,我只讓孩子說了說想到的其他救人的辦法,其實在訓練發(fā)散思維的`同時,可以把這些方法和司馬光砸缸救人的辦法相比較,更能突出他的多謀善斷、從容不迫。第二課時我主要是教學生字,具體做法為:
課上,始終以學生為中心,敏感地抓住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進行巧妙的點撥、指導,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老師結合生字和學生的識字經(jīng)驗,讓學生自學互動的基礎上,加上老師指導時的示范作用,使學生學有所獲。
一、自主合作學習,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
自主、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是提高課堂主體參與,拓寬學生情感交流的一種渠道。在教學中,我更多地采用了讓學生自主、合作的方式去學習、交流、檢查讀課文情況,引導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自讀、自悟、自主探究,在交流中提出不同的創(chuàng)新見解,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各種能力,促進了創(chuàng)造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使得雙向互動的交流得以實現(xiàn)。
二、點面結合,創(chuàng)設扎實有效的課堂。
識字寫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課堂上應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學習生字,練寫生字,培養(yǎng)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讓學生明白要想把字寫好,就得全神貫注,凝神靜氣,仔細觀察字的結構,揣摩筆畫的呼應、避讓、穿插,并要腦眼手互應,準確控制運筆的輕重疾徐。這樣久而久之,就能潛移默化地改變一個人的心理素質(zhì),養(yǎng)成沉著、鎮(zhèn)靜的習慣。這一篇課文中要求會寫的生字是有六個,高效課堂提倡學生自主互動。因此,課堂教學中,我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觀察、分析、交流、練寫,使學生這部分的學習非常扎實,有實效。
上完一節(jié)課下來,我也感覺自己在教學中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時間上安排不到位,上課時沒有顧及到全班學生等,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結合其他老師的建議不斷的改進我的教學,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三年級司馬光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司馬光教學反思04-08
《司馬光》教學反思04-16
司馬光教學反思09-19
《司馬光》教學反思最新11-04
司馬光的教學反思范文10-05
《司馬光》教學反思(精選11篇)12-02
關于《司馬光》的教學反思范文10-08
課文《司馬光》教學反思的范文10-08
《司馬光》的語文教學反思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