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吳冠中的故事
吳冠中(1919—2010),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
關于吳冠中的故事
。下面是YJBYS小編整理的關于吳冠中的故事,歡迎閱讀。吳冠中的初戀故事
938年,隨著日寇的猖狂進逼,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被迫遷移至湘西沅陵小城對岸的老鴉溪。這時,因為連日的奔波,加上當?shù)厝贬t(yī)少藥,只能用一些土辦法敷衍,他的腳疾一天天地嚴重起來,大面積的潰爛,令他痛苦不堪。
于是,他不得不渡河到沅陵縣城求醫(yī)問藥。醫(yī)生給他做了認真檢查并開了藥方,叮囑他一定要按期到醫(yī)院換藥。
第二次去換藥,醫(yī)院里的病人很多,幾位護士忙得沒有片刻的停息。輪到給他換藥時,他已經(jīng)足足等了兩個小時,快臨近中午了。
那個年輕的護士,歉意地對他微微一笑,雙手捧起他的病腳,輕輕地拆開紗布,小心翼翼地撥去那些已被吸納完畢的藥物殘渣,又用酒精棉細細地擦拭著傷口周圍。然后,慢慢地敷上調好的藥膏,一點一點兒地纏好紗布。她輕柔地做著這一切,讓他沒有感到一絲的疼痛。
換完藥,她柔聲地叮囑了他兩句,便快步走向另一個病房。
其實,只是那么盈盈的一眼,他的心頭便已蕩起了層層愛戀的漣漪。她的秀氣,她的文靜,她的溫柔,都那樣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腦海中。
第二次去換藥,沒有遇到最想見的她,他竟有說不清的悵然,仿佛失落了一件非常寶貴的東西。
有一個周末,他剛剛換完藥,在走廊里遠遠地看到她的背影,他忙跑過去,很靦腆地問了一句:“小姐尊姓?”
“姓陳。”她羞赧地低頭匆匆地走去。
等她身影消失了,他暗自責怪自己剛才太慌亂了,竟然忘記問她的芳名。
最后一次去換藥,他沒有一個見到她,他看到值班表上寫著一個護士替陳護士值班,便以為她那天休班。他問那位替班的護士打探:“那位負責換藥的陳護士叫什么名?”替班的護士熱情地在玻璃板上寫下“陳克如”三個字。
回到學校后,他便開始埋頭給陳克如寫信,一封接一封,他把熾熱的情思,都傾注到了那認認真真的字里行間。然而,那些投寄出去的信件竟然全都石沉大海,沒有一點兒回音。
“難道她不想與自己交往?還是別有原因,怎么連一封信都不肯回?”他百思不得其解,心頭泛起一絲絲的苦澀。
在學校將要搬離沅陵的前夜,他再也坐不住了,準備再去醫(yī)院看她最后一眼。他精心挑選了一幅自己最喜歡的水彩畫作為告別禮物,還邀了一位好友隨他同去。那夜,江面上忽然刮起了大風,他與好友頂著狂風渡江來到醫(yī)院。當他向一位醫(yī)生打聽陳克如護士在哪里時,那位醫(yī)生指著不遠處走來的一位老太太,告訴他――她就是醫(yī)院的護士長陳克如。
他一抬頭,見到自己在信中一次次傾訴深情的對象,竟是那樣一位老婦人。他羞愧得落荒而逃。
學校搬遷到貴陽不久,他便接到了陳克如的一封短信。信中陳克如提醒他以后做事不要太莽撞,并告訴他,給他換藥的那位護士名叫陳壽麟,二十一歲,
資料共享平臺
《關于吳冠中的故事》(http://m.dameics.com)。于是,他又開始給陳壽麟寫了一封封情思綿綿的書信。然而,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這些信同樣是石沉大海,杳無回音。
一天,他正在貴陽的街頭寫生,幾個身著護士服的女子說說笑笑地從前面走過,其中有一個女子長得特別像陳壽麟,他便趕緊收了畫夾,悄悄地跟在她們身后走了一段路。但他始終沒能鼓起勇氣走到跟前,他怕自己唐突了她。
回去后,他又給陳壽麟寫了一封信,仍然沒有她的回音。由此,他便長嘆一聲――向來緣淺,奈何情深。把一份刻骨銘心的真情,深深地埋藏在了心底。
他就是當代著名的藝術大師吳冠中先生。后來,他重慶任教時,結識了后來牽手一生的伴侶朱碧琴。經(jīng)歷了太多的人生風雨的他,在向相濡以沫的妻子講起年輕時的那些往事時,兩個人都不禁唏噓不已。
1991年,72歲的吳冠中撰文回憶自己的那充滿思念與苦痛的沒有回聲的初戀,文章的結尾,猶然一往情深地追問了一句:“她今在人間何處?”
文章刊發(fā)出來不久,已從柳州市工人醫(yī)院退休的陳壽麟,方驚愕地獲悉,有一位品識俱佳的小伙子曾經(jīng)那樣癡情地愛著她、戀著她,而她對此竟渾然不知。她在由衷的感動中,讓兒子代她給吳冠中寫了一封信,感激他那份沉甸甸的真情厚意。她不無惋惜地告訴他――這封不該遲到的信回得實在是太遲了。她也很奇怪,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差錯,他的那些飽蘸濃情的書信,她真的連一封都沒有收到。
向來緣淺,奈何情深。這樣的故事結局,亦不失為人間一美。
如今,吳冠中大師已經(jīng)駕鶴西去。他的傳奇初戀,與他的那些經(jīng)典畫作一樣,依然在歲月長河中久久流傳,熠熠生輝,細細品味,依然令人感動不已。
淡泊與專注
在吳冠中先生眼里,藝術市場受到人際關系、利益包裝、經(jīng)濟沉浮等人們無法回避的因素影響。莊子曾謂“凡外重者內拙”。吳冠中則如是說:藝術是自然形成的,時代一定會有真誠的挽留和無情的淘汰。藝術市場是一面鏡子。但上帝只會關照一心去創(chuàng)作的畫家,而不是光照鏡子的人。智者所見略同。
關于“筆墨”
吳冠中:這個觀點太陳舊了。我的意思是第一不能離開畫面,脫離了畫面,單獨的線條、顏色都是零。筆墨不是程式化的東西。
一以貫之
1991年9月,吳冠中整理家中藏畫時,將不滿意的幾百幅作品全部毀掉,此番被海外人士稱為“燒豪華房子”的毀畫行動,目的只有一個:保留讓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畫!不久,筆者便親身領略了吳冠中的認真勁兒。1993年初,人民日報海外版、解放軍報與香港東方藝術中心聯(lián)合舉辦“東方杯”國際水墨畫大賽,邀請吳冠中評委會主任。評獎的當天上午,七十多歲的吳先生準時來到人民日報社,穿一身休閑的西服,腳著運動鞋。
第一輪,淘汰不佳的作品。禮堂四壁掛滿畫作,有的只能放在地上。粗劣不堪的作品自然遭淘汰,但形式不錯的也會有同樣的命運。每每見到模仿評委畫風的作品,評委們都會會心一笑:拿下!所有模仿作品一概落選。模仿妨礙藝術家的真情流露。擔任評委會主任的吳冠中給大賽的題詞是:“自家真情,勿效東施。”
【吳冠中的故事】相關文章:
怒發(fā)沖冠兒童成語故事08-27
生活中的職場故事10-13
生活中的感悟故事07-20
《聰明的冠鳥》讀書筆記07-03
來自歷史中的成語故事08-29
成語故事:外強中干07-07
生活中的人生感悟短篇故事07-18
面試中的自我介紹不是編故事06-17
求職小故事,藏在招聘啟事中的試題09-19
歷史故事的成語故事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