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驗、講、練-化學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論文
教學過程是師生相互作用的過程,要在這一過程中取得好的效果,有賴于師生雙方積極的影響和默契的配合。我在化學課堂教學中,采用“讀、驗、講、練”的教學方法,就是試圖實現這種和諧統(tǒng)一的一種嘗試。
一、讀。
讀書是學生吸收知識、發(fā)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是學生識記化學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方法。為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閱讀化學課本的能力,我采取了如下的訓練方法。
1.扶著走。學生開始不明白應該怎樣讀化學課本,教師可先示范,再領讀,進而剖析課文中的詞(特別是概念)或語句。如“分子是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一句,包括兩層意思:一是由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化學性質相同,反之,則化學性質不同;二是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多種,分子只是其中的一種。另外,化學上所說的微粒,一般指用肉眼看不到的微觀粒子。這樣“扶著走”,學生就可以逐漸摸到“讀”書的門路了。
2.領著走。待學生初步具備“讀”的能力后,教師應進一步提出新的要求。閱讀前,先提出閱讀的重點和目的,較全面地擬定閱讀提綱,讓學生在提綱的引導下,讀懂、讀透。如我們在教第八章第一節(jié)時,擬定了如下閱讀提綱:①為什么氯化鈉、硝酸鉀等物質的溶液能導電,而蔗糖、酒精等物質的溶液不能導電?②為什么氯化鈉固體不能導電?③化合物溶液與金屬單質其導電實質是否相同?④物質發(fā)生電離的內因和外因是什么?
3.撒手走。當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到相當程度后,教師就不必再擬訂詳盡的閱讀提綱,而只需交待清楚目的、要求和重點,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了。閱讀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講新課時可以用,復習課、實驗課同樣適用,而且可以貫穿學習化學的全過程。
二、驗。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做實驗應被視為學生學習化學的重要手段。在課堂上,或邊講邊實驗,或讀書后再實驗,或實驗后再讀、講,不論哪種形式,都要著重抓好兩個方面的實驗:第一是驗證性實驗。組織學生做好這些實驗,不僅可以使學生認識到所學知識經得起檢驗,受到認識論和科學方法論的教育,同時還能加深理解所學的知識,掌握實驗技能,提高學生觀察與思考的能力。第二是探索性實驗;瘜W課本中的實驗習題或需用實驗來解答的習題就屬這一類。這一類實驗有利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能去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但這類實驗一般開始時學生不易掌握,教師必須加以認真指導,讓學生從模仿開始,逐漸培養(yǎng)學生能獨立設計實驗、解決問題。
三、講。
講課是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突破知識難點和關鍵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不是課堂教學的全部,更不能代替學生的思考和認識過程。為搞好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講什么。教師講解的內容應該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要精講,所以教師必須明確教學目的,“吃透”教材和學生,這樣講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2.怎樣講!皢l(fā)式”和“引導式”的講解方法,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生動、形象的語言可以增強學習的直觀性,對比、分析、綜合、概括等方法有利于學生將感性知識變?yōu)槔硇灾R。
3.什么時候講。教師必須把握講解的最佳時機,才能取得較好的講解效果。按照學生的心理特點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