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培養(yǎng)學生自學古詩的能力
小學古詩教學是個難點。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基本上按著一個路子教學:老師講、學生記,最后背誦。按照這種模式教學,只能強硬地灌給學生一些知識,而學生的自學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谶@種認識,我在古詩教學實踐中,把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放在首位,做了如下嘗試。一、培養(yǎng)學生自學生字詞,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能力“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笔翘拼娙硕鸥Φ淖髌。我首先讓學生試讀、質疑。讀后,學生提出:生字“逾”應讀什么音?我就立即引導他們借助字典認識生字。于是,學生采用部首查字法查出“逾”。
為加強學生對“逾”的理解和記憶,又進一步引導:“逾”字與我們已經學過的哪個字讀音相同、字形相近、意思相通?學生借助字典比較與“愉”讀音相同,和“愈”的意思相通,是“更加”的意思。把“逾”放在“江碧鳥逾白”中,又如何理解這句詩的意思呢?通過朗讀思考,有同學回答出:這句詩的大意是:碧綠的江上飛翔著白色的小鳥。碧綠的江水更加襯托出鳥兒的潔白。肌睜中“欲”是“將要”?還是“好像”的意思。到底該取哪種意思呢?聯系詩句,引導學生討論后,某生回答:盛開的花兒好像燃燒的火焰一樣紅!盎ㄓ肌敝械摹坝笔恰昂孟瘛钡囊馑。
就這樣,通過質疑、討論,學生初步了解了詩的內容。
二、培養(yǎng)學生抓重點詞語,深一步理解詩的內容及作者寫作意圖的能力。在《絕句》這首詩里,通過試讀、質疑,學生已對待的內容有了大致的了解。
然后引導學生熟讀課文,進一步體會作者寫作目的;在反復誦讀后,一個學生回 答出:作者寫這首詩是為了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深深思念之情。這種情感的流露,你是從哪句詩看出的?學生找出“何日是歸年”。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詩的意思的?學生答出:哪一天才是回家的日子!在這句詩中,哪一個詞更加表達了作者思鄉(xiāng)之情呢?學生積極思考,一會兒有一學生答出是“日”,又一學生答出是“年”,是“日”還是“年”呢?引導他們查字典、討論、比較。一位同學比較后回答說:“日”和“年”都是表示時間的詞,“年”表示時間長久,表明作者歸期還很遙遠,因此,“年”更加流露了他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最后,引導學生感情朗讀,體會作者思鄉(xiāng)之情:學會抓住重點,詞語理解作者寫作意圖的能力。
作者對家鄉(xiāng)思念之情為什么會如此強烈呢?指導學生邊讀課文、邊思考。某生回答:“何日是歸年”中一個“歸”字表明作者身在他鄉(xiāng),看到他鄉(xiāng)的美麗景色,凄涼之感頓生。那么,哪些景色引起作者這種情感呢?學生逐一找出“江”、“鳥”、“山”、“花”等描寫景色的詞語。這些景色作者又是如何描寫的呢?
學生再次劃出:“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通過朗讀、聯想,學生溝畫出一幅色彩鮮明的風景圖,從而使學生懂得正是這些美麗的景色引起作者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無限思念,也使學生獲得了抓重點詞語理解詩意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自學古詩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自學古詩的能力】相關文章:
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04-27
對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反思08-14
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05-01
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學能力04-26
淺談英語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