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略論閱讀教學中“美”的有效教育
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愛美的情趣,是語文教學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我們的教學對象正是一群天生愛美的兒童,我們的教材更是從不同側面顯示著、蘊含著自然之美、社會之美或藝術之美。因此教學理應充分地體現(xiàn)美、利用美。教學實踐已表明,無數成功的教學,一切深受學生歡迎的課,無不體現(xiàn)了一個“美”字,“美”也無處不影響著學生的情感、智慧、身心的發(fā)展。幼小的心靈需要美的滋潤,兒童的智慧活動需要美的激活,教學的高效益需要美的推動。一句話,孩子的發(fā)展不能沒有美。
那么,如何在教學中體現(xiàn)美的有效性呢?以“美”為突破口,從“美”著手,也就是我們從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語言三方面思考,具體地說:
一、充分顯現(xiàn)“美”的教學內容。
翻開現(xiàn)代語文課本,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頁頁美麗的插圖,細讀內容:兒歌、韻文、古詩、寓言故事……語句優(yōu)美,展現(xiàn)的是一個個美的意境、美的形象。我們應怎樣來充分顯現(xiàn)美的教學內容呢?
1、創(chuàng)設情境品味意境美
“一片風景是一個心靈的結晶!蓖庠诘淖匀伙L景與內在的心靈相互疊印,相融為一,這即是意境。創(chuàng)設情境可讓學生很好地品味文中的意境美。
如在教學古詩《憶江南》時,一幅幅與詩風格相近的書畫作品映入學生的眼簾,一首首委婉優(yōu)美的古箏樂曲飄入學生的耳廓,加上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學生已自然地進入了情境。教師讀后,讓學生再運用齊讀、串讀、比讀等多種形式進行朗讀,然后讓他們抒發(fā)自己的感受,體會江南風光的明媚及詩人對江南風光的贊嘆和眷戀。這樣,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就能使學生更深層次地領悟到詩中所蘊涵的意境。
2、通過“美讀”把握形象美
如《司馬光》一文,記敘了司馬光小時侯砸缸救人這件事。我在教學時首先讓學生熟讀課文,思考:當其他小朋友都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司馬光怎么做?再通過反復讀、表演讀等手段體會人物心理:司馬光為什么不跑,你知道他在想什么嗎?“司馬光沒有跑,他拿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把缸砸破了。”一句表現(xiàn)出司馬光胸有成竹的樣子,要讀的稍慢些;“缸里的水流出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被救出來了!弊x得稍快、用力一些;最后一句前半部分讀得稍慢些,好象懸在心上的石頭放了下來,后半部分語調高些、語氣高興些。這樣才能體會到司馬光遇到緊急情況沉著、勇敢、果斷的優(yōu)秀品質。通過美讀,學生腦海中就會浮現(xiàn)出沉著、勇敢、果斷的司馬光的形象。
二、恰當運用“美”的教學手段。
教學中能否達到“美”的境界,主要取決于教師對教學境界的追求。只有追求美,才能努力再現(xiàn)教材之美。教學手段實際上是一種媒介,通過它再現(xiàn)、強化、傳遞教學內容,實現(xiàn)教學目標。運用美的教學手段,給學生一種美感,那就得讓學生能看得到、聽得見、摸得著,從而在其間產生一種愉悅之感,因為美感總是通過人的視覺、聽覺、觸覺具體感受的。沒有兒童感知的興奮,就談不上美的感受。
《升國旗》這首兒歌蘊涵著一定的愛國思想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這課的教學我分三步走:1、看圖導
[1] [2]
【略論閱讀教學中“美”的有效教育】相關文章:
小學有效閱讀教學實施的策略論文04-27
閱讀教學中開展角色表演的策略論文04-27
開放教學中的有效理答策略論文04-27
幼兒教育中有效回應的策略論文04-27
略論語文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05-01
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策略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