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慕田峪長城 -資料
慕田峪長城,位于北京懷柔區(qū)境內,據文獻考證,此段長城是在北齊長城遺址上由明初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督造而成,
北京慕田峪長城
。2001年先后通過ISO9002國際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國際環(huán)境管理體系認證,并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四A”級旅游景區(qū)。慕田峪長城旅游區(qū)群山環(huán)抱,風景秀麗,春季,群芳射蕊,爭奇斗妍;夏季,滿山青翠,流水潺潺;秋季,果實累累,紅葉滿山;冬季,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在中外享有“萬里長城慕田峪獨秀”的美譽。長城歷史沿革
慕田峪長城西接居庸關,東連古北口,為京師北門黃花鎮(zhèn)的東段,自古被稱為拱衛(wèi)京師、皇陵的北方屏障,而慕田峪關更是明代擁護京師和投井下石陵的重要關口之一。(《長安客話》卷七•關鎮(zhèn)雜志)記載:“居庸關、黃花鎮(zhèn)、邊城、慕田峪、灰?guī)X口具系沖地,雖宣、薊為之屏障,紫荊藉以身援,然外而扼控要害,內而擁護京陵,干系至重”。
慕田峪長城為明代初期開國大元帥徐達(曾被封為中山王,也被稱為中山)指揮所建。據《同治十二年遷安縣志》記載:“明初,徐中山筑邊城墻,自山海關西抵慕田峪,一千七百余里,邊防可云密矣。”“慕田峪關,永樂二年建”。(見《日下舊聞考》•邊障•卷一百五十三•二四六六頁)。
公元1568年,明穆宗朱載垕特命抗倭名將戚繼光以都督同知總理薊鎮(zhèn)、昌鎮(zhèn)、保定三鎮(zhèn)練兵事,率軍對慕田峪段在內的二千里長城進行整修,隆慶五年秋建成遺存至今載:“隆慶初,給事中吳時來以薊門多警,請召大猷、繼光專訓邊卒。部議獨用繼光,••••••帝可之。二年五月,命以都督同知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鎮(zhèn)練兵事,總兵以下悉受節(jié)制,
資料
《北京慕田峪長城》(http://m.dameics.com)。••••••自嘉靖以來,邊墻雖修,墩臺未建。繼光巡行塞上,議建敵臺••••••督撫上其議,許之。五年秋,臺功成,精堅雄壯,二千里聲勢聯(lián)接。”慕田峪長城特色
慕田峪長城旅游區(qū)與其他以長城為主體的旅游區(qū)相比,特色很突出。
特色之一,景區(qū)草木茂盛,樹木成林,植被覆蓋率現今達96%,這種大面積植被是任何長城段都不可比的;
特色之二,慕田峪關臺奇特。慕田峪關與居庸關、山海關、嘉峪關等都不一樣,正關臺是由三座空心敵樓構成,通連并矗,兩側樓較小,中間樓較大,三座敵樓之上有三座望亭,關門不設正中,而是在關臺東側,進出關臺也是兩側敵樓設門,這種獨特的關臺建筑是萬里長城所罕見。
特色之三,敵樓密集。從慕字一臺(大角樓)至慕字四臺(正關臺)不到500米,就設敵樓4座;從慕字一臺至慕字二十臺,長度僅3000米,敵樓、敵臺、墻臺、鋪房就25座,這種百米左右就有一座敵樓的長城段也是不多見的。
特色之四,雙面垛口。其他段長城,多為長城外側一面建垛口墻,而慕田峪段長城卻兩面都為垛口墻,垛口墻即守城將士對敵作戰(zhàn)的.掩體。兩面垛口墻,即意味著兩側同敵作戰(zhàn),可見慕田峪段長城在歷史上的重要戰(zhàn)略地位。
特色之五,內、外支城并存。支城,即在主長城之外根據戰(zhàn)事需要順山勢又節(jié)外生枝修出的長城。慕田峪的外支城即連接慕字十一臺的長城,內支城即“禿尾巴邊”。
特色之六,長城富有立體感。慕田峪關,地勢最低,海拔僅486米,往東,陡然上升,至大角樓(慕字一臺)不到500 米,竟然上升117米。往西,從慕字四臺(即正關臺)至慕字十九臺,起伏不大,較為平緩,從慕字二十臺至牛角邊最高處,只經過近10座敵樓,就從慕田峪關的486米上升了533米,達到1039米。從整體角度看,這段長城猶如在山巔騰飛的一條巨龍,高峰處,如巨龍昂首,欲上九天;溝谷處如巨龍飲水,一頭扎進山澗溪流之中,蔚為壯觀。
慕田峪長城門票價格:
【北京慕田峪長城 -資料】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