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及教學反思
12.2.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西河九年制學校 郭歡
教學目標
1.了解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會應用“邊邊邊”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
2.經(jīng)歷探索“邊邊邊”判定全等三角形的過程,解決簡單的問題.
3.培養(yǎng)有條理的思考和表達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掌握“邊邊邊”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2.難點:理解證明的基本過程,學會綜合分析法.
3.關鍵:掌握圖形特征,尋找適合條件的兩個三角形.
教具準備
一塊形狀如圖1所示的硬紙片,直尺,圓規(guī).
(1) (2)
教學方法
采用“操作──實驗”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親自動手,形成直觀形象.
教學過程
一、設疑求解,操作感知
【教師活動】(出示教具)
問題提出:一塊三角形的玻璃損壞后,只剩下如圖2所示的殘片,你對圖中的殘片作哪些測量,就可以割取符合規(guī)格的三角形玻璃,與同伴交流.
【學生活動】觀察,思考,回答教師的問題.方法如下:可以將圖1的玻璃碎片放在一塊紙板上,然后用直尺和鉛筆或水筆畫出一塊完整的三角形.如圖2,剪下模板就可去割玻璃了.
【理論認知】
如果ABCA′B′C′,那么它們的對應邊相等,對應角相等.反之,如果ABC與A′B′C′滿足三條邊對應相等,三個角對應相等,即AB=A′B′,BC=B′C′,CA=C′A′,∠A=∠A′,∠B=∠B′,∠C=∠C′.
這六個條件,就能保證ABCA′B′C′,從剛才的實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只要兩個三角形三條對應邊相等,就可以保證這兩塊三角形全等.
信不信?
【作圖驗證】(用直尺和圓規(guī))
先任意畫出一個ABC,再畫一個A′B′C′,使A′B′=AB,B′C′=BC,C′A′=CA.把畫出的A′B′C′剪下來,放在ABC上,它們能完全重合嗎?(即全等嗎)
【學生活動】拿出直尺和圓規(guī)按上面的要求作圖,并驗證.(如課本圖11.2-2所示)
畫一個A′B′C′,使A′B′=AB′,A′C′=AC,B′C′=BC:
1.畫線段取B′C′=BC;
2.分別以B′、C′為圓心,線段AB、AC為半徑畫弧,兩弧交于點A′;
3.連接線段A′B′、A′C′.
【教師活動】巡視、指導,引入課題:“上述的生活實例和尺規(guī)作圖的結果反映了什么規(guī)律?”
【學生活動】在思考、實踐的基礎上可以歸納出下面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的定理.
(1)判定方法: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寫成“邊邊邊”或“SSS”).
(2)判斷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推理過程,叫做證明三角形全等.
【評析】通過學生全過程的畫圖、觀察、比較、交流等,逐步探索出最后的結論──邊邊邊,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得到了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條件,同時增強了數(shù)學體驗.
二、范例點擊,應用所學
【例1】如課本圖11.2─3所示,ABC是一個鋼架,AB=AC,AD是連接點A與BC中點D的.支架,求證ABDACD.(教師板書)
【教師活動】分析例1,分析:要證明ABDACD,可看這兩個三角形的三條邊是否對應相等.
證明:D是BC的中點,
∴BD=CD
在ABD和ACD中
∴ABDACD(SSS).
【評析】符號“”表示“因為”,“∴”表示“所以”;從例1可以看出,證明是由題設(已知)出發(fā),經(jīng)過一步步的推理,最后推出結論(求證)正確的過程.書寫中注意對應頂點要寫在同一個位置上,哪個三角形先寫,哪個三角形的邊就先寫.
三、實踐應用,合作學習
【問題思考】
已知AC=FE,BC=DE,點A、D、B、F在直線上,AD=FB(如圖所示),要用“邊邊邊”證明ABCFDE,除了已知中的AC=FE,BC=DE以外,還應該有什么條件?怎樣才能得到這個條件?
【教師活動】提出問題,巡視、引導學生,并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學生活動】先獨立思考后,再發(fā)言:“還應該有AB=FD,只要AD=FB兩邊都加上DB即可得到AB=FD.”
【教學形式】先獨立思考,再合作交流,師生互動.
四、隨堂練習,鞏固深化
課本練習.
【探研時空】
如圖所示,AB=DF,AC=DE,BE=CF,BC與EF相等嗎?你能找到一對全等三角形嗎?說明你的理由.(BC=EF,ABCDFE)
五、課堂總結,發(fā)展?jié)撃?/b>
1.全等三角形性質(zhì)是什么?
2.正確地判斷出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利用全等三角形處理問題的基礎,你是怎樣掌握判斷對應邊、對應角的方法?
3.“邊邊邊”判定法告訴我們什么呢?(答:只要一個三角形三邊長度確定了,則這個三角形的形狀大小就完全確定了,這就是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六、布置作業(yè),專題突破
1.習題11.2第1,2題.
2.選做課時作業(yè)設計.
教學反思:
首先,本節(jié)課重點關注:“一個條件”、“兩個條件”包括的情形,以及不能形成的原因,先讓學生自行探索,關鍵時刻老師再加以引導并利用多媒體演示。讓學生互動起來,動手實踐操作,形成認知。培養(yǎng)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方法及能力。其次,課前我準備了三對長短各不相同的6根小木棍,讓學生擺成兩個三角形,猜一猜是不是全等?后通過重合驗證所猜結論,這樣既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又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后,本節(jié)課在難點的突破、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動手操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在以后教學中,也有值得思考的地方:(1)提前讓學生準備好學具(如紙、剪刀、圓規(guī)等),分組時,優(yōu)差互補,讓人人學有所得。(2)教學時應多關注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后,雖然大部分學生掌握了,但少數(shù)后進生仍然不理解。(3)要多舉例學生熟悉的案例,如:補全損壞的三角形。最后,由于證明三角形全等的書寫過程與前面的證明書寫過程略有不同,同時為了書寫規(guī)范,我板演了三角形全等的書寫過程并講解。
總之,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時時刻刻注意給學生提供參考的機會,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盡量為學生提供“做中學”的平臺,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識和方法主動探索新知識,擴大自己的知識結構,發(fā)展能力,從而使課堂教學真正為學生發(fā)展服務。
【12.2.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教學反思08-09
全等三角形判定教學反思08-0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學反思10-1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教學反思09-20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教學反思09-20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學反思09-2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學反思09-2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學反思01-0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教學反思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