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美術史方法論的圖像學及其理論失語問題論文
【摘要】沿著阿比·瓦爾堡開辟的圖像學分析道路,歐文·帕諾夫斯基在吸收卡西爾和里格爾等前輩學者思想的基礎之上,將這種偏向文化史的研究方法予以了條理化、規(guī)范化的理論表述。作為一種美術史研究的方法論,圖像學在藝術史研究尤其是古典藝術領域獲得了極強的適用性。但是,由于帕諾夫斯基將闡釋的范疇限定于尋求圖像的內(nèi)在意義,導致其理論遭到了各方的質(zhì)疑。圖像學的三個分析階段由于各自存在的盲點,使其在實際應用之中形成了一種明顯的“失語”現(xiàn)象,這是我們在運用這種理論進行藝術史研究的時候應該切實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圖像學;美術史;方法論:失語
一、圖像學的創(chuàng)立與發(fā)展
1912年10月,在意大利羅馬召開的國際美術史學會議上,德國藝術史家阿比·瓦爾堡對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斯基法諾亞宮”濕壁畫進行了開創(chuàng)性的破譯。他把壁畫圖像與古代社會的宗教、科學等文化元素進行了關聯(lián)性的分析,從中發(fā)現(xiàn)了中世紀“黃道十二宮”星宿神實際上是古希臘神話人物的變體,從而證實了文藝復興藝術與古希臘文化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瓦爾堡的這種破譯開創(chuàng)了“一種圖像學分析”的先河,作為美術史研究方法的“圖像學”就此誕生。在很大程度上,瓦爾堡開創(chuàng)的這種研究方法是對阿洛伊斯·里格爾和海因里希·沃爾夫林等藝術史學者以知覺心理學為基礎的形式美學研究模式的偏離甚至反撥,因為瓦爾堡意義上的圖像學研究更多指向的是藝術的外圍或外部環(huán)境,它涉及到了不同學科的廣義綜合,比如人類學、心理學以及文化學等。
但圖像學的發(fā)展并沒有在瓦爾堡這里就此定格。以德裔美術史家歐文·帕諾夫斯基為代表的后繼者在瓦爾堡遺產(chǎn)的基礎之上將這種偏向文化史的研究方法予以了條理化、規(guī)范化的理論表述,最終使其作為一種美術史研究的方法論而獲得極強的適用性。作為圖像學研究的集大成者,帕諾夫斯基改變了西方美術史研究的傳統(tǒng)格局,打破了形式主義的美學藩籬,重建了美術史學。在1 939年出版的《圖像學研究》的導論部分,他明確闡述了作為方法論的圖像學研究的一般性原則,即圖像意義上的三個層次的解釋理論。第一個層次是前圖像志描述,考察的是“原始或自然的主題”。這種描述尚且處于純形式主義分析階段,即觀者只需識別在視覺上可以識別的東西,如色彩、線條以及構圖等,而無需深入作品的內(nèi)容層面。這是一種自然意義載體的純粹形式世界或藝術母題的世界。
第二個層次為圖像志分析,探索的是“衍生或傳統(tǒng)的主題”。“對這種主題的領會,就是將手持小刀的男子理解為圣巴多羅買,將持桃的女子視為‘誠實’的擬人像,將按照一定位置與姿態(tài)圍在餐桌前的一群人看作‘最后的晚餐’,而將按照一定方式角斗的兩個人理解為‘惡與善的搏斗’!雹僬缫运,在圖像志分析階段,觀者需要分辨和理解圖像之中已知的故事和人物等,對作品直接涉及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最后一個層次是圖像學分析,挖掘的是圖像“內(nèi)在的意義或內(nèi)容”。圖像學分析代表了美術史研究的最高層次,它著意探究藝術家有意或無意表達的更深層次的意義,同時也揭露了一個民族在一段時期之內(nèi)基本態(tài)度的根本原理。在圖像學分析的最后一個層次,帕諾夫斯基明顯受到了恩斯特·卡西爾有關符號理論的影響?ㄎ鳡栒J為“在特定的文化中,圖像代表著根本性的原則或者觀念,所以我們可以將藝術品看作是一個藝術家、宗教、哲學或者是整個文明的文獻”②。也即是說,圖像的意義并不止于表面元素的集合,它在某種程度上作為一種能指的符號,甚至可以映照一個時代或一個民族的“藝術意志”。帕諾夫斯基的圖像學理論并非空穴來風,它是嚴格建立在對前輩藝術史家和哲學家等學者的思想進行理性吸收、批判和繼承的基礎之上的。除了卡西爾的文化符號學,對帕諾夫斯基美術史研究方法的形塑產(chǎn)生至關重要影響的是里格爾有關“藝術意志”的思想。19世紀的里格爾憑借對古代埃及和羅馬等地藝術的大量風格分析,從中提煉出了一種歷史循環(huán)論乃至歷史決定論的藝術史發(fā)展邏輯。按照這種邏輯的推演,如果說個人藝術風格的發(fā)展和演變是受到了藝術家的目的和意圖支配的話,那么真正支配這種目的和意圖的實際上是一種時代的精神和文化!八囆g意志的思想使里格爾的美術史觀進入一個歷史循環(huán)論的系統(tǒng),一切都是相對的,每一個歷史階段對于藝術意志來說都有其自身的證明。一種風格的形成實際上為下一種風格的產(chǎn)生作了準備,所有的時代都在藝術意志不間斷的發(fā)展中占有一席之地!雹叟林Z夫斯基正是在里格爾的基礎之上于1 920年寫作了《藝術意志的概念》,對后者的相關思想進行了一定的重新詮釋,試圖以此探尋視覺藝術的歷史語法規(guī)則,他相信藝術史應該追求“具有一種先驗基本原理的力量的那些確定性的標準,那些確定性的標準涉及的不是現(xiàn)象本身而是涉及到它的實在和它‘因此’存在的條件”。
帕諾夫斯基對圖像學理論做了相當完備的闡述。因為他的努力,圖像學從一般的研究性輔助工具成為了一種越來越成熟的美術史方法論。但由于將藝術史家的注視范圍嚴格限定在古典圖像背后的內(nèi)在意義,也引發(fā)后來的學者對他的理論和方法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質(zhì)疑之聲。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以“新”藝術史家為代表的越來越多的學者對帕諾夫斯基的圖像學方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見解,這一點在關于1 7世紀荷蘭風俗畫的圖像學解釋方面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譬如斯維特拉那·阿爾帕斯和米克·巴爾的相關研究指出,17世紀的荷蘭風俗畫背后隱藏了一種特定社會之中的權力和意識形態(tài)問題,但帕諾夫斯基的《早期尼德蘭繪畫》純粹是一種公式化的“視覺象征=作品意義”的闡釋模式,還停留在簡單的畫面“前景”與社會“背景”的意義疊加層面。歸根結底,阿爾帕斯等“新”藝術史家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帕諾夫斯基的圖像學研究方法有其特定的時間適用范圍,即主要針對的是中世紀與文藝復興藝術,尤其是在主題和圖式上約定俗成的宗教藝術,但對于某些時間段內(nèi)藝術的研究,帕諾夫斯基的傳統(tǒng)圖像學方法因其極大的局限性而顯得不合時宜。
自人類進入現(xiàn)代尤其是后現(xiàn)代景觀社會以來,大規(guī)模復制和印刷的便利造就了圖像的泛濫,藝術也由此呈現(xiàn)出了多彩紛呈的局面。在此背景之下,帕諾夫斯基的傳統(tǒng)圖像學再次受到了強烈的沖擊。針對這種狀況,美國學者W.J.T米切爾首先對帕諾夫斯基的圖像學進行了批判性的回應與改進。米切爾的學術生涯早期以傳統(tǒng)的圖像學研究為開端,后來,針對后現(xiàn)代景觀圖像泛濫的事實,他提出了一種類似于“并非圖像學的圖像學”的概念。這個概念首先將傳統(tǒng)圖像學的研究對象加以擴充,不僅僅是傳統(tǒng)美術史意義上的圖像,現(xiàn)代社會的照片、廣告、攝影等一系列圖像也被納入到了研究的范疇。米切爾之所以擴充圖像學的研究對象,原因在于他意識到了當時的藝術史研究領域正在發(fā)生一種所謂的“圖像轉向”,這種轉向的發(fā)生與文學和語言學領域發(fā)生的“語言轉向”的節(jié)奏同步。一種新的藝術本體論,即所謂“當代圖像學”由此產(chǎn)生。這就是圖像學在當代的新發(fā)展,我們可以稱其為“視覺文化研究”。
二、圖像學的理論“失語”
圖像學在帕諾夫斯基那里走向成熟,帕諾夫斯基不僅建立了完備的圖像學理論體系,還運用大量實例進行例證。但一門學科的方法并不是完美無缺的,盡管帕諾夫斯基對圖像學的完善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但其實際運用仍然遭到了各方的質(zhì)疑,形成了一種明顯的“失語”現(xiàn)象。回到圖像學的三個層次。首先,許多理論家認為前圖像志描述階段所需要的是一雙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的“純真之眼”,但在實際操作中,這個層次是否客觀存在備受學界的質(zhì)疑,因為眼睛或視覺是否絕對純真存在極大的爭議。
19世紀英國著名的美術批評家約翰·羅斯金認為,觀者在藝術欣賞的過程中不應該帶有任何先入為主的觀念,理想的方式是利用最原始的眼睛去觀看藝術品,這就是他的著名的“純真之眼”概念。無法否認的是,這個概念對現(xiàn)代藝術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確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但問題在于,不管是在藝術欣賞中,還是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純真之眼”真的存在嗎?恩斯特·布里希明確對此表示了異議。他認為藝術家不可能具有“純真之眼”,任何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之前都需要掌握一套“詞匯”,也即是藝術家因為對前輩的學習會積累相關的經(jīng)驗,進而在頭腦中形成一定的“預成圖式”。所謂“預成圖式”,是指由經(jīng)驗、學習而來的在大腦皮層上留下長時間記憶痕跡的觀念模式,不為人意識到卻頑強地起著作用。人的知覺經(jīng)驗會形成大量圖式,儲存在大腦中,可以說,這是一種“語匯表”,就像我們說話時從語匯表中選擇詞語進行組合一樣,畫家在創(chuàng)作時也會不自覺調(diào)用大腦之中的圖式,但不會簡單套用,而是會進行一定的修正。
為了以正視聽,布里希援引了英國畫家約翰·康斯太勃爾的一段日記:“天氣不錯,刮點風,調(diào)子很柔和,很像加斯珀·普桑和喬治·博蒙特最柔和的調(diào)子……”也即是說,即便像康斯太勃爾這樣力圖在風景母題之前努力忘掉先前經(jīng)驗的畫家,也留下了不少文字和繪畫的材料,足以說明他的“視覺”是受“知覺經(jīng)驗”的影響。無疑,視覺并非一種純粹獨立的感官,而是會大量受到潛在經(jīng)驗的影響和支配。除了藝術的創(chuàng)造者,這種“預成圖式”的存在對于藝術欣賞的觀者而言也是如此。這個例子說明了一個問題,即任何個體都為社會所建構,他不可能擺脫歷史的、社會的和自身個性的束縛,轉而純粹客觀地審視世界。
回到前圖像志描述階段。按照客觀而實際的情況,“觀者是作為一個被他的經(jīng)驗、價值觀與歷史和文化知識所決定的個體來面對藝術的。比如,如果你是作為基督徒被撫養(yǎng)大的,或者非常熟悉歐洲藝術的歷史,要在前圖像志的階段去看一個《基督誕生》圖那才難呢。你會立即跳到圖像志的階段,然后就要有意識地回避那種無所不知的立場。當然,如果你的眼睛過于‘純真’,你恐怕在著手任何層面的闡釋都會是困難的”④。這是帕諾夫斯基在建構圖像學理論時欠缺考慮的情況,也恰恰是我們無法回避的問題。
帕諾夫斯基圖像學的第三個層次,即圖像學分析階段,對這種方法的運用和接受主體提出了一定的條件。圖像學分析所著手解決的是圖像元素的象征或寓意的含義,但“象征與寓意是有文化上的規(guī)定性的,并且對于這種文化中的每一個成員來說,其意義也并非總是不言而喻的,局外人就更不必說了”⑤。因此,就圖像學的第三個層次來說,不管是運用圖像學的研究者,還是圖像學具體研究成果的受眾,似乎都無法不帶附加條件地使用或接受這種方法。如此,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圖像學也會頻頻“失語”。
由于圖像志分析和圖像學階段著重于探究圖像的象征及其內(nèi)在意義,很多學者認為帕諾夫斯基的圖像學在本質(zhì)上就是一種符號學,不僅僅因為他的確受到了卡西爾的符號理論的影響,更有力的證據(jù)在于圖像學理論模型的后兩個層次行使的似乎正是符號的職能。圖像能夠行使符號職能的阿基米德點在于圖像能被視為一種“語詞”。事實上,語詞與圖像自古以來就是一對孿生兄弟,兩者互不離棄。在宗教統(tǒng)治盛行的中世紀時期,圖像更多是作為一種圖解的工具,它的功能是使文字形象化,以便讓不識字的民眾更好地皈依基督教。而到了現(xiàn)代社會,兩者的地位多少有些顛倒互置。但無論如何,語詞與圖像的關系總是非常密切。很多學者都對兩者的關系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如布里希認為存在一種“圖像語言學”,在這種語言學中,語詞(文本)與圖像之間能夠相互解釋,從而達成一致。但是,一些從文學系統(tǒng)進入藝術史領域的學者,譬如米克·巴爾和諾曼·布列遜等人,則認為藝術史實踐領域的語詞與圖像之間存在一種張力關系。詹姆斯·埃爾金斯甚至認為,藝術史的語詞在某種程度上注定是要失敗的,因為圖像的有些方面是無法解釋的。在其專著《論無法表達自己的圖畫與語詞》中,埃爾金斯指出,語詞注定要失敗,因為圖像擁有一推不能被理解為符號的“無意義的”記號。他的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反符號學的代表作,因為他在書中所敘述的是要反對將圖像闡釋為符號系統(tǒng)的傾向。
從這個意義上講,埃爾金斯的觀點就是傳統(tǒng)圖像學“失語”的又一個佐證。除此之外,闡釋學認為,錘子并不因其本身而成為錘子,而是在與釘子、墻,還有在與通常的木工活的關系中,才成其為錘子的。這與皮爾斯的符號學理論有著共通之處。皮爾斯認為,能指是固定的,但隨著象征語境的變化,意義逐漸變得模糊起來,甚至與其本身相對立,從而達到所指的漂移。因此,在圖像學的實際運用中,如果將圖像看成是符號,其意義可能不是固定的,而是漂浮的,這是圖像學“失語”的又一表現(xiàn)。
無論問題如何突出,不可否認的是,帕諾夫斯基的圖像學對歐美的藝術史尤其是古典藝術史研究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在特定的時段成為了歐美藝術史研究的主流路徑。繼帕諾夫斯基之后,一些學者沿著這種方法論的道路繼續(xù)前進,但他們之中的一些人偏離了帕諾夫斯基的理論精髓,進而產(chǎn)生了運用圖像學對圖像進行過度闡釋的危機。歐美學界如此,中國學界亦然。
西方的圖像學理論引入中國之后,對中國古代美術史的研究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近十年來,國內(nèi)外諸多學者運用圖像學的方法對中國美術史展開了考察,如對禮器禮制建筑的研究、對漢代畫像的研究以及對宗教藝術和書畫的研究。這些研究固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客觀存在一定的問題。首當其沖的是圖像學理論在中國美術史領域是否具有良好的適用性。以古代中國繪畫為例,“圖像學在西方從風格史中的自然題材、類型史中的寓言故事的程式化題材到文化史中的象征意義形成層遞式分析模式,在中國繪畫中并不適用……圖像學主要集中于內(nèi)容研究,缺少對造型藝術內(nèi)部要素的考察……西方的圖像學從宗教、寓言故事題材入手再回到宗教、經(jīng)典文本的闡釋,形成闡釋的循環(huán),主要是外部研究,而中國畫非常講究筆墨氣韻”⑥。因此,文化上的差異決定了中國古代美術史研究不能照搬圖像學的模式?傊瑘D像學的引入雖然帶來了新銳的藝術史語言,但也造成了適用范圍放大,從而導致了過度闡釋等弊端。除此之外,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中國大學正在開設中國古代美術專題課程,有的課程明確打著“圖像學研究”和“視覺文化研究”的旗號,其實所講內(nèi)容基本上僅限于圖像的考據(jù)與證史,談不上圖像學研究,更談不上視覺文化研究。這些都是我們在實際運用圖像學理論時應該切實注意的問題。
注釋:
、賉美]歐文·潘諾夫斯基,圖像學研究: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人文主題fM],戚印平范景中,譯,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1.
、冖堍輀美]安·達勒瓦.藝術史方法與理論[M].李震,譯.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9.
、垡子ⅲ骸段鞣矫佬g史方法論》,內(nèi)部資料。
⑥徐習文,接受·對話·交融——論美術史研究中的“圖像學”Ⅱ].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10(2).
參考文獻:
[1][美]歐文·潘諾夫斯基,圖像學研究: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人文主題[M].戚印平范景中,譯.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1
[2][美]安·達勒瓦,藝術史方法與理論【M】,李震,譯,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9.
[3][德]馬丁·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M],陳嘉映王慶節(jié),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4.
【作為美術史方法論的圖像學及其理論失語問題論文】相關文章:
圖像與美術特點論文05-02
Retinex彩色圖像增強理論的物理思考及其截斷區(qū)間對圖像質(zhì)量的影響04-28
從《廿二史札記》看趙翼之考史方法論文05-04
基于本體理論的檔案學及其應用研究學術論文05-03
教學論理論基礎的方法論思考論文05-02
張繼-楓橋夜泊-及其接受史-金學智04-30
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及其方法論意義05-02
怎樣讓學生愛學、樂學地理論文05-04
韋伯合理化理論的科學史語境論文05-01
韋伯合理化理論的科學史語境論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