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語文教師的語言需要啟論文
語言是課堂教學藝術的重要體現(xiàn),教師能否運用藝術性的語言,結合教學環(huán)節(jié)將枯燥乏味的語文課堂變得言之有物、言之有趣,使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是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十分重要的問題。按照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過程可以將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分為:導入語、講授語、提問語、評價語、結束語五大類。而啟發(fā)式教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一、導入語“引人入勝”
導入語是教師在一堂課開始之前有計劃有目的的引導,啟發(fā)性的語言。導入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1.實導,即貼近學生生活的易于學生理解的導入語,這樣更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共鳴。如在講《我的老師》一課前可以先請同學們說說最令自己難忘的老師是誰?為什么令你難忘?
2.趣導,趣導是用能激起學生興趣的語言構成的導入語,只有學生產(chǎn)生興趣后,老師才能帶動學生思緒。
3.懸導,懸導就是精心設計問題,巧布懸念的導入方法。這種方法主要是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來激發(fā)學生刨根問底的精神。
二、講授語“畫龍點睛”
良好的開頭已經(jīng)是成功的一半了,而接下來的講授要如何才能使學生繼續(xù)跟著老師的步伐走,就得看教師生動傳神的講授了。講授語是教學過程中圍繞教學內容展開的核心教學語言。但在課堂上很多老師的引導缺乏激動靈活性,只是為了得出答案而啟發(fā)。而在王開東老師講《風箏》一課的時候,老師為了進一步讓學生理解魯迅作品的風格:沉郁頓挫,憂憤深廣,始終關注著“人”,警惕并抨擊著一切奴化人的行為,倡導人的自由精神,到底哪些行為是“精神虐殺”?他引導學生們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去回答。同學們暢所欲言有的說:“隱私權被侵犯”,有的說:“對民工的歧視和排斥”“宣傳輿論的偏向,使公眾失去了知情權”“應試教育擠占了我們的青春和快樂”等等。如果王老師知識單純的講解作品風格,學會的積極性肯定不會這么高,對“精神虐殺”的理解肯定也不會這么深刻。王老師用以疑生疑的講授方法,讓學生不僅理解了課文的內容,還聯(lián)系現(xiàn)實進行了深入思考,在不經(jīng)意間就讓學生掌握了課文的重點和難點。
三、提問語“循循善誘”
傳統(tǒng)的啟發(fā)式教學認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就是說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fā)他。但我認為現(xiàn)代的啟發(fā)式教學更值得我們推崇,它更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學思合一”,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自己得出結論。
作為最廣泛最普通的課堂用語,提問語非常能體現(xiàn)啟發(fā)式教學的特點。但在要運用時一定要掌握好適時、適度、適量的原則,不可無故發(fā)問,不可逼問,要把握好語氣。恰到好處的提問才可以引發(fā)學生進行想象;可以啟發(fā)學生進行解釋;可以喚起學生進行判斷;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總結。而一步一步,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提問語更是如此。
四、評價語“耐人尋味”
評價語,是教師針對學生對問題的回答,進行講解分析的語言。我們經(jīng)常在語文課堂上聽到最多的課堂評價語無非是一個“好”字。但是好在哪里?為什么好?教師的評價并未做到準確詳細。評價分為判斷式評價、表揚式評價、鼓勵式評價、講析式評價等不同的形式,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做出相應的評價,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五、結束語“留有懸念”
結束語是指教師在一堂課快要結束時,對本課堂的課程內容進行總結,是一種歸納概括性的語言。課堂的結尾和開頭一樣的重要,好的結束語總是“言有盡而意無窮”,不僅能使學生將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還能起到加強學生記憶的好處。由于結束語是在課程結束時使用的,學生此時的注意力比較分散,怎樣才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結束語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結束語大致也可以分成兩類:
1.歸納式總結,這類總結最為常用,對于課文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所以語文老師在上新課時喜歡吧課文中心概括放在最后面,讓學生明白這篇課文到底講了些什么?如李鎮(zhèn)西老師在上完《孔乙己》一課后總結到:“我們通過《孔乙己》回眸本世紀初中國那充滿冷漠、麻木的病態(tài)社會,進而展望即將邁進新世紀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中國,同學們也許會情不自禁地認識到今天改革開放事業(yè)的巨大成就,以及自己肩上所負擔的歷史使命。
2.設疑式總結,由于一節(jié)課的容量是有限的,為了下節(jié)課課程內容的學習,因為有時需要教師結合下一節(jié)的課程內容對學生提出一些問題?這類結語的好處在于可以引起學生對下節(jié)課的興趣,通過問題把一次次的課堂教學都連貫起來,不僅過渡自然還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
初中語文教師的語言需要“啟”,語文教師的作用在于“導”,教師的語言是否具有啟發(fā)性,就看教師的語言是否引發(fā)學生的積極主動思考,是否對學生有激勵引導作用。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的啟發(fā)性,應該體現(xiàn)在教學的全過程中,也應該表現(xiàn)在各種講授的語言中。語文教師教學語言的提升不是一個立竿見影的過程,需要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勤于積累,善于運用,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為中學語文的教學語言增添風采。
【中學語文教師的語言需要啟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中學語文教師的課堂語言的論文04-27
畢業(yè)論文-淺談中學語文教師的智力素養(yǎng) - 語言文學論文04-30
畢業(yè)論文-中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藝術探微 - 語言文學論文04-30
中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特點初探論文05-05
尋芳探幽妙啟窗論文05-03
啟美啟智啟德啟信04-30
畢業(yè)論文:加強中學語文教學的語言訓練 - 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04-30
[中學語文論文]中學語文教師如何下水作文04-30
論中學語文教師的語言藝術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