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為什么美國孩子個個自信?
為什么美國孩子個個自信?
· 美國的小孩,不管學習好壞、長得丑俊、高矮胖瘦,個個都是趾高氣揚、活靈活現的,誰都覺得自己很特別,是個人物。換句話說,這些孩子都特別自信。
那么,他們的自信是從何而來呢?
為什么美國孩子個個自信(一)
美國的小孩,不管學習好壞、長得丑俊、高矮胖瘦,個個都是趾高氣揚、活靈活現的,誰都覺得自己很特別,是個人物。換句話說,這些孩子都特別自信。
那么,他們的自信是從何而來呢?父母無條件的愛使孩子自信
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美國的父母會對孩子說:寶寶,無論你以后是健康還是病弱、聰明還是愚笨、聽話還是搗蛋、漂亮還是丑陋、學習成績好還是差,爸爸媽媽都會永遠愛你,養(yǎng)育你直至你成為獨立自主的人。
這就是無條件的愛。僅僅因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愛你,和你是個什么樣的孩子無關。
他們愛孩子,盡情地享受孩子的成長過程,享受孩子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用尊重、鼓勵、欣賞、信任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有父母的愛在后面支撐,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么,都無所畏懼:“我爸媽愛我,肯定我!彼睦锓浅L崳雷约簱碛腥≈槐M的力量,可以面對整個世界。
能做到無條件愛孩子的父母,他們本身也都是自信的人,對自己持肯定的態(tài)度,所以不會把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強加到孩子身上,或者把自己沒有做到的事情逼著孩子去代為完成。他們知道每個孩子各有特點,會鼓勵孩子做他自己,揚長避短,相信孩子最終都會成長為一個獨立自主的、自食其力的人。
尊重使孩子自信
自信,來自自尊,一個人首先自尊,然后才會自信。自尊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自我價值的肯定,是內在的,只關乎自己的,是外部環(huán)境無法撼動的自我認知。
一位朋友從小到大都是學習尖子,考上了北大生物系,后來在普林斯頓大學拿到分子生物學博士。畢業(yè)后在赫赫有名的大制藥公司里工作。在公司里她常常感到窩火,因為那些美國同事技術知識都遠不如她,卻個個自我感覺極好,張口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是最深刻的……”“我使這個課題有了突破性的進展……”而她,卻總是在找自己的不足,開會時從來沒有勇氣說出自己做得多么好,實際上她比所有的人貢獻都大。她覺得和美國人相比,自己在實力上最強,欠缺的就是一份自信心,因為這個原因她在公司里失去了很多機會。
美國的成年人把小孩當做大人一樣尊重:父母進入子女房間要敲門;移動或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他的允許;任何牽涉到子女的決定應該先和子女商談;不隨意翻看子女的日記或其他隱私……這種尊重的精神是我們社會所缺乏的。
一個不被尊重的孩子不僅沒有自信,他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別人,因為沒有人給他示范過。
教育學家們在深入研究后曾得出結論: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莫過于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孩子們就會有力量克服人生路上遇到的困難,用努力進取的態(tài)度去對待人生。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的當務之急不是讓孩子學認多少字、背多少詩、做多少道題,而是要尊重孩子的細小的感覺,讓孩子培養(yǎng)出一份自信心來。
第一部分 尊重是美國教育的核心
1.1 “尊重”比成績更重要
我家女兒凱麗今年上五年級,一次我去她的班上做義工,幫忙布置“秋季Party”,看到班主任老師讓兩個孩子發(fā)已經批完了的考卷。她在把考卷遞給他們倆的時候,做了一個鬼臉說:“記得要沒有表情噢!”
兩個孩子點點頭,轉過身來面無表情地按照名字將考卷發(fā)給了每一位同學。
發(fā)考卷為什么不能有表情?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真是太奇怪了。
搞活動的中間我逮到一個機會悄悄地問老師為什么這么做。老師回答說:“是這么回事,發(fā)考卷的孩子看到一份好成績時會不由自主地露出羨慕贊賞的表情,而對成績不好的同學則會露出同情的表情,這樣會讓成績不好的同學感覺很差。孩子們的學習能力不同,但是他們各有所長,每個人都應該得到同等的尊重。他們到了現在的年紀應該懂得怎樣去保護別人的自尊心。所以我讓孩子們輪流發(fā)卷子,面無表情地發(fā),這樣每個人都學會把尊重別人放在其他事情比如成績之上!
發(fā)考卷這么一件小事,老師都能和“尊重”聯系起來,想到不能傷害部分孩子的自尊心,可見美國學校對于“尊重孩子”看得有多么重。老師不僅自己尊重孩子,還要教育學生都學會去尊重別人,這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不但學校如此,美國的父母對孩子也是尊重有加。
一次,我們參加一個美國人在家里舉辦的盛大宴會,男主人是一所大學的副校長兼一個大系的系主任,那天學校里有頭有臉的人物來了好幾位。宴會開始之前,在客廳里男主人和幾個教授端著酒杯站在那兒高談闊論著政治經濟等問題,這時主人家三歲多的小兒子跑過來喊爸爸,他馬上對其他人說聲失陪,然后當著大家的面蹲在兒子面前,問道:“嘿,伙計,有什么事兒?”孩子把手上的玩具遞給爸爸,原來是蓋子打不開了,讓爸爸幫忙給打開。爸爸幫他打開了蓋子,孩子高興地說了聲“謝謝爸爸”,然后跑走了。
在高朋滿座的場合,當年幼的孩子要和爸爸講話、為件無關緊要的小事讓爸爸幫忙的時候,爸爸立即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的事當做頭等大事來辦,那個場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美國人對孩子的尊重,還體現在細微具體的生活小事上。比如,大人和孩子說話時都要蹲下來和孩子平視,避免孩子有“低人一等”的感覺。到別人家做客的時候,主人常常會拿些零食出來給小孩吃。這個時候,中國孩子一般都要看一下父母的眼色,等父母發(fā)話了才動手,而美國父母不表態(tài),拿不拿,吃不吃,都是孩子的事,自己決定好了。中國父母把孩子看大人的臉色行事當成孩子懂事的指標,而美國人則認為孩子從小就應當學著為自己的事情做決定,為自己負責,父母不應加以干涉。
一件小事上可以看出兩種文化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很多中國父母不覺得孩子有什么個人意志:小孩懂什么,當然要聽父母的;而美國人認為孩子再小也是個獨立的個體,要尊重他的想法。
因為尊重,所以美國人不會劈頭蓋臉地訓斥孩子,遇到問題會和孩子和顏悅色地溝通,了解孩子的真實感受,和他們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因為尊重,孩子懂事以后,父母進入孩子的房間要敲門,不會偷偷翻孩子的書包,偷看孩子的日記。
在美國生活十幾年,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對美國父母當面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比,說自己孩子“不爭氣”“沒出息”,他們認為父母在情感上傷害孩子也是一種犯罪。
想讓孩子幫忙,美國父母一定會說“請”字,孩子幫了忙,一定會說“謝謝”;父母誤會了孩子,說錯了話,也一定會向孩子道歉,說聲“對不起”。心理學家羅達·鄧尼曾說:“父母錯了,或違背自己許下的諾言時,如果能向孩子說一聲對不起,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時能培養(yǎng)孩子尊重人的習慣。”
孩子一直在被尊重的環(huán)境中成長,他自然而然地就會自尊自愛,同時也給予他人尊重。
在生活上,美國父母要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也是尊重孩子,相信他們有能力處理自己的事情的表現。
有人曾質疑美國父母對孩子的尊重是否會流于疏于管教,其實這是兩回事。美國父母對孩子的行為和禮貌的要求非常嚴格,認為這也是尊重的教育,是要學會尊重他人。大多數美國孩子都待人友善,懂禮貌,心態(tài)陽光,獨立意識強,和別人打交道時大方得體,這些都是孩子們受到了應有尊重后形成的良好人格和素養(yǎng)。
【為什么美國孩子個個自信?】相關文章:
美國的孩子為什么膽子大?05-01
美國的孩子為什么膽子特別大?04-29
[育兒話題]美國孩子為什么膽大05-01
為什么要去美國留學?05-02
為什么選擇美國留學05-02
為什么去美國留學?05-02
孩子有了自信04-28
美國孩子的“吃飯教育”04-28
自信的孩子們04-25
讓孩子在自信中成長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