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論文(精選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吹秸撐牡纳碛鞍桑柚撐目梢杂行в柧毼覀冞\用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的能力。那要怎么寫好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論文(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論文 篇1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農村諸多家庭的學生家長都紛紛外出打工。可以預見,未來的農村將會出現規(guī)模更為龐大的留守兒童大軍,隨之而來的是出現這些學生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協調,加之受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肯定會引起這些留守兒童身心發(fā)展的不平衡,使他們出現品德和心理上的障礙,從而影響這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那么,作為解決這一難題的最基本方面的每一位班主任和各課任教師,該怎么做好這項工作呢?
一、幫助留守兒童確立遠大的理想和近期的奮斗目標
理想是行動的指南,理想是邁向成功的動力。班主任和課任教師要主動幫助留守兒童確立符合自身實際的遠大理想,同時還要幫助他們確定出近期目標。在目標的確立上定位要準,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要依據自身的現實條件確立。這些留守兒童一旦有了奮斗目標,就能經得起困難和挫折的考驗,他們在理想的指引下心無旁騖地前行,就會少走彎路。面對“問題”留守兒童,這項極重要工作更不可忽視。
二、幫助留守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班主任和課任教師在平時要格外關注這部分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多觀察和了解這些學生在學校和家庭中的表現,主動擔負起家長的責任。如發(fā)現在他們思想上有了偏差,要及時指正;行動上犯錯誤了,要及時幫助改正。并時常教育他們在家要聽監(jiān)護人的話,在校要聽老師的話,要遵守紀律,勤奮學習。要多角度,多范圍地正確引導,要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負責,使學生始終行進在正確的人生軌道上。
三、幫助留守兒童學會生存
生存能力只有在不斷磨煉中才能得以培養(yǎng)出來,教師應加強有關的“教育”。
一是教會學生如何運用正確的心態(tài)來擺脫精神上的不適與緊張,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指引其另尋途徑來滿足精神上、心理上的需求,如課前聽聽音樂,課余積極參加有益的活動,發(fā)展自己的業(yè)余愛好等。
二要引導學生發(fā)現、珍惜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同時清楚自己的不足。
三在面對困難時,班主任和課任教師應積極加以引導和意境學生開朗、樂觀的性格,如通過學生讀、教師講中外名著《紅巖》《魯濱遜漂流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培養(yǎng)留守兒童堅定的信念,樂觀的態(tài)度和頑強的毅力。
四、引導和幫助留守兒童加強自我意識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必要環(huán)境,但“打工族”的子女們的家庭狀況發(fā)生了變化,肯定會影響孩子各方面的發(fā)展,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密切注意學生的言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珍惜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把它們轉化為積極進取的內動力。同時對學生實事求是,表揚與批評相結合,使學生隨時清楚自己的不足,以便及時地改正。
五、不放縱留守兒童的存在攻擊性行為
攻擊性行為是指故意的傷害或侵犯他人的行為。據調查“打工族”的家庭子女,由于突然缺少了父母的呵護,極少數孩子一旦在精神上或物質上得不到滿足時,他們就肆意打罵別人,毀壞別人的東西,故意給對方造成傷害。新監(jiān)護人如果不及時管教,任其放縱,班主任、科任老師如果不及時的教育、引導,就極有可能使其行為轉化為犯罪行為。心理學家認為,這種行為是宣泄緊張、不滿情緒的積極方式,對兒童的發(fā)展極其有害。教師應采用“轉移注意”的方法,在學生怒氣沖沖時,可帶他們打球下棋,以消其能量,平衡心理,使其逐漸轉移其行為。
六、激發(fā)留守兒童競爭意識和自強信念
競爭意識能開發(fā)學生的各種潛力,長期的教育和訓練能使其逐步形成自強不息、頑強勇敢、勇于拼搏的品質,有助于學生的活潑向上。在教育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注意引導留守兒童的競爭意識,使他們逐漸形成正確的競爭觀念;另一方面合理組織一些富有競爭性的活動,如歌詠比賽、體育比賽等,多創(chuàng)機會,使學生發(fā)揮潛能,受到熏陶,力爭成為生活中、學習中的強者。
七、教師要在留守兒童身上傾注無私的大愛
要真正關心學生,首先就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只有你真正用無垠的大愛去關愛學生,學生也才能熱愛你,師生之間也才能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如他們中有人生病了,你就要及時去關愛他;生活中遇到困難了,你要奉獻愛心,伸出援助之手盡力去幫助他們。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論文 篇2
我縣地處河西走廊石羊河下游,近年來由于嚴重干旱缺水,為加強綜合治理,政府大力推進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相繼采取節(jié)水治沙、關井壓田等措施。由于耕地面積減少,農村富余勞動力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農民工不得不離開故土到外地或城市務工,使得大批的兒童脫離父母親的直接監(jiān)護成為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已成為目前我縣農村學校中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留守兒童心理與生理的健康成長都面臨諸多問題。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直接關系到農村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與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應當成為目前農村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課題。
一、我校留守兒童教育現狀
為了深入開展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課題組成員通過走訪、座談、調查問卷等方式,對我校“留守兒童”的生活和教育狀況進行了專題調查。問卷調查的對象為三、四年級學生,共發(fā)出調查表50份,回收有效表格48份。
調查中,我們發(fā)現,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與其他兒童相比有一定差距。大多數留守兒童對學習感到有困難,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主要依靠老師和同學,非留守兒童還可依靠父母。日常生活中,留守兒童的大多數經濟條件較差,年齡稍大點的孩子還要承擔家務,學習時間得不到保障,對學習成績的提高自然造成一定影響。在監(jiān)護問題上,較多留守兒童的監(jiān)管人為祖輩,他們只能在生活上給予關懷照顧,對學習輔導基本是空白,留守兒童缺少正常的監(jiān)護。
二、我校留守兒童教育中的突出問題
由于父母無暇顧及、監(jiān)護人監(jiān)管不力以及學校教育缺位、社會不良因素影響等方面的原因,使得留守兒童在成長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概括地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楦袉栴}
留守兒童大都和祖輩住在一起。由于監(jiān)護祖輩與孩子年齡差距大存在代溝,自身又擔負大量繁雜的勞務,孩子出現情感方面的問題很難找到傾訴的對象。從表中可見主動打電話幫父母聯系的兒童僅占不到38%,他們又很少與在外的父母聯系,所以留守兒童存在較為嚴重的情感教育問題。因缺少關懷、傾訴,又很少與外界接觸,導致他們感情比較冷漠,甚至孤僻、偏激。大部分留守兒童存在內向、自卑、不善交流等共性問題。
�。ǘ⿲W習問題
由于父母在外務工的影響及各種娛樂場所的增多,尤其是網吧在農村的日益普及,使得不少留守兒童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大多留守兒童在學習中缺乏主動性、自覺性。據調查,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普遍不好。一半以上的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處在中等以下位置。
�。ㄈ┑赖陆逃�
留守兒童大多跟祖輩一起生活,祖輩年齡偏大、文化層次偏低,對孩子縱容溺愛,物質生活上給予滿足多,道德和精神上約束引導少,容易造成留守兒童在思想道德上的放任自流,留守兒童容易形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和道德品行。農村留守兒童中最大的問題便是,沒有人能管得了的問題兒童。祖輩年紀大,還要種地務農,不懂孩子的生理心理狀況,難以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寄居在親戚朋友家的,主人不便對孩子進行教育;寄宿在學校的由于缺少監(jiān)護人,更是忘乎所以;至于與單親生活在一起的雖然情況稍好一些,但是仍然存在有諸多問題。
三、我校留守兒童教育突出問題的成因分析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實質上也是“三農”問題的一個表現。外出務工農民由于工作穩(wěn)定性不高,收入又比較低,加之城鄉(xiāng)二元戶籍制度以及城市昂貴的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等已成為農民工難以逾越的鴻溝。經濟、環(huán)境、家庭和學校因素等成為不利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因素。
(一)經濟因素
我縣地處偏僻,經濟落后。近年來隨著學生的逐步減少,學校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公用經費嚴重不足,應付日常開支捉襟見肘,不同程度地制約教育軟硬件條件的改善。寄宿條件較差,生活教師不全,班主任負擔較重,直接影響到留守兒童的學習和思想教育。
(二)環(huán)境因素
在市場經濟大潮沖擊下,“吃喝享樂”、“金錢萬能”等不良習氣已由城市向農村蔓延。對于自制力弱、內空虛寂寞、學習成績較差的留守兒童來說,網吧、游戲廳成為他們的最佳選擇與去處,有的沉溺其間不能自拔,隨之逃學、厭學、撒謊、偷摸等行為就慢慢形成。
(三)家庭因素
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平時對子女疏于管教、缺少溝通,造成親情淡漠。隔代監(jiān)護中祖輩文化程度偏低,教育觀念方式陳舊,溺愛大于教育,感情多于理智,祖輩們習慣用自己陳舊的觀念和經驗去教育孩子,教育存在缺陷。
(四)學校因素
農村學校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年齡層次不明、針對性不強的現象,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存在盲目性和“一刀切”的問題。如老師不能及時向家長了解真實情況,學校對留守兒童的日常生活照顧不周、缺乏必要的生活關愛和指導,鄉(xiāng)鎮(zhèn)學校缺乏專職心理輔導老師,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在學校得不到有效的解決等。
總之,我們只有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成因進行分析,才能深入剖析制約農村留守兒童健康發(fā)展的原因,為今后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打下堅實有力的基礎。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論文 篇3
一、新時期、新局面,留守兒童的新變化
新時期,新農村建設的進程飛速發(fā)展,打工族隊伍逐漸龐大,為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及新農村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時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日漸成為全社會關注的新問題。中央政府對教育機制進行了改革,用法律條文的形式規(guī)定義務教育將不收取任何費用,對家庭貧困學生進行生活補助,這些措施政策的實施為農村留守兒童上學的經費問題提供了保障。國家在高等院校及時地增加了“免費師范生”的教學方式,及時地運用國家教育機制的調控手段加以對西部欠發(fā)達地區(qū)教育資源的構建,用新的形式解決了留守兒童教育的師資嚴重短缺的問題。同時,新時期黨對新農村建設的指導方針也發(fā)生了重大變化。
各項鼓勵農民農耕生產的力度和靈活性都在逐步加強;種糧直補費用逐年增加,農村合作醫(yī)療涉及范圍日益擴大,各種惠民利民的政策在相繼推出;對農村生產生活的科技文化投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也在不斷上升。這些措施的確讓我國的部分農民改變了生活水平,增加了經濟收入,但還是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的勞動力現狀。農資價格上漲,合作醫(yī)療制度的不完善,長時間以來我國通貨膨脹的壓力極大地減少了農民群眾手中的可支配收入,制約著農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本質提高,使得一大部分農民不得不又一次踏上外出打工的征程,繼續(xù)打造著自己美好生活的夢想,從而導致原本可能出現轉機的.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形勢變得更為嚴峻。農民群眾生活問題不能解決,留守兒童問題就無法從根本上予以解決。
在留守兒童教育的問題上不僅存在資金、設備等有形資產的缺失,還存在著師資人才等無形力量的缺失。在我國的農村教育中,大部分的老師都是以前的民辦老師轉型產生的,他們是農村教育的主力軍,然而,他們不論從知識還是從思想上都難以適應農村教育的發(fā)展趨勢;他們了解農村學校學生的學習現狀,卻沒有能力創(chuàng)新新時期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方法。目前,留守兒童教育問題顯得更為突出,在家面對的是“四老”,沒有課外輔導,有的卻是溺愛;在學校老師嚴肅的面龐,更會導致孩子們的成績上不去,心里的陰影更為濃郁。
二、留守兒童普遍存在的問題
1、零食多了,關愛少了。
父母每個月都往家里寄錢,他們努力地在外工作著,希望家里的老少能過得好點;但是越是窮的家庭出去打工的越多,呆的時間越長,對孩子的關愛也越少,孩子的心理問題也越發(fā)突出。當今的留守兒童問題已經不僅是留守兒童的生存問題,而是心理問題。
2、村莊大了,視野小了。
為了實施國家的新農村建設,許多村莊合并,村莊面積不斷擴大,村莊公路更為密集,由于沒有村莊土地的約束,村民將房屋建設得更為分散,有許多留守兒童由于家庭的原因,同在一個村莊中卻在不同的小學。村莊在隨著新農村的變化而擴展,某些小孩可以在一大群的陌生人之前泰然自若,某些小孩卻因此反而更為膽怯。
三、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可行性方案
1、加大農業(yè)扶植力度,促使農民增收。
我國外出務工的農民工數量統(tǒng)計數據中,在一段時期內數量有一定的回落,因為新出臺的直補政策、農業(yè)稅政策、農產品政府保護價等措施從根本上刺激了老百姓生產的積極性,老百姓愿意回家種田。但總體上還是處于增漲的態(tài)勢,因為隨著各項農業(yè)措施的實施,社會各個行業(yè)各種物資的價格都是同時上漲,各種刺激政策不能沖掉物價上漲給農民朋友帶來的損失,農民朋友為了更好地生活不得不再次背上行李外出打工。要生活,要打工,留守兒童之間的問題就無法解決。加大對農業(yè)的扶植力度,讓農民生活在屬于自己的土地上和自己的子女在一起,那么留守兒童問題將不再是問題。
2、實行產業(yè)改革,增加當地就業(yè)率。
我國的許多農村都形成了一定的產業(yè)結構,具有了一定的走產業(yè)化道路的能力。要加快產業(yè)轉型的步伐,形成多元化的產業(yè)結構,最大限度地爭取農民能夠當地就業(yè)。當地政府要積極引導,因地制宜,調整產業(yè)結構,引進資金和高新技術對經濟作物農產品開展深加工,優(yōu)化產業(yè)鏈,增加農產品附加值。這樣不僅可以促進農民增收,而且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yè)崗位,使更多的外出務工人員在當地成功就業(yè),留守兒童問題的解決將指日可待。
3、加強村級機構行政管理能力,引導幫助留守兒童教育的開展。
年青人是未來的希望,他們的成長離不開社會職能部門的關注,在學校教育無法顧及的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上,村級機構是與留守兒童教育息息相關的一級機構。有條件的村級機構可以統(tǒng)一安排留守兒童的課外輔導,這樣一種有針對性的輔導模式或許能夠更直接有力地解決問題;或者專人對帶有留守兒童的“四老”進行撫養(yǎng)方法的教育,這種方法可以更長遠地解決問題;同時由村級機構實施撫養(yǎng)教導比請專家學者進行撫養(yǎng)教育效果更好,交流更方便。有了科學的教育方法,留守兒童問題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緩和。
總之,解決新時期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目前最現實、最迫切的問題,也是今后的長遠問題,只有這些問題妥善地解決了,才能解除農民工的后顧之憂,農民工才能在異鄉(xiāng)安心打工,才能創(chuàng)造豐厚的財富,推動中國農村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論文 篇4
一、當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存在的問題
1、因為缺少關懷導致情感發(fā)育不良。情感發(fā)育不良的表現,就是情感缺乏。大多數農村留守兒童容易出現自卑、自閉、孤僻等現象,并且不愿意與他人交流,往往會表現出自私的狀態(tài)。這樣的兒童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較差,對他人的信任感也逐漸偏低,和同齡城市兒童相比,往往會出現較多的心理問題。
2、安全隱患普遍存在。由于父母長時間不在身邊,因此農村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權,大多由祖父母等臨時監(jiān)護人履行�?墒怯捎诟鞣N原因,很多時候,他們并無法像父母一樣關愛自己的孩子,這就會導致孩子自身安全保護意識較差,同時出現任何意外事故,都無人監(jiān)管。
3、日常行為缺乏約束與管理。兒童時期,是一個人價值觀形成的啟蒙階段,如果這一階段無人對其行為進行看管,便會使兒童自身的行為出現隨意性。小到平時課堂上的不守規(guī)矩,大到打架斗毆乃至逃學偷盜,這些行為在農村留守兒童的身上屢見不鮮,這就足以說明,留守兒童自身行為缺乏約束與管理,是影響留守兒童成長的重要體現。
二、出現以上問題的原因
1、親情與家庭教育缺失。農村留守兒童無論是學習方面還是心理成長方面,都長期處于一種無人問津的狀態(tài)。許多家長一個學期才會打一次電話給老師,詢問孩子的在校情況,而孩子平時的教育,則由祖父母代勞。長期下去,必然導致留守兒童放任自我,甚至出現厭學心理,最后不得不面臨輟學的選擇。
2、留守兒童的教育者缺乏管理教育能力。針對目前我國農村現狀來看,大多數農村剩余勞動力來到城市打工,而農村中剩下的就只有老人、婦女和兒童。留守家庭兒童大多都是由老人和兒童組成,而老人并沒有相應的能力對孩子進行看管。即便是履行了監(jiān)護人的權利,可是大多數農村老人都是文盲或者半文盲狀態(tài),老人與孩子之間形成的代溝完全無法滿足對兒童的教育要求,更不要提對孩子進行學習輔導或者思想教育。
3、父母文化水平以及價值觀念對孩子的影響。由于農村外出打工的父母自身的文化程度相對有限,因此其往往會憑借自己的價值觀影響孩子。許多父母認為即便是未來走到了城市,也依然是給別人打工,所以這就會影響一些家長產生讀書無用的想法,進而對子女的教育也會有所影響。
4、不良社會習氣的影響。這一階段的兒童,處于身心發(fā)展時期,對于社會中一切新鮮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但同時也因為缺乏明辨是非的心,從而導致自身很容易受到社會中一些不良習氣的影響。
三、改善這些問題的具體對策
1、針對留守兒童建立相應保護體系。針對當前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普遍存在的問題來看,要想改變這些問題,首先需要建立起對留守兒童相應的保護體系。如可以實行農村學校寄宿制,這樣將可以將所有留守兒童集合起來,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既保障了孩子的精神需求,也可以由老師統(tǒng)一管理,進而幫助留守兒童提高學習成績,感悟生活溫暖。
2、注重農村地區(qū)化對兒童的教育。農村地區(qū)可以依據本地區(qū)的實際特點,制定出符合該地區(qū)自身的教育體系。如可以由村委會、學校、婦聯等機構共同聯手,建立起保護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體系。
3、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與幫扶力度。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幫扶政策宣傳力度,同時還應該規(guī)定父母對孩子的義務教育行為,無論是父母還是其監(jiān)護人都應該嚴格按照相關法律,對未成年人的行為進行監(jiān)督,并且尊重未成年人的心理狀態(tài),使得未成年人適齡的時候必須接受相應的教育。
4、保障農民工子女享受同等城市受教育權利。農民工進城打工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過程中,不可逆轉的趨勢。針對這一現象,應該加大對農民工的公平待遇力度,甚至可以加大幫扶,使得農民工子女與城市兒童一樣,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權利。
四、結束語
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一直都是我國政府以及相關部門關注的重點,因此政府應該給予最大程度的幫助,盡可能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更為和諧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與條件,同時也確保農村留守兒童可以與城市兒童一樣,享受相應的權利,感受同樣快樂的童年,獲得身心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論文 篇5
【論文關鍵詞】
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農民工
【論文摘要】
數據顯示,中國現有2 億左右的農民工,而且人數還將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由此產生的農村留守兒童人數高達5800萬,父母不在身邊,他們的教育面臨諸多困難。很顯然, 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廣泛力量的密切配合。
數據顯示,中國現有2 億左右的農民工,而且人數還將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由此產生的農村留守兒童人數高達5800萬,父母不在身邊,他們的教育面臨諸多困難,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變得十分突出。
一、目前我國農村留守子女教育的現狀
在工業(yè)化和現代化的進程中,農民工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但無論從哪方面來說,他們都屬于弱勢群體,他們子女的受教育狀況不容樂觀。
1、入學率偏低
根據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抽樣調查顯示:“流動兒童中在學者占全部流動兒童的90、7%,一直未入學者占6、85%,失學者占2、45%�!闭{查結果還表明:在流動兒童中,達到上學年齡卻不能適齡入學問題表現十分突出。
2、 學習成績差
留守子女在受教育當中存在心理問題嚴重及道德偏差等問題。對文盲率高達30%的祖輩來說,引導和幫助留守兒童學習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研究發(fā)現,父母外出打工的學生成績明顯偏差。成績排名中,留守子女只占優(yōu)秀生的10%,而差生當中有70%都是留守子女。
3、存在心理問題
心理成長關鍵期的留守兒童,因不能及時得到引導和幫助,他們的性格會受到影響。測試結果顯示,有30、3%的留守子女存在各種明顯的心理健康問題,他們的心理問題明顯多于非留守兒童。
二、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產生的原因
1、勞動力轉移是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產生的直接原因
中國改革開放的三十年,是工業(yè)化迅速發(fā)展的三十年。伴隨城鄉(xiāng)一體化的深化發(fā)展,農村出現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在二元經濟體制和分配制度失衡的背景下,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是受利益驅使,也是工業(yè)化和現代化的一般規(guī)律。由于相關政策的滯后,農民工不可能將子女帶在身邊,從而導致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日益嚴重。
2、所處的環(huán)境是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產生的決定性因素
�。�1)家庭環(huán)境。人的社會生活意識和價值觀念的形成都是從家庭環(huán)境中開始的。家庭的氣氛,親人的性格及其對子女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到子女的生活習慣及道德觀念。留守子女與父母的分離,弱化了家庭教育作用,家庭教育的主體由父母變成了祖輩及其他親戚。顯而易見,祖輩對孩子的教育往往存在很多的誤區(qū)。首先,對孩子過分溺愛,很容易養(yǎng)成孩子任性的性格;其次,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較低,在學習方面不能給孩子很好的幫助;再次,在教育方式上缺乏暢通的交流,這對兒童的語言及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有很大消極影響。而在親戚的立場上,他們不便對孩子進行管束,孩子也很難在親戚家中產生歸屬感,缺乏很顯然,如果農民工子女繼續(xù)留守,得不到很好教育的話,農民工這個階層與整個社會的脫節(jié)就會越來越嚴重,這對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進步也是十分不利的。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等廣泛力量的密切配合。
1、政府高度重視對留守兒童教育的責任
�。�1)加大投入力度, 進行政策傾斜。加大農村教育的財政投入力度, 提高農村學校和薄弱校教師的收入水平,提高現有農村師資隊伍的專業(yè)化水平,改善農村教育環(huán)境。
�。�2) 加大農村公共教育資源投入,改善學校硬件設施,完善體育、文化娛樂設施;建立健全農村寄宿制校舍管理體制,實施并完善素質教育理念;普及信息化教育模式,鼓勵學校積極開拓教學新方法和育人新理念。
(3)把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納入國家和各地區(qū)新農村建設、農民工工作等經濟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和各部門工作規(guī)劃,置于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體系之中。把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工作與各級政府實施兒童發(fā)展綱要結合起來,將農村留守流動兒童的各項權益保護列入綱要實施的監(jiān)測評估體系。
2、家庭和學校密切配合,高度重視留守兒童教育問題
�。�1)重視對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如前所述,家庭對子女的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來說,家庭教育的內容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心上,而更應該從情感的角度去關心和愛護他們,多和他們進行感情上的交流,發(fā)展良好的、親密的親子關系。另外,還應經常與子女的任課教師、班主任聯系,了解他們各方面的表現。再者,還應十分重視孩子監(jiān)護人的選定問題,應盡可能把子女寄放在有一定學習環(huán)境,比較有文化的,并且有一定責任感,能更好地監(jiān)督和指導自己孩子的親朋好友處。必須注意的是,家長對孩子的關心是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缺少了這一點,任何其他措施都無助于兒童教育問題的解決。
(2)重視對留守子女的學校教育。作為對留守子女的教育實施單位,農村學校應該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職權和職能范圍內,加強對留守子女的關心呵護。針對留守孩子的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問題,學校應該加以正確的引導,開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營造健康活潑的教學氛圍。同時,要積極同留守孩子的監(jiān)護人進行交流,對其做必要的培訓,讓其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同時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改變單一的教學形式,充分激勵留守兒童的主體性和積極性是作為教師應有的責任。
3、整合社會資源,關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
(1)招募組建關愛留守學生志愿者隊伍,推行“結對接力志愿服務”模式。采取“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等多種形式的結對方式,組織志愿者隊伍或志愿者與留守學生簽訂結對卡,針對學習輔導、生活幫助、心理撫慰和應急救助等需求,開展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志愿服務活動。
(2)整合各方力量,推動留守學生關愛行動社會化發(fā)展。開展各種形式的關愛留守學生工作和主題活動的宣傳活動,開展愛心募捐、義務家教、藝術培訓、心理咨詢等關愛活動,更大程度地動員社會各界支持關愛行動,動員 [1]鄒先云、 農村留守子女教育問題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06(10):35—37、
譚寒、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8(1):213—214、
《留守兒童達5800萬 新數字新問題催生新建議》[EB/OL]、( 2008—4—28)、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論文 篇6
一、“留守兒童”凸顯的教育問題
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大多數“留守兒童”缺失親情教育,心理發(fā)育不健康
調查發(fā)現,不少年輕家長外出打工,常年在外,不關注孩子,甚至很少通過打電話、寫書信等方式與孩子溝通,他們認為掙錢給孩子,讓他們吃飽、吃好就行了。家長的這種認識存在著“誤區(qū)”,有63。9%初中生和39。4%小學生因缺少情感溝通,思念父母,出現心理障礙,性格孤僻、偏執(zhí)、自私、冷淡,有的行為異常,往往自由散漫、聚眾玩耍,甚至一部分學生染上吸煙、上網吧等不良行為,身心得不到健康發(fā)展。
2、“留守兒童”學習成績普遍較差
“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大多是年邁的祖父母或者是親友托管,難以對孩子學習進行適度輔導和心理疏導,同時,在規(guī)范孩子學習行為習慣上也力不從心。調查發(fā)現,“留守兒童”中有90%以上小學生和50%以上初中生對新課程存在學習障礙,產生畏難情緒。由于農村教師素質跟不上,他們不能及時對這些孩子進行引導、疏通,使部分孩子出現厭學、逃學、曠課等現象,尤其是初中生出現厭學現象較多。這部分“留守兒童”學習成績較差,甚至部分學生面臨輟學,是農村義務教育發(fā)展面臨的新問題。
3、“留守兒童”監(jiān)護和生活狀況出現失控局面
農村學校小學生全部住宿在家,初中只有少部分住宿在校。大多數學生住在家里,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承擔監(jiān)護責任,少數學生由親友承擔監(jiān)護責任。這些監(jiān)護人大多缺少文化、年齡偏大,難以與孩子進行知識信息的溝通,加上一些老年人溺愛孩子,只管他們吃飽穿暖,無能力管教孩子,與學校配合溝通不暢,往往出現監(jiān)管失控局面。而且外出打工的父母在認識上存在“誤區(qū)”,往往給孩子用錢十分慷慨,無計劃、無節(jié)制,借此來補償對孩子“關愛”的缺失。這種認識上的偏差造成一部分“留守兒童”追求生活享受,學習不吃苦、不思進取,養(yǎng)成自由散漫等不良行為習慣。
4、學校、家庭、社會關心“留守兒童”力度不夠,沒有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
“留守兒童”缺乏家庭教育,而學校又無法承擔本應由父母承擔的監(jiān)護和教育責任。家長在外地打工,常年不回家,甚至連電話也沒有打過,學校無法聯系家長,監(jiān)護孩子的祖(外祖)父母年事已高,無能力與學校溝通。學校無奈也只好在春節(jié)或者收購季節(jié)召開一次家長會�?梢姡r村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溝通、協調存在很多困難,再加上農村社會文化娛樂活動越來越活躍,網吧、歌舞廳出現在農村街頭,給學校教育帶來了新的難點。
二、“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對策分析
1、落實政府辦好義務教育的責任
州、縣政府清楚地認識到農民“背井離鄉(xiāng)”外出務工,謀求發(fā)展和增加收入是根本原因。發(fā)展縣城經濟,打造現代農業(yè),振興地方工業(yè),就地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推進城鎮(zhèn)化建設步伐,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縮小地方經濟收入與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收入差距,使農民“離土不離鄉(xiāng)”,這是從源頭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途徑。面對現實問題,政府在經費調控、政策扶持、社會管理方面積極主動,切實解決問題,尋求新對策。
第一,增加農村義務教育投入,解決“留守兒童”住宿問題。第二,組織社會力量,共同關愛“留守兒童”。
2、學校應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管理
學校是兒童少年成長的樂園,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應當貫穿于學校教育各環(huán)節(jié),這要求在學校教育與管理上進一步科學化、規(guī)范化。
一是要建立學校“留守兒童”管理檔案。建立學校熱線,教師、學生與家長保持經常性聯系,有助于學校、教師、家長、學生及時溝通,學生學習生活上的障礙能及時破解,親情教育也得到一些彌補。
二是要豐富校園文化。農村學校要充分利用地域優(yōu)勢,開展經常性的文體活動(如主題班會、演講比賽、作文比賽、講故事),這樣既可以展示“留守兒童”的才能,又使他們感到學校、教師、同學的關愛,消除孤獨與失落,求得心理上的滿足。
三是要發(fā)揮教師引導、指導的育人作用。學校應當建立“代理家長制”,通過實行教師與學生結對的幫扶制度、家訪制度,設置心理咨詢室、開辦家長學校,開展學校與家長通信活動等各種措施,搭建教師與學生、家長共同育人的平臺。四是要落實幫助“留守兒童”的責任機制。學校教師“代理家長”要形成制度,規(guī)定定期談心、幫助的內容;學校還要建立“代理家長”培訓制度,聘請心理教師給監(jiān)護人、臨時監(jiān)護、代理家長講授兒童少年心理輔導課和教育學知識,提升教師、監(jiān)護人的交流藝術水準。
3、社會各界各盡其責,共同構建社會關愛與監(jiān)護體系
“留守兒童”是一個社會性問題,需要大家為其營造健康成長的社會環(huán)境。政府必須構建兒童少年監(jiān)護保障體系,動員社會各界共同關愛“留守兒童”。第一,政府要出臺幫助“留守兒童”的經費投入、教育管理、人文關懷、社會救助、醫(yī)療保障等面向農村地區(qū)貧困生、“留守兒童”的政策。第二,要明確社會各界的職責,構建關愛與監(jiān)護網絡。第三,建立“留守兒童”成長家園。各地要建設“留守兒童之家”,充分發(fā)揮社會組織和老干部、老軍人、老教師、老模范、老黨員的“五老”作用,扎實做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論文(精選6篇)】相關文章:
留守兒童教育之我見06-19
留守兒童教育與家校合作突破路徑論文10-30
淺析農村留守兒童隔代教育論文06-07
留守兒童教育現狀調查報告10-01
留守兒童教育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9-01
淺探農村留守兒童的數學學習論文01-14
新時期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對策論文02-17
農村留守初中生德育教育探討論文01-19
多動癥兒童教育多動癥幼兒論文10-25